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羊
西藏羊(英文名:Tibetan sheep)又称藏羊、藏系羊,羊族绵羊属动物,是中国三大粗毛绵羊品种之一。在人工长期选育和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了高原型(又称草地型)和山谷型两大类。高原型西藏羊是西藏羊的主要类型,占西藏羊总数量的91.4%。
高原型西藏羊四肢高大,雌雄个体羊角差别较大,公羊羊角粗壮,母羊羊角较小。颜色较为复杂,有白色、黑色、黑白相间花斑,羊毛较一般绵羊粗,且量也较多,所产的羊毛被称为“西宁毛”。山谷型西藏羊体格较小,公羊大多有扁形大弯螺旋形角,母羊多无角,体躯被毛以白色为主。
西藏自治区羊主要分布于中国的西藏、青海省、甘肃省、四川省、云南省等省份,其中高原型西藏羊分布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山谷型西藏羊分布于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西藏羊的栖息地海拔在3300~4500米之间,多属高原寒带气候,干旱多风,基本上没有绝对无霜期。植被以高寒草甸类、山地草甸类、高寒沼泽类和高寒荒漠类草场为主。
西藏羊肉中矿物质含量丰富,尤其镁、锰含量较高,肉品质量上乘,可开发高质量的动物加工食品。中国青藏牧区牧养的西藏羊毛纤维长、毛色纯白、光泽鲜、织密性强、弹性好、拉力大、耐酸耐碱性强,是世界粗毛型中品质最优良的毛种之一,也是制造高档手工地毯、长毛绒、提花毛毯的上等原料。西藏羊羊皮结实,比较耐磨损,含有的绒毛较多,用其羊皮制作的被子保暖性也很强。
历史演化
西藏自治区羊是由古羌人驯化的羌羊流传而来,原产于中原地区陕西西部和甘肃省大部,后随着羌人的迁徙,顺着青藏高原东端横断山脉的河谷南下,经世代繁衍逐渐扩散到中国的西藏、青海省、甘肃、云南省、四川省等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地区。
经过长期的人工定向选育和自然选择,在西藏羊的系统发生过程中由其祖种分化出两支。
在系统发生过程中,天峻藏羊是最古老的群体,从中较早分化的一支是山谷型西藏羊,另一支又分化出了各种不同的类群,其中以贵德黑藏羊分化最早,同时甘加型藏羊、欧拉型藏羊和乔克型藏羊间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岷县黑藏羊和宕昌黑藏羊与乔克型藏羊也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这反映出这些群体间存在着一定的基因交流。
形态特征
高原型(又称草地型)西藏羊体长为73~75厘米,体高为65~67厘米,体重达40~53千克。头略长,呈锐三角形。鼻梁隆起,眼廓微凸。耳较大,成年道奇公羊耳长10~12厘米,耳宽4~6厘米;成年母羊耳长10~11厘米,耳宽5~6厘米。公、母羊多数有角,成年公羊的角长为34~47厘米,两角尖的最大距离为67~93厘米;成年母羊的角长为25~33厘米,两角尖最大距离为47~61厘米。角形呈微螺旋状向左右平伸或略向前,尖端向外。成年公羊尾长11~14厘米,尾宽3~4厘米;成年母羊尾长11~15厘米,尾宽3~4厘米。胸部发达,胸围约87厘米。
四肢高大,身躯比一般绵羊长,整个体型从远处看似长方形;四肢强壮有力,后躯发育较好。羊角差别较大,公羊羊角粗壮,母羊羊角较小。高原型西藏羊毛的颜色较为复杂,有白色、黑色、黑白相间花斑,羊毛较一般绵羊粗,且量也较多,所产的羊毛被称为“西宁毛”。
山谷型西藏羊体长为55~65厘米,体高为50~55厘米,体重达20~30千克。体格较小,结构紧凑,体躯呈圆桶状,颈稍长,背腰平直,头呈三角形,公羊大多有扁形大弯螺旋形角,母羊多无角。四肢较短,体躯被毛以白色为主。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高原型西藏羊
