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地震主题纪念馆,是为了纪念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而建设的。该馆由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蔡永洁教授设计。纪念馆占地14.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280平方米,陈展面积10748平方米。

2009年底,上海同济大学专家对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制定了详细的保护规划。次年12月6日,省委审定通过了“裂缝”方案。12月28日,“5·12”5·12汶川地震纪念馆开工建设。2013年5月9日,四川省“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该纪念馆包括“三遗址·两馆·一中心”,即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沙坝地震断层遗址、唐家山堰塞湖地震遗迹、主馆、副馆和防灾减灾宣教中心。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先后获得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35项荣誉。

历史沿革

2008年5.12特大地震后,按照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北川羌族自治县所作的“将北川老县城作为北川地震遗址予以保留,修建地震博物馆”的重要指示,四川省灾后重建规划建设的以地震为主题的国家级纪念馆。9月19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通知》,在第十二章精神家园重建部分,写到“保护北川县城、映秀镇汉旺镇等地震遗址,建设博物馆及其他纪念地、纪念设施”。

2009年底,同济大学专家对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制定了详细的保护规划。次年12月6日,省委审定通过了“裂缝”方案。12月28日,“5·12”5·12汶川地震纪念馆开工建设。2013年5月9日,为纪念汶川特大地震5周年,四川省“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2018年5月5日下午,“奋进·巨变·展望”探访汶川地震十周年网络主题活动媒体采访团来到“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在2020年“5·12”汶川特大地震12周年纪念日当天,网络直播纪念主题活动吸引了共计1005.2万余名网友观看。同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获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2021年成功创建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2023年10月19日,由绵阳市委宣传部、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主办的地震遗址保护交流会在绵阳举行。“抗震救灾精神与地震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正式成立,省文物局向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授牌。

建筑布局

一中心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防灾减灾宣教中心。为充分发挥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功能作用,附近配套建设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中心和防灾减灾实训基地,可进行理论+实训的防灾减灾教育。同时,由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牵头统揽全国其他5·12汶川地震灾区的社会教育活动。

两馆

主馆基本陈列《山川永纪》陈展面积1.0748万平方米,总展线1900米。主要讲述川、陕、甘、渝等“5·12”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历程。分为“序厅、旷世灾难破坏惨重、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科学重建创造奇迹、发展振兴时代丰碑、结束语”六大板块,于2013年5月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副馆地震科普体验馆以“感受地震、传播知识、关爱生命”为主题,陈展面积1560平方米,总展线512米。分为“时空隧道、灾难现场、解密地震、穿越地震断裂带、震前防御、避险与救援”六个展区,于2013年10月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三遗址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是5·12汶川地震形成的遗址中最有代表性、也是全世界唯一整体原址原貌保护的规模最大、破坏类型最全面、次生灾害最典型的地震灾难遗址区,核心保护面积0.79平方公里。经过治理保护,于2010年5月面向社会公众适度开放。

沙坝地震断层遗址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沙坝村,处在龙门山主中央断裂带,垂直位移10.5米,面积0.37平方公里,是目前世界垂直位移最大的断层。地震断层周边地质灾害种类齐全、地质灾害点多,是地震次生灾害展示的宝贵资源,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唐家山堰塞湖遗迹距老县城地震遗址约5公里,湖区控制流域面积3538平方公里,最高蓄水位曾达743米,蓄水量达2.466亿立方米。2008年6月10日成功泄流后,水位降至713 米,常年库容8600万立方米。2013年“7·9”特大洪灾导致堰塞坝右岸局部溃口,水位高程下降至701米,常年库容4000余万立方米。2015年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开展唐家山堰塞湖综合开发利用工作。

陈列展览

常设展览

基本陈展-山川永纪

第1层:序厅、旷世巨灾破坏惨重展区、万众一心抗震救灾展区。 第2层:科学重建创造奇迹展区、发展振兴时代丰碑展区、尾厅。 

地震科普体验馆

时空隧道

由三面LED墙组成一个虚幻标飘渺的空间,展现了浩翰的宇宙和我们居住的神奇美丽的地球。游客置身其中,有一种穿越时空的真世感受,并充分体验大自然的无穷创造力和巨大威力。

灾难现场

用场景复原、白膜投影、大幅影像、机电大秀等表现方式,将灾难定格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生动地表现出地震带给人类的巨大灾难,激发起人们认识地震、探索地震的信心和决心。

