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若
冯若(1932年10月29日-),男,汉族,河北省抚宁区人,共产党员。195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1961年在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现圣彼得堡大学)物理研究所获得副博士学位,该学位等同于欧美国家的博士学位。历任南京大学教授,兼任重庆医科大学、赣南师范大学和荆州师专名誉教授,中国科联经济发展中心研究员,英国考文垂大学与我国云南大学校外博导,《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应用声学》《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等国内外6种杂志的编委,中国声学学会常务理事、生物医学超声工程学会主任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超声生物效应委员会主任委员,计划生育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全国医电标准化技委会超声设备分技委专家委员等。
学术成就
冯若教授20世纪60年代研究分子声学、70年代研究声表面波、80年代研究生物超声物理学,90年代研究声化学和超声外科,他几十年如一日,奋力开拓声学发展的新方向、新领域。倡导不同学科交叉,推进边缘学科发展,带领学生,广泛联合校内外同行,不断创新,取得成绩,在国内外发表科学论文和科技作品240多篇。此外,他主笔和主编的出版专著近500万字。这些成就不仅在国内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国际上也得到认同。例如,1988年他在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获得了世界生物医学联合会(WFUMB)和美国医学超声学会(AIUM)联合授予的“先驱奖”(Pioneer Award);1993年《超声声化学》(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杂志在英国创刊,他被邀为国际编委(Member of International Advisory Board);1998年他与云南大学赵逸云教授等在美国“Plating \u0026 surface Finishing”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被评为杰出论文(Outstanding paper),获美国电镀和表面处理学会(American Electroplaters and Surface Finishers Society)颁发的银奖(Abner Brenner Award — Silver Medal Award);2001年,国际超声治疗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herapeutic Ultrasound)宣告成立,他被推选为学会的常务理事(Potential Member of Board)。
冯若教授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还一直把提高全民素质的科普工作视为己任。1959年他在苏联读书时,就曾翻译俄文科幻小说《在地球之外》,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改革开放以来,他不时地收到科普约稿,均力求回应。他创作的科普作品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江苏电视台和《中学生》杂志上系列广播、发表。2000年他参与编写的《波动韵律》等科普著作获华东六省一市物理学会授予的“高级科普特等奖”。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