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托拉
比托拉(Bitola;马其顿语:Битола [ˈbitɔɫa])是北马其顿共和国西南部的一个城市,位于佩拉戈尼亚山谷(Pelagonia valley)的南部,被巴巴山(Baba)、尼杰山(Nidže)和卡伊马克恰兰山脉(Kajmakčalan)环绕,距离希腊的梅吉特利亚-尼基边境口岸(Medžitlija-Níki)北部14公里(9英里)。比托拉是北马其顿的行政、文化、工业、商业和教育中心。自奥斯曼帝国时期以来,比托拉一直被称为“领事之城”,因为许多欧洲国家在此设有领事馆。比托拉是北马其顿王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公元前4世纪中期由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建立,最初名为赫拉克利亚林刻斯提斯(Heraclea Lyncestis)。从1836年到1867年,该市是奥斯曼鲁梅利亚的最后一座首都。根据2002年的人口普查,比托拉是该国第二大城市,也是比托拉市政府的所在地。
词源
比托拉这个名字来源于古教会斯拉夫语单词ѡ҆би́тѣл҄ь(obitěĺь,意为“修道院、寺院”),字面意思是“住所”,因为这座城市以前以其修道院而闻名。当这个名字的含义不再被理解时,它失去了前缀“o-”。比托拉这个名字在比托拉铭文中被提及,与1015年保加利亚的加夫里尔·拉多米尔(Gavril Radomir)统治时期建造的古城堡有关,当时比托拉是保加利亚第一帝国的首都。现代斯拉夫语变体包括马其顿语的比托拉(Битола)、塞尔维亚语的比托利(Битољ)和保加利亚语的比托利亚(Битоля)。在拜占庭时期,这个名字被希腊化为Voutélion(Βουτέλιον)或Vitólia(Βιτώλια),因此出现了威廉·提尔(William of Tyre)使用的Butella和阿拉伯地理学家伊德里斯(al-Idrisi)使用的Butili这些名字。
这座城市的现代希腊名字(Monastíri,Μοναστήρι),也意味着“修道院”,是斯拉夫名字的直译。土耳其名字Manastır(奥斯曼土耳其语:مناستر)来源于希腊名字,阿尔巴尼亚名字(Manastir)和拉迪诺名字(מונאסטיר Monastir)也是如此。阿罗马尼亚名字Bitule或者Bituli,来源于与马其顿名字相同的词根。
地理
比托拉位于北马其顿的西南部,德拉戈尔河(Dragor River)流经该市。比托拉海拔615米,位于巴巴山脚下。其壮丽的佩利斯特山(Pelister mountain,2,601米)是一个国家公园,拥有精美的动植物群,其中包括一种罕见的松树品种,被称为马其顿松或pinus peuce。这里也是一个著名的滑雪胜地。比托拉占地1,798平方公里(694平方英里),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农业、商业、教育和文化中心。它代表了一个重要的交汇点,将亚得里亚海与爱琴海和中欧相连。
气候
比托拉有着佩拉戈尼亚地区典型的温和大陆性气候,夏季非常炎热和干燥,冬季寒冷且多雪。根据柯本气候分类,这种气候是Cfb,如果按照最初的-3°C(27°F)阈值,那将是海洋性气候。
历史
比托拉周围有许多史前考古遗址。有组织的人类定居点最早的证据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考古遗址,其中最重要的是位于波罗丁村(Porodin)附近的Veluška Tumba和Bara Tumba,最早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居住。古代的比托拉地区被称为林刻斯提斯(Lynkestis),是上马其顿王国的一部分,最初由半独立的酋长统治,直到后来的阿尔盖亚德(Argead)马其顿统治者。林刻斯提斯的部落被称为林刻斯泰(Lynkestai)。根据尼古拉斯·哈蒙德(Nicholas Hammond)的说法,他们是属于伊庇鲁斯摩洛西亚(Molossian)群体的希腊部落。在贝兰奇村(Beranci)附近的Crkvište墓地有来自古代时期的重要金属工艺品。一只来自公元前4世纪的金耳环被刻画在1996年发行的马其顿王国10-德纳尔纸币的正面。
