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牧马人

牧马人

电影《牧马人》于1982年上映,是一部谢晋导演、李准编剧的剧情片,由朱时茂、丛珊主演。该片获第六届中国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剪辑、最佳男配角,并被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评为十大华语片之一。

影片改编自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讲述了男主人公许灵均从敕勒川草原到北京与旅美华侨父亲相聚,并且拒绝了父亲要带他去美国的邀请。以许灵均的思想转换为契机,串联起北京和草原两个时空。影片通过许灵均在敕勒川草原上的经历,表现了他对祖国、对草原、对人民、对亲人那股纯朴真挚的爱。

影片剧情

许景由(刘琼 饰)是事业有成的美籍华人,1980年,他带着他的秘书宋蕉英(陈肖依 饰)回中国,想要接三十多年没见面的儿子许灵均一起前往美国。在西北敕勒川牧场工作的许灵均(朱时茂 饰)来到北京,与父亲许景由相聚。

许灵均本是富贵人家的长孙,父亲许景由不满自己的封建婚姻,在解放前夕抛下妻子和儿子前往美国,就在许灵均父亲去美国的第四天,病重的母亲也在一家法国医院离世了。

夜晚,父亲许景由和许灵均聊天,邀请许灵均和自己一起前往美国。谈到往事,二人都觉得十分痛苦,许灵均回忆起了自己在五六十年代的遭遇:1957年,许灵均被打为“右派”,下放到西北牧场劳动,住马棚,睡草窝。1962年,许灵均完成了劳动改造,因为无家可归,被留在牧场放牧。邻居董大爷(雷仲谦 饰)、董大娘(苏政 饰)对待许灵均像家人一样,帮他钉门帘挡风,给他送饭。在十年动乱中,为帮助许灵均逃避造反派的揪斗,郭谝子(牛犇 饰)、董大爷等牧民们以山下草情不好为由,最终说服队长让许灵均上祁连山脉牧马,许灵均才没有受到进一步的迫害。

“文革”中,李秀芝丛珊 饰)从四川省逃荒到敕勒川牧场,原本要投奔表姐介绍给她的对象,但那人却因翻车被砸身亡,因此李秀芝举目无亲,无处安身。善良的牧民郭谝子见她流落路边,十分可怜,便将她带到许灵均的家里,并帮二人领了结婚证。二人确认过心意后,邀请牧民们到家中做客,举办了简单却又热闹的婚礼。婚后,他们共同劳动,共同学习,还有了儿子清清(方超 饰),生活得很幸福。1979年,许灵均得到了平反并重新走上讲台,教书育人,将知识奉献给牧民们的后代。

又一个深夜,身处北京酒店的许灵均思绪起伏,“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这首民歌也在心中回响,想起了敕勒川对自己关爱有加的牧民们、对自己无比理解与信赖的妻子、广阔的草原、温暖的家庭。在与父亲许景由交谈时,许灵均坚定地表示不跟父亲回美国,要为了人民留在中国。最终许景由被说服了,不再勉强许灵均,还请许灵均在中国帮他买墓地,因为他想葬在祖国。

机场送别父亲后,许灵均回到了他用汗水浸润过的土地上,回到了他患难与共的亲友间,回到了相濡以沫的妻子身边,因为那里是他生命的根。

演员与角色

影片制作

灵感来源

谢晋导演决定拍摄《牧马人》,正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一届六中全会后。因此,选择这一题材,令许多好心的朋友为之担忧。爱国主义,是这部作品真正的内涵思想。他说,“我们希望,这个作品积极向上的因素能给人们以深的思想教益,能给人们以振奋的力量,能给人们以精神鼓舞,能给人们以信心和希望。”