高原型西藏羊是西藏羊的主要类型,占西藏羊总数量的91.4%。高原型西藏羊主要分布在中国西藏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北的羌塘高原与雅鲁藏布江地区;青海省大部的高寒牧区;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各地;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牧区。
山谷型西藏羊主要分布在中国青海南部的班玛县、囊谦县两地;甘肃甘南州的卓尼县、迭部县、临潭;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部牧区;以及云南省的丽江市、昭通市、曲靖市、腾冲市等地。
栖息环境
西藏羊的栖息地海拔高,在3300~4500米之间,多属高原寒带气候,干旱多风,基本上没有绝对无霜期。年平均温度低,为-1.5~1.6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少,为360~800毫米,相对湿度达58~65%;年日照市总时数长,为2334~2755小时。
植被以高寒草甸类、山地草甸类、高寒沼泽类和高寒荒漠类草场为主,天然草场以禾、莎、豆、菊科牧草为主,覆盖度一般达60%~80%,牧草一般在5月中旬萌芽生长,9月中旬开始枯黄。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西藏羊主要在白天活动,在7时~13时体温、淋巴细胞和分叶最佳值达到高峰。到13时~17时,西藏羊的生理学指标达到最佳时期,此时呼吸、心率加快,供氧充分;心脏功能加强,物质代谢处于高潮时期,整个机体的机能活动处于最佳时期。西藏羊时辰生理学指标的昼夜节律变化与光、暗循环周期同步;与静息、活动周期驱动有关;也与外界生态环境(如气温等)变化基本同步。
西藏羊耐寒怕热,喜欢在冬季活动。西藏羊的汗腺不发达,皮肤缺乏散热功能。夏季若在海拔较低的谷地、滩地放牧,西藏羊会因炎热而站立、喘息,羊群因躲避阳光而停止采食。但在冬季零下25摄氏度时,西藏羊却很少因寒冷而受冻害。
觅食行为
西藏羊的嗅觉比视觉、听觉更加灵敏,在采食时,西藏羊主要依靠嗅觉识别不同的植物品种。西藏羊的嘴比较窄、嘴唇薄,但是非常灵活,牙齿较为锋利,可以啃食地面上的短草。大多数的牧草、灌木、农副产品以及禾米类均可以采食。冬季在草地积雪的时候会主动扒开雪面并采食。西藏羊的采食量占给予饲料的80%,对粗纤维的利用率可以达到80%。
防御行为
西藏羊性情温顺,但十分胆小,容易受到惊吓。遭遇野兽时没有自卫能力,只能四散逃跑。
社群行为
西藏羊天性喜群居,羊群内部通过视觉、听觉、嗅觉互相接受信息。西藏羊确立头羊之后,会形成更加稳定的群体结构。头羊一般由子孙较多、年龄较大的母羊担任,在羊群行动时,只要头羊先行,羊群中的其他羊就会跟随头羊前行。
交流行为
在白天活动时,西藏羊个体间互相以视线保持联系。低头采食时,经常抬头环视同伴。离群羊用鸣叫呼唤同伴,同伴则应答以同样的鸣叫,召唤其回群。离群羊在听不到同伴应答声时,鸣叫加剧,骚动不安。个体羊有其自身的气味,一群羊有群体的气味,一旦两群羊混群,西藏羊可由气味辨别出是否是同群的羊。
反刍行为
反行为是指西藏羊把吃下去的植物再从胃里返流到口腔中继续咀嚼并重复多次的行为。反刍是西藏羊的重要消化生理特点,西藏羊每天反刍的时间约为3~5个小时。羔羊出生后,随着日龄的增长,逐渐习惯采食草料,可以刺激前胃的发育,约40天左右开始出现反刍行为。羔羊在哺乳期,早期补饲易消化的植物性饲料,可使反刍行为提早出现。反刍姿势多为侧卧式,少数为站立。
繁殖哺育
繁殖阶段
西藏羊开始具备交配和繁殖能力时即为性成熟。公羔6~7月龄就能排出成熟精子,适宜的初配年龄为羊发育到体成熟时,也就是体重和体格达到成年羊的65%以上时为宜。西藏羊于1.5岁时初配是最佳的。
一年一产的有春季产羔和冬季产羔两种。春季产羔时间在4~5月份,在11~12月份配种;冬季产羔的时间在1~2月间,在8~9月份配种。两年三产的,第一产在第1年5月份开始配种,10月份产羔;第二产在第2年1月份配种,6月份产羔;第三产在9月份配种,来年2月份产羔。一年两产的,第1年10月份配种,第2年3月份产羔;4月份配种,9月份产羔。
产羔