赫拉克利亚林刻斯提斯(古希腊语:Ἠράκλεια Λυγκηστίς - 赫拉克勒斯之城,林克斯之地)是从希腊化时期到早期中世纪的一个重要定居点。它由马其顿的腓力二世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建立,以希腊英雄赫拉克勒斯命名。凭借其战略位置,它成为了一个繁荣的城市。罗马人在公元前148年征服了这部分马其顿,并摧毁了城市的政治力量。然而,由于罗马的伊格纳提亚路(Via Egnatia)经过城市附近,它的繁荣主要得以继续。今天在赫拉克利亚可以看到许多罗马时期的考古遗迹,包括门廊、温泉浴场(thermae)、剧院。剧院曾经能容纳大约2500人的观众。
在早期拜占庭时期(公元4至6世纪),赫拉克利亚成为一个重要的主教中心。一些主教在第一次教会会议的行为中被提及,包括343年萨尔迪卡会议(Sardica Council)的行为中的赫拉克利亚主教埃瓦格里乌斯(Bishop Evagrius)。城墙、一些早期基督教大教堂、主教的住所和一个豪华的城市喷泉是这一时期的一些遗迹。大教堂的三个中殿地板上铺满了马赛克,拥有非常丰富的花卉和形象图案;这些保存良好的马赛克通常被认为是该地区早期基督教艺术的最佳例证。在4世纪和6世纪期间,其他一些来自赫拉克利亚的主教的名字被记录下来。城市在472年被哥特人部队攻陷,指挥官是大帝奥多亚克(Theodoric the Great),尽管城市的主教给了他一大笔礼物,但在479年城市再次被洗劫。它在5世纪末和6世纪初得到修复。然而,在6世纪末,城市遭受了各种部落的连续攻击,最终该地区被早期斯拉夫人定居。它的帝国建筑陷入荒废,城市逐渐衰落为一个小定居点,并一直保持到大约11世纪。
在6世纪和7世纪,比托拉周围地区经历了人口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斯拉夫部落在该地区定居。在废弃的剧院所在地,那段时间建造了几座房屋。斯拉夫人还在他们的定居点周围建造了一座堡垒。比托拉在8世纪中叶到11世纪初是保加利亚第一帝国的一部分,此后又成为拜占庭帝国的一部分,又在14世纪短暂成为塞尔维亚帝国的一部分。可以说,在中世纪期间,在城市周围建造了许多修道院和教堂(因此得名Manastir)。
在10世纪,比托拉受到保加利亚沙皇萨穆埃尔(Samuel of Bulgaria)的统治。他在城镇建造了一座城堡,后来被他的继任者加夫里尔·拉多米尔(Gavril Radomir)使用。这座城镇在几个中世纪来源中被提及。斯基利策斯(John Skylitzes)的11世纪编年史提到,当巴西尔二世皇帝(Emperor Basil II)经过并蹂躏佩拉戈尼亚时,他焚烧了加夫里尔在比托拉的城堡。巴西尔二世的第二个金印敕书(1019年)提到比托拉的主教依赖于奥赫里德大主教区(Archbishopric of Ohrid)。在瓦尔特·萨穆埃尔统治期间,城市是比托拉主教区的所在地。在许多中世纪来源中,特别是西方来源,佩拉戈尼亚的名字与比托拉主教区同义。根据一些来源,比托拉被称为赫拉克利亚,因为曾经的赫拉克利亚主教区后来成为了佩拉戈尼亚大都会的教区。在1015年,沙皇加夫里尔·拉多米尔被他的堂兄伊万·弗拉迪斯拉夫(Ivan Vladislav)杀害,后者随后宣布自己为沙皇,并重建了城市的堡垒。为了纪念这一事件,一块用西里尔字母书写的石碑被安置在堡垒中;其中提到了城市的斯拉夫名字:比托拉。
在1015年比托拉之战中,保加利亚军队在伊瓦茨(Ivats)的指挥下与由乔治·戈尼西亚特斯(George Gonitsiates)率领的拜占庭军队交战,保加利亚人获胜,拜占庭皇帝巴西尔二世不得不从保加利亚首都奥赫里德撤退,当时保加利亚人已经突破了奥赫里德的外墙。此后,伊万·弗拉迪斯拉夫将首都从奥赫里德迁至比托拉,并重建了堡垒。然而,保加利亚的胜利只是推迟了保加利亚在1018年被拜占庭统治的命运。
作为一个军事、政治和宗教中心,比托拉在中世纪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直到14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征服之前。在奥斯曼征服前夕,比托拉(奥斯曼土耳其语中的Monastir)经历了巨大的增长,其建立的贸易联系遍及整个巴尔干半岛,特别是与君士坦丁堡、塞萨洛尼基、拉古萨和塔尔诺沃等大型经济中心。商队携带各种商品来往于比托拉。
奥斯曼统治
从1382年到1912年,比托拉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被称为Monastir。在奥斯曼征服期间,城市附近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奥斯曼统治在1395年马尔科王子(Prince Marko)去世后完全确立,当时奥斯曼帝国建立了欧洲最早成立的桑贾克之一,即奥赫里德桑贾克(Sanjak of Ohrid),作为鲁梅利亚州(Rumelia Eyalet)的一部分。在1395年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之前,比托拉是马尔科王子的领地。最初,它的县城是比托拉,后来是奥赫里德,因此有时被称为莫纳斯提尔桑贾克,有时被称为比托拉桑贾克。
