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东莞市

东莞市

东莞市,古称“宝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截至2020年,东莞市陆地面积为2460.1平方千米,海域面积97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25日,东莞市下辖4个街道,28个镇。截至2022年,东莞市常住人口1043.70万人。

东莞市地处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市境96%属东江流域。东莞市地貌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雨量充沛,干湿季明显。5000多年前,东莞东江沿岸岗地就有人类居住繁衍,创造了东江史前文化。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分南海郡地立东官郡,置宝安县,此为东莞立县之始。1988年1月,东莞市升格为地级市,直属广东省管辖。市政府驻地是东莞市鸿福路99号。

东莞市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是珠江口东岸重要工商城市、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对外贸易港口城市。第二产业是东莞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同时东莞市的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产业结构正逐步优化。2022年,东莞市创造了中国0.9%的生产总值、1.4%的税收和3.3%的进出口贸易。东莞市以产业以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等为主导产业,同时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东莞市推进外资外贸企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为主线,全面提升“东莞制造”品牌附加值和影响力。2022年,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00.32亿元,在广东省排名第四。三次产业比例为0.3:58.2:4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6803元。2023年,东莞全年进出口总值实现1.28万亿元,稳居全国第五位。

东莞市交通发达,已成为沟通穗、港以及珠江两岸和深圳、珠海两个特区的交通枢纽。东莞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拥有蚝岗贝丘遗址、南社村和塘尾村明清古建筑群、可园、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等众多知名观光点。此外,东莞市还保留着如千角灯、木鱼歌、麒麟舞、彩扎等非遗项目。东莞市是粤剧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著名的“粤剧曲艺之乡”。并于2020年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

名称由来

东莞市因地处广州之东,境内盛产莞草而得名。

历史沿革

先秦至西汉

东莞历史悠久,早在距今7000到6000年前就有了人类生活居住的实物证据,境内发现的南城蚝岗贝丘遗址、企石万福庵遗址都被证实为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

5000多年前,东莞东江沿岸岗地就有人类居住繁衍,创造了东江史前文化。除此外,东莞市境内还发现有距今4500年的石排圆洲贝丘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3500年的虎门村头遗址,属夏商时期。

春秋战国时代(前3世纪),东莞属“百粤”地。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并岭南,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东莞属南越国地。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十月,东莞属南海郡。县境西南属番禺县地,东北属博罗县地。东汉顺帝时,分番禺立增城,东莞属增城。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分南海郡地立东官郡,置宝安县,此为东莞立县之始。当东官郡辖宝安、安怀、兴宁、海丰、海安、欣乐6县,郡治在芜城(今宝安县南头)。

南北朝至宋朝

南朝梁时(502年),东官郡治移到增城。南朝天监六年(507年),改东官郡为东莞郡。

南朝陈祯明二年(588年),复改东莞郡为东官郡。

隋统一中国后,废东官郡,其地隶属南海郡。

隋开皇十年(590年),废郡置州,宝安县隶广州。

唐至德二年(757年)更名为东莞县,县治从芜城(今宝安南头)移至到涌(今莞城)。

唐咸通三年(862年),分岭南为东、西道,赐岭南东道为清海军节度使。唐末,东莞县隶清海军节度。

宋开宝六年(973年)恢复东莞县。宋大观元年(1107年),东莞县隶属广州府。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分东莞县的香山镇立香山县(今中山市)。

元朝至清朝

元代,东莞县的行政区划建制分为坊、厢、乡、都、图、村等。县城内设坊;农村设乡。

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广州府,东莞隶之。洪武十四年(1381年)八月,于东莞置守御千户所。万历元年(1573年),将东莞守御千户所编户五十六里立新安县(1914年改称宝安县),从此东莞与宝安分立。

崇祯十二年(1639年),东莞县有二坊、一厢、四乡、十三都。

乾隆十九年(1754年),东莞县境始分隶捕厅、戎厅、京山司、中堂司、缺口司“五属”管辖。

道光十九年(1839年6月3日至23日),民族英雄林则徐在东莞虎门海滩进行了闻名世界的虎门销烟,销毁了收缴来的全部鸦片19178箱、2119袋,共1188127公斤。

道光二十年(1840年)五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虎门成为主要战场。二十一年(1841年)正月,琦善与英国代表义律订《穿鼻草约》,承诺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二月,清廷派奕山为靖逆将军来广州。初五日(25日),英军攻陷横档、虎门等炮台,关天培战死。二十三年(1843年)八月十五日,钦差大臣耆英与英国全权公使于虎门签订了《虎门条约》。

咸丰六年(1856年)十月,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军攻虎门、横档各炮台,又毁大角炮台及亚西娘炮台。接着攻东莞,千总邓安邦率领团练英勇抗击,保卫莞城。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割占香港后,越过深圳河,妄图扩大新界区。东莞各地组织了3000人的志愿民军,会同雁田群众1000余人,用从虎门调来的百多门大炮,将英军驱赶回深圳河以南。

中华民国成立后

民国2年(1913年),东莞县隶广东省粤海道。

民国12年(1924年),东莞建立中共支部,是广东建党较早的地区之一。

民国14年(1926年),东莞县隶粤中行政区。

民国21年(1933年),东莞县属中区绥靖公署。

民国25年(1936年),东莞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抗战期间(1938~1945年),东莞县属第四行政督察区。

民国34年(1945年),又归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10月17日,东莞县全境解放,属东江行政区管辖。

1950年3月,东莞县属珠江专区。

1952年,珠江专区撤销,东莞县属粤中行政区。

1956年2月,粤中行政区撤销,东莞县属惠阳专区。

1958年11月,东莞县短期隶属广州市。

1959年1月,东莞县划归佛山专区。

1963年6月,东莞县复属惠阳专区。

198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东莞县改设为东莞市(县级),仍属惠阳地区

1988年1月,东莞市升格为地级市,直属广东省管辖。

地理

位置境域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介于东经113°31′~114°15′,北纬22°39′~23°09′。截至2020年,东莞市陆地面积为2460.1平方千米,海域面积97平方千米。东西最大横距70.45千米,最东是清溪镇的银瓶嘴山,与惠州市惠阳区接壤;最西是沙田镇西大坦西北的狮子洋中心航线,与广州市番禺区、南沙区隔海交界;南北最大纵距46.8千米,最北是中堂镇潢涌村,与广州市黄埔区和增城区、惠州市博罗县隔江为邻;最南是凤岗镇雁田水库,与深圳市宝安区相连。毗邻港澳,处于广州市至深圳市经济走廊中间。截至2021年底,东莞市海岸线长92.95千米,分布在滨海湾新区、长安镇、虎门镇、沙田镇、洪梅镇、道滘镇、麻涌镇7个沿海镇街(园区)。东莞市有威远岛、泥洲岛、木棉山岛、涌口沙、虾缯排等5个海岛,海岛面积24平方千米,其中涌口沙、虾缯排为无居民海岛。

气候

东莞市濒临南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夏长无冬、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热量丰富、气候温和、温差振幅小及干湿季明显等特点。受地形、海洋和江河的影响,东莞市境内各地气温有一定差别。东部山区气温偏低,偏南地区稍高,东江河两岸气温大致相同。东莞市累年平均气温在21°C-22.2°C之间。一年中以1月份气温最低,各地平均在13.4°C-14.2°C之间。7月份平均气温最高,各地平均在27.2°C-28.2°C之间。东莞市累年平均降水量为1767.8毫米,2~4月阴雨天时间长,阳光不足;4~6月前汛期降雨,雨量集中,并常伴冰雹、龙卷风及短时雷雨;7~9月间易发台风雨,多台风侵袭。东莞市累年平均相对湿度79%。东莞市受季风影响和海洋作用,一般夏季盛行偏南风,春秋季吹偏东风,冬季吹偏北风。东莞市阳光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67.1小时,平均日照率达45%,平均每年雾日为5.4天。

地质

东莞市地质构造属于罗浮山断裂带南部边缘的博罗大断裂、东莞断凹盆地。出露地层有下古生界震旦系,上古生界泥盆系,石炭系,中生代三迭系,侏罗系,下第三系,上第三系及第四系。下古生界震旦系(Z)分布于东莞断凹盆地南部,东莞市中部、南部及东部大面积出露,总体呈北东向展布。泥盆系(D)零星出露于东部塘厦一带。石炭系(C)零星出露于东部塘厦一带。三迭系(T)零星分布于中部博罗断裂带两侧,呈北东向带状或串珠状分布。侏罗系(J)出露于东莞市偏中及东部地区。第四系(Q)沉积类型多,分布广。东莞市岩石类型有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出露的下古生界地层,褶皱形态不清,而燕山期褶皱,有潼湖向斜。向斜轴向北东至北东东,由下侏罗统金鸡组地层组成。向斜轴面直立,两翼相向倾斜,倾角30-50°,受观音山断裂影响破坏,已残缺不全。燕山期断层在东莞市占绝对优势。

