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蒲桃
香蒲桃(拉丁学名:Syzygium odoratum (Lour.) DC.)是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常绿乔木,高达20米;嫩枝纤细,圆形或略压扁,干后灰褐色。叶片革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7厘米,宽1-2厘米。圆锥花序顶生或近顶生,长2-4厘米。果实球形,直径6-7毫米,略有白粉。花期6-8月。
分布于中国海南、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越南亦有分布。常见于平地疏林或中山常绿林中。
木材散孔材,材色深暗紫褐色,适用于车辆、枕木、桥、造船及建筑等用材。防风固沙功能强,可用于沿海沙地绿化。可用于沿海基干林带造林。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20米;嫩枝纤细,圆形或略压扁,干后灰褐色。叶片革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7厘米,宽1-2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基部钝或阔楔形,上面干后橄榄绿色,有光泽,多下陷的腺点,下面同色,侧脉多而密,彼此相隔约2毫米,在上面不明显,在下面稍突起,以45度开角斜向上,在靠近边缘1毫米处结合成边脉;叶柄长3-5毫米。
圆锥花序顶生或近顶生,长2-4厘米;花梗长2-3毫米,有时无花梗;花蕾倒卵圆形,长约4毫米;萼管倒圆锥形,长3毫米,有白粉,干后皱缩,萼齿4-5短而圆;花瓣分离或帽状;雄蕊长3-5毫米;花柱与雄蕊同长。果实球形,直径6-7毫米,略有白粉。花期6-8月。
生长环境
香蒲桃为中高海拔热带山地雨林和常绿季雨林树种。分布较普遍,喜光、幼苗期耐荫蔽,但生长不良,壮龄期要求有充足阳光,否则长势不旺。适生于年平均气漏18-24℃,极端最高气温36℃,级端最低气温-4℃,年降水量1600-2800毫米。对土壤肥力要求不苛,在砖红壤和砖黄壤均能生长,在海拔850米山腰中等的立地上,生长速度中断。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海南(东方市、昌江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陵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电昌、三亚等地)、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越南亦有分布。
繁殖方法
采种
果成熟时由紫红色转变为紫黑色。果实采收后堆集在湿润的地方,使其果皮软化后腐烂,然后盛装在竹萝内用手轻搓擦,种子与果皮分离,用水冲洗后即得净种。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后即可播种。种子千粒重约900克,随采随播,种子发芽率在70-80%左右。
播种
采用条播,播种沟每隔10-15厘米1条,沟深2厘米,每隔3厘米点插1粒。履土0.5厘米,盖稻草或用遮光网搭遮光,以保持床面湿润。待种子大部分发芽出土后,即揭去程草,幼苗不耐强光,尤其是海南省各地,夏季日照长达9-10小时,须适当遮葫.
1年生苗高一般可达40厘米,可出圃造林。不足30厘米的弱苗进行分床,多培育1年,作为次年造林用苗,分床要在早春进行,移植时剪去主根少许,促使侧根生长。移植株行距可采用15×15厘米或15×20厘米。
栽培技术
栽植
造林地宜以土壤深厚、硫松、肥沃、湿润的环境为主,土壤薄、干燥的山脊及坡顶则不宜选用。整地炼山在造林前2个月进行,土壤条件校好的地方,可采用穴垦整地,植穴规格为50×50×40厘米。大陆宜在春季定植。海南省应在雨季栽植,时间在7-8月。幼林生长较快,株行距为3×3米或3×2米,根据立地条件而定。
抚育
造林后当年的12月至次年1月进行穴状除草松土,并将杂草堆理穴内,以保持水分,抚育时,应做好补植、扶正、培土等工作。以后每年抚育2次。部闭成林后,林木生长转入高粗生长盛期,需要充足的阳光,应根据林分生长状况及立地条件等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株行密度,有利于林木正常生长。
病虫防治
蓝绿象成虫啃食叶片,发生时常将叶吃光,严重影响幼苗和幼林生长。可用90%敌百虫1500-2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1500倍液酒。
主要价值
经济
木材散孔材,材色深暗紫褐色,纵切面较淡带红。木材纹理局部交错,结构密致而均匀,材质坚硬,有性而重,易加工,很耐腐,干燥后略开裂而会变形,材色一致,纵切面具光泽,光滑。适用于车辆、枕木、桥、造船及建筑等用材。
生态
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盐碱,耐瘠薄。在海边固定沙地都可正常生长。枝叶繁茂,开花时节馥郁芬芳,秋冬季节硕果累累。防风固沙功能强,可用于沿海沙地绿化。可用于沿海基干林带造林。
参考资料
香蒲桃.中国植物志.20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