在奥地利-奥斯曼战争后,城市的贸易发展和整体繁荣程度下降。但在19世纪末,它再次成为塞萨洛尼基之后广泛的南巴尔干半岛地区的第二大城市。
在1815年至1822年间,城镇由阿尔巴尼亚的阿里·帕夏(Ali Pasha)作为亚尼纳帕夏利克(Pashalik of Yanina)的一部分统治。
在大东方危机期间,当地的保加利亚运动被击败,当武装的保加利亚团体被普里兹伦联盟(League of Prizren)击退时,这是一个反对保加利亚在比托拉等地区的地缘政治目标的阿尔巴尼亚组织,因为这些地区有阿尔巴尼亚人口。尽管如此,1881年4月,奥斯曼一世军队占领了普里兹伦并镇压了联盟的叛乱。
1874年,马纳斯提尔(Manastır)成为莫纳斯提尔州(Monastir Vilayet)的中心,该州包括德布拉(Debra)、塞尔菲德泽(Serfidze)、埃尔巴桑(Elbasan)、马纳斯提尔(比托拉)、戈里采(Görice)桑贾克和基尔恰奥瓦(Kırcaova)、皮尔勒佩(Pirlepe)、弗洛里纳(Florina)、凯斯里耶(Kesriye)和格雷韦纳(Grevena)等城镇。
传统上是一个强大的贸易中心,比托拉也被称为“领事之城”。在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最后时期(1878-1912),比托拉设有来自十二个国家的领事馆。在同一时期,城市有许多著名的学校,包括一所军事学院,其中包括土耳其改革家穆斯塔法·阿塔土克(Mustafa Kemal Atatürk)等人。1883年,莫纳斯提尔有19所学校,其中11所是希腊语的,5所是保加利亚语的,3所是罗马尼亚语的。在比托拉,除了19世纪兴起的奥斯曼主义和土耳其主义学校外,还开设了各种民族的学校。这些机构在提高教育水平和识字率方面非常有效,导致比托拉形成了一个知识分子圈子。比托拉也是许多文化组织的总部。
1894年,马纳斯提尔通过火车与塞萨洛尼基相连。1903年,阿罗马尼亚的马纳基兄弟(Manakis brothers)在马纳斯提尔制作了巴尔干半岛上的第一部电影。为了纪念他们,自1979年以来,比托拉每年举办马纳基兄弟国际电影摄影师电影节。
1905年11月,由巴约·托普利(Bajo Topulli)和其他阿尔巴尼亚民族主义者和知识分子组成的秘密组织“阿尔巴尼亚解放秘密委员会”(Secret Committee for the Liberation of Albania)在比托拉成立,该组织旨在为阿尔巴尼亚从奥斯曼帝国解放而战。三年后,1908年在该市举行的马纳斯提尔大会(Congress of Manastir),标准化了现代阿尔巴尼亚字母。大会在费希姆·扎瓦拉尼(Fehim Zavalani)的房子里举行。米特哈特·弗拉舍里(Mit'hat Frashëri)是大会的主席。大会的参与者是来自巴尔干半岛上阿尔巴尼亚居民区和阿尔巴尼亚侨民的文化和政治生活的杰出人物。
伊林登起义
比托拉地区是伊林登起义的大本营。起义是由内部马其顿革命组织(IMRO)于1903年在塞萨洛尼基策划的。比托拉地区的起义是在1903年5月在斯米列沃村(Smilevo)策划的。在比斯特里察(Bistrica)、拉科沃(Rakovo)、布夫(Buf)、斯科奇维尔(Skocivir)、帕拉洛沃(Paralovo)、布罗德(Brod)、诺瓦奇(Novaci)、斯米列沃、加瓦托(Gjavato)、卡帕里(Capari)等村庄进行了战斗。斯米列沃由达梅·格鲁耶夫(Dame Gruev)和乔治·苏加列夫(Georgi Sugarev)率领的600名叛军防守。他们被击败,村庄被烧毁。
巴尔干战争
1912年,黑山、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和希腊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对抗奥斯曼帝国。在萨兰塔波罗(Sarantaporo)取得胜利后,希腊军队向莫纳斯提尔进军,但在索罗维奇(Sorovich)被奥斯曼人击败。1912年11月16日至19日的莫纳斯提尔战役导致塞尔维亚占领了这座城市。根据1913年的布加勒斯特条约(Treaty of 布加勒斯特),马其顿王国地区被希腊、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三分。莫纳斯提尔被割让给塞尔维亚,其官方名称变为斯拉夫地名比托拉。