地形地貌

东莞市地貌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丘陵台地占东莞市陆地面积的44.5%,冲积平原占43.3%,山地占6.2%。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多山,海拔在200~600米,其中银瓶嘴山主峰高898.2米,为东莞市最高峰;中南部低山丘陵成片,为丘陵台地区;东北部接近东江河滨,岗地发育,陆地和河谷平原分布其中,海拔30~80米,地势起伏和缓,多为易于积水的埔田区;西北部是东江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平原,多为地势低平、水网纵横的围田区;西南部是濒临珠江口的江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而低陷,是受潮汐影响较大的沙咸田地区。

水文水利

河流

东莞市地处东江下游,96%属东江流域。境内较大的河流有东江干流、石马河、寒溪水及东引运河等。东江干流从桥头镇至石龙镇石龙头境内长35千米,北干流由石龙头继续西流至麻涌镇大盛口注入狮子洋境内长42千米;南支流由石龙头经峡口斜向西南,至沙田镇泗盛口注入狮子洋,长39.5千米;北干流与南支流之间,形成以石龙镇为顶点的东江三角洲,面积319.5平方千米。石马河境内长64千米。寒溪水源于东莞市中南部大屏嶂山观音髻,主流河道长59千米。东引运河沿河经15个镇街,全长102千米。

湖泊

东莞市共有48个湖泊,如麻涌华阳湖、松山湖、佛灵湖郊野公园等。其中,麻涌华阳湖位于东莞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内,是人工湖;松山湖坐拥8平方千米的淡水湖和14平方千米的生态绿地,绿化覆盖率超过了60%;佛灵湖郊野公园面积达到45000平方米。

海洋

东莞市海域面积97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狮子洋和伶仃洋,属南亚热带浅海区。海水温度夏季表层为27.81℃~30.09℃,底层21.85℃~29.19℃;冬季表层16.77℃~18.66℃,底层16.64℃~18.61℃。海水盐度一般在0.34‰~2.54‰,最高达12‰,虎门口海区盐度平均为2.11‰~11.0‰,最高达14‰,向外10米水深以浅的区域,平均盐度为10‰~19‰。潮汐类型属不正规半日混合潮。海流以潮流为主。波浪属小风区波浪,主要波向为南向。影响东莞市的海洋自然灾害主要是热带气旋和风暴潮。截至2014年,海洋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局部有所改善,全海域海水依然劣于海水水质四类标准,属于严重污染海域。

水利

截至2020年,东莞市共有小Ⅱ型以上水库121座,总库容4.08亿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库8座,库容2.14亿立方米;小Ⅰ型水库44座,总库容1.57亿立方米;小Ⅱ型水库69座,总库容0.37亿立方米。2020年,东莞市更新改造老旧供水管网2656.69千米,整治河流424条、易涝点102个、河道砂场182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5.57平方千米。

土壤

东莞市土壤共分为4级,有8个土类,12个亚类,30个土属,72个土种。土壤类型主要包括育水稻土、页赤红壤、耕型赤红壤、麻赤红壤、盐积水稻土、洲积土田、潮土和页红壤等8个类别,约占东莞市土壤总面积的96.6%。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东莞市矿产种类少,金属矿产较为短缺。截至2021年,东莞市已发现矿产24种,其中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8种,非金属矿产13种,水气矿产1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0种,目前勘查程度满足工业开采的矿种有盐矿、芒硝、天然碱、矿泉水、地下热水等。其中盐矿累计查明资源储量4718万吨,芒硝329万吨,天然碱30万吨,主要集中在中堂镇;矿泉水为东莞市主要矿产资源,产地分布在清溪、大岭山、樟木头等地。

森林资源

东莞市森林资源丰富,截至2020年,东莞市林地面积为37167.2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7.4%,林木绿化率达41.2%,活立木蓄积量311.4万立方米。森林集中分布在市境东部和中南部的低山丘陵地区,北部和低丘岗地森林较少。东部的银瓶山主要分布罗浮栲、柯、硬斗柯等喜湿植物;中部大岭山以偏干的竹叶青冈林为主;西部和西南部主要分布秋茄、老鼠簕、无瓣海桑等热带性较强的红树林植物和芦苇、短叶茳芏等沼生植。

土地资源

截至2020年底,东莞市辖区土地总面积24.6万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249.77公顷;耕地面积为9117.82公顷;种植园用地面积为25393.37公顷;林地面积为37167.26公顷;草地面积为7257.47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为121394.38公顷;交通运输用地面积为11606.12公顷;水域用地面积为33126.26公顷;其他土地面积为725.08公顷。

水资源

2021年底,东莞市水资源总量14.9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23.14亿立方米)少35.6%,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4.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3.5亿立方米,地下水与地表水不重复计算量为0.39亿立方米。东莞市8座中型型水库2021年末蓄水量1.12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3465.8万立方米;111座小型水库2021年末蓄水量8150万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745万立方米。

海洋资源

东莞地处南亚热带浅海区,水域生境多样,生物区系复杂,是多种经济鱼、虾、藻类的繁育场。有鱼类88种、贝类18种、甲壳类21种。东莞太平海域是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黄唇鱼的重要繁殖场,设有中国唯一的黄唇鱼自然保护区,面积686公顷。浮游植物有硅藻、甲藻、蓝藻等3门,共247种,其中硅藻占优势。平均生物数8.32万个/升、生物量0.17毫克/升。浮游动物有10个种群29属约63种,生物量变幅在0.20—0.24毫克/升间,平均0.22毫克/升。海域潮间带底栖动物有环节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鱼类等四大类32种。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截至2021年底,东莞市动物记录有爬行动物2目8科30属41种,两栖类2目7科13属18种,鸟类13目41科151种,兽类6目15科30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种,即蟒蛇;国家II级保护动物13种,即三线闭壳龟、大壁虎、黑耳鸢、普通鵟、蛇雕、游隼、领角鸮等。列入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极危等级物种1种,即三线闭合龟。易危等级物种3种,即蟒蛇、舟山眼镜蛇和眼镜王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的有1种,即游,附录II的有三线闭壳龟、蟒蛇、滑鼠蛇、蛇雕、红隼、普通鵟、画眉、红嘴相思鸟等16种。

植物

截至2021年底,东莞市植物记录有野生维管植物204科797属1667种;野生种子植物169科735属1545种。在野生维管植物中:蕨类植物122种,隶属35科62属;裸子植物6种,隶属5科6属;被子植物1539种,隶属164科730属。东莞市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2科、17种,均为国家II级保护植物,如华南五针松、土沉香、穗花杉等。

自然保护区

东莞市共划定优先保护单元29个,面积400.86平方千米,占市域面积的16.30%,主要包括东莞银瓶嘴地方级自然保护区、东莞马山地方级自然保护区、东莞莲花山市级自然保护区、东莞大岭山地方级森林自然公园等。

银瓶山自然保护区规划面积123.5平方千米,是东莞市面积最大的森林公园,目前有清溪、谢岗、樟木头三大片区,有华南地区分布面积最广的润楠群落和野生短萼仪花群落,有目前发现纬度最南分布的野生华南五针松。截至2021年9月有穿山甲、蟒蛇、猫头鹰、野猪等各种野生保护动物,共发现维管植物1500多种、鸟类90多种。

东莞莲花山市级自然保护区于2000年12月经东莞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总面积757.90公顷,位于东莞市长安镇北部和大岭山镇西部。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源涵养林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截至2020年末,共记录到野生维管植物138科405属604种(包括星叶草、白桦、粗枝云杉、紫果云杉等),野生种子植物118科385属568种。其中,蕨类植物20科20属36种、裸子植物3科3属3种、被子植物115科382属565种。

自然灾害

东莞市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暴雨、风灾、旱灾。东莞市区域暴雨强,城乡易积涝。2021年,东莞市发布暴雨红色预警5次,区域暴雨强度大,城乡积涝重。东莞市的风灾,主要是发生在夏秋两季的台风,对人畜和农作物造成严重威胁。2021年,影响东莞市的台风主要有4个,分别为台风“查帕卡”“卢碧”“狮子山”“雷伊”,整体影响较轻。东莞市受极端天气影响,2020年秋天以来,广东东江流域遭遇秋、冬、春、夏连旱的特枯水情,是自1963年以来最严重的旱情。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底,东莞市设32个镇(街道)(简称“镇街”),下辖村350个、社区247个。东莞市政府驻地是东莞市南城街道鸿福路99号1栋。

政治

人口

人口总量

2021年5月,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布,在东莞市人口年龄结构中,0-14岁人口占13.12%;15-59岁人口占81.41%;60岁及以上人口占5.4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3.54%。截至2022年,东莞市户籍人口292.4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08万人,出生率为11.03‰;死亡人口1.26万人,死亡率为4.5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5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43.7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62.81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92.25%。202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2022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东莞城区总人口达到1082.44万,身超大城市行列。

