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瑜
彭小瑜,男,1958年生,浙江杭州人,北京大学历史系学士、硕士,美国天主教大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会史、教会法、美国天主教思想和历史。著有《教会法研究:历史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基督教与近代西方民族国家》(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等。
教育背景
1982年2月北京大学历史系学士;
1986年7月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
1990年5月美国天主教大学文学硕士;
1998年5月美国天主教大学哲学博士。
任职简历
1982年2月-1984年8月北京大学历史系助教;
1986年7月-1987年10月北京大学历史系助教、讲师;
1987年10月-1988年8月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1998年7月-2000年8月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2000年8月至今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2003年2-7月伊利诺依大学厄巴那-香潘分校访问学者;
2006年1月-2006年2月法国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ECOLE DES HAUTES E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访问教授;
2007年4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07年9月-12月,美国马凯特大学神学系访问教授。
学术兼职:
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世界中世纪史专业委员会理事;
北京大学希腊研究中心主任;
美国天主教历史学会会员;
美国教会法协会(CLSA)会员。
主讲课程
担任本科教学:西方法制史、拉丁语、基督教文明史。
获奖情况
科研奖
《教会法研究:历史与理论》,获北京大学第9届文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004年),北京市第8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4年),第4届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徐光启奖”(2005年),教育部第四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6年)。
格兰西之《教会法汇要》对奴隶和农奴法律地位的解释,获北京大学第7届文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000年)。
教学奖
北京大学第6届“我爱我师——十佳教师”评选活动当选为“十佳教师”(2000年)
北京大学安泰(个人)奖教金(1999年)
国际国内会议
2008年11月8日:北京论坛,提交论文“最低工资与家庭基本生活工资:约翰·瑞安论天主教和社会主义”
2007年11月7日:美国普渡大学历史论坛学术报告,“作为文化传统的慈善:多萝西·戴、约翰·科特所代表的美国天主教社会思想及其中国意义”
2007年6月15日:上海市,复旦大学“宗教非政府组织系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基督教道德对外交政策的挑战——以美国《公益》杂志的战争和平观为例”
2006年6月11日:上海,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试论教宗与地方主教团的共融关系”
2006年5月12-14日:天津市,南开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民主化问题”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政教分离原则与西方民主制度”
2005年11月14-16日:墨西哥蒙特雷科技大学“中国周”主题发言“新世界秩序与中国面临的外交挑战”
2004年6月5-6日:上海市,复旦大学“宗教与法制学术研讨会”
2003年4月17-19日:芝加哥,美国教会法学会中西部年会
2001年12月19-2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浸会大学“基督宗教研究与大学”
项目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多卷本世界史”中“近代基督教与民族国家问题研究”,2008年结项
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资助基金“天主教与美国政治”,2000年开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教皇制度史研究”,99年开始,(已经于2002年底完成,并获得结项证书(2003年7月)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