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比托拉位于塞萨洛尼基战线上。保加利亚作为同盟国的一部分,在1915年11月21日占领了这座城市,而盟军在1916年重新夺回了它。比托拉被划分为法国、俄罗斯、意大利和塞尔维亚几个区,由法国将军莫里斯·萨拉伊(Maurice Sarrail)指挥。直到保加利亚在1918年秋天投降之前,比托拉一直是前线城市,几乎每天都遭到空袭和炮火轰炸,几乎被摧毁。
战间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比托拉恢复为塞尔维亚王国的一部分,因此,在1918年成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王国的一部分,该国在1929年更名为南斯拉夫。比托拉成为瓦尔达尔斯卡省(Vardarska banovina)的主要城市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45)期间,德国人(1941年4月9日)和保加利亚人(1941年4月18日)控制了这座城市。但在1944年9月,保加利亚在战争中转变立场,从南斯拉夫撤军。1944年11月4日,第七马其顿解放旅(7th Macedonian Liberation Brigade)在德国撤退后进入比托拉。历史上的犹太社区,塞法迪犹太人起源,一直生活在这座城市,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其中一些人得以移民到美国和智利。1943年3月11日,保加利亚人将大多数犹太人口(3276名犹太人)驱逐到特雷布林卡灭绝营(Treblinka extermination camp)。战争结束后,马其顿王国人民共和国(PR Macedonia)在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FPR Yugoslavia)内成立。
社会主义南斯拉夫
1945年,比托拉开设了第一所使用马其顿语的中学(以“约瑟普·铁托”命名)。1951-52年,作为土耳其化运动的一部分,共有40所土耳其学校在德巴尔(Debar)、基切沃(Kičevo)、库马诺沃(Kumanovo)、斯特鲁加(Struga)、雷森(Resen)、比托拉、克鲁舍沃(Kruševo)和普里莱普(Prilep)开设。
旅游景点
这座城市有许多来自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建筑。最著名的是来自奥斯曼一世时代的建筑,但也有一些来自更近期的过去。
Širok Sokak
Širok Sokak(马其顿语:Широк Сокак,意为“宽巷”)是一条长长的步行街,从玛格诺利亚广场(Magnolia Square)延伸到市公园。
钟楼
比托拉的钟楼建造时间不详。16世纪的书面资料提到了一个钟楼,但不清楚是否是同一个。有人认为它是与1830年的圣德米特里亚教堂(St. Dimitrija Church)同时建造的。传说说,奥斯曼帝国当局从附近的村庄收集了大约60,000个鸡蛋,将它们混入砂浆中,以使墙壁更坚固。钟楼有一个矩形基座,高约30米。在顶部附近是一个带有铁栅栏的矩形露台。在栅栏的每一侧都有一个铁制的控制台结构,用于放置照明钟表的灯具。钟表位于三个层次中的最高层。原来的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纳粹给予的一个工作钟替换,因为该市维护了来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国墓地。这座巨大的塔楼由墙壁、巨大的螺旋楼梯、木制夹层结构、悬垂物和圆顶组成。在塔楼建造过程中,外观同时用简单的石塑装饰。
圣德米特里乌斯教堂
圣德米特里乌斯教堂(Church of Saint Demetrius)建于1830年,由当地商人和工匠自愿捐款建造。从外面看,它很简朴,因为所有在奥斯曼帝国的教堂都必须如此,但内部装饰华丽,有吊灯、雕刻的主教宝座和雕刻的圣像屏风。根据一些理论,圣像屏风是米亚克(Mijak)雕刻家的作品。它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点是帝国区域上方的拱门,上面有耶稣和使徒们的模型人物。其他雕刻的木制品包括以米亚克雕刻家的精神制作的主教宝座,几个圣像框架和五个较新的宝座形状的柱子。壁画来自两个时期:19世纪末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图标和壁画的创作得到了当地商人和市民的自愿捐款。许多图标的作者对新约的图标学方案有着广泛的了解。图标显示出强烈的色彩感,以红色、绿色和色为主。金色装饰的丰富性是显而易见的,表明了晚期拜占庭艺术和巴洛克风格的存在。圣德米特里乌斯的图标上签有“D. A. Z.”的首字母,表明它是由图标画家德米塔尔·安东诺夫·佐格拉夫(Dimitar Andonov the zograph)在1889年制作的。还有许多其他物品,包括由当地大师制作的圣杯,一件俄罗斯产的darohranilka,以及几幅来自耶路撒冷王国朝圣者带来的新约场景的画作。电影《和平制造者》(ThePeacemaker)的开场场景在比托拉的“圣德米特里亚”教堂拍摄,以及一些《欢迎来到萨拉热窝》(Welcome to 萨拉热窝)的场景。