民族

据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资料,东莞市常住人口1046万人,其中汉族人口95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9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包括53个少数民族成份,主要集中在壮族、苗族、瑶族等6个少数民族,总人数达81.3万人,占东莞市少数民族人口85.1%。在少数民族人口中,户籍人口3.7万人,有47个民族成份。东莞市为少数民族散居区,没有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分布在东莞市33个镇街(园区),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人口流动性大,涉及各行各业,分布呈现小聚居、大杂居特点。其中塘厦镇少数民族人数最多,有8.9万人,其次是长安镇有8.5万人,凤岗、虎门、厚街等镇少数民族人数均超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最少的是望牛墩镇和莞城街道,均不足5000人。外来少数民族人员来自中国各地,其中主要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占外来少数民族人员的比重45.3%;其次是贵州省,占外来少数民族人员的比重18.7%;再次是湖南省和云南省,占外来少数民族人员的比重分别为14%和8%;其余省(自治区、直辖市)占外来少数民族人员的比重14%。

语言

东莞市本土方言包括粤方言和客家方言。东莞粤语有的学者认为属于广府片,有的认为属于莞宝片,一般分为丘陵片、水乡片和家话三类口音,每类口音内部也有差别。东莞客家方言大部分集中在东南边的山区,与深圳客家方言连成一片,被划归“兴梅型”客家方言,其内部也有差别。使用粤方言的人口在东莞市占多数。截至2021年底,在32个镇街中,石龙镇、长安镇、沙田镇等20个镇街纯使用粤方言,莞城街道、东城街道、南城街道等9个镇街大部分讲粤方言(其中莞城街道只有1个300多人的罗沙社区上岭自然村讲客家方言)、小部分讲客家方言,清溪、凤岗两镇大部分讲客家方言,樟木头镇则纯讲客家方言。

宗教信仰

东莞市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五大宗教。经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登记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共有58个,其中,有佛教寺(庵)38个,道教宫观6个,基督教福音堂8个、聚会点4个,天主教堂1个,伊斯兰教聚礼点1个。宗教教职人员244人,信教群众约60万人。有3个市级宗教团体:东莞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东莞市基督教协会、东莞市佛教协会。伊斯兰教成立了伊斯兰教协会筹备小组。佛教的活动场所有长安莲花古寺、隐贤寺、大岭山观音寺、般若念佛堂、福善庵等;道教活动场所有东岳宫、大岭山马山庙、海月岩古庙、郭都真人古观、新田岗玉皇观和纯阳古观6个。

经济

综述

东莞市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先行地,是珠江口东岸重要工商城市、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对外贸易港口城市,以制造业享誉全球。截至2023年,东莞市连续六年入选“新一线城市”,成为全球第15个拥有万亿GDP、千万人口的“双万”城市。第二产业是东莞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同时东莞市的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产业结构正逐步优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造了0.9%的生产总值、1.4%的税收和3.3%的进出口贸易。东莞市以产业以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等为主导产业,同时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东莞市推进外资外贸企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为主线,全面提升“东莞制造”品牌附加值和影响力。

东莞市拥有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莞滨海湾新区和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三个经济功能区。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坚持产业高端发展,主要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新材料等产业。2021年松山湖高新区生产总值689.23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3398.36亿元,税收155.97亿元。松山湖高新区位列2023年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榜单第26位。东莞滨海湾新区以人工智能、生命健康、高端电子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为主攻方向,是东莞“三心”都市核心区之一、东莞参与大湾区建设的主阵地。东莞水乡功能区是省级重点发展平台,面积约占东莞市的10.8%。主要发展科技研发及信息技术服务、大健康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业、旅游服务、现代物流业等产业。2022年东莞水乡功能区GDP为809亿元。

2022年,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00.32亿元,在广东省排名第四位,中国排名24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5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513.6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650.18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0.3:58.2:4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6803元。2023年,东莞全年进出口总值实现1.28万亿元,稳居全国第五位;其中,第四季度增长7.7%,扭转前三季度下降态势。2024年前2个月,东莞外贸进出口1853.3亿元,继续稳居全省第二位,同比增长10.6%。

2023年,东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先进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8%。2024年,东莞安排市重大建设项目780个,总投资794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26亿元。

第一产业

东莞市第一产业以农业和渔业为主。东莞市稳定发展粮食、蔬菜等传统基础产业,提升荔枝、香蕉、花卉等特色产业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同时发展水产养殖和特色海洋渔业等渔业产业。2022年,东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50亿元。其中农业产值40.71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73.4%;渔业产值11.24亿元,占20.3%。截至2020年底,东莞市共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42家,其中省级以上26家,国家级4家,带动市内外农户达14.17万户。截至2022年末,东莞市有“粤字号”农业品牌产品共45个。市级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和水产良种示范场达36家,其中省级13家,国家级13家。

东莞市稳定发展粮食、蔬菜等传统农业基础产业。东莞市粮食产物以水稻为主,2020年,东莞市粮食播种面积2.42万亩,产量0.82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1.67万亩,产量0.61万吨。东莞市蔬菜品种多样,有东莞黑皮冬瓜、东坑阴菜、东莞青茄、肇庆红葱头、大叶红苋菜、中南甜菜心、冠华青梗菜等品牌,2022年,本地蔬菜种植面积约10万亩,蔬菜产量41.09万吨。

东莞市提升荔枝、香蕉、花卉及盆景园艺产品等特色产业为代表的农业产业。东莞市被称为“荔枝之乡”,是产荔大市,截至2023年6月有15.97万亩荔枝林,年产量1.74万吨。东莞本土产的“糯米糍”“桂味”“冰荔”已成为享誉中国的佳品,荔枝是东莞本土种植面积最大、品种特色最鲜明、区域优势最明显的一种农产品。东莞市“麻涌香蕉”十分有名,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021年上半年,香蕉种植面积约3万亩,香蕉产量4.21万吨,其中麻涌香蕉的种植面积有14500多亩,产值近亿元。东莞市花卉及盆景园艺产业快速发展,主要的花卉品种有兰花、红掌、竹芋等,截至2020年,东莞市花卉种植面积2.70万亩,其中鲜切花产量4921万枝,盆栽观赏植物产量1458万盆。

东莞市水产养殖业是渔业的主导产业。截至2020年底,东莞市50亩以上水产养殖主体197个,常规养殖以四大家鱼和单性罗非鱼为主,特色养殖以龟鳖类、观赏鱼类、笋壳鱼等名特优品种为主,东莞市龟鳖类养殖8000多亩,年产龟鳖苗约3000万只。东莞是观赏鱼养殖主产区之一,年出口4000万尾。2022年东莞市水产品总产量5.01万吨。东莞市在发展水产养殖的同时,推进虎门新湾渔港、沙田先锋渔港升级改造,发展特色海洋渔业。其中,松湖水产发展至今,已有笋壳鱼、澳洲斑、宝石斑、缩骨大头鱼等多个品种,其中,笋壳鱼又是松湖渔业的主打产品。

第二产业

东莞市第二产业以制造业为主。该市的制造业闻名全球,被称为“世界工厂”。东莞市制造业以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为五大支柱产业,以玩具及文体用品制造业、家具、化工、包装印刷为四大特色产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等产业为战略新兴产业。截至2022年8月底,东莞工业企业超过20万家,规上工业企业超过1.2万家,排名中国地级市第一。2023年全年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3%。截至2024年1月底,全市工业用电同比增长120%以上,预计工业采购金额同比增长35%,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增长10.2%。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东莞工业第一主导产业,202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661.10亿元,产值总量接近万亿级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40%。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广东省的近两成。逐步形成了“电子材料—关键电子元器件—智能组件—终端产品”的完善产业链,一部智能手机里面90%的零部件都可以在东莞一小时通勤圈内配齐,东莞也就成为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终端生产基地之一,被称为“世界智能手机之城”,全球每销售6台手机就有1台为东莞生产,中国每销售3台就有1台为东莞生产。东莞智能移动终端集群入选中国百强产业集群。东莞市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也在向智能终端靠拢,据东莞市工信局数据统计,东莞智能终端集群企业数量超过3万家,规模以上企业1843家,高新技术企业2604家。2024年第一季度,华为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05%,市场占有率将超过三星,位居全球第一。其中Mate 60系列引领东莞手机产值增长13.3%,带动规上工业增长1.82个百分点,OPPO还在东莞投资100亿元建设智能制造中心,年产值将达280亿元。

