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灰雁

灰雁

灰雁(黑枕黄鹂普通亚种:Anser anser),别名黄嘴灰鹅、红嘴雁、灰腰雁、沙雁、沙鹅、大雁,是鸭科雁属鸟类。成年灰雁体长70~90厘米;体重2100~3750克。前额和嘴基围以狭窄的白纹(繁殖期锈黄);头顶和后颈褐色;肩、背灰褐色,羽缘白色,形成白色细横纹;腰灰色,两侧白色;肋部羽缘白色,呈黑白横纹样;颏、喉、前颈、上胸淡灰色;下胸部及腹部污白色,具不规则暗褐斑块。飞羽黑褐色,尾羽褐色。喙与跗均为肉色。

灰雁于世界范围内分布于欧亚和北非,中国见于各省。在中国境内常于东南沿海省区等东南部地区越冬,于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等西北部地区繁殖,是候鸟的一种。平均寿命12年。主要栖息于富有芦苇和水草的湖泊、水库、沼泽等淡水水域。

灰雁于201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无危(LC)。2020年,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灰雁养殖。2023年,灰雁被列入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形态特征

成年灰雁体大,雌雄无明显差异,雄性略大。体长70~90厘米;体重2100~3750克。翅长32~49厘米;翼展长147~182厘米;嘴峰长52~68毫米;跗蹠长67~77毫米;尾长116~168毫米。

喙肉红色。嘴基有一条白色窄条纹,有时不明显,在繁殖期间呈锈黄色。虹膜褐色。头顶和后颈褐色。颏、喉颈、上胸淡灰色;下胸部及腹部污白色,杂有不规则的暗褐斑,由胸向腹逐渐增多。背和肩灰褐色,具棕白色羽缘,形成白色细横纹。腰灰色,腰的两侧白色。胁部淡灰褐色,羽缘具白色细纹,呈黑白横纹样。初级