赫拉克利亚林刻斯提斯
赫拉克利亚林刻斯提斯(马其顿语:Хераклеа Линкестис)是从希腊化时期到早期中世纪的一个重要古代定居点。它由马其顿的腓力二世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建立。今天,它的遗址位于比托拉的南部,距离市中心2公里(1英里)。
覆盖市场
位于市中心附近的覆盖市场(bedisten,马其顿语:Безистен)是比托拉最令人印象深刻和最古老的奥斯曼帝国时期建筑之一。它有许多看起来像堡垒的圆顶,内部有像树枝一样的街道和四个大铁门,是该地区最大的覆盖市场之一。它建于15世纪,由当时鲁梅利亚的贝勒贝伊(Beylerbey)卡拉·达乌特帕夏·乌祖恩卡尔斯利(Kara Daut Pasha Uzuncarsili)建造。尽管市场看起来很安全,但它曾被抢劫和纵火,但设法幸存下来。从15世纪到19世纪,贝迪斯坦(Bedisten)被重建,许多商店,经常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曾经位于那里。大多数商店出售纺织品和其他奢侈品。同时,贝迪斯坦也是一个金库,其中特制的小房间里存放着整个鲁梅利亚州的钱,然后转移到皇家金库。19世纪时,贝迪斯坦有84家商店。今天大多数商店是现代的,它们出售不同类型的产品,但尽管内部翻新,结构的外观保持不变。
加齐·哈贾尔·卡迪清真寺
加齐·哈贾尔·卡迪清真寺(Gazi Hajdar Kadi Mosque)是比托拉伊斯兰建筑中最具吸引力的纪念碑之一。它建于1560年代初,是建筑师米马尔·希南(Mimar Sinan)的作品,由比托拉卡迪亚(kadija)阿贾尔-卡迪(Ajdar-kadi)下令建造。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被废弃并严重损坏,一度被用作仓库,但最近的修复和保护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其原始外观。
新清真寺,比托拉
新清真寺位于市中心。它有一个方形的基座,顶部是一个圆顶。清真寺附近有一个40米高的宣礼塔。今天,清真寺的房间用于举办永久和临时的艺术展览。最近的考古发掘揭示了它是建在一座古老教堂上的。
伊萨克·切莱比清真寺
伊萨克·切莱比清真寺(Ishak Çelebi Mosque)是卡迪伊萨克·切莱比(kadi Ishak Çelebi)的遗产。在其宽敞的庭院里有几座坟墓,因其柔和的模制石棺形状而吸引人。
旧市场
旧市场(马其顿语:Стара Чаршија)在16世纪和17世纪的城市描述中被提及。现在的贝迪斯坦在外观上与原来的没有太大区别。贝迪斯坦有八十六家商店和四个大铁门。商店过去出售纺织品,今天出售食品。
德博伊浴场
德博伊浴场(Deboj Bath)是奥斯曼一世帝国时期的一个哈马姆。确切的建造时间不详。一度严重损坏,但经过修复后恢复了原来的外观:有两个大圆顶和几个小圆顶的立面。
比托拉今天
比托拉是北马其顿西南部的经济和工业中心。该国许多最大的公司都设在这座城市。佩拉戈尼亚农业联合公司是该国最大的食品生产商。斯特热沃水系统(Streževo 液态水 system)是北马其顿最大的,拥有最好的技术设施。REK比托拉的三个热电站产生了该国近80%的电力。弗林科制冷工厂(Frinko refrigerate factory)是一家领先的电气和金属公司。比托拉还在纺织和食品行业拥有重要的产能。
比托拉还是十三个领事馆的所在地,这给了这座城市“领事之城”的昵称。以下是在比托拉设立的总领事馆和荣誉领事馆列表:
总领事馆:
- 保加利亚(自2006年)
- 希腊(自2006年)
荣誉领事馆:
- 阿尔巴尼亚(自2019年)
- 奥地利(自2014年)
- 波黑和黑塞哥维那(自2014年)
- 法国(自1996年)
- 匈牙利(自2012年)
- 黑山县(自2008年)
- 罗马尼亚(自2007年)
- 俄罗斯(自2001年)
- 塞尔维亚(自2007年)
- 土耳其(自1998年)
- 乌克兰(自2011年)
前领事馆:
- 克罗地亚(2006-2014)
- 斯洛文尼亚(2005-2014)
- 英国(2000-2014)