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是东莞工业第二主导产业,202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621.25亿元,产值总量接近五千亿级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19.1%。有包括移动复合机器人、智能移动消毒机器人、智能移动送餐机器人等产品,正朝着智能化发展,东莞的智能装备制造业在整个装备产业规模中的占比近三分之一。截至2022年底,东莞市共有各类机器人生产制造企业主体4689家,其中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的有116家,智能机器人产量合计159.39万套。

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日益发展。202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83.58亿元,占东莞市规模上工业总产值5.4%。截至2022年末,东莞取得生产许可的食品生产企业超过1400家,13家食品行业企业位列市规模以上营业收入百强企业榜单;东莞食品类商标约4.9万件,食品生产企业基本拥有自有商标。东莞食品饮料种类齐全,以粮油加工、烘焙、饮料、糖果、调味品、食品添加剂等为主,产业链条完整、分工日益细化,涵盖了原材料、辅料、加工机械、零配件、半成品加工、物流、会展等多个环节,形成了“中国食品名镇”茶山镇、“中国特色食品名镇”道滘镇带等多个产业集群,涌现了华美、新盟、太粮等一批国内知名品牌,汇聚雀巢美极、嘉顿、徐福记等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2023年,东莞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增长10%。

服装纺织鞋帽产业是东莞的支柱产业之一,依托服装等时尚产业基础,“潮流东莞”也成为东莞的四张城市名片之一。东莞的纺织服装鞋帽产业拥有注册品牌5万多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6个,形成了虎门服装、大朗毛织、厚街鞋业三大产业带。2021年东莞纺织服装鞋帽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74.96亿元。2022年,东莞纺织服装鞋帽产业拥有规上工业企业1076家,工业总产值979.92亿元,已经成为准“千亿产业”,集聚了以纯、都市丽人、潮流前线、松鹰、小猪班纳、华宝等知名企业。

第三产业

东莞市第三产业以集聚物流、金融、创意设计、信息技术服务等高端服务业为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有电子商务、会展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其中科技服务业集群综合排名位居中国第23位、广东省第3位。在东莞纳税百强企业中超六成属于服务业,其中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达1353.20亿元,广东省排名第三。

东莞市的物流行业主要以快递运输为代表。东莞约有800家快递公司,其中300多家合法企业获得快递营业执照,超过5万人从事快递业务。东莞市是快递业务规模最大、员工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东莞快运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心镇的主要街道上,其中一半位于南城、东城、虎门镇长安镇和寮步。根据国家邮政局快递业务统计,2018年前11个月,东莞快递业务累计金额位居中国前8位。总快递业务总计2.46亿件,在广东省排名第三,仅次于广州和深圳。东莞快递的收入在中国排名第七,累计收入为41.43亿元,仅落后苏州。东莞市有常平大京九物流园、虎门港物流基地、虎门港物流基地等物流基地,正在加强物流行业和电子商务产业的结合发展。

电子商务产业在东莞市快速发展,从2018年东莞获批国家第三批跨境电商综试区以来,2022年纳入海关统计的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突破800亿元,连续五年保持双位数增长。东莞已建立虎门服装、大朗毛织、长安镇五金饰品和松山湖高科技产品等四个跨境电商产业带选品中心。2020年东莞电子商务交易额达5861亿元,跨境电子商务规模排名中国前列,2021年东莞市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额达730亿元,位居广东省第一。

东莞市正在加速构建会展经济新格局。东莞会展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东莞每年举办各类展览活动超过60场。有加博会、智博会、名家具展、广印展等等品牌展会。在目前东莞每年举行的众多展会中,工业展占据了其中的主流。统计数据显示,在2019年,东莞全年举办64场展会,其中35场为工业类展会,占比约55%;展览面积230万平方米,占比约76%。截至2021年,东莞市连续第六年获得“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荣誉称号。

东莞市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东莞市构建开发多样化乡村旅游产品,促进传统乡村旅游产品升级。发展生态景观型、体验参与型、旅游休闲型农业,引导农业产业园、特色产业区、规模化种养基地拓展农业生态休闲文化功能,有一批休闲观光基地。截至2022年,东莞市开展13个市级农业产业园以及11个省级“菜篮子”生产基地的建设,积极发展果菜采摘、农业科普、认耕认种及田园观光等农业休闲项目,同时认定了10个市级及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021年,东莞市旅游业创造了379.58亿元的总收入。

经济功能区

松山湖高新区位于东莞地理几何中心,坐落于“广深港”黄金腹地,南邻香港、深圳市,北靠广州市,是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总规划控制面积107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底,松山湖高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61.8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44.73亿元,为历年最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工业投资完成总额、工业技改投资完成总额均列东莞市第一位。2021年,松山湖高新区被评为东莞市园区工作优秀单位,曾获评“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第三批国家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等称号。位列2023年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榜单第26位。

滨海湾新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紧连广州南沙自贸区、深圳大空港和前海自贸区,毗邻香港、澳门,由交椅湾、沙角半岛和威远岛3大板块组成,规划面积84.1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底,滨海湾新区完成重大项目投资69.53亿元,排名东莞市第二名,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连续第四年获评为市年度园区工作优秀单位,城市规划设计工作获得东莞市“单打冠军”。

东莞水乡功能区是省级重点发展平台,位于东莞市西北部,属于东江北干流和南支流流经区域,范围包括中堂镇、望牛墩、麻涌、洪梅、道等5镇,面积270平方千米,占东莞市10.8%。2020年GDP约729亿元。水乡功能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腹地,处于珠三角1小时生活圈地理中心,设有华南地区轨道交通枢纽——东莞西站,半个小时可以通达穗深佛惠等珠三角重要城市。乡功能区具有突出的体制机制优势,重点统筹发展规划、区域开发、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和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等五大方面,拥有100多项市级部门审批权限,全面实施“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改革,同时,加快“数字政府”建设。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东莞市有幼儿园1269所,其中省、市一级幼儿园693所。小学341所,东莞市本市户籍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100%。初中211所(不含完全中学),东莞市本市户籍适龄少年初中入学率100%;普通高中56所。有中职学校27所(含技师、技工学校7所),普通高等院校9所(含校区),有正在建设的普通高等学校2所。2020年,东莞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38.59万人,占总人口的13.24%;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33.18万人,占总人口的22.28%。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41年,文盲率为0.57%。

东莞理工学院于1990年筹办,1992年4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变更为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有松山湖、莞城两个校区,其中松山湖校区坐落在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路1号,占地1800多亩(含370亩国际合作创新区);建有17个实验教学中心,其中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了以工学为重点,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设有20个学院、59个本科专业。1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专业入选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卫生健康

截至2022年,东莞市共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3696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7个(不含妇幼保健院),门诊部、诊所、医务室、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机构3554个。东莞市卫生技术人员6.46万人,医疗机构实有病床3.51万张。东莞市门诊量6084.32万人次;住院量113.48万人次。

科技事业

截至2022年,东莞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预计超过9000家。东莞市国内专利授权量9558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0700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为4224件。截至2023年2月,东莞发明专利有效量为5.86万件,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量2.89万件,居广东省第3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5.61件,居广东省第4位;东莞市累计有效注册商标58.5万件,居广东省第4位;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8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东莞市有新型研发机构数量32家,其中省级25家。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总数1137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497家;各级重点实验室累计总数186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3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11家,其中国家级26家,省级20家;众创空间48家,其中国家级22家,省级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达52.4%。技术合同成交397项,合同成交额96.37亿元。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东莞市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33个,公共图书馆658个,公共电子阅览室582个,公办博物馆18个,民办博物馆35个,文化广场756个,电影放映单位135个。东莞市公共广播节目43套,公共电视节目30套。共发行报纸4051.69万份,其中《东莞日报》3923.75万份。电影放映118.65万场次,观众860.4万人次。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东莞市有各类体育运动场地20002个(座),其中足球场747个,篮球馆460座,室外篮球场(灯光)6458个,健身路径1378条,室外游泳池577个,室内游泳池(馆)194个,室外羽毛球场1728个。东莞市有体育彩票发行网点1775个,销售总额27.08亿元,体彩公益金6.48亿元,其中市级公益金1.89亿元。

2022年,东莞市运动员共获得144枚金牌、128枚银牌、128枚铜牌。其中夺得国际赛事金牌5枚、银牌5枚、铜牌1枚;全国赛金牌19枚、银牌21枚、铜牌24枚;广东省赛金牌120枚、银牌102枚、铜牌103枚。全年举办东莞市全民健身活动1116次,参加人数126万人次。2021年5月1日,广东东莞大益队获得2020—2021赛季CBA(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总决赛冠军。2023年3月,中国足球协会公布了获得2023赛季职业联赛准入资格俱乐部名单,东莞莞联足球俱乐部递补进入中甲联赛。

