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妃
清朝关外称帝时,君主之正室称大妃。从努尔哈赤开始,正室福晋称呼为大妃。但是这种制度延续的时间并不是很长。皇太极登基后,称帝,仿照明朝后宫制度,建立了一套后宫制度。规定正式大福晋或是大妃为皇后,居清宁宫。
来源
清太祖努尔哈赤(1559.2.21-1626.9.30),清太祖,清朝的奠基者,喜读《三国演义》,并将其列入军队必读书。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在东北亚地区确立地位。朱翊钧万历四十四年,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战后,对明屡战屡胜,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并迁都沈阳市。1626年对明兵败宁远城之役;同年四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七月中旬,努尔哈赤身患毒,不久去世,葬于清福陵。
延伸
皇太极的生母叶赫纳喇氏,名叫孟古姐姐(或孝慈高皇后),是女真叶赫部首领杨吉砮(仰加奴)之女。杨吉 努为了与努尔哈赤结盟,把小女儿许配给他,称这是天生的“佳偶”。万历十六年(1588年)努尔哈赤成婚,时已三十岁,新娘只有十四岁。当时努尔哈赤有众多妻子和儿女,地位最高的是富察氏衮代,即爱新觉罗·莽古尔泰之母。但是努尔哈赤与叶赫纳喇氏感情甚笃,喜欢她只知侍奉丈夫而不干预政事。
皇太极生来面色赤红,眉清目秀,行动稳健,举止端庄。他聪明伶俐,耳目所经,一听不忘,一见即识。他很爱看书学习,在努尔哈赤的诸将中惟有他识字。
国外
大妃在朝鲜也有出现。大妃在朝鲜的称呼制度是和中国有一定的区别的。
朝鲜王朝在独立之前,朝鲜王室典章把君主的法定母亲(正室嫡母,不一定是自己的亲生母亲)称为王大妃,君主的法定祖母(正室祖母)称为大王大妃,若是宫中有三代以上前任王妃共存时,在公开场合;
• ▪前任国王王妃称大妃(대비)
• ▪前前任国王王妃称王大妃(왕대비)
• ▪前前前任国王王妃称大王大妃(대왕대비)
现任国王的正室被称为王妃前任国王的正室被称为王大妃前前任国王的正室被称为大王大妃但这种三代以上的前任王妃同存的情况极少,只在成宗和高宗时出现过,而在非公开场合,为了将数代王妃进行区分,而称呼「某大妃」(某为该前代王妃的娘家姓氏)。
朝鲜的王室在尊封王大妃和大王大妃时,并非和中国一般,以皇帝和她们之间的血缘及辈分关系进行尊封。而若是庶出的王子继承王位时,其生母的位阶并无变化,而不是像中国一样尊其为圣母皇太后。
在兄弟之间平辈之间继承王位,继任国王之嫂嫂也会被尊为王大妃(在中国只能由继任皇帝上徽号给嫂嫂,称某某皇后,如明朝天启驾崩后,其遗孀皇后懿安皇后,就被继任的崇祯尊为懿安皇后。清代爱新觉罗·载淳驾崩后,其遗孀皇后恭肃皇贵妃,就被继任的光绪帝尊为孝哲毅皇后),若是叔伯侄间继承王位,则叔伯母也能被尊为王大妃,甚至是由王世孙而非王世子继位时,前任国王之王妃,也就是继位之王世孙的祖母,也是被尊为王大妃而不是大王大妃。换言之是以国王的任数为基准,只要新任国王一继位,前任国王的王妃,不论是否为继任国王的生母或嫡母,都一定会被尊为王大妃。《明熹宗实录》卷三十三:“登州巡抚袁可立上言:‘李珲袭爵外藩已十五年,于兹矣即系亲派,则该国之臣也。君臣既有定分,冠履岂容倒置。即珲果不道,亦宜听大妃具奏,待中原地区更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