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点马鲛
蓝点马鲛(学名:Scomberomorus niphonius),别名蓝点鲅、鲅鱼、马鲛、燕鲅等,为硬骨鱼纲鲭形目鲭科马鲛属鱼类。一般体长25~56厘米,重0.2~1.2千克;最大体长可达100厘米,重4.5千克以上。蓝点马鲛体型较长,并呈侧扁形;尾部较细,每侧有三个纵隆起嵴,其中中央嵴最为长且高。蓝点马鲛牙齿尖锐呈侧扁形,并且排列疏松;鱼舌上没有牙齿。鱼身覆盖细鳞,胸鳍上方的鳞片较大;头部除了眼后有埋于皮下的较大的鳞片外,其余地方均为无鳞片。蓝点马鲛侧线呈不规则的波浪状。
蓝点马鲛是具有洄游习性的暖温性中上层鱼类,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北部的亚热带和温带近海水域,如日本濑户内海及其邻近海域,朝鲜西部和南部近海,中国东海、黄海、渤海近海水域。性凶猛,常成群追捕小型鱼群。
蓝点马鲛的自然资源较丰富,年产量可达数万吨。蓝点马鲛是中国及日本、韩国等国的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同时也是上等的食用鱼类,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
形态特征
蓝点马鲛的身体较长,一般为25~56厘米,体重在0.2~1.2千克。整体呈侧扁形,尾部较细,每侧有3个隆起脊,中央脊较高较长。头部较大,头长要大于体高,并且比吻长和眼径都更长。口大,上下颌等长。其上下颌齿各一行,齿强大锋利,呈侧扁形,排列稀疏。蓝点马鲛的鱼舌上并不长有牙齿。鱼身有细鳞覆盖,胸鳍上方的鳞片较大;头部除了眼后有埋于皮下的较大的鳞之外,其余地方均裸露。侧线呈不规则的波浪状。
蓝点马鲛的背鳍有2个,相距很近。第2个背鳍与臀鳍的后方各有8~9个小鳍。背鳍具有19~20个鳍棘,15~16个鳍条。尾鳍呈深叉形。蓝点马鲛的鱼背呈蓝黑色,鱼身的侧面中央有数列黑色圆形斑点,鱼腹部呈银灰色。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蓝点马鲛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北部的亚热带和温带近海水域,如日本濑户内海及其邻近海域,朝鲜西部和南部近海,中国东海、黄海、渤海近海水域。分布区域相应国家为朝鲜、俄罗斯、韩国、日本、中国等国家。
栖息环境
蓝点马鲛为暖水性中上层鱼类,每年1~2月,蓝点马鲛会在水深80~100米处越冬。另外蓝点马鲛的产卵群体倾向于在较深水域产卵,其卵的丰度与产卵水深有关。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蓝点马鲛在产卵和越冬时会进行长距离洄游。每年1~2月蓝点马鲛会在东海外海和黄海南部的济州岛附近越冬,受水温影响,这两处越冬的蓝点马鲛离开越冬场的时间不一。
3月时,东海外海海域的各产卵群体随洋流离开越冬场向近岸生殖洄游。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大部分东海外海越冬场群体进入长江口以南的舟山市及象山港水域进行产卵,而东海外海越冬场群体的另一部分则于5月上旬至5月底,进入渤海和黄海中北部产卵场进行产卵洄游。
4月中下旬,济州岛附近海域中性成熟较早的个体抵达黄海北部吕泗渔场产卵。5~7月,剩下的济州岛越冬场群体主支进入海州湾或游向黄海、渤海其他产卵场进行产卵,而另一济州岛越冬场群体分支则进入纪伊水道、丰后水道及濑户内海产卵。
觅食行为
与大多数海洋鱼类早期个体以浮游动物为主要饵料不同,蓝点马鲛的仔鱼和稚鱼都是相对凶猛的鱼类,从首次摄食起就以鱼类的仔鱼为主要饵料,并且蓝点马鲛的仔稚鱼存在自食现象。
随着生长发育,蓝点马鲛仔稚鱼的感觉器官和运动能力增强,便以较大的个体为主要饵料,进而导致仔稚鱼完成摄食的时间变长。同时仔稚鱼还会受到视觉的限制,仅能感知到一定范围内的环境。因此蓝点马鲛仔稚鱼会摄食视野内适合的饵料生物,包括桡足类、磷虾、仔鱼等。
蓝点马鲛成鱼最常食用的鱼类是鳀鱼。另外随着性腺的发育和体重的增加,蓝点马鲛雌鱼接近产卵时和产卵后的游泳和捕食能力逐渐减弱,因而摄食强度逐渐变低。产卵后期雌鱼极度虚弱,几乎停止摄食。
生长繁殖
生长
刚孵化出来的仔鱼全长为4.27~4.96毫米,体长4.17~4.81毫米。在仔鱼期间,初孵仔鱼身体弯曲,并漂浮于水面,仅能在短时间内作水平旋转活动。约2~4小时后,仔鱼的身体展直并仰卧于水面,此时能作短距离的倾斜潜水活动,但无法保持较长时间,很快又仰卧于水面。1天的仔鱼则悬浮于水中层,有时会作旋转或直线活动去向上层游动,然后又倒悬于水层中。3~4天后,仔鱼倒悬于中下层或者近底层的水层生活。这段时期的仔鱼尚未摄取任何食物。5~6天的仔鱼,开始适应游泳生活,同时开始摄食,并且具有成鱼的凶猛习性。仔鱼在生长的后期逐渐长出腹鳍,背鳍及臀鳍。
孵化后20多天的稚鱼各鳍均已形成,体型上已经很类似于成鱼。稚鱼阶段的蓝点马鲛表现出了更加凶猛的习性,能够吞食与其大小相似的稚鱼。
另外蓝点马鲛生长迅速,幼鱼体长可达25~30厘米,体重0.2~0.4千克;1龄鱼体长为35~47厘米,体重0.5~0.6千克;2龄鱼体长为48~56厘米,体重1~1.2千克。
繁殖
蓝点马鲛性成熟年龄一般在1~2龄,且雄性性成熟要早于雌性,1龄即性成熟。雌鱼一般性成熟后就会怀卵,怀卵量可达28~120万粒,并且会分批产卵。产出的卵卵径一般为1.43~1.73毫米,呈球形,且具有浮性。这些卵在水温20℃时,约54小时可孵化。