解密地震

运用LED与拼接屏互动的方式,生动揭示了地震发生的原因,列举了近代世界上发生的十大地震;采用幻影成像手段,全面解析“5.12”5·12汶川地震的成因。同时,通过互动展项,详细介绍了地震中地形变化、地震波、地震断层、余震、地震前兆等知识。

穿越灾难

采用沉浸式U形影院播放《世界灾难片锦集》,带领游客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认识地球上发生的各种灾难。同时,还展出了明清以来我国重大地震的照片、地表破坏典型照片和数据;设置了地震知识互动参与问答项目。

震前预防

从法律法规、报批程度、建筑选址、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和方面,全面介绍了震前预防涉及的各种知识。通过观赏模型和参与互动,学习和掌控必要的防震减灾技能。

避险和救援

通过影视、展板、场景设置、救援设备展示等方式,全面系统介绍地震到来时和发生之后我们应该采取的科学办法和措施。4D动感影院播放的影片,可以让游客身临其境体验地球上发生的各种灾难,了解灾难发生时应当采取的避灾措施。

临时展览

延安精神、为爱逆行,火焰蓝展、珍贵文物故事展、地震遗址保护利用成效展、5•125·12汶川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利用成效展、“大灾巨变•锦绣家园”油画艺术作品展。

学术科研

推动北川地震遗址保护技术研究。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是“5•12”地震形成的全世界整体原址原貌保护的规模最大、破坏类型最全面、次生灾害最典型的地震遗址,具有历史、教育、科学等价值。聚焦地震遗址保护关键技术、材料研究试验与应用探索,聚焦震损建筑检测、受力分析研究和安全性能判别研究,聚焦震损建筑分类分级研究及本体修复试验、关键结构模型制作和科普应用,聚焦震损建筑防护材料试验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创建及建筑抗震研究等。

推动馆藏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研究。结合纪念馆馆藏重要文物实物材质,联合四川省博物院等具备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机构,培养陶瓷器、铁器、其他金属器、织绣、文件、宣传品、档案文书、皮革等可移动文物修复技能人才。

推动地震文物鉴定标准研究。在《文物藏品定级标准》《近现代一级文物藏品定级标准(试行)》《近现代文物征集参考范围》的基础上,结合地震文物实物鉴定经验,充分调研地震类场馆文物特征、价值意义等,邀请专家指导,带领地震遗址遗迹管理机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研究制定地震文物鉴定标准。

馆藏文物

获得荣誉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先后获得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35项荣誉。

参观指南

(一)开放时间 

夏季(5月1日至10月31日):开放时间为9:00-18:00(17:00停止入馆);冬季(11月1日至4月30日):开放时间为9:00-17:00(16:30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维护(法定节假日、5月12日逢周一不闭馆);如有需要临时闭馆,届时将告知公众。

(二)票务说明 

1.免费开放,实行“免费不免票”制度。 

2.社会公众在纪念馆大厅凭身份证、驾驶证、军人证等有效证件领取参观券(每人限领一张)。 

3.团体参观可通过电话、网络、传真提前24小时预约,团队凭预约凭证领取团队参观券,安排参观。 

4.高龄老年人、残疾人士、小学生、现役军人在专设窗口优先领票。 

参考资料

地震纪念馆简介.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2023-12-28

5·12 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用好红色资源 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百家号.2023-12-28

与北川中学对望的“人造裂缝”.今日头条.2023-12-28

馆长.5.12汶川地震纪念馆.2023-12-28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开馆- 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网.2022-08-28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中国政府网.2023-12-28

汶川地震十年:10个新地标,见证坚强与力量!.今日头条.2023-12-28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巡礼:百世不忘 山川永纪.今日头条.2023-12-28

冯正碧:加强成渝之间合作交流 让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更具影响力.今日头条.2023-12-28

国务院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通知_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中国政府网.2022-08-28

【汶川地震十年】探访“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半岛网.2023-12-28

抗震救灾精神与地震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授牌,这些工作将成重点.今日头条.2023-12-28

5.12汶川地震纪念馆- 公众服务-参观指南.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官网.2022-08-28

地震科普体验馆.5.12汶川地震纪念馆.2023-12-28

5.12汶川地震纪念馆- 场馆展览- 临时展览.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官网.2022-08-28

学术研究.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2023-12-28

馆藏文物.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2023-12-28

海事卫星电话.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2023-12-28

水上生命通道的冲锋舟.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2023-12-28

叶志平的职务座牌.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2023-12-28

抗震救灾现场的第一台装载机.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202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