1. 简单百科
  2. 批评的返场

批评的返场

《批评的返场》是何大草创作的文学理论著作,首次出版于2021年12月。该书分为“思潮”“作家”与“现场”三辑,基于长时段文学史和大文学观的整体性,以田野调查的方式勘探并重绘全景式的中国当代文学地图,是一部文学现场的原生档案。2022年8月25日,《批评的返场》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

内容简介

《批评的返场》分为“思潮”“作家”与“现场”三辑。“思潮”部分是对改革开放时代,尤其是新世纪二十年中国文学的勘探和思考,涉及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文学整体观、文学和代际、文学和新传媒、世界文学和中国经验、青年写作和公共生活、多民族文学共同体等文学议题。在“作家”部分,何平评论了五位当代作家,他们成名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宽泛意义上的“同时代作家”。在“现场”部分,何平通过《花城关注》栏目,从2017到2021年共做了五年,共三十期,旨在重建学院批评和文学现场的对话,发现文学新生力量。

作品目录

作品思想

对话:“同时代的批评家”与变动的文学场

在《批评的返场》中,何平认为“批评家,尤其是年轻的批评家们要有理想和勇气成为那些写作冒犯者审美的庇护人、发现者和声援者,做写作者同时代的批评家。”对于“同时代的批评家”的呼唤,是出于一种对当下共同体的关切。“同时代的批评家”不会将文学现象区隔于自我的感受之外,不会将作家作品当作审视和辨别的对象,借用阿甘本的话来说,“同时代”意味着共同蘸取着时代的幽暗来写作。何平对话题、文学空间或作家群的关注表现出一种同时代的问题意识。《批评的返场》重点评论的5位当代作家成名于1990年代,是宽泛意义上的“同时代作家”,且有一定的代表性。当谈论文学与县城时,他关注的是同时代作家中的张楚黄孝阳、陈再见等。当论述地方性叙事时,他所思考的仍是共同生活的时代:“生活在全球化时代的新境遇里,地方日日新,我们的文学已然不是在威廉·福克纳、马尔克斯的时代叙述地方。当今时代文学如何叙述地方?”

针对批评家自觉参与文学现场能力退化的问题,何平提出“文学策展”的概念,策展人是联络者、促成者和分享者,而不是武断的文学布道者,由是批评家才能发现中国当代文学新的生长点。正是在平等的视点下,何平指出新世纪媒体新变导致传统文学媒体形成“泛文学”“亚文学”化的“文化媒体”特征,这充分激发了散文的探索性、生长性文类潜能……当他思考网络文学,特别是资本化的网络文学时,他看到“‘再造网络文学’是从资本和读者为王的时代进阶到‘大神’为王的时代。‘大神’为王不只是经济上的‘要价’,而是‘大神’对网络文学存有文学公益心,在和读者的交际中兑现网络文学的文学理想,影响读者,‘大神’可以成为某种文学风起、风格和风骨的被效仿者,也可以为现代文学传统提供新的可能性。”

由此,面向变动的文学场,《批评的返场》践行“同时代的批评家”的理念,以“策展”的理念进行平等、复调式的“对话”,一方面以专业的眼光促成新现象、新经验成为新的文学生长点,另一方面,在新现象和新经验中重新检视文学的内与外、历史的常与变。何平在该书序言中指出,当下装饰性的文学交际、文学活动、文学会议等,是“假装的对话”,并推陈“重建文学批评的对话性”。迎合和指摘都不是真正的“对话”,无意义的描述或是生硬的概念化也不是“对话”的外膜,这种文学批评对话性的重建,在本质上是共同面对“同时代”整个社会公共性、民族审美的相关问题而共同成就的“对话”。

行动:为“文学”赋予新义

当近些年诸多论述强调作为“动词”的文学时,《批评的返场》以对文学现场变动充分的理解,跨界、跨圈的批评视野,反思“文学性”问题,与“同时代”文学经验参与实践性的“文学”,为“文学”赋予新义。

