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郑芝龙

郑芝龙

郑芝龙(1604年4月16日—1661年11月24日),字曰甲,小字一官,号飞皇(又作飞黄、飞虹),天主教名为“尼各老·加斯巴特”(Nicholas Gaspard)。福建省泉州府南安县(今福建泉州南安)人,明末清初抗荷名将,郑成功之父。

郑芝龙出身于小吏家庭,早年前往日本经商,结识在当地颇具势力的李旦和颜思齐;两人相继去世,郑芝龙接收了他们的势力,开启海上事业。明朝崇祯元年(1628年),郑芝龙接受明朝廷招抚,负责明朝政府的“海防游击”。郑芝龙开发台湾、两次击溃入侵的荷兰舰队,扫灭东南沿海诸盗,最终控制东海南海的制海权,郑芝龙也因功由游击将军升任为福建省总兵官。南明弘光政权破灭后,郑芝龙及其弟郑鸿逵于清朝顺治帝元年(1644年)拥立唐王朱聿键福州市即位,维系了明王室的延,先后受封为平夷侯、泉国公、平国公。清军入关后,郑芝龙在清征南大将军贝勒博洛厚赏的承诺下,答应降清,并在清军进攻福建时放弃抵抗,使清军长驱直入进入福州。顺治三年(1646年),郑芝龙主动降清,入汉军正黄旗,封同安伯。在爱新觉罗·博洛的安排下,郑芝龙进京面圣而滞留于京,成为清廷劝降郑成功和郑鸿逵的筹码。但因多次招降郑成功失败,顺治十二年(1655年),郑芝龙被判“纵子叛国”一罪并削爵,两年后又被流放于宁古塔。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占领台湾作为抗清基地后,郑芝龙失去劝降诱饵的作用。康熙即位后,下令将郑芝龙及子等十一人斩首。

郑芝龙一生以经营海上贸易为主,其间移民开发台湾、剿灭海盗顺畅海路,促进东南沿海地区的商业互通。厦门大学郑以灵教授认为郑芝龙的海上商业活动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学者崔云斌则认为郑芝龙开拓台湾的功绩是永远不可埋没的。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郑芝龙出生于福建背山面海的石井,当地居民多数姓郑,他们世代“以海为田”,出海捕鱼、行船通商、远涉异国,长期和海洋打交道。郑芝龙的父亲郑士表曾是泉州府库吏,郑芝龙是家中的长子,在他之后还有弟弟郑芝虎、郑芝麟、郑芝凤、郑芝豹。除郑芝麟早逝外,其余四人均成人。天启元年(1621年),父亲病逝后,郑芝龙前往广东香山澳(今澳门),投靠做对外贸易的舅舅黄程。在香山澳,郑芝龙主要替葡萄牙人作“客”,很快学会了葡萄牙语,同时在当地受洗入教,取天主教名“尼各老·加斯巴特”(Nicholas Gaspard)。天启三年(1623年)五月,郑芝龙为黄程贩货去到日本平户,并定居在日本,后娶妻田川松,次年,郑芝龙的长子郑成功出生。

亦商亦盗

在日本期间,郑芝龙结识了颜思齐和李旦。李旦是日本平户华侨的首领,在当地交游甚广,声望很高,控制着整个日本的对外贸易,郑芝龙在日本时曾为其工作,是其部下最有势力的海商,后被李旦“抚为义子”。天启三年(1623年),郑芝龙作为李旦的部下,随其渡海到台湾继续从事贸易活动。次年,李旦推荐郑芝龙为荷兰人的通译。李旦去世后,郑芝龙接收了其商业舰队、武装势力和在台湾的全部产业,并在荷兰人的支援下,成为袭击劫掠前往马尼拉商人的海盗首领。

1625年后,郑芝龙脱离荷兰开始独立运营,他利用庞大的海盗集团,积极向闽粤沿诲发展势力。他一边发展贸易,一边在福建省大旱时劫富济贫,很快便发展起数万部下,拥有的海船从120艘激增到700多艘。除了在日本、东西洋及东南沿海从事贸易活动之外,郑芝龙还组织起武装船队,经常在福建和广东省沿海一带劫掠游弋,与官兵分庭抗礼。