意大利也表示有兴趣在比托拉开设领事馆。
媒体
比托拉只有一个电视台:Tera,几个地区性广播电台:私人电台105(Bombarder)、电台106.6、UKLO FM、电台Delfin,以及一份当地周报——比托拉斯基维斯尼克(Bitolski Vesnik)。
市议会
比托拉市政府议会(马其顿语:Совет на Општина Битола)是比托拉市和市政府的治理机构。市议会批准或拒绝议员和比托拉市长提出的在市政府内进行的项目。议会由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议会成员的人数根据社区居民的数量确定,不能少于九人,也不能多于三十三人。目前议会由31名议员组成。议会成员的任期为四年。
审查其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议会设立了委员会。议会委员会可以是永久性的,也可以是临时性的。
议会的永久委员会:
- 财政和预算委员会;
- 公共事业委员会;
- 城市规划、公共工程和环境保护委员会;
- 社会活动委员会;
- 地方政府委员会;
- 标记节日、事件并颁发证书和奖励的委员会;
体育
比托拉最受欢迎的运动是足球和手球。主要足球队是FK Pelister,他们在佩塔尔·米洛舍夫斯基体育场(Petar Miloševski Stadium)比赛,该体育场可容纳6,100人。乔尔吉·赫里斯托夫(Gjorgji Hristov)、德拉甘·卡纳特拉罗夫斯基(Dragan Kanatlarovski)、托尼·米切夫斯基(Toni Micevski)、尼科尔切·诺韦斯基(Nikolče Noveski)、托尼·萨韦夫斯基(Toni Savevski)和米特科·斯托伊科夫斯基(Mitko Stojkovski)是一些在俱乐部开始职业生涯的比托拉本地人。
比托拉的主要手球俱乐部和最著名的体育团队是RK Eurofarm Pelister。RK Eurofarm Pelister 2是该市的第二支球队,两支球队都在博罗·丘尔列夫斯基体育馆(Sports Hall Boro Čurlevski)比赛。
主要篮球俱乐部是KK Pelister,他们也在博罗·丘尔列夫斯基体育馆比赛。
所有以佩利斯特命名的体育队伍都得到了球迷“Čkembari”的支持。
交通
这座城市由比托拉火车站服务,北至贝尔格莱德有服务。
人口统计
比托拉的人口历史上是多样化的。到19世纪末,它的人口约为37,500。有大约7,000名阿罗马尼亚人,他们大多数完全接受了希腊文化,尽管有些人更喜欢罗马尼亚文化。比托拉还有一个重要的穆斯林人口——11,000(土耳其人、罗姆人和阿尔巴尼亚人)以及5,200的犹太社区。斯拉夫语使用者被分为保加利亚流亡政府——8,000人,和希腊牧首教派——6,300人。穆斯林阿尔巴尼亚人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奥斯曼统治期间被土耳其化。
根据瓦西尔·坎乔夫(Vasil Kanchov)在1900年收集的统计数据,比托拉市有37,000人,其中10,500人是土耳其人,10,000人是基督教保加利亚人,7,000人是瓦拉克人,2,000人是罗姆人,5,500人是犹太人,1,500人是穆斯林阿尔巴尼亚人,500人是其他各种来源的居民。保加利亚研究员瓦西尔·坎乔夫在1900年写道,许多阿尔巴尼亚人宣称自己是土耳其人。在比托拉,宣称自己是土耳其人的人口“是阿尔巴尼亚血统”,但“在奥斯曼入侵后被土耳其化,包括斯坎德贝格”,指的是伊斯兰化。
在奥斯曼时代,比托拉有一个重要的阿罗马尼亚人口,根据一些来源,这个人口比保加利亚人和犹太人的人口还要多。1901年,意大利驻奥斯曼帝国比托拉领事表示:“毫无疑问,库特佐-瓦拉克(Koutzo-Vlach,即阿罗马尼亚人)在比托拉的人口在这个城镇中是最显著的,无论是在居民数量、社会地位还是在贸易中的重要性。”
根据保加利亚流亡政府秘书迪米塔尔·米舍夫(Dimitar Mishev)的统计数据("La Macédoine et sa Population Chrétienne"),1905年比托拉的基督教人口由8,844名保加利亚流亡政府信徒、6,300名希腊牧首教派保加利亚人、72名塞尔维亚人牧首教派保加利亚人、36名新教保加利亚人、100名希腊人组成。7,200名瓦拉克人,120名阿尔巴尼亚人和120名吉普赛人。在城市里有10所初级和3所高级保加利亚学校,7所初级和2所高级希腊学校,2所初级和2所高级罗马尼亚学校,以及1所初级和2所高级塞尔维亚学校。