东莞体育中心位于东莞市南城区体育路3号,地处南城区核心地域。东莞市体育中心体育场建成于1994年,室内场地面积20000平方米,室外场地面积18000平方米。三大主要建筑物为体育场、体育馆、旅游馆,可承办国际和中国级别的游泳、蹼泳、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田径、射击、体操、技巧等单项比赛,可承办省一级的综合运动会。曾举办过第九届广东省运会闭幕式及游泳、举重等12个项目的比赛、中国男子篮球甲级联赛、2001年第九届全国运动会篮球比赛、2010年第十六届亚运会举重比赛、2016年亚欧乒乓球全明星对抗赛等体育赛事,设有观众席位4300多个。

东莞篮球中心占地面积约26.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3万平方米,共设观众坐席16133个,是融体育、演艺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场馆。2014年8月底至2022年10月,东莞篮球中心已成功举办了2014年姚基金东莞篮球慈善赛、CBA联赛(目前为广东宏远队主场)、2015年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2016东莞松山湖国际马拉松(半程终点)、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亚洲赛区预选赛(中国VS新西兰)、2019年—2021年度华为开发者大会、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等约300多场国内外大型活动。

环保事业

2022年,东莞市国省考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或者优于Ⅲ类)达到66.7%以上,无劣Ⅴ类断面。2022年,东莞市单位GDP能耗下降1.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519.75万吨标准煤。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92天,优良天数占比为80%,主要大气污染物年评价值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中PM(2.5)年平均浓度下降至20微克/立方米。

东莞市共有13个镇街成功创建广东省森林小镇,有8个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共有市级自然保护区6个,面积达9055公顷;森林公园21个,面积达33921公顷;湿地公园达24个,面积2424公顷。2021年,东莞市建成4个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示范区,获批创建广东省唯一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地级市。截至2022年10月,东莞市森林覆盖率达37.4%,2022年8月,东莞市林业局获评“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称号。

社会保障

2022年,东莞市参加各类社会保险2698.82万人次,其中基本医疗保险675.84万人,生育保险462.52万人,基本养老保险613.90万人,失业保险461.87万人,工伤保险484.70万人。全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039.52亿元,保险基金支出1039.94亿元;年末社会保险基金累计余额2348.08亿元,上年保险基金结余2348.50亿元。

截至2022年,东莞市社会福利事业单位49个,其中社会福利院1个,社会福利中心1个,敬老院27个,敬老院供养老人987人。社会福利事业单位收养751人,全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救助3413人。东莞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9225.61万元,慈善基金结余42948.59万元。东莞市纳入“特困人员”对象有835人,“特困人员供养金”费用支出1508.75万元。

交通

综述

东莞市交通发达,拥有虎门港和东莞铁路口岸两个国家一类口岸,是广九铁路、广深准高速铁路、广梅汕铁路与大京九铁路的交汇点;公路网络纵横交错,公路密度居中国地级市前列;公路、铁路、港口、机场连成一体,已成为沟通穗、港以及珠江两岸和深圳市、珠海两个特区的交通枢纽。2022年,东莞市旅客运输总量703.70万人,旅客运输周转量6.44亿人千米。

公路

东莞市公路交通发达,107国道、广园快速路、东部快速干线、环莞快速路、广深高速公路、广深沿江高速公路、莞佛高速公路、常虎高速公路、莞深高速公路和从莞深高速公路贯穿东西南北,境内4条主干公路和13条联网公路均为一级公路。截至2022年,东莞市公路通车里程5266.22千米。公路密度214.07千米/百平方千米,位居广东省前列。其中广深高速是国内第一条由粤港合作投资建设的高速公路项目,1994年试运营,1997年全线通车。高速开通后,从广州市深圳市的皇岗口岸只需1.5小时。2020年全年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828.35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1.44亿人千米。建制村公路通达率100%、自然村通硬化路率100%、建制村通公交率100%,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治理率达到100%。

铁路

东莞是中国南方重要的铁路城市,拥有多条干线铁路和城际铁路。截至2020年,途经东莞市的干线铁路有广九铁路、广梅汕铁路、京九铁路、广深港高速铁路、深茂高速铁路、赣深高铁。途经东莞市的城际铁路有广深铁路、穗莞深城际轨道、广惠城际铁路。铁路总里程262.2千米。是广九铁路、广深准高速铁路、广梅汕铁路与大京九铁路的交汇点。东莞市共有虎门站、虎门南站、东莞南站3座高铁站(含在建),有东莞火车站、东莞东站、常平火车站、樟木头火车站4个火车站。其中虎门站是广深港高铁沿线四个车站之一,也是目前东莞境内唯一已开通的高铁站。

航空

东莞市境内没有机场。一小时车程内可达广州市深圳市、香港机场。另外根据《广东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东莞市境内将建两个通用机场,在2025年前将在东莞建设一座通用机场,2026-2035年将在东莞水乡建设一座通用机场。

航运

东莞位于珠江出海口,虎门镇历来是中国南方的重要门户,溯珠江而上,可分别通达粤东、粤北、粤西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东莞市主要港口虎门港是国家一类口岸,已建成2000吨级至35000吨级泊位11个,设计能力600万吨,同时,还有莞城港区、石龙港区和中堂、望牛墩镇、麻涌、新民、洪梅镇等一批水路进出口货物装卸点。

截至2020年,东莞市境内拥有航道82条,可通航里程798千米。主要航道有东江干流、东莞水道、太平水道、麻涌水道、中堂水道、倒运海水道、大汾北水道和寒溪水水道。其中东莞水道1993年由7级航道改造为4级航道,可通航500吨级以下船舶。拥有河口海岸线53千米,万吨级轮船可沿珠江口狮子洋水道进入虎门镇沙田镇、麻涌三镇。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3.08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00.26万人千米。全年港口旅客吞吐量3.08万人次,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19856.57万吨。2022年,东莞市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17020.70万吨。

公共交通

截至2020年末,东莞市共有客运站场47个,一级站1个,二级站9个,三级站3个,四级站8个,简易站场(含专线发车点)26个。东莞市共营运车辆数6330辆(6649标台),公交纯电动化率达100%。公交经营线路466条,公交线路总长度8842千米,划设公交专用道62.5千米。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约2.4万辆,日均客运量约66.7万人次;城市巡游出租汽车约0.2万辆,日均客运量约10.7万人次;共享单车约60万辆。东莞市有1条轨道交通线路,即轨道交通2号线,总里程37.8千米。轨道交通2号线2016年5月27日实现开通试运营,截至2022年9月2号线累计实现运营2260.91万列千米,开行列车63.82万列次,正点率、运行图兑现率分别达到99.97%、99.99%,正点率及兑现率均高于国家标准水平,累计客运量2.61亿人次,日均客运量11.29万人次。

人文

综述

东莞市是历史文化名城,有5000多年文明史、近1700年县史、1260多年建城史,是岭南文化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华南抗日重要根据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东莞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独特,有蚝岗贝丘遗址、南社村和塘尾村明清古建筑群、可园、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东莞展览馆、高大桥、太平手袋厂陈列馆等反映东莞人敢为人先和创新精神的历史文化场所。有千角灯、龙舟制作技艺、樟木头舞麒麟、木鱼歌、赛龙舟、麒麟制作、莞香制作技艺、步香市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麻涌大步巡游、东坑镇二月二“卖身节”、茶山“茶园游会”、“南社斋醮”等民俗文化活动。同时东莞市是粤剧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著名的“粤剧曲艺之乡”,主要有粤剧、粤曲等传统曲艺类型。

文物古迹

截至2021年末,东莞市共有148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东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按照东莞市域面积2465平方千米计算,每63平方千米就有1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为广东省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密度最高的地级市。

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

林则徐销烟池遗址位于虎门镇镇口村。当年在海滩高处开挖的两个销烟池,池长、宽各45米,池底平铺石板,四周置桩栏板,池前开一涵洞,池后通一水沟。把鸦片分批投入池内,采用盐卤水加石灰浸化办法,使其分解销蚀,然后引江水入池冲走。销烟池的池板、木柱等遗物,现陈列在池旁的鸦片战争博物馆内。虎门炮台分布在珠江两岸的大角山、海角山、武当山和大虎山等地,范围约数十平方千米炮台多为条石和灰、砂、糯米浆砌筑,平面圆形或半月形,分为露天台(即明台)和暗台两类。威远炮台至今保存完整,为花岗石砌筑,全长360米,高4.5米,共有25个券顶暗炮位,每个炮位高2.9米,宽4.2米,深6.6米。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是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一处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第三大队机关所在地的建筑群体,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该旧址包括9处文物点。其中第三大队大队部、会议室、大家团结报社、交通站、粮食加工场、操场6处抗日旧址位于大王岭村,医务所、中山书院、连平联乡办事处3处旧址分别位于瓮窑村、油古岭村和连平髻岭村。1940年秋,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根据中共前线东江特委的指示,挺进东莞大岭山地区,开辟了大岭山抗日根据地。该旧址是东江纵队主要领导人指挥东宝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机关所在地,在中国华南地区的抗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旧址于1978年5月被列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7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却金亭碑