招抚为官

天启七年(1627年),明政府试图对郑芝龙进行招抚,派出曾有恩于郑芝龙的蔡善继进行劝降,郑芝龙答应受招。接受招抚当天,蔡善继坐在太庙的戟门,命令郑芝龙及其兄弟郑芝虎不能束发并且自缚起来。郑芝龙一直感激当初蔡善继对自己的恩德,所以能够委屈自己投降于他,但郑芝虎却不愿意,他所带的队伍集体哗变,全部叛逃而去。崇祯元年(1628年),在泉州市知府王猷的建议下,福建巡抚熊文灿派卢英对郑芝龙进行招抚,郑芝龙接受招抚,被任命为五虎游击将军,成为明朝政府的“海防游击”,此时郑芝龙有部众三万余人,辖船只千余艘。

此时,正逢福建省旱情持续发展,饥民遍野。郑芝龙向熊文灿提议,由他出资出力,挪移一部分人到台湾垦荒。经熊文灿同意后,郑芝龙很快招来数万饥民,将他们送到台湾,并发给他们每人三两银子、每三人一头牛以作安置。台湾汉族由此激增,土地逐渐得到开发,这些人满足衣食之余,开始向郑芝龙缴纳地租。成为明朝的“海防游击”,郑芝龙的主要任务是剿杀海盗。从崇祯二年(1629年)起,郑芝龙相继剿灭了海盗李魁奇、杨六、杨七、钟斌、褚彩老等人,势力得到空前扩张。

海上霸主

荷兰人开拓中国市场起步晚,受制于明朝政府的海禁政策,未能取得贸易据点。1622年,荷兰人试图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澳门,作为与明朝通商的踏脚石,却以失败告终。荷兰人开始与中国海盗合作,试图通过他们,达到通商的目的。在当时活跃的中国海盗中,郑芝龙因之前的工作背景,和荷兰人的合作最为紧密。

1628年,荷兰人纳茨劫持了郑芝龙,胁迫他签订了三年贸易协定,包括每年提供的商品、数量、价格及价款方式。1630年2月,英国东印度公司驻大员司令官汉斯·普特曼斯向郑芝龙送来一份协议,要求时为明朝官员的郑芝龙允许荷兰人在中国境内进行贸易,同时不允许中国船只前往属于西、葡两国势力范围内进行贸易。内容不仅要求郑芝龙不得违背,其继承者也不得违背。协议签订后一年,情况未没有任何改变。1633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驻大员司令官普特曼斯主张使用武力,逼迫明朝政府放弃海禁政策、承诺自由贸易。

1633年7月12日荷兰人突袭厦门,令荷兰与郑芝龙之间本就岌岌可危的关系正式破裂。1633年10月22日,荷兰东印度公司派出九艘战舰,会同海盗盟友刘香的50艘帆船,驶向料罗湾。两日后,明、郑水师驶近料罗湾,集中攻击荷兰的战舰。明、郑水师当时拥有战船140艘到150艘,其中50艘为大型战船,其他为中型或小型的武装帆船。他们兵分两路,第一路利用顺风绕到荷兰战舰后方,另一路则继续靠近荷兰战舰,形成两面夹击的阵势。明、郑水师极力回避与荷兰战舰进行炮战。当第一路驶近岸边后,出其不意地派出几艘快船,靠近荷兰战舰并用铁钩钩着荷兰战舰的尾端,然后点火焚船。利用风势带动火势,迅速蔓延至整个荷兰战舰,明、郑水师的士兵则趁机登上荷兰战舰,与对手进行白刃战。荷兰的九艘战舰,一艘起火后瞬间沉,一艘被郑军俘获,另外七艘则逃离战场。料罗湾海战以明、郑水师的胜利告终,86人战死,132人受伤,俘获荷兰虏100余名。自此,荷兰人不敢再随意入侵。崇祯十三年(1640年)八月,郑芝龙因功升为福建总兵官。