除了对新媒体文学、网络文学反应迅速,何平对各种边缘性的、异质性的文学都予以关注,对所谓“文学”边界进行全方位的反思。2017年和《花城》杂志合作的“花城关注”,30期栏目包括30个专题。这些专题是何平为“文学”进行的边界拓殖尝试。“导演和小说的可能性”“摇滚民俗音乐”“散文的野外作业”“机器制造文学”“文学向其它艺术门类的扩张”……这些“文学”重新定义了我们习以为常的概念,并反向性地修改着文学理论。比如关于文学主体,何平指出“正是网络空间助长了‘多主语的重叠’文学时代的来临,并使之成为现实”;通过戏仿式的“制造‘85后’”,何平试图重现不能被连续的文学史所容纳的“一个个孤独的文学岛屿”;通过恢复曲、歌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何平不仅是要接续歌诗传统,而是指出“艺术摇滚诗歌和民俗音乐,也许是杂音,甚至是噪音,但它们的现实意义不只是自身文学性的再认和辨识,更重要的是其精神立场的质朴和天真可以救济今天文学的匮乏”……从重申多重文学主体,到指认文学的多元存在方式,从重新勾连文学与音乐、影视的关系到重构文学的和城市、乡村、田野等空间的关系,何平重建的“文学”不是僵化的概念、死板的律令,而是一个与时代的芜杂和丰富共生的“未完成”——“一个时代的文学是由无数不同的主体共同书写的,参差重叠或众声喧哗”,文学主体如此,文学客体也应如此,要让所有“幽微的存在”都被照亮……

围绕此种文学观,对于当代5位重要作家的评论,隐约渗透着重述中国当代文学的努力。迟子建、李洱艾伟邱华栋等几位作家的写作都并入了新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的延长线,成为其中最有活力的一部分。而何平对他们的批评,实际上也是对新世纪延长线上整个中国当代文学的重新思考和重新叙事。何为当代?何为文学?从来都不是不言自明的存在,需要“同时代”的作家和批评家共同创造。

“来吧,让我们一起到世界去”,“让我们一起下山吧”,《批评的返场》中这样的语句,表达着一次次文学突围、破界。《批评的返场》中的“文学”不再是自我净化的过滤器,“文学批评”成为有思想有温度的“参与”。何平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文学之所以能够不断向前推进,正是有一批人不满足于既有的文学惯例、挑战并冒犯文学惯例。不断把自己打开,使自己变得敏锐。而《批评的返场》也正是何大草对这一精神的实践,是中国当代文学再出发的标识。

作品影响

《批评的返场》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表彰了何平在文学理论评论领域的卓越贡献。

作品评价

作为一名行动派文学批评家,何平的行动性不止突出体现在为杂志主持栏目和组织文学活动上,而是贯穿在他的整个批评写作之中,因此在书中“思潮”和“作家”这两大部分里,同样保持着他对文学现场的介入意识和问题意识。比如他对文学地方叙述、网络文学、文学共同体等都能提出不同于人们惯常认知的真知灼见,就因为这些见解都是建立在他对大量文学媒体和文学活动的考察、比对的基础之上的。何平说,批评家介入文学现场其实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传统。他把自己介入文学现场的行动看成是“向这一文学批评传统的批评家前辈们致敬”。但不可否认,这一文学传统逐渐被当下的批评界所忽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要极力推崇作为行动派批评家的何平以及他深度介入文学现场的《批评的返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文学评论家贺绍俊评)

读完《批评的返场》,我个人的最大感受则在于,这是一部能看到批评家的理想和现实感的评论集。书中关于文学思潮的分析,对作家作品的解读,还有“花城关注”栏目的总评,都可能看出何大草对文学、批评、文学制度等许多方面的理念或理想。何平虽然对批评的学院化趋势并不十分认同,但是他又并没有完全反对学院批评。相反,他的批评试图抵达学院批评所能达到的深度和高度。他认为写作应是有难度的写作,批评也应是有难度的批评。尤其是书中的“思潮”和“作家”这两辑中的《重提困难的写作,兼及超级现实主义小说的可能》《安魂,或卑微者的颂诗》等文章,都提倡并试图践行类似的理念。(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青年评论家、专业作家李德南评)

出版信息

2021年12月,《批评的返场》由译林出版社首次出版。

作者简介

何平,江苏海安人,评论家。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评论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作家协会理事、南京市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负责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当代作家省级研究基地的日常工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