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松鼠
岩松鼠(拉丁学名:Sciurotamias davidianus),别名扫毛子、石老鼠,为松鼠科岩松鼠属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种。岩松鼠体型中等,体长185~250毫米,雄性体型比雌性大。平均体重260克。头长椭圆形,下颌骨粗壮。后足底被密毛,无长形蹠垫。其背部被毛多为褐黄色或黑棕色,毛基灰黑色,毛尖褐黑色或褐黄色。耳后有向后延伸至颈部两侧的白斑。腹面呈浅黄褐色或橙黄微带浅黄色。岩松鼠会随季节更换体毛,夏毛颜色较灰,冬毛颜色偏黄。
岩松鼠在中国的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华东以及西南等地分布。其喜栖息于丘陵多岩石的地方、山区沟坡处以及树木较少的岩石地区,在近林缘灌丛砾石多的地方也较为常见,另外还常在耕作区和居民点附近活动。
岩松鼠虽是中国农林业的害鼠之一,但也有其自身价值。其冬毛和皮板较厚,可制成皮手套,还是梭子的重要材料,尾毛还可制成毛笔,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其骨骼可入药,其味甘、咸,性平,有活血止痛的功能,主治跌打疼痛、骨折以及腰腿痹痛。岩松鼠还是生态系统中的种子传播者。
命名由来
岩松鼠属与花栗鼠属(Eutarmias)一样,均为营地栖生活的松鼠科动物,但外部形态又与树栖类松鼠相似,故名“Sciurotamias”,意为外形像松鼠的花鼠。1876年,英国学者米尔内·爱德华斯(Milne-Edwards)根据从北京采集到的标本将岩松鼠命名为“Sciurus davidianus”,学者米勒(Miller)于1901年将其订正为“Sciurotamias davidianus”并被一直沿用。
形态特征
岩松鼠体型中等,体长185~250毫米,体型上有性别差异,雄性比雌性大。平均体重为260克。头为长椭圆形,狭长低扁,眶间部平宽,无嵴。鼻骨较长,前端稍宽。额骨后缘近横直。腭孔位于腭部前端,较小。腭骨后端与臼齿后缘接近或齐平。听泡发达,下颌骨粗壮。左右颊齿列呈弧形,且相距较宽。上前臼齿有2枚,臼齿有3枚。下门齿细长。口腔内有颊囊。后足不具骨垫,有4趾垫。后足足底被以密毛,无长形蹠垫。爪均正常。雌性有3对乳头,胸部有1对,鼠蹊部有2对。
岩松鼠背部被毛多为褐黄色或黑棕色,毛基灰黑色,毛尖褐黑色或褐黄色。须为黑色,下颌白色。耳无簇毛,耳基毛发黄,耳壳内侧和外侧均有黑褐色短毛,耳后有向后延伸至颈部两侧的白斑。腹面呈浅黄褐色或橙黄微带浅黄色。眼眶浅黄白色至淡黄褐色,形成细眼圈。喉部通常有一白斑。从吻端到眼再到耳廓的毛色带黄。尾毛蓬松,混杂有白毛尖,下面中央呈黄褐色。后足背面与体背面毛色相似或呈黑色。岩松鼠会随季节更换体毛,夏毛颜色较灰,多为针毛,冬毛颜色偏黄,绒毛较为丰富。每年6月换为夏毛,9月初换冬毛,10月冬毛换齐。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中原地区分布
岩松鼠在中国的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华东以及中国西南地区的各省、市、自治区的山区均有分布,如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山东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等。
亚种分布
岩松鼠是中国的特有种,有三个亚种:
栖息环境
岩松鼠是半地栖和半树栖松鼠,喜栖息于丘陵多岩石的地方、山区沟坡处以及树木较少的岩石地区,在近林缘灌丛砾石多的地方也较为常见,另外还总在耕作区和居民点附近活动。在荒坡、岩石多树木少、农田多的地区,其种群密度较高;而在岩石少、树林郁闭度大的地区,其种群密度较低。在视野开阔、食物种类丰盛、利于隐蔽的区域,其活动量较大。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岩松鼠喜食坚果,如山桃、核桃、山杏等,也会采食浆果及种子。其觅食活动范围较大,栖息于旅游区的岩松鼠常进入游客休息处寻觅食物,当食物匮乏时,甚至窜入居民住宅觅食。春季,常刨食播种的谷子、玉米和豆类。秋季,会窜入田间啃食玉米、番薯等。另外,岩松鼠偶尔会将核桃等坚果叼到山区公路上,待过往车辆碾压后取食。
岩松鼠有贮藏食物的习性,方式分为集中贮藏和分散贮藏,主要采取分散贮藏的方式,雌性会比雄性囤积更多食物,但雄性却比雌性进食量大,可能是由于雌性要为后代储存种子。面对同种竞争者抢夺食物资源时,其会通过大量埋藏种子的方式占有食物资源或将种子搬运至隐蔽的地方进行埋藏,可以有效减少食物被其他松鼠盗走的现象。如果食物被盗,岩松鼠倾向于搬运更多食物进行储存。其主要靠嗅觉来搜寻埋藏的食物。岩松鼠贮藏的种子会由于萌发而导致种子的营养降低,因此容易萌发的种子不利于被长期贮藏。但岩松鼠能通过特殊的切胚行为来防止或延迟非休眠种子的萌发,从而利于种子的长期保存。
