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郡
九江郡(JiuJiangjun)为秦代始皇帝分天下三十六郡之一。位于今河南,安徽,江西一带。初设辖境范围大致为安徽、河南淮河以南,湖北黄冈以东和江西全省,唐初废郡复州被废止。郡治寿(今安徽省寿县附近)。地理位置:今河南,安徽,江西一带。
今天的江西省九江市,虽在秦置九江郡的范围内,但当时并未设县。而到西汉初年建县于此,称柴桑时,九江郡范围已经大幅北退,当中还有整个庐江郡。所以两者虽然名称相同,也曾非常短暂的出现统辖关系,但除此之外几乎毫无关系。九江市首次获得九江之名,要到明朝时改九江市路为九江府,治德化(即今江西省九江市),而在此之前的历史中出现的“九江”很少指今天江西省范围。
历史沿革
历史上,九江郡在各朝范围都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两段时期。
一、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之战,建九江郡。辖境约相当于今天安徽、河南淮河以南,湖北黄冈以东和江西全省(秦时置庐陵县、新干县、南壄县),为九江郡历来范围最大之时,治寿县(今安徽寿县寿春镇),因此地有众多水泽而得名。秦末汉初之际,割西境置衡山郡,割南境置庐江县、豫章二郡,九江郡范围大大缩小,只包括今天安徽省中部淮河以南、瓦埠湖流域以东、巢湖以北地区。汉王元年(206年)四月,九江郡属英布九江国(都六,今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张巷村白沙城)。高祖四年(前203年),改九江国为淮南国,九江郡属之。十一年七月,淮南国除,九江郡归汉。十月庚午,九江郡改属刘长淮南国(改都寿春邑)。刘恒七年(前173年),淮南国除,九江郡归汉。十二年,九江郡改属刘喜淮南国(仍都寿春邑)。十六年,九江郡归汉。四月丙寅,改九江郡为刘安淮南国(仍都寿春邑)。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国除为九江郡(仍治寿春邑)。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九江郡属扬州刺史部。王莽篡政,改九江郡为延平郡。东汉建武元年(25年),延平郡复九江郡,属扬州(初治历阳,今和县历阳镇。后改治寿春),九江郡改治阴陵,即今定远县永康镇古城村。章和元年(84年)九月壬子,九江郡为阜陵王国,三年复九江郡。延康元年(220年)十月,曹魏代汉,九江郡(均治寿县)属魏国。黄初二年(221年),改九江郡为曹邕淮南公国(仍都寿春)。四年,国除为淮南郡(仍治寿春)。太和六年(232年),改淮南郡为曹彪楚王国(仍都寿春),嘉平元年(249年),复为淮南郡。至此,九江郡不再作为郡名存在。
二、隋大业二年(606年),废江州改置九江郡。治湓城县(今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唐初废郡复州。唐复立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并将湓城县改为浔阳县(今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一带)。
行政区划
秦朝时九江郡至少有十三县,包括寿春县、曲阳县、县、历阳县、雩娄县、安丰县、舒县、阴陵县、东城县、钟离县、建阳县、六县、居巢县。《汉书》记载,汉朝时户十五万五十二,口七十八万五百二十五,有陂官、湖官。县十五:寿县邑、浚遒、成德、橐皋、阴陵、历阳、当涂县侯国、钟离、合肥市、东城、博乡侯国、曲阳侯国、建阳、全椒县、阜陵。东汉章和元年(87年)因复设阜陵国(次郡级)且定都寿春,九江郡改治阴陵县。永和五年(140年)含阜陵国,共户89436,口432426,领阴陵、寿春、浚遒、成德、西曲阳、合肥侯国、历阳侯国、当涂、全椒、钟离侯国、阜陵、蔡国、平阿、义成等十四县。建安十一年(206年)权臣曹操废除阜陵等八个刘姓藩国,九江郡还治寿春县。
政治
西汉的知府包括朱建、刘襄、张苍、某春、张释之、申屠臾、王嘉、马宫、房凤等。东汉时期的太守包括梁统、宗均、玄贺、雍窦、丘腾(丘腾有罪,知罪法深大,怀挟奸巧,稽留道路,下狱而死于汉冲帝建康元年(144年)九月己未)、邓显、杨岑、鲁峻、费政、文穆、卢植、阳球、服虔、威某、荆修、刘邈、边让、芮祉、周昂、陈纪、武端、旗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