选角

朱时茂偶然听说《牧马人》这个项目,他自愿出演许灵均这个角色,谢晋马上就接受了。

困难的是选择女演员出演李秀芝这个角色,谢晋跑遍了全国的戏剧院校和演出团体,但都没能找到扮演李秀芝的演员。后来他想到曾经在筹拍《王昭君》时遇到的丛珊,那时他到戏剧学院找演员,丛珊陪她的同学来应试。丛珊清亮的眼神和她纯净温柔的形象,给谢晋留下很深的印象。谢晋说:“到哪儿也找不到这样纯净的姑娘!她的眼睛简直纯净极了,使你一见到她,就会被她纯洁无瑕的形象净化你的灵魂。”

拍摄

拍摄“婚礼”这场戏时,为了达到特殊的艺术效果,导演要求用双机位拍摄。朱永德、张永正二位摄影师借来了其他摄制组的一台摄影机。一台拍摄热烈欢快的全景,一台拍摄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近景,双机位拍摄使得演员的情绪能一气呵成,表演更具连贯性。由于两台摄影机都是长焦镜头(600mm和300mm),摄影机的位置距离布景较远,也减少了摄影机画面对演员的束缚,演员能更加贴合角色,表演更加松弛、自然。

布景

导演根据实际制作情况进行布景,调整细节,达到更加真实的艺术效果。为了表现许灵均童年往事的遥远感、朦胧感、虚渺感,剧组原本设想的处理方式是人物在黑白、单色的布景中和同样时单色的陈设道具中活动,以突出记忆中有色彩的人物是最主要的。但是,由于剧组选用的实景和道具要全部粉刷成单色调,美工方面有一定的困难。于是又尝试改为人物在绘出来的布景单片前活动。试拍后效果不佳,最后摄影师采用镜头前涂抹凡士林的方式,使得画面具有模糊朦胧之感。这也贴合了人物对往事的记忆不可能全是清晰的,总是记住瞬间时刻的原理,从而既具有真实性,又加强了影片的感染力。

造型设计

影片中人物的服装造型真实、自然、生活。从人物的性格、生活环境出发,不单纯地追求演员外形的漂亮。而是减少油彩感,该丑就丑,该脏就脏。在对女主角李秀芝的形象设计上,以展现心灵美为基点,随着剧情的发展使观众感到这个人物越来越美。在李秀芝出场的段落中,她正在逃荒,饥饿、疲乏决定她的形象是苍白、憔悴的,脸上有污垢,头发蓬散,其貌不扬,打破把女演员拍得越美越好的常规。到“婚礼”这场戏时,则开始注意她的外形美,使人物的外形美和内心美达到统一。

由于在上海第一次拍完戏后,戏装按常规交还服装组洗净入库收藏。所以在补拍时,许灵均的服装成了问题,不能让这个角色穿着洁白的劳动服入镜。谢晋亲自动手,用蓝黑墨水涂擦一件洗净后发白的劳动服。这样许灵均日常穿的劳动服就更加贴合人物与剧情。

音乐

影片《牧马人》中巧妙地引用《敕勒歌》这首古老的民俗音乐, 并由作曲家黄准进行谱曲, 将蒙古特有的长调音乐的特色运用在其中, 并且音调被反复吟唱。这首用古代自由体诗歌谱成的歌曲同整个影片深沉的调子融为一体。深化了影片的思想内涵与影片的主题, 增强了影片的感召力。

叙事与主题

原著改编

电影《牧马人》改编自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二者通过不同的叙事方式构建出相似的故事情节。在故事的讲述中,小说与电影都在为许灵均找到一个不去美国的理由,小说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以许灵均的主观视角来充分展现“劳动者的感情”,主题情感倾向于知识分子的心灵成长之路,或自我救赎之路;影片则对原作进行开掘生发,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将许灵均的去留选择勾连为对国家、民族、制度的选择。比起小说,影片扩大了许灵均李秀芝夫妻二人情感的描述。影片全长98分,对二人情感的叙述超过32分钟。原著叙事占据少于四分之一的篇章,小说全文17008字,对二人感情的描绘不到4000字。电影将二人特殊年代的婚姻刻画为富有浪漫色彩的爱情故事。

