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河马

河马

河马(食虫类:Hippopotamus amphibius)是产自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一种大型半水生哺乳动物。河马身体呈桶形,皮肤裸露、四肢较短,头又宽又重,眼睛、鼻子长在头的顶部,耳朵较小,身体为深红褐色,腹部为粉色。雄性体长为260~350厘米,肩高为129~172厘米,体重为955~1999千克雌性体长为259~337厘米,肩高为110~158厘米,体重为995~1850千克。

河马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分布,栖息于河流、湖泊和沼泽中。河马主要是食草动物,但通常不吃水生植被,而是在距离水源不同的地方吃草。河马白天在水中聚集,晚上独自觅食。河马只在水中有领域性行为,优势雄河马统治领域内其他个体。河马妊娠期约为8个月,一胎一仔,少数双胞胎。据记录,圈养河马寿命可达61岁,野生河马为40~50岁。

2017年,河马数量估计为11.5~13万头,种群趋势较为稳定,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2017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河马列为易危(VU)物种,2023年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国际贸易受严格管控。2022年,哥伦比亚环境部宣布采纳国家物种引进技术委员会的建议,将河马定义为入侵物种。

分类和演化

河马与倭河马河马科唯二现存物种。根据颅骨形态与分布范围的差异,将河马分为五亚种

河马科动物的起源一直存在争议,早期学者认为河马科动物从西貒、猪科动物中分化,直到1998年,基因证据表明河马与鲸目动物密切相关。一项线粒体DNA研究发现,北非、南非和东非河马之间存在很小但重要的遗传分化。北非河马被认为是河马祖先类群。此外,研究表明在更新世或之后,水域增加,河马分布范围明显扩张。

形态特征

除了大象犀牛外,河马是最大的陆地哺乳动物,也是现存最大的陆地偶蹄目。河马体型庞大,雌雄差异小,雄性雌性大约重10%。雄性体长为260~350厘米,肩高为129~172厘米,体重为955~1999千克;雌性体长为259~337厘米,肩高为110~158厘米,体重为995~1850千克。乌干达雄性平均体重为1536千克,最大为2065千克;雌性平均为1386千克,最大为1716千克。

河马身体呈桶形,皮肤裸露、四肢较短。河马头又宽又重,眼睛、鼻子长在头的顶部,口鼻明显突出,耳朵较小,身体为深红褐色,腹部为粉色,粉色程度因个体而异。河马骨架较大,脊椎特别粗,但四肢骨头相对体型较细,可能因为河马白天生活在水中,水的浮力可以减轻体重负担。

河马在水中时,约6分钟呼吸一次,呼吸时将鼻孔露出水面。河马一进入水中,鼻孔、耳朵便通过肌肉瓣关闭。尽管河马大部分时间呆在水中,但河马既不会漂浮也不会游泳,至少在淡水中无证据表明河马会漂浮或游泳。

河马的毛发较短,每100平方厘米含有20~30根,背部的毛发尤其多。河马皮肤约占体重的18%,有利于蒸发调节体温。河马没有真正的汗腺,但皮下腺会分泌粘稠的碱性(PH 值为8.5~10.5)分泌物,分泌物颜色从无色到红棕色不等。这种分泌物使河马身体呈粉红色,有助于防晒抗菌,调节体温。

河马有4颗较长的犬齿,8颗更短更圆的门齿,犬齿与门齿终身生长,雄性的犬齿明显大于雌性,下颌犬齿最大最重。河马门齿与犬齿不能进食,进食用臼齿。犬齿突出牙龈约30厘米,牙根约40厘米长,总长达70厘米。

分布栖息

地理分布

河马是非洲特有物种,广泛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部分地区,西起塞内加尔冈比亚,东至苏丹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南至南非东北部的夸祖鲁—纳塔尔、博茨瓦纳的奥卡万戈三角洲和纳米比亚的库内内河。河马在河流、湖泊、沼泽分布,热带雨林中只有河流附近的草地斑块有河马分布,其他地区没有。