根据1911年奥斯曼人口普查,马纳斯提尔州有350,000名希腊人,246,000名保加利亚人和456,000名穆斯林,然而奥斯曼人口普查的基础是米莱特制度,根据这个制度,人们根据他们的宗教被分配一个民族。因此,所有逊尼派穆斯林都被归类为“土耳其人”,即使他们中的许多人是阿尔巴尼亚人,而所有希腊东正教教堂的成员都被列为“希腊人”,尽管这个群体由阿罗马尼亚人、斯拉夫人和托斯克阿尔巴尼亚人组成,除了大约100,000名希腊人。斯拉夫语使用者被分为保加利亚人多数和一个小的塞尔维亚人少数。
保加利亚民族志学家乔丹·伊万诺夫(Jordan Ivanov),索非亚大学(University of Sofia)教授,在1915年写道,阿尔巴尼亚人由于没有自己的字母表,缺乏巩固的民族意识,受到外国宣传的影响,根据他们所属的宗教,宣称自己是土耳其人、希腊人和保加利亚人。伊万进一步指出,阿尔巴尼亚人在比托拉失去了他们的母语。德国语言学家古斯塔夫·魏甘德(Gustav Weigand)在他1923年的著作《马其顿民族志》(Ethnography of Macedonia)中描述了阿尔巴尼亚城市人口土耳其化的过程。他写道,在城市中,特别是指出比托拉,许多土耳其居民实际上是阿尔巴尼亚人,他们在某些土耳其词的发音、服装和工具使用上有所不同。他们在家里说阿尔巴尼亚语,但在公共场合使用土耳其语。他们自称为土耳其人,当时这个词也是穆斯林的同义词,而土耳其人则用贬义词Turkoshak来指称那些假装自己是土耳其人的人。
根据1948年的人口普查,比托拉有30,761名居民。77.2%(或23,734名居民)是马其顿人,11.5%(或3,543名居民)是土耳其人,4.3%(或1,327名居民)是阿尔巴尼亚人,3%(或912名居民)是塞尔维亚人,1.3%(或402名居民)是阿罗马尼亚人。截至2021年,比托拉市有69,287名居民,民族构成如下:
在1953年的人口普查中,大量阿尔巴尼亚人宣称自己是土耳其族。在比托拉市政府,1948年登记的阿尔巴尼亚人有13,166人,1953年有4,014人,土耳其社区从1948年的14,050人增加到1953年的29,151人。
比托拉的耶稣圣心大教堂(Cathedral of the Sacred Heart of Jesus)是斯科普里罗马天主教教区(Roman Catholic Diocese of Skopje)的副主教座堂。
文化
比托拉自2015年12月以来一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的一部分。
马纳基电影和摄影节
为了纪念巴尔干半岛上的第一位摄影师米尔顿·马纳基(Milton Manaki),每年9月都会举办“马纳基兄弟”电影和摄影节。这是一个结合了纪录片和故事片的展映活动。该节日是一个世界级的活动,受到媒体的高度认可。一些知名演员如凯瑟琳·德纳芙(Catherine Deneuve)、伊莎贝尔·于佩尔(Isabelle Huppert)、维多利亚·阿布里尔(Victoria Abril)、普雷德拉格·马诺伊洛维奇(Predrag Manojlovic)、迈克尔·约克(Michael York)、朱丽叶·比诺什(Juliette Binoche)和拉德·舍尔贝吉亚(Rade Sherbedgia)参加了活动。
伊林登日
每年,比托拉都会举办传统民俗节日“伊林登日”。这是一个为期4-5天的音乐、歌曲和舞蹈节日,纪念反抗土耳其的伊林登起义,主要关注北马其顿的民俗文化。民间舞蹈和歌曲被展示,许多民间舞蹈团体和组织参加。
小蒙马特尔比托拉
近年来,由艺术工作室“基里尔和梅托迪”(Kiril and Metodij)组织的艺术展览“小蒙马特尔比托拉”已经成为一个成功的儿童中国艺术节。来自世界各地的儿童来这里创作艺术,创作了许多高价值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在国内外展出。“小蒙马特尔比托拉”获得了许多奖项和提名。
比托利诺
比托利诺是每年8月举行的儿童剧院节,由巴贝克剧院(Babec Theater)举办。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儿童剧院参加节日。主要奖项是最佳表演的大奖。
Si-Do
每年5月,比托拉都会举办国际儿童歌曲节Si-Do,近年来参加人数不断增加。来自全欧洲的儿童参加这个活动,通常包括大约20首歌曲。这个节日由ProMedia支持,每年都以一个新主题组织活动。许多马其顿音乐家都参加了这个节日,包括:Next Time和卡罗利娜·戈切娃(Karolina Goceva),后者还代表北马其顿参加了欧洲歌唱大赛。
古典音乐节Interfest
Interfest是一个国际节日,主要致力于古典音乐,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在这里演奏他们的古典作品。除了古典音乐音乐会外,还有几个晚上用于流行现代音乐、戏剧表演、艺术展览和文学作品展示。近年来,有来自俄罗斯、斯洛伐克、波兰和其他许多国家的艺术家参加。