却金亭碑讲述了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番禺县尹李恺却金不受的廉政故事,反映了明代中国与泰国友好贸易往来的历史,是东莞古县城的历史地理坐标,也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不可或缺的历史丰碑。却金亭碑为青石制,高1.84米,宽1.02米,红砂岩方形底座。碑的上部呈弧形,雕刻着细腻的云海涌日花纹,花纹间是古篆体的“却金亭碑记”碑额,下面是楷体碑文,刻有《却金亭碑记》,碑文共21行,满行50字。碑体周边雕刻有祥云。碑文镌刻精良,字迹至今清晰。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4月,东莞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54项,市级以上非遗项目167项。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1人。

东莞千角灯

千角灯是广东东莞民间工艺的瑰宝,原为东莞赵家独有。东莞赵氏为宋帝皇族后裔,相传元初时赵家开始扎制千角灯,配饰的灯带共24条。千角灯十年扎制一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在藩宗祠(即解元坊之赵氏宗祠)展出过。灯虽不断重制,而灯带仍为宋物,一向由赵家珍藏,20世纪60年代被毁。角灯制作工序极其繁复,做工非常考究,需要耗费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全部完成。其制作工艺并无图纸,也无样本留传,千百年来,这门技艺全靠师徒之间口传心授留传至今。2006年,东莞千角灯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茶园游会

茶园游会即东岳庙会,为东莞茶山等地民间奉祀东岳大帝的传统民俗活动。相传,茶山的东岳庙始建于明初,为东莞伯何真误建,至明代晚期,茶园游会已经成为地方风俗。清代《茶山乡志》曾记载游会盛况:“万历中,三月东岳降神,城内外十三坊倾动,香花无不候驾。”,茶园游会会期为每年农历三月五至廿七日,是在东岳大帝神诞前举行,当地也称“走菩萨”“烧猪会”等,以民间祭祀、传统巡游为主要内容。2021年,茶园游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拓展项目名录。

木鱼歌

木鱼歌属弹词类曲种,又称“木鱼书”“摸鱼歌”“沐浴歌”,旧时多由盲人所唱,故民间又俗称“盲佬歌”,是流行于广东粤语地区,尤其在东莞地区广泛传唱的一种曲艺形式。“木鱼书”相关文字记载起自于明末,清代更是盛极一时,在莞邑传承的历史可达350余年。旧时莞邑民间逢年过节、庙会、婚丧嫁娶、生诞宴会、入伙开张等,凡有吉庆,主人都会请木鱼书艺人弹唱,以为助兴。2011年,木鱼歌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饮食

东莞菜属于粤菜中的广州市菜系,分丘陵、埔田、水乡、沿海片菜系等。埔田片代表菜系有大朗榄酱炒饭,水乡片有中堂鱼鲍,沿海片有虎门大宁蟹黄粥,山区片有樟木头镇客家咸鸡,此外,东莞民间有喝草本茶的习惯,如莞香茶、清明茶、米碎花茶、老耳水等。

中堂鱼鲍

鱼鲍,又名“鱼包”,是中堂镇的村民引以为傲的特色美食,外形与云吞相似,但吃进嘴内则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口感。在东莞,中堂鱼包有“食过槎滘鱼包,百味全无”的美誉,槎滘鱼包是“舌尖上的中堂”代表美食之一。

油角仔

东莞话通常称油角仔为“角仔”,客家话称“炸角子”,普通话读音跟“饺子”相近。油角仔外形像饺子,通常在过年时制作食用,象征来年日子油润富足,是东莞人必备的年宵食品。油角仔色泽金黄,香甜可口,外脆内酥。

道滘裹蒸粽

道滘裹蒸粽用料讲究,选用上等咸蛋黄、湘莲、绿豆、五花腩肉、糯米,加上蒜蓉、沙姜、五香粉等调味品配制,再用泡软洗净的上好青竹粽叶包好,绑上东莞咸草,经沸水浸泡、明火滚煮数小时制成,道滘裹蒸粽粽香扑鼻,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适中,芳香四溢,香嫩鲜美。

谢岗豉油鹅

自20世纪30年代起,豉油鹅就成为了谢岗镇农家喜庆必备的菜肴之一,经过多年来不断的摸索和加工,这道菜以入口香浓、软滑而驰名远近。制作时选料严格,一般采用成长期为128天的正宗清远走地鹅,用上等豉油加各种名贵香料腌制煮炖约80分钟,便成为一道令人齿颊留香的美食。

地方特产

东莞市土特产有荔枝、麻涌香蕉、厚街濑粉、莞香、厚街腊肠、白沙油鸭、虎门麻虾、虎门膏蟹、庾家粽子等。

虎门番荔枝

虎门番荔枝主产广东东莞虎门镇,东莞及其附近栽培。粗鳞及细鳞两个品种。果质优良,果肉柔软细滑,风味特别香醇,且含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份和保健成份,具有清喉润肺、滋阴补脾之功效。

白沙油鸭

油鸭即腊鸭,以虎门白沙的最出名,中国北方称为“板鸭”。相传在明清时期,虎门白沙设立盐埠,官兵多江浙人,善养鸭,喜此地河水纯净,退伍时解甲不归乡,在溪边养鸭,并在江西南安退役者善腊鸭,此地水足粮丰为其提供条件,故合江浙养鸭经验与南安制作技巧,创出别具一格之“白沙油鸭”。

麻涌香蕉

东莞香蕉主要有大种高把和大种矮把等优良品种。大种高把在东莞种植面积最多,一般单株产10-25公斤,个别高达50公斤,为香蕉类中的著名优良品种;大种矮把,植株较短,抗风力强、蕉肉香甜、嫩滑、蕉皮光亮薄身、不易起黑斑点,是适合东莞气候的传统优良品种之一。

石碣龙眼

石硖龙眼以果型大,皮薄肉厚,甜脆爽口,营养丰富而大受欢迎。龙眼可鲜食,但常用晒或火焙的方法加工成龙眼干,取其肉可入药,名为桂圆肉,被认为具有益脾、安神、补血养颜之功效。眼树材质坚硬、质重、耐水湿而不腐,是造船、家具等的良材。

习俗

卖身节

卖身节,又称遇仙节、翻身节,起源于明末清初,传说神仙降临要视察百姓、考察民情并顺道救苦救难,所以人们往往在农历二月初二聚集在广场上展现自己,让神仙更真切地观察到世间真善美从而“问诊下药”,久之而形成“卖身节”。再后来人们竞相在街上泼水射水作乐,又与“泼水节”的活动形式结合。2007年,卖身节被纳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香港人旅游节(港人旅游节)

樟木头镇在每年7月17日到8月14日都会举办香港人旅游节。樟木头镇毗邻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国麒麟文化渊源最早的地方之一。自明朝后期起,舞麒麟演绎为村民吉祥喜庆的表演活动,经过四百五十多年的挖掘和改良发展为独特的民间艺术。每逢节假日,许多乡村都以麒麟为媒,盛邀港人回乡击鼓起舞,拜祖。香港人旅游节以樟木头文化广场、观音山、滨河公园、汽博中心为主会场,有大型文艺晚会、汽车展销会、花车彩灯大巡游、万人登山、泼水节、啤酒节等文艺娱乐活动。

南社九大簋食文化习俗

南社九大食文化习俗独具特色,盛行于茶山镇南社村,凡是结婚、老人过生日、添丁、过新年等喜事和节庆,村民采用九大簋的方式来宴客,九道菜按照“横三竖三”的序列摆放,有“双鱼、双肉、双头牲”(即鱼、肉、家禽各二),赴宴者衣着打扮必须整洁喜庆,遵从“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等规矩。南社九大簋分为团年家宴、新年斋宴、迎娶喜宴、于归喜宴、福禄寿宴和添丁喜宴六大系列。

舞草龙

“舞草龙”在饶步村流传了300余年,当地人会用细扁稻草扎成草龙。每到农历八月十五,数条草龙齐聚一堂,锣鼓声此起彼伏。舞龙队之间还会相互“斗威”,胜出的那条草龙就是当晚的“龙王”。“舞草龙”接近尾声,人们就会来到仁和水河边“化龙”,即扯下做草龙的禾秆,点燃朝上轻轻挥动,期盼“飞龙”带来好运。