料罗湾战事结束之后,来自海面上的、对郑芝龙最大的威胁便是刘香集团。料罗湾海战前,刘香早已与荷兰人合作,战争爆发时,刘香抛下盟友临阵脱逃,此后不断在广东省福建省沿海之间焚劫抢杀。明政府多次围剿刘香, 郑芝龙也曾与他进行过无数次的战役,但始终不能将刘香彻底消灭。料罗湾战役后,刘香欲与荷兰人重新联合不得,同时又要面对郑芝龙的不断围剿,遂决定与郑芝龙决战。崇祯八年(1635 年),刘香得知郑芝龙驻扎在漳镇,于是选派得力干将趁夜偷袭郑芝龙。郑芝龙早已得信,便将计就计,一边假意聚众大宴,喝得大醉;一面又命兵士藏在屋顶上。偷袭者闯入后,里应外合,郑芝龙的将士戮力砍杀,偷袭者无一幸免。事后,郑芝龙又带队驾船直迎刘香,两人碰面后,郑芝龙趁其不备,发令砍杀,刘香的精锐部队被一网打尽,刘香举火自焚而亡。战后,郑芝龙继续追剿刘香残党,除投降者外,悉数剿灭。

商业帝国

开府筑城

剿灭刘香后,来自海面的威胁势力被消灭尽,众海盗集团纷纷臣服于郑氏麾下,构成了以郑芝龙为首、郑氏家族为核心、以武力为后盾的强大贸易集团。郑芝龙又利用其明朝官员的身份,最终掌握了东海、南海的制海权。为避荷兰人针对而需要前往马尼拉的商船,只要向郑芝龙交纳保护费,就可以在郑氏的保护下从事贸易活动。靠保护费、舶税和贿赂,郑芝龙岁入千万计。富可敌国的郑芝龙在安平(今福建南安安海镇)修筑城墙,守城的兵士旗帜鲜明、戈甲坚利;修建的郑府中还专门开通一条海道,可以让船只直达府第内的码头。时人称“八闽以郑氏为长城”。

设立“五商”

郑芝龙还设立了秘密商闭组织“五商”。五商遍布于沿海及冲要都会城市,主要在京师、苏州市杭州市山东省等地经营财货,以济郑氏之用。五商在组织上分成山、海两路。山路又分为金、木、水、火、土五行,总部设在杭州及附近,专门负责采购大陆货品;海路分为仁、义、礼、智、信五行,总部设在厦门市,分支行号遍布沿海各省大都市及港口,主要负责贩运东西两洋货品。各行都有专人负责,归裕国及利民两库指挥,两库再经户官,乃至招讨大将军即郑氏亲身监督。山、海五商实际上是郑氏家族在陆上从事进出口货物买卖的铺商,而负责将物产运到岛外贩卖的东西洋船队,就是郑氏自辖的船商。东西洋船队带回的外国物产,一部分为军需品,一部分卖往中国大陆。

对日影响

日本是郑芝龙的主要贸易对象。根据《长崎荷兰馆日记》,1643年,明朝商船到岸总值为10625贯,郑芝龙的份额就有8500贯,占到了80%。此外,郑芝龙还负责将葡萄牙商人货物从澳门运送到日本。料罗湾海战后,郑芝龙开辟了安平到长崎市的新航线,对日贸易额猛增。从1641年到1646年间,郑氏旗下货船出入日本长崎港的数量高于同时期荷兰船7到11倍。

郑 芝龙对东南亚和日本的华人社区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西方学者研究认为,1639年马尼拉爆发的“八涧”华人 反抗西班牙人压迫的起义,就是在郑芝龙的授意之下,由郑氏集团成员组织、发动所致。

架空南明

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南明弘光政权为利用郑芝龙的军事力量,封其为南安伯,并调遣其弟郑鸿逵驻守镇江市。次年,弘光政权覆灭,郑鸿逵败退后,将朱聿鐭朱聿键杭州市带到福建省。同年六月,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市称帝,改元隆武,封郑芝龙为平夷侯、郑鸿逵为定虏侯,并由郑氏家族执掌隆武王朝的军政大权。