有的母羊在产羔前,寻找墙壁下屋角、阴暗处或离群安静的地方作为产羔处,卧下产羔。母羊将体躯右侧或左侧卧下,四肢伸直。开始努责时,头部仰直,口向上举,不断发出“唔、唔”之声。开始产羔的母羊阵痛时,卧立不安,不断努责,忽起忽卧,更换地方,继则羊水外出,不久胎儿伸出阴户,继则口部露出。若生产顺利,几次努责后,经30分钟左右羔羊落地。
哺育阶段
分娩结束后,母羊进入哺乳期。哺乳期3个月左右。在此期间,羔羊随着母羊一起放牧。哺乳期的前1~2个月是哺乳前期,此时需补给母羊饲禾本科饲草和苜蓿干草1.3千克、青贮玉米3.0千克、大麦碎料0.6千克,另外,添加矿物质和食盐、维生素。羔羊出生后2~3个月是哺乳后期,产单羔的母羊每只需补充饲料精料0.2千克、青贮饲料1.0~1.5千克、豆科干草0.5~1.0千克、干草2.0千克、胡萝卜0.2~0.5千克,并喂给豆浆和饮用温水。
养殖技术
品种改良
改良品种的主要方法是引进优秀的父系羊品种和本地白羊座进行杂交。杂交之后的西藏羊更加适应高原高寒地区的生长环境,对后期的繁殖更为有利。目前,青藏高原地区饲养西藏羊的方式依然以放牧为主,这种自主性觅食的放养方式对杂交西藏羊的发育成熟更为有利,且可以不投放饲料,进而节约养殖成本。
羊棚保暖
长时间的低温环境会严重消耗西藏羊的体力,影响其存活率。青藏高原牧区的寒冷季节一般出现在11月份至次年的3月份,搭建羊棚最好的时间是10月下旬,气温刚好降到0摄氏度。此外,还要注意羊棚的通风,保持羊棚的温度和湿度处于最佳状态。冬季放牧前要提前进行羊棚通风,使羊棚内外温差合理,确保不对西藏羊产生刺激。
羔羊育肥
羔羊育肥的关键是早期断奶育肥技术,实验证明,进行早期断奶育肥饲养技术的羔羊比同龄未进行此技术的羔羊增重10千克以上。在羔羊1.5月龄时及时断奶,在断奶2周后及时将羔羊进行隔栏养殖,让羔羊在单独的羊舍内活动。断奶育肥期间要保证羔羊饲料营养全面,一般在饲料中添加玉米、骨粉、豆饼,还可添加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
冷季饲养
西藏羊在冷季饲养过程中,尽量不要在低温期外出放牧。若出现负增长情况,就要根据当地气温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西藏羊早晚出入羊舍的时间。舍饲时要提高西藏羊的营养摄入量,添加精饲料和优质牧草进行营养补给,确保不会引起西藏羊严重掉膘。
疾病预防
为保证饲料营养均衡,要尽量进行封闭饲养,确保没有外界病毒侵入羊群。保证羊舍清洁卫生,西藏羊入栏前、出栏后要充分清理羊舍,并用百毒杀等消毒药品对其进行彻底消毒,消毒完后让羊舍及时通风,保持羊舍内空气新鲜。此外,还要经常用过氧乙酸对西藏羊的采食饮水设备进行消毒,确保羊舍用具设备干净卫生。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西藏羊肉中氨基酸丰富,种类齐全,蛋白质品质优良,肌间脂肪含量适中,矿物质含量较高,属于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动物性食品。研究表明西藏羊肉中镁、锰含量较高,肉品质量上乘,可开发高质量的动物加工食品。
毛皮价值
西藏羊是优良的粗毛羊种之一,中国青藏牧区牧养的西藏羊毛由微绒毛、两型毛和粗毛组成,多属毛辫结构,长20厘米左右。纤维长、毛色纯白、光泽鲜、织密性强、弹性好、拉力大、耐酸耐碱性强,是世界粗毛型中品质最优良的毛种之一,也是制造高档手工地毯、长毛绒、提花毛毯的上等原料。“西宁毛”又称西宁大白毛,是青藏高原土著品种西藏羊所产的白色羊毛。从19世纪末开始销往其他国家,至2022年已有百年历史。以“西宁毛”为原料加工生产的手工地毯和“海虎绒”(即长毛绒)远销英、美、日、德、法等国家。
西藏羊羊皮结实,比较耐磨损,且含有的绒毛也较多,用该羊皮制作的被子的保暖性很强,当地的居民也会用西藏羊的羊皮制作皮袄,是牧羊人必备的御寒用品。
产业发展
产业现状
中国青海省是西藏羊毛的主要生产基地。截止2021年底,青海全省西藏羊出栏量630万只,占全中国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全省从事西藏羊产业的农牧民超120万人,藏羊产业成为农牧民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截止2021年底,藏羊产业集群一二三产业总产值达到127亿元,总计达到267亿元。到2021年,全省共培育西藏羊中国驰名商标5个,认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认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个,塑造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7个。