时空交叉叙事

《牧马人》以时空交叉为基本叙事手法。主要有两个叙事时空,北京饭店的时空和大草原的时空。许灵均到北京见父亲是故事的主线,以许灵均的情感思绪转换为契机,闪回到他的童年以及下放到敕勒川牧场的往事。

通过两个时空的交叉叙事,影片实际上是有意将许灵均置于两个截然不同的家庭边缘:一边是他富有的父亲;一边是他纯朴的妻子。在父亲的背后是一笔唾手可得的巨大财富。无情的岁月和各自的经历使许灵均父子之间产生了无法填充的沟壑;在妻子的周围是纯朴赤诚的乡土情、师生情、同志情,无论他们是远行放牧还是居家度日,都显得其乐融融,加上大草原的辽阔、悠远的境界,更强化了观众对这个“家”的情感认同。影片的结尾,许灵均并没有和父亲一起前往美国,而是重新回到了草原。这时有一段他的独白,“这里有我汗水浸过的土地,这里有我患难与共的亲友,这里有我相濡以沫的妻子,这里有我生命的根”,这里才是他真正的家。借助于巧妙的叙事转换与主人公的主观视角,导演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和对人民的深情。

色彩与画面

在影片中,导演和摄影师用色彩的冷暖调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的主观情绪、主观境界。在“结婚”这场戏中,导演在色彩上特别强调了人物的主观色彩。这是一场奇特的婚礼,摄影师大胆、夸张地运用了红色。通过一组李秀芝梳头、贴窗花和许灵均穿衣、倒枣子等的特写镜头,每个镜头大红蜡烛在前景占了三分之一的画面,跳跃的火花和人物内心情绪的虚实反差,有一种朦胧之感。当郭谝子等牧民们像一股暖流涌进小屋的时候,整个镜头画面是动荡的、不规则的。摄影师用长焦镜头,以缩小透视感,产生人流、拥挤的动荡。通过这种外在形式,体现出许灵均和李秀芝的心灵深处所感受到的暖意。

荣誉奖项

《牧马人》深受观众喜爱,于1982年上映后创1.3亿人次的观影记录,并获中国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1982年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十大华语片之一等奖项。

参考资料:

专业评价

电影评论家罗艺军从形象塑造方面对影片进行评价:这部影片塑造了让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如逃荒到边疆的农村姑娘李秀芝,富于正义感牧马人郭谝子,以及在电影史上绝无仅有的许灵均与李秀芝的奇特婚礼。一个划入另册的右派,一个以自己的身体去换取吃饭场所的姑娘,素不相识却被撮合成一对。这种独特的生活形象的发现是其它电影少有的。

电影理论家何春耕对《牧马人》表示了充分的肯定:《牧马人》以温暖的亲情、纯洁的爱情对被家庭和政治运动抛弃的主人公许灵均的接纳和关心,更体现了人间真情的崇高与伟大,同样把对历史的反思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

戴锦华教授对影片的叙事与主题进行分析,她认为谢晋电影以女性表象的后退动作,完成了家庭的建立,并且在《牧马人》与《芙蓉镇》中以男性向家庭的历史性倒退完成了历史叙事的锁闭,并且将再度汹涌而来的历史阻断在家庭的门外。

电影评论家王忠全则指出了影片的不足之处:原著中所充分展现的牧民们与许灵均之间的“劳动者的感情”,是民族精神的真髓。而影片对原作开掘生发出的爱国主义思想,立意当然是好的,但是这个“升华”了的主题,没有在影片中准确、艺术地予以揭示。影片竭力表现了牧民们对许灵均的同情、关怀和帮助,但这种行为没有动机和思想基础作为铺垫,给人以浮泛之感。所以影片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却并不那么深刻。从而使得对爱国主义的描写,有着明显的意念性和说教性。正如某些人所说“拨动了时代的琴弦”,却没有奏出撼人心魄的最强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