栖息地

河马依赖一系列水源,需要水调节体温与保护皮肤,因此从不远离河流、湖泊、沼泽、泥潭等水源。河马主要吃草,因此分布范围限制在方便进入水源的草地,以及草地—灌木丛混合地区。若是食物充足,不受干扰,河马可能长期利用一个水塘,季节性洪水可能使河马暂时性离开。河马在许多保护区出现,如在坦桑尼亚的塞卢斯动物保护区、肯尼亚的马赛马拉保护区、乌干达的伊丽莎白女王国家公园、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喀麦隆的法罗国家公园。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白天河马呆在水里或泥里保持凉爽,黄昏出去觅食。虽然河马在水中彼此靠近休息,但独自或雌性带着孩子觅食。

河马主要是食草动物,在距离水源不同的地方吃草,吃草时可能将双子叶植物纲一同吃下。极端情况下,河马会吃大量的木本植物,以及树木的果实。河马一般不吃水生植被,少数地区的河马可能吃少量。在乌干达伊丽莎白女王国家公园与刚果维龙加国家公园,旱季时,观察到河马吃少量水生植被。

文件:野生河马母子,引自wiki.png 野生河马母子

除了吃草,河马还会吃肉,观察到河马捕杀高角羚、角马、家畜,以及吃腐肉,甚至吃同类的尸体。河马吃肉可能因为缺乏矿物质,吃肉补充。小河马有吃同类粪便的习惯,主要为了获得同类体内的肠道微生物。成年河马也会吃大象粪便,但其原因与小河马略有差别,成年河马主要吃大象粪便中已消化的植物物质。旱季食物稀缺,大象粪便是河马重要的食物来源。

社会行为

白天河马生活在大小、组成不同的社群中,年长雄性与即将生产的雌性河马一般独处。社群大小取决于河马密度与环境状况。河马一般避开湍急的水流,喜欢开阔沙质的浅水区。河马群分为两种:主要由雌性与年幼河马组成与主要由单身雄河马组成的河马群,但二者没有严格的区分,因为总有其他性别的河马乱入。

河马的社会组织以交配所需要的领域为基础。约10%的成年雄河马占有领域,统治其他同类,与领域内的所有雌性交配。领域所有者也称为优势雄河马,其交配权有时遭到挑战。优势雄河马的领域沿着湖泊、河流的河岸线延伸,包括一段狭长的河岸。领域的大小差别较大,约50~500米长邦雄

雄河马长期占有领域,不会主动放弃,由于夜间外出觅食,其领域也只是间歇性享有,实际统治年限与竞争者数量、机会与体力相关。领域的大小、所有者更换的频率、边界变化以及占据时间似乎与河马密度负相关。雄河马通过在场示威、统治行为、例行排便、排尿,宣誓领域所有权。河马在同一地方重复排便,累积成超大的粪便堆,面积可达几平方米。粪便堆不是优势雄河马独自排泄,而是所有经过的雄河马共同排泄。粪便堆不是领域边界标记,也不会阻止其他雄河马进入,被认为是一种方向标记。优势雄河马对同类极为宽容,包括成年雄性,只要它们表现得顺从,并与亚成年雄性间的关系非常友好,其领域可以容纳100头同类。

生长繁殖

繁殖

河马发情周期约为50天,发情持续2~3天,多达6天。雄河马终身性活跃,体重与睾丸持续增长。有些雌河马产后也会发情,记录到25%的雌河马同时怀孕与哺乳。

河马全年分娩,但有明显的季节性。在乌干达(靠近赤道),河马大部分在雨季分娩。在赞比亚,河马全年怀孕,但只在雨季分娩。

河马妊娠期大约为8个月,一胎一仔,少数双胞胎。河马分娩间隔为2~3年,雌河马分娩前离开河马群,10~14天内返回。

生长发育

小河马在水下出生,体重为25~50千克,平均体长约为127厘米,它们必须游到水面才能进行第一次呼吸。在较深的水域时,河马宝宝常在妈妈的背上休息,游到水里喝奶,离开水面时,它们也会在陆地上喝奶。 

雌河马与小河马远离同类,喜欢在水边休息,为照顾孩子,雌河马有时连续很多天都没有进食。雌河马护犊严重,小河马出生后的十天左右,它无法容忍任何同类靠近,一靠近就会攻击,甚至优势雄河马及自己较大的孩子也不例外。记录到一头雌河马在幼崽死亡后保护尸体,阻止斑鬣狗进食。