发展举措
出口纺织产品
中原地区于1964年开始出口纺织产品。截止2021年,主要产品由初期的毛线、长毛绒及少量粗纺呢发展到生产毛毯、工业用呢、精纺呢、羊毛衫等各类配套毛纺织产品七大类,粗、细、厚、薄,高、中、低档等各类品种百余种。
制定国家标准
1986年6月,西宁毛省级标准研制工作完成。2006年,中国对西宁毛国家标准作出修订,新修订的《西宁毛国家标准》(GB/T9998-2006),规定了西宁毛的分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储存、运输的要求,适用于西宁毛的生产、交易、加工、质量监督和进出口检验中的质量鉴定。
划定养殖区域
在中国畜禽品种区域布局总体规划和绵羊改良区(域)规划中,将西藏羊品种的保留区主要集中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海西州天峻县、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和同德县以及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各县。通过划定藏羊保留区,保持了西宁市毛品质的优良性。
物种对比
中国三大粗毛绵羊指西藏羊、蒙古羊与哈萨克羊,主要从以下方面对它们进行区分:
相关文化
藏毯国际展会
2021年6月6日,第十八届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会在中国青海省举办。以西宁为主要集散地的土种西藏羊毛,是制造高级地毯和长毛绒的理想原料,也是国际公认制作藏毯最优质的原料。
地理标志产品
岗巴绵羊是山谷型西藏羊的一种。2012年8月,岗巴绵羊成为中国西藏自治区首个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畜产品;2014年10月岗巴绵羊成为西藏自治区首个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有机食品认证的畜产品,同年12月岗巴绵羊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认证;2016年12月岗巴绵羊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地理标志保护商标。岗巴绵羊是岗巴县特有的绵羊品种,在西藏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岗巴绵羊曾为历代班禅的贡品。
参考资料
西藏羊.中国大百科全书.2022-11-08
总书记寄予厚望的青海藏毯,非同一般!.中国科技网[EB/OL].2022-11-16
西海都市报:藏羊产业迈上快速发展新台阶 全国三分之一以上藏羊产自青海.青海省农业农村厅[EB/OL].2022-11-16
青藏高原上的“羊”光大道.玛沁新闻网.2022-11-08
绵羊的品种分类.中国农业信息网.2022-11-08
藏毯展为青海扩大开放增添新的活力.果洛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2-11-08
创新产业发展路径 西藏岗巴羊加速“出圈”.中国西藏网.2022-11-08
质检总局关于受理古荣糌粑等产品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地理标志网.2022-11-08
岗巴羊.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2022-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