蓝点马鲛的产卵高峰期为4月中旬至5月初,其主要产卵场有兄弟岛—厦门近海产卵场、牛山产卵场、闽东产卵场、浙江近海产卵场、吕泗产卵场、海州湾产卵场及日本的濑户内海产卵场。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蓝点马鲛的自然资源较丰富,年产量可达数万吨。但在经历了20世纪80~90年代两次大规模捕捞后,中国环渤海海域的蓝点马鲛资源呈明显的短期衰竭趋势,但随着黄渤海蓝点马鲛渔业管理法规和伏季休渔制度的落实,该海域的蓝点马鲛种群也逐渐得到恢复。日本蓝点马鲛种群状况也与中国相似,其捕捞量在1986年达到顶峰,之后则一直下降。但在执行保护措施后,当地的蓝点马鲛种群也逐渐得到恢复。
致危因素
环渤海区域大量的围填海工程使得蓝点马鲛的产卵地、栖息地和索饵场遭到不同程度的挤占,工业和生活产生的污水排放以及落后的捕捞方式又导致了鱼类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加上沿海渔民渔业资源保护意识较低,出现了渔获物越少、越不论大小的恶性循环,致使蓝点马鲛渔业资源逐渐失去自我恢复的能力。另外海水水质破坏导致的病毒滋生和异尖线虫美国白灯蛾等寄生虫的大量繁殖也导致了蓝点马鲛的虚弱与死亡。
保护措施
主要的保护举措为设置禁渔期和出台捕捞规定。2010年,中国象山港蓝点马鲛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被列入中国第四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特别保护期为每年3月1日~7月31日,此段时间禁止捕捞蓝点马鲛。2018年,中国农业农村部出台了蓝点马鲛等15种重要经济鱼类最小可捕标准及幼鱼比例管理规定,为蓝点马鲛正常生长提供一定的保障。
另外日本相关政府也做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制订了蓝点马鲛资源恢复计划。除限捕限捞和设置休渔期外,还实施了释放成鱼和鱼苗,即当渔民捕捞到成熟的蓝点马鲛应将其放回海中,并将人工培育至70毫米的鱼苗放流入海,这些都为蓝点马鲛资源的恢复做出了重大贡献。
保护级别
蓝点马鲛于202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状态为近危(NT)。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蓝点马鲛是中国及日本、韩国等国的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同时也是上等的食用鱼类。中国浙江温州地区的人们将捕捞到的蓝点马鲛加工成各种水产品销往其他国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
食用价值
蓝点马鲛的肉质结实,鲜食味道鲜美,含脂丰富,除供鲜食外,又可制造罐头或加工为咸干品,并且蓝点马鲛的肝脏中维生素含量多,可用以制造鱼肝油。
蓝点马鲛具有提神和防衰老等食疗功能,经常食用对治疗贫血、早衰、营养不良、产后虚弱和神经衰弱等症状会有一定的辅助疗效。另外蓝点马鲛的鳃水提取液具有抑制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八叠球菌的作用。
相关文化
在明代屠本畯创作的一部水产书——《闽中海错疏》中,就有提及蓝点马鲛,其中写道:马鲛,青石斑鱼色,无鳞有齿,又名章。《连江志》谓之章明。按《闽志》称鲳鱼肉理细嫩而甘,马鲛肉稍涩,气腥而不及鲳,此说非也。盖鲳细口扁身而圆,无鳞无肠。马鲛锐口,圆身而长,无鳞有肠子。可见当时的人们对蓝点马鲛具有一定的认知。
中国青岛崂山有句俗话:“鲅鱼跳,丈人笑。”春季送几条鲜活的蓝点马鲛(即下文鲅鱼)给岳父岳母,是崂山人富含文化意蕴的古老传统。“鲅鱼礼”是指每年谷雨之际,晚辈会挑选肥美的鲅鱼送给长辈,长辈也会以此烹美味的鲅鱼菜,寄托子孙同好有福的寓意。其中着重是指送给岳父母以表达孝意。这是一项源于沙子口街道渔家的传统民俗,之后拓展到整个崂山市区。
参考资料
Scomberomorus niphonius.COL.2024-09-03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2024-09-03
蓝点马鲛.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农业).2022-09-07
蓝点马鲛.World Register of Marine Species.2022-09-07
蓝点马鲛.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生物学).2022-09-07
蓝点马鲛.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平台.2022-09-07
サワラの漁獲について.冈山县.2022-11-09
钱江晚报.清明前后马鲛鱼洄游不要捕也不要吃,请好好爱护它吧.中国经济网.2022-11-09
我县多维度多举措加强蓝点马鲛鱼资源保护.象山县人民政府.2022-11-09
农业部关于实施带鱼等15种重要经济鱼类最小可捕标准及幼鱼比例管理规定的通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2022-11-09
サワラ資源回復について ~漁業者による取り組み~.冈山县.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