艺术

粤剧曲艺

东莞市是粤剧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著名的“粤剧曲艺之乡”,主要有粤剧、粤曲等传统曲艺类型。其中,麻涌镇、道滘镇、中堂镇三镇的粤剧文化尤其深厚,皆被誉为“中国曲艺之乡”。东莞市粤剧团前身为成立于1957年的“东莞大江东粤剧团”,该团创作排演的反映虎门镇人民抗英斗争的《水勇英烈传》《虎海惊涛》和反映抗日战争的《金刀碧血》三部大型粤剧都广受好评。《水勇英烈传》获广东省专业戏剧创作一等奖。《虎海惊涛》《金刀碧血》分别在第五届广东省艺术节、1995年广东国际艺术节获演出奖。此外,东莞市还涌现诸多粤剧名伶,如何非凡、陈天纵、丁公醒、陈笑风、陈小茶、楚岫云、卢启光等。。2006年5月20日,粤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文化遗产名录。

东莞咸水歌

咸水歌在东莞又称疍歌、艇歌、蛮歌,主要分布在沙田镇的近10个村落,其中以先锋、杨公洲两村最为盛行。据古籍记载,东莞的咸水歌大致可上溯到明清时期,明末清初屈大均所撰《广东新语》中引述的三首采茶歌,即为明代疍歌,现仍在东莞地区传唱,唱词仅有很少的差异。2007年,东莞咸水歌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麒麟舞

东莞麒麟舞是清溪樟木头镇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流行于山区,已有三百多年历史。麒麟以双人表演,以寻青、惊青、闻青、试青,采青、吃青、吐青、呑青为主要情节,模仿猫狗,吻脚,吻尾、互相吻头、吻身等动作,约半个小时。2003年10月,樟木头镇举办中国首届麒麟舞邀请赛,并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麒麟之乡”。

地区象征

1991年4月,白玉兰花被评为东莞市花。白兰是木兰科含笑属常绿乔木,白玉兰是其别称。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1年底,东莞市拥有24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其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4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0个。此外,东莞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独特,有蚝岗贝丘遗址、南社村和塘尾村明清古建筑群、可园、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东莞展览馆、高埗大桥、太平手袋厂陈列馆等历史文化场所。2021年东莞市总接待游客4553.56万人次,其中国内旅客4530.68万人次。

重要景点

鸦片战争博物馆,坐落在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由虎门林则徐纪念馆、海战博物馆、沙角炮台管理所和威远炮台管理所组成,是一座纪念性和遗址性相结合的专题博物馆,管理面积达80万平方米,负责保护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收集、研究林则徐虎门销烟及鸦片战争历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鸦片战争博物馆藏品总数为8120件/套,其中包括反映鸦片战争及其前后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贸易等各个方面的实物资料;反映虎门销烟及相关历史人物的文物及历史资料,反映各时期国内外禁毒的文物及史料;反映中国各个时期海军、海防、海战的相关装备、军事器材、文献史料等。鸦片战争博物馆已经构筑起鸦片战争、禁毒以及海防的完整藏品收藏体系。

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东莞市樟木头镇境内,是中国首家民营国家级森林公园。东莞观音山规划面积为18平方千米,坐拥东莞市内最大最完整的原始次生林,被誉为“南天灵秀胜境,森林康养福地”。观音山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位置,港、深、莞、广等核心城市都在其1小时经济圈内,是集森林氧吧、文化体验、姻缘许愿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曾获“国际生态安全旅游示范基地”“广东人最喜爱的旅游目的地”、“森林美景摄影地”“粤港澳大湾区年度最佳生态旅游企业”等称号。主要有古树博物馆、古钱币博物馆、揽秀台、观瀑台、许愿池、五福林、吉祥苑等景点。

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简称“东莞科技馆”)位于东莞市南城街道元美中路2号,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常设展厅面积1.2万平方米,主要展示制造业科技、信息与高新技术两大主题,是国家、省、市科普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优秀研学旅行目的地、广东省“十佳科普教育基地”、东莞“新十景”,是具有东莞特色和现代意义的专题科技馆,年均接待中外游客40万人次。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大王岭村,是纪念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的专题纪念馆,于2005年9月3日建成开放。该馆紧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抗战遗址——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馆区占地面积53319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3989平方米,是当前广东省规模最大、设置水平最高的遗址类抗日战争专题博物馆。纪念馆内设基本陈列展厅、临时展厅、报告厅等,室外设有国防教育主题公园、游客中心、栈道和休息亭等。

东莞可园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与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合称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东莞市可园博物馆以“小巧玲珑、设计精巧”著称,将住宅、庭院、书斋等艺术地揉合在一起。在三亩三(约2200平方米)土地上,亭台楼阁,山水桥,厅堂轩院一应俱全。可园博物馆是以可园园林建筑为依托,收藏、展示、研究古典园林建筑、岭南画派文物作品,传播岭南建筑文化和岭南画派艺术的专题性博物馆。占地面积17900平方米,有陈列展览《岭南传统园林与民居》《居巢、居廉与可园》《莫伯治与岭南建筑艺术》及不定期更新的流动展览,集收藏保护、陈列展览、学术研究、艺术交流、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是一座既具东莞文化特色、又富有现代气息的公益性文化设施。

对外交流

国内

国外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东莞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7-06

自然地理.东莞市人民政府.2023-07-08

行政区划.东莞市人民政府.2023-07-08

2022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东莞市统计局.2023-12-15

统计年鉴2022.东莞市统计局.2023-07-08

人口·民族·语言.东莞市人民政府.2023-06-29

2022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东莞市统计局.2023-07-15

2022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东莞市人民政府.2023-06-29

汽车牌照的含义.烟台市人民政府.2023-07-06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东莞市人民政府.2023-06-29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7-08

东莞7大火车站傻傻分不清?看完你就懂了!.搜狐网.2023-06-29

海选“市花”“市树”传递凤城正能量.新浪新闻.2023-07-08

东莞市志.东莞市人民政府.2023-06-29

东莞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中国城市规划.2023-06-29

中国东莞政府门户网站.东莞市人民政府.2023-06-29

走进东莞2023.东莞市外商投资促进中心.2023-07-09

关于《东莞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解读.东莞市商务局.2023-07-09

2022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东莞市统计局.2023-12-15

东莞迎来经济“开门红”.今日头条.2024-03-17

改革开放40年,我们共同见证东莞交通翻天覆地的变化!.南方+.2023-06-29

更多资讯请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东莞广播电视台.2023-06-29

东莞麒麟舞.东莞市人民政府.2023-06-29

官宣!东莞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东莞市人民政府.2023-06-29

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区)名单.中国文明网.2023-06-29

印象东莞 | 何为东莞.广东省情网.2023-06-29

东莞再现先秦遗址,距今约3000年—2500年.百家号.2023-07-07

..2023-07-07

建置沿革.东莞市人民政府.2023-06-29

东莞年鉴--东莞市自然资源局部分(2022卷).东莞市自然资源局.2023-06-29

东莞20个湖泊有了“湖长”!将构建市镇村三级湖长体系.南方+.2023-06-29

关于印发《东莞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通知.东莞市生态环境局.2023-07-16

东莞市2020年度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报告.东莞市自然资源局.2023-06-29

市水务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东莞市水务局.2023-06-29

《东莞市土壤环境背景值(试行)(征求 意见稿)》编制说明.《东莞市土壤环境背景值(试行)(征求 意见稿)》.2023-06-29

东莞森林覆盖率37.4% 创国家森林城市通过审核.东莞阳光网.2023-06-29

东莞也是滨海城市,世界海洋日带你get家乡的海洋知识!.微信公众平台.2023-07-08

东莞.南方网.2023-07-16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三线一单”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三线一单”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2023-06-29

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东莞市林业局.2023-06-29

关于东莞莲花山市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的公示.东莞市生态环境局.2023-06-29

广东东莞莲花山市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调查.中国知网.2023-07-08

2021-10-11 09:29:58 来源:i东莞.东莞市水务局.2023-06-29

韦皓同志任东莞市委书记.今日头条-红星新闻.2024-10-26

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主任会议召开.东莞市人民政府.2023-06-29

领导.中国东莞政府门户网站.2023-06-29

郑建民当选东莞市政协主席.东莞市人民政府.2023-06-29

东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东莞市统计局.2023-06-29

东莞跻身超大城市行列.光明网-今日头条.2023-11-23

关于东莞方言的调查和建档工作.中国知网.2023-07-08

东莞市民族宗教概况.东莞阳光网.2023-06-29

宗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国家宗教事务局网站.2023-06-29

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莞市人民政府.2023-06-29

中国东莞政府门户网站.东莞市人民政府.2023-06-29

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东莞市人民政府.2023-06-29

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松山湖科学城)简介.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2023-07-15

位列全国第26位,东莞松山湖入选2023年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榜单.百家号.2023-07-15

滨海湾新区概况.东莞滨海湾新区管委会.2023-07-15

水乡功能区简介.东莞水乡功能区管委会.2023-07-15

广东统计年鉴.广东省统计局.2023-07-09

东莞市农业农村发展“十四五”规划政策解读.东莞市人民政府.2023-07-15

2022年东莞市产业规划布局及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百家号.2023-07-09