河马6~8个月大开始断奶,大部分1岁后完全断奶,然而6~8周大的小河马胃中经常发现大量草。雄河马平均7~8岁性成熟,精子发生可能较早,在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雄河马2岁产精。雌河马约7岁性成熟,部分雌河马性成熟较早,在乌干达,有一头雌河马3岁性成熟。据记录,圈养河马寿命达61岁,野生河马为40~50岁。

种间关系

河马在栖息地内与各种大型食肉动物共存。尼罗鳄、狮子和斑狗会捕食年轻的河马。一次,5只斑鬣狗夜间袭击小河马,雌河马的防御力不足,它反复追逐靠近的鬣狗,期间独留小河马面对其他鬣狗,最终导致小河马命丧斑鬣狗之口。之后雌河马守在小河马尸体旁边,直到天亮后回到水中,斑鬣狗才开始进食。

除此之外,因其攻击性和体型,成年河马通常不会被其他动物捕食。狮群偶尔成功捕食成年河马,但对河马种群无影响。尼罗鳄是河马潜在的捕食者,尤其是幼年河马,大多数报告显示,河马在鳄鱼面前占主导地位。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2017年河马数量估计为11.5~13万头,整体数量趋于稳定,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非与南非数量较多,西非较少。在东非,河马数量估计约为5万头,坦桑尼亚最多,约有2万头。在南非,数量估计约为6万头,赞比亚最多。在西非,估计只有7500头左右,喀麦隆布基纳法索较多,据统计数量各有1500~2000头。虽然一些国家河马的数量较为稳定,但许多国家仍在下降。2022年,哥伦比亚环境部宣布采纳国家物种引进技术委员会的建议,把河马定义为“入侵物种”。

致危因素

栖息地丧失或退化、非法、无节制的狩(盗)猎是河马的主要威胁。

1,栖息地丧失或退化,与农业发展冲突及畜牧,影响许多国家的河马保护。在西非中非许多国家,栖息地丧失导致河马种群严重孤立、碎片化,威胁河马生存。河马造成的人类死亡数量增多,侧面反应河马栖息地丧失。在某些农业地区,河马数量增长,导致与人冲突加剧,干旱导致冲突进一步加剧。

2,非法或无管制的河马狩猎,在内乱地区尤其严重,严重威胁河马生存。21世纪初,刚果由于8年多的内乱与战争,及严峻的狩猎压力,河马数量减少95%以上。1980~1992年莫桑比克内战期间,由于军队猎杀,河马数量减少70%以上。

文件:河马在水中聚集,引自wiki.png 河马在水中聚集

非洲许多国家因丛林肉、牙齿猎杀河马。1989年国际象牙禁令后,河马牙齿非法贸易急剧增加。1991~1992年,约出口27000千克河马犬齿,比1989~1990年增加15000千克。1997年,从乌干达到香港途中查获1700多颗河马牙齿。2002年,乌干达出口5000千克来历不明的河马牙齿(估计来自2000头河马)。

保护级别

2017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河马列为易危(VU)物种,2023年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国际贸易受严格管控。

保护措施

河马保护主要措施有:国际立法,保护河马栖息地、加强保护区管理、易地放归。

1,国际立法,将河马列为保护物种,对河马国际贸易进行严格管控。2017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河马列为易危(VU)物种,2017年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国际贸易受严格管控。

2,保护河马栖息地与水源,加强保护区管理。河马主要在保护区内分布,但存在地区差异,有些国家的河马仍在保护区外分布,保护河马栖息地与水源,提高保护区管理水平,有利于河马保护。

3,河马保护的另一个重要保护措施就是易地放归,将河马易地放归到保护区或是生态良好的栖息地内。

参考资料

河马.ITIS.2024-08-20

河马.IUCN.2024-08-20

河马.CITES.2024-08-20

哥伦比亚将河马定义为“入侵物种”.中国青年网.2023-12-18

哥伦比亚将河马定义为“入侵物种”.今日头条.202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