穴居行为
岩松鼠通常在溪涧路边的巨石上、枯死倒伏的树木上、岩石堆积处、近林缘的灌丛砾石多的地方进行短暂停息,以上地方便于停留和奔跑,地势不平,利于隐蔽。岩松鼠除繁殖期外,通常无固定夜宿地,多数在悬崖峭壁洞穴、石头垒好的洞穴、缝隙、水冲沟洞穴、废弃树洞等处夜宿。而在繁殖期间,岩松鼠会利用以上地点做洞穴或直接使用树上啄木鸟科住过的洞,并以此作为其繁殖场所,环境偏僻、不易受外界干扰、食物丰富、水源充沛。
岩松鼠洞穴一般筑在土质疏松、地势偏高、不易被水灌、便于觅食的环境中。繁殖洞穴深达1米,洞道大小不同,洞道两侧各有一小坑,深度约为20厘米。巢室在洞道的最里端,睡垫常由蒿草禾本科的细茎等组成。
节律行为
岩松鼠在白天活动,夏季早上和下午4点左右活动较为频繁,中午活动减少。无冬眠习性。
生长繁殖
岩松鼠是“一夫多妻”的繁殖制度,通常3岁可达性成熟。一般每年繁殖1~2胎,有时3胎,春季繁殖,每胎产2~5仔,最多8仔。孕期、哺乳期各一个月。6月间生产幼鼠,秋末幼鼠数量达到高峰期。2~10月,雄性岩松鼠阴囊外露,5~6月阴囊尤其膨大。发情期的雄鼠非常活跃,天一亮就出洞活动并鸣叫。其交配时间通常选择天刚亮以后,交配前雌鼠和雄鼠会互相嬉戏和追逐。其交配方式为背腹式,雌下雄上,雄鼠会咬住雌鼠的颈部,用前肢抱住雌鼠,后肢连续抖动,并发出“叽叽”的叫声,交配时间较短,为2~4秒。交配结束后会各自整理被毛。雌鼠的乳头在9~10月多已收缩,说明此时已经停止繁殖。
初生幼鼠身体裸露无毛,皮肤为肉色,两耳孔明显,眼睛未睁开,体重为7~8克,体长为50~55毫米。出生30天后睁眼,45~55天离巢,独自分居生活。寿命为3~12年。
物种危害
危害特点
岩松鼠是中国农林业的害鼠之一。在丘陵地带,会危害梯田的农作物。春季啃食青苗,秋季成熟的庄稼常被整棵咬断并拖到岩洞中。在林区,岩松鼠不仅盗食红松果破坏油松播种育苗,还大量刨食飞播造林和直播造林的种子,使造林失败,例如天津县古强峪林场的直播油松育苗原本每亩播籽20千克,但因岩松鼠盗食,播种量每亩增至140千克,却仍不得全苗,受害率达到60%~100%。另外,在核桃和板栗的挂果期,岩松鼠还会大量啃食幼果,在果实成熟期,会大量偷运贮藏核桃和板栗,且偷盗的都是品质较好的果,造成核桃和板栗品质下降,产量大幅度降低。
防治措施
可采用毒饵法来防治岩松鼠,这是大面积迅速控制鼠害的有效方法,但易误杀其天敌,不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及生态平衡;岩松鼠的天敌有鸟类、蛇、鹰等,可以通过保护其天敌来制约岩松鼠;也可以使用枪击法以及笼捕法。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岩松鼠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在很多保护区都有分布,例如天堂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有的地方还可达到高密度分布。
保护等级
2000年,岩松鼠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016年,岩松鼠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无危(LC)。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岩松鼠的冬毛和皮板较厚,每年11月的毛皮质量最好,可制成皮手套,岩松鼠还是纺织丝绸所用梭子的重要材料,其尾巴尖端部分二分之一的长毛还可制成毛笔,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另外,岩松鼠在日本的宠物市场也比较受欢迎。
药用价值
岩松鼠的骨骼可入药,其味甘、咸,性平,有活血止痛的功能,主治跌打疼痛、骨折以及腰腿痹痛。在《中国药用动物志》和《中国动物药》中均有记载。
生态价值
大多数松鼠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一个重要角色是种子传播者,岩松鼠也不例外,在其储存和运输种子时经常会在途中掉落一些种子。通过传播种子,减少植物之间的种内竞争,提高了所食用的植物物种的适应性。例如,在山地针叶林中,岩松鼠因食红松果较多,故将松籽埋入地下,第二年可萌发长出幼苗。
参考资料
物种详细信息.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08-17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