隆武帝登基后,无权无钱,只能仰赖于郑芝龙,再加上拥立有功,致使郑芝龙在朝中颐指气扬,在自己府中坐见九卿、入不揖、出不送。但郑芝龙是海盗出身,为闽中士大夫所不齿,他的被重用,引起了以士大夫为代表的朝臣的不满。隆武帝会见群臣,郑芝龙想以侯爵位于大学士黄道周之上,却被朝臣以“祖制”进行压制,虽有隆武帝劝解,但此事让郑芝龙心生不忿,他上书攻击黄道周,又借病不出席郊天大典,导致隆武王朝的文武之争的开始。此时郑芝龙掌握军政大权,在群臣及朱聿键要求北伐时,他迟迟不松口,推诿拖延,致使黄道周带兵出战,最终战死。后郑芝龙掌握朝政大权,更是处处与文臣作对,甚至对抨击他的大臣何楷私下劫持并割去其双耳。后隆武帝决定亲征,郑芝龙与郑鸿逵却不愿跟随,留守福州市,隆武帝不顾帝王之尊,亲自给二人下拜,还是不能说服郑芝龙。对于郑芝龙的种种越行径,隆武帝不敢追究其罪责,只能听之任之。

隆武三年(1646年),郑芝龙被封为泉国公,后改平国公。但此时,郑芝龙已私下联络了洪承畴和黄熙允,给自己找了一条降清的后路。所以听闻清军已击溃浙江鲁王的消息时,随朱聿键南平市(今南平市)的郑芝龙马上上表辞行,借口有海盗偷袭,必须亲自征讨,抛下隆武帝,将驻守仙霞令的将士撤回安平。

归降清廷

顺治三年(1646年)六月,清军攻入福建省,由于郑芝龙的事先降清,使清军能够长驱直入进入福州市。郑芝龙降清的行为遭到了其弟郑鸿逵和其子郑成功的强烈反对,但并没能改变郑芝龙的决心,他坚持向清廷递了降表,还密令郑彩扣押鲁王朱以海,作为送给清廷的厚礼。郑彩没有照办。郑芝龙又亲自前去福州见征南大将军贝勒博洛,经过泉州市时,他大张布告,夸耀自己的投诚之功。郑芝龙到达福州时,爱新觉罗·博洛又要求他北上面君。郑芝龙临走时,担心家族子弟反抗清朝,特作家书数封,叮嘱郑氏家族的族人不忘清朝大恩。

顺治四年(1647年),郑芝龙抵京,归附于汉军正黄旗旗下,授三等精奇尼哈番,次年,又晋为一等精奇尼哈番。

削爵斩首

郑芝龙在京时,郑成功曾遣王裕入京问候,清廷怀疑郑芝龙父子之间有私下勾结,拨兵围监郑芝龙的住所,直到郑芝龙的另两个儿子赴京后方才撤围。顺治九年(1652年),郑芝龙改隶汉军镶黄旗,后,清廷让他写信劝降郑成功和郑鸿逵顺治帝十年(1653年),郑芝龙被封为同安伯,郑成功为海澄公,郑鸿逵为奉化伯。之后郑芝龙数次奉旨劝降郑成功,均未成功。

顺治十二年(1655年),福建巡抚佟国器奏报,截获郑芝龙与郑成功父子俩的私信,郑芝龙随即被削爵下狱。顺治十四年(1657年),显肃皇后叛将、海澄公黄梧及兵部、议政大臣等,主张立即处死郑芝龙,但顺治帝不同意,只将他流放到宁古塔

顺治十八年 (1661年)八月,郑芝龙的仆人尹大器再告郑芝龙在狱中时与郑成功潜通教唆,泄露军机,图谋不轨。经兵部、刑部审讯属实,议政王大臣、九卿、科道合议认定不宜继续监候。此时,郑成功已成功渡海,占领台湾,作为另一块抗清基地,郑芝龙彻底失去了劝降诱饵的作用。十月初三(11月24日),辅政大臣颁康熙帝旨意,将郑芝龙及其子郑世恩、郑世荫等,依照谋叛罪族诛。其弟郑芝豹一族,因在郑成功去到台湾时,已投诚清王朝,免其死罪。

