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祜
李振(1777—1850),原名裕,字锡民,号仪叔,安徽太湖县城西树林冲(今城西乡)人。李长森长子,李振钧之兄。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一年(1841)官至刑部尚书,主管全国的法律和刑罚。
人物生平
李振祜(1777—1850),原名裕,字锡民,号仪叔,安徽太湖县城西树林冲(今城西乡)人。李长森长子,李振钧之兄。嘉庆三年(1798)中经魁,五年中会魁,六年中进士。振祜出身官宦之家,对清廷“恪恭尽职”,历官48年36任,由从七品晋升到正一品,先后主持过“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三寺”(太常寺、光禄寺、大理寺)、“一院”(都察院)政务。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一年(1841)官至刑部尚书,主管全国的法律和刑罚。道光帝曾赐故宫骑马殊荣。70寿辰时,帝亲笔题赠“慎典凝禧”匾额和“福寿”二字,并赠以寿佛一尊和朝珠、绸缎等物。道光二十八年正月初二,赏太子太保衔。二十九年因病辞职,帝准其开缺,嘱“安心调理”。三十年十月十七日病故,终年73岁。帝闻讯“惜殊深”,诏按刑部例抚恤,予谥“庄肃”,祀名人祠,载清国史馆名臣传。葬北京永定门外回马店忠祜寺花椒馆,立有太湖李姓界址碑。
史籍记载
以下为清史稿 列传一百六十一
李振祜,字锡名,太湖县人。嘉庆六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典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乡试,迁宗人府主事。调兵部,迁员外郎,典陕甘乡试,改御史、给事中。巡视淮安市漕务,劾户部郎中钱学彬系不胜外任之员,违例截取知府,诏谴吏、户二部堂官,予振祜议叙;又劾都察院京察给事中色成额先经列入六法,自赴公堂辩论,干求改列三等,反覆视若儿戏,都御史被严议,色成额仍列有疾。
累迁内阁侍读学士,督山东省学政。应诏密陈山东积弊四事,略曰:“吏事丛脞,莫甚於官民不相安也。词讼之繁,始由於官吏不办,今又变而不敢办。欲结一案,辄虑翻控;欲用一刑,辄虑反噬。案之时,有倚老逞刁者,有恃妇女肆泼者,有当堂愤起者,有抗不画供者,总由官吏恩信不结於平时,明决不著於临事,以畏之才识,治刁悍之民风,於凿枘不相入矣。案壅滞,半由外府不办事也。各府州案件,动辄提省,委交首府,其中有不必提而轻提者,亦有各府州畏难而禀请提省者。济南府统辖十六州县,自治不暇,而舍己耘人,势必两废。各府州畏难之事,辄以一禀提省卸责,转得遂其取巧偷安之计。且疑难案件,本地闻见较真,远提至省,则茫无头绪,必致讼师盘踞省城,遇事挑唆,一事株连数十人,一案压搁一二载,是欲办案而转以延案,欲弭讼而适以滋讼矣。缉捕无策,则盗贼充斥也。东省盗贼,结党剽掠,处处有之。护脏行强,虽小窃而情同大盗;分肥藐法,虽士类亦甘作窝家。劫去马牛,定价勒赎,明目张胆,毫不畏官。总缘捕快悉与勾连,平日分赃,临时送信。甚至失事者以诉恳官捕为累,以备价私赎为便。州县既吝养捕之资,又不讲练捕之法;既无获盗之赏,又不严通盗之诛。兼以自顾处分,动思讳饰,化大为小,咸所不免。缉捕之弊如此。钱粮不清,则亏空难杜也。东省州县正杂钱粮,新旧挪掩,习为故常。其弊由於交代不清,自三四任以至十馀任,葛不清者,比比皆是。官亏而外,更有书亏。查书亏情弊,或串通幕丁,朦混本官;私雕假印,伪造串票。有满其私橐而远者,有挟制本官而自供不讳者。州县回护处分,隐忍代认,而奸书遂益以侵蚀为得计。钱粮之弊如此。”疏入,上嘉纳之。又劾泰安市知府延璐、东昌知府熊方受请,饬交抚臣查察严参;又劾东昌知府王果陵辱生员,王果职;又察出假印试卷、勾结舞弊之人,奏请惩办。
爱新觉罗·旻宁二年,迁太仆寺少卿。父忧去官,服阕,补顺天府丞。历通政司副使、光禄寺卿、太常寺卿、宗人府丞。十五年,署顺天府尹。累迁内阁学士。十八年,授工部侍郎,调吏部,兼署仓场侍郎。二十一年,刑部尚书。浙江省提督余步云海疆事,逮问治罪。廷臣犹有为议轻比者,振祜坚持,得伸法。二十八年元旦,加恩年老诸臣,加太子太保。二十九年,因病乞休,许之。三十年,卒,年七十四,谥庄肃。
历史评价
论曰:姚文田建言切中时弊,戴敦元清介干事,其风概越流俗矣。朱士彦之治河,何凌汉之掌计,李振祜之执法,并号称职。宗室恩贵奏绩金吾,肃清毂,一时称矫矫焉。
凭来百丈蓬瀛阁是蜃楼城如海市,坐揽一帆风雾南通闽粤北溯津关。 (熙湖李振祜书于蓬莱阁一层门柱(今不存)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