由于比托拉被称为拥有最多钢琴的城市,节日的一个晚上专门用于钢琴比赛。一个奖项颁给最佳年轻钢琴家,另一个奖项颁给30岁以上的参赛者。
Akto节
Akto当代中国艺术节是一个地区性节日。该节日包括视觉艺术、表演艺术、音乐和文化理论。第一个Akto节于2006年举行。该节日的目的是通过在新的语境中“重新组合”和重新定义它们,打开现代社会的文化框架。过去,该节日有来自斯洛文尼亚、希腊或保加利亚等地区国家的艺术家参加,也有来自德国、意大利、法国和奥地利的艺术家。
国际独角戏节
国际独角戏节是每年4月在比托拉文化中心(Centre of Culture of Bitola)举办的独角戏节。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演员来比托拉表演独角戏。
洛库姆节
洛库姆节(Lokum fest)是自2007年以来存在的文化和旅游活动。该节日的创始人和组织者是比托拉文化去污染中心公民协会(Association of Citizens Center for Cultural Decontamination Bitola)。该节日每年在7月中旬在比托拉的旧土耳其市场中心举行,作为比托拉文化夏季比特节(Bitola Cultural Summer Bit Fest)的一部分。
教育
比托拉的圣克莱门特大学(St. Clement of Ohrid University of Bitola,马其顿语:Универзитет Св. К黎族мент Охридски — Битола)成立于1979年,由于国家首都以外对高技能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自1994年以来,它一直以斯拉夫教育家圣克莱门特的名字命名。该大学在比托拉、奥赫里德和普里莱普设有研究所,总部位于比托拉。它已成为一所知名大学,并与斯科普里的圣西里尔和梅托迪乌斯大学(University of St. Cyril and Methodius)以及巴尔干和欧洲的其他大学合作。以下研究所和科研组织是大学的一部分:
- 技术学院 - 比托拉
- 经济学院 - 普里莱普
- 旅游和休闲管理学院 - 奥赫里德
- 教师学院 - 比托拉
- 生物技术科学学院 - 比托拉
- 信息和通信技术学院 - 比托拉
- 医学院 - 比托拉
- 兽医科学学院 - 比托拉
- 烟草研究所 - 普里莱普
- 水生生物研究所 - 奥赫里德
- 斯拉夫文化研究所 - 普里莱普
比托拉有七所高中:
- "约瑟普·铁托",一所文理中学
- "塔基·达斯卡洛",一所文理中学
- Stopansko学校(采矿调查,属于塔基·达斯卡洛)
- "德尔·约万·卡劳齐",一所医学高中
- "简·桑丹斯基",一所经济高中
- "乔尔吉·瑙莫夫",一所技术高中
- "库兹曼·沙普卡列夫",一所农业高中
- "托舍·普罗埃斯基",一所音乐高中
比托拉有十所小学:
- "托多尔·安格列夫斯基"
- "圣克莱门特·奥赫里德斯基"
- "戈采·德尔切夫"
- "埃尔皮达·卡拉曼迪"
- "达梅·格鲁耶夫"
- "基里尔和梅托迪"
- "科尔·卡宁斯基"
- "特里芬·帕诺夫斯基"
- "斯蒂夫·纳乌莫夫"
- "乔尔吉·苏加列夫"
友好城市 — 姐妹城市
比托拉与以下城市结为友好城市:
- 法国埃皮纳勒,自1976年
- 塞尔维亚波扎雷瓦茨,自1976年
- 瑞典特雷勒堡,自1981年
- 澳大利亚罗克代尔,自1985年
- 土耳其布尔萨,自1995年
- 匈牙利埃斯泰尔戈姆,自1998年
- 保加利亚普列文,自1999年
- 乌克兰克雷门丘克,自2006年
- 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老城区,自2006年
- 保加利亚维利科·特尔诺沃,自2006年
- 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自2008年
- 中国宁波,自2014年
- 黑山切蒂涅,自2020年
对华关系
2014年6月,比托拉市副市长兼工业园区总经理萨索伊尔科夫斯基访问宁波市,出席“中国宁波-中东欧国家经贸文化交流周”活动。2014年10月,经比托拉市推荐,北马其顿“Kanal 5”电视台记者访问宁波并参加“友城媒体访宁波”活动,录制了关于宁波的新闻专题报道。2014年11月,应比托拉市邀请,宁波市外办主任孔玮玮访问比托拉,会见了市长弗拉基米尔州塔列斯基。双方正式签署了两市建立友好交流关系协议书。2015年6月,比托拉市长塔列斯基率团赴中国参加了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