人物影响

水师基础

香山澳期间,郑芝龙开始接触到西方的“佛郎机”炮。在有了自己的船队后,郑芝龙不仅用西方武器武装自己的船队,同时结合葡萄牙人和荷兰人的造船工艺,开发新型战舰,三桅炮船就是郑芝龙水师开发的最著名的巨型战船。它长二十丈,可容纳兵员三百人,上下共五层,竖三桅杆,桅杆高四丈,上载佛郎机火炮四十门,重型“红夷大炮”八门,是中国战舰史上的坚船利炮。料罗湾海战时,郑芝龙已拥有载炮三十门的火炮战船 ,而且均为重型火炮,杀伤力极强。郑克塽投降后,清军接管了郑氏海军,最终成为清朝水师的基础。

维护主权

在郑芝龙被明政府招抚之前,曾以台湾为海上贸易的根据地。他初入台湾时,队伍不过二十八人,商船仅有十三艘。1628年,福建省连年大旱,饥民甚众,郑芝龙招纳漳、泉灾民数万人,用海船运到台湾垦荒定居,台湾人口从初时的三千多,增加到数万人,逐步形成村落,这是台湾史上第一次的大规模移民。大陆移民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台湾,促使台湾封建生产方式的萌芽。此后,在高山族汉族的共同努力之下,台湾社会迅速发展起来。为维护台湾主权,郑芝龙还动用自己雄厚的武装实力,和荷兰人发生对抗,并将荷兰人赶出了台湾。

人物评价

福建历史研究所所长徐晓望评价郑芝龙是中国海洋势力的代表。

厦门大学马列教学部教授郑以灵评价郑芝龙的海上商业活动,是积极向海上活动的海商阶层在反对明朝的锁国政策以及反对荷兰外来侵略的斗争中不断取得胜利的记录,对于中国历史所产生的影响应受到充分重视。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邓孔昭评价郑芝龙的降清,没有能够维护郑氏家族已经取得的利益,反而断送了自己的海上事业。

学者崔云斌认为郑芝龙虽然不是台湾最早的开拓者,但在台湾开拓史的功劳上,他的功绩是永远不可埋没的。

家族成员

后世纪念

郑芝龙坊

郑芝龙坊位于南澳县深澳镇石亭街,崇祯十六年(1643年)知饶平县事万邦俊为郑芝龙表功而修建。坊为石料构砌,高8米、阔10米。坊上有人物、动物雕饰,石梁之间嵌石匾,上首匾刻“郑芝龙坊”4字,背刻“玉关独镇,铜柱永标”八字,下首匾刻“前历剿三省山寇钟凌秀红夷献俘海寇刘香萧朝清李魁奇钟斌等军功崇祯癸未建”,背刻“都督奉旨加署总兵体统郑芝龙”。

郑芝龙灵柩

位于浙江省水头镇的郑陵是郑成功六世祖乐斋公的墓地,是一家族式墓群。1699年,郑成功由南洲仔尾迁葬回来,一同迁葬于此的还有郑芝龙的灵柩。因郑芝龙被杀害于北京,尸首无存,因此棺中仅用木主牌代替。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2022-07-07

..2022-07-07

..2023-08-21

..2022-07-07

龍虎風雲.豆瓣读书.2024-06-15

龍虎風雲.豆瓣读书.2024-06-15

郑芝龙大传.豆瓣.2023-08-21

开启台湾第一人.豆瓣 .2023-08-21

台湾第一世家.豆瓣.2023-08-21

郑芝龙传奇.豆瓣 .2023-08-21

《郑成功》.豆瓣.2023-08-21

郑芝龙:海商传奇.豆瓣.2023-08-21

拓台先驱:郑芝龙.豆瓣.2023-08-21

北海和觞.豆瓣.2023-08-21

观沧海.豆瓣.2023-08-21

《英雄郑成功》..豆瓣.2023-08-21

《大英雄郑成功》..豆瓣.2023-08-21

古老闽剧以新视角演绎郑成功“父子情”-中新网.www.chinanews.com.cn.2022-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