“十三五”时期东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分析报告之十:农业综合能力稳步提升 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十三五”时期东莞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东莞市统计局.2023-07-15

南方观察|东莞上菜,“预制”未来.搜狐网.2023-07-15

东莞市重大科技项目③|东莞给“荔”:小果子做成大产业.百家号.2023-07-15

东莞本土特色产品巡展系列③丨麻涌香蕉:打造香蕉的金字招牌.东莞市农业农村局.2023-07-15

【暑期社会实践】走进花市,看疫情下的花卉产业.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2023-07-15

松湖水产助力东莞渔业转型升级.东莞数字日报.2023-07-09

权威发布|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东莞时间网.2023-07-15

聚产业调结构 工业经济稳健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莞工业发展成就综述.东莞市统计局.2023-07-09

东莞制造满“电”再出发.百家号.2023-07-09

高质量发展看莞企|抢占行业新风口,东莞智能装备产业跨越式发展.百家号.2023-07-09

助企纾困!东莞助推本土食品生产行业高质量发展.百家号.2023-07-16

迈向“千亿产业”,东莞服装纺织鞋帽产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南方+.2023-07-15

东莞市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东莞市人民政府.2023-07-16

东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策略研究.中国知网.2023-07-16

打造精准选品 合作交流的行业平台.东莞数字日报.2023-07-16

东莞:加速构建会展经济新格局.东莞市外商投资促进中心.2023-07-16

旅游|广东东莞:文旅融合彰显城市之美.百家号.2023-07-09

东莞市全域农旅融合发展基础与格局研究.微信公众平台.2023-07-09

2022年东莞市旅游年报.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023-07-09

东莞城市规模等级名列全国第九、地级市第一.百家号.2023-07-16

东莞理工学院简介.东莞理工学院.2023-07-09

东莞市高等院校基本信息(2022年5月).东莞市教育局.2023-06-29

最新进展!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第一标段工程全面封顶!.东莞市教育局.2023-06-29

广东省三级医院名录-综合医院.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06-29

东莞市人民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2023-06-29

医院介绍.东莞市中医院.2023-07-08

东莞市公立医院运营服务中心.东莞市卫生健康局.2023-07-08

东莞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验收.中国东莞政府门户网站.2023-07-09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上等级图书馆名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6-29

东莞图书馆年度报告.东莞图书馆年度报告.2023-06-29

东莞图书馆简介.东莞数字图书馆.2023-06-29

东莞市文化馆.东莞市文化馆.2023-07-08

莞博简介.东莞市博物馆.2023-07-08

GDP超11200亿元!2022年东莞经济运行情况公布.新浪看点.2023-06-29

广东5家俱乐部获准入资格.羊城晚报要闻电子版.2023-06-29

东莞市体育中心体育场.广东省体育局.2023-07-08

..2023-07-08

东莞元气球场①|市民pick的“篮球主场”出炉,哪里是你的最爱?.百家号.2023-07-08

广东东莞全力打造林业生态新高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07-08

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东莞市人民政府.2023-07-16

未来5年,东莞计划新增92公里高速公路!.东莞市人民政府.2023-06-29

百度安全验证.百家号.2023-06-29

东莞交通.东莞交通.2023-06-29

东莞将建2个通用机场,引发网友热议——机场有了,我就差个直升机了.东莞时间网.2023-07-09

11个3000吨级内河泊位将现虎门港.人民网.2023-06-29

东莞市.广东省人民政府.2023-06-29

东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东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2023-07-16

百分之百申报成功, 东莞又新增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方+.2023-07-08

国家文物局综合行政管理平台.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 国家文物局综合行政管理平台.2023-07-08

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中国华夏文化遗产网.2023-07-08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中山红色教育培训基地.2023-07-08

却金亭碑:近500年风雨沧桑讲述廉政故事.东莞市人民政府.2023-07-08

关于对东莞市2022年度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结果的公示.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023-07-08

灯彩(东莞千角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6-29

麒麟舞(樟木头舞麒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6-29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6-29

龙舟制作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6-29

庙会(茶园游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6-29

木鱼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6-29

赛龙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6-29

传统香制作技艺(莞香制作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6-29

寮步香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6-29

传统香制作技艺(莞香制作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8

东莞2项上榜!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单公示.东莞市人民政府.2023-07-08

央视点亮东莞千角灯 有“中华第一灯”美称.东莞市人民政府.2023-06-29

灯彩(东莞千角灯).广东省文化馆.2023-06-29

庙会(茶园游会).广东省文化馆.2023-06-29

茶园游会.东莞市人民政府.2023-06-29

木鱼歌.广东省文化馆.2023-06-29

东莞木鱼歌赛龙舟麒麟舞入选国家“非遗”名录.东莞市人民政府.2023-06-29

东莞民俗文化介绍 东莞风土风情 东莞传统文化有哪些.东莞市委台港澳工作办公室 东莞市台港澳事务局.2023-06-29

秋冬季节,来东莞中堂吃一碗槎滘鱼包!.百家号.2023-07-08

油角仔.东莞市人民政府.2023-07-08

道滘裹蒸粽.东莞市人民政府.2023-07-08

谢岗豉油鹅.东莞市人民政府.2023-07-08

还不知道?!原来虎门也有一大片莞香林!.东莞市农业农村局.2024-01-23

虎门番荔枝.东莞市人民政府.2023-07-08

白沙油鸭.东莞市人民政府.2023-07-08

麻涌香蕉.东莞市人民政府.2023-07-08

石碣龙眼.东莞市人民政府.2023-07-08

东莞东坑“卖身节”打造欢乐文化名片.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2023-07-08

东莞传统节日"卖身节" 游客射水嬉戏热情高(图).网易新闻.2023-06-29

二00四年香港人旅游节将在东莞樟木头镇举办.中国新闻网.2023-06-29

“舞草龙”迎中秋!这种民俗在横沥传承了300多年.东莞市人民政府.2023-07-08

东莞将举办三场“非遗粤曲传承夜”,展现省级非遗魅力.广州日报大洋网.2023-06-29

【粤剧小百科】(423)东莞市粤剧团、佛山粤剧团.微信公众平台.2023-06-29

粤曲粤剧.东莞市人民政府.2023-06-29

粤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6-29

百度安全验证.百家号.2023-06-29

中国水上民歌(咸水歌)之乡.东莞市档案馆.2023-06-29

图集|东莞市花白兰开了,满街清香你闻到了吗?.南方+.2023-06-29

东莞市国家A级旅游景区名录.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023-06-29

“远方”不远!印象中的古村老街,逛2天也不腻 |五一乐游东莞④.微信公众平台.2024-04-07

走读博物馆①|鸦片战争博物馆:承载中国近代历史开篇.百家号.2023-07-09

观音山景区简介 ——观音山景区简介.观音山景区简介.2023-06-29

东莞科技馆简介.东莞科技馆简介.2023-06-29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本馆概况.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本馆概况.2023-06-29

可园博物馆简介.可园博物馆.2023-06-29

东莞呼伦贝尔将开展六项合作.东莞呼伦贝尔将开展六项合作.2023-06-29

东莞与荆州缔结友好城市 深化合作共谋发展.中国东莞政府门户网站.2023-06-29

广东东莞与美国哈特福德结为友好城市.中国新闻网.2023-06-29

东 莞 大 事 记.中共东莞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东莞市外事局 东莞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2023-06-29

东莞与韩国牙山正式缔结友好城市.中共东莞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东莞市外事局 东莞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2023-06-29

我市外事代表团赴德国乌泊塔尔市及以色列霍隆市.中共东莞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东莞市外事局 东莞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2023-06-29

东莞与“拉美硅谷”坎皮纳斯市缔结友好城市.东莞与“拉美硅谷”坎皮纳斯市缔结友好城市.2023-06-29

民族英雄袁崇焕.文史广东.2024-03-02

东莞党史人物传 | 何与成:率众开赴榴花一线,点燃东莞抗日的熊熊烈火.东莞纪检监察网.2023-06-29

东莞党史人物故事⑨|东江纵队抗日小英雄——黄友.东莞纪检监察网.2023-06-29

东莞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海外网.2023-07-09

印发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命名管理办法和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考评标准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2023-07-01

蝉联!东莞再捧全国平安建设最高荣誉“长安杯”.东莞阳光网.2023-06-29

东莞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成功密码.东莞市人民政府.2023-07-09

官宣!东莞成功获得国家创新型城市荣誉.百家号.2023-07-09

好消息!东莞市连续11次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荣誉称号!.微信公众平台.2023-07-09

通过全部验收考核,东莞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再获“国字号”认证.百家号.2023-07-09

2022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中国海关.2025-01-07

全国前四!东莞再次蝉联中国地级市城市品牌指数百强.百家号.2025-01-03

2024数字百强市发布:山东14市入选、总数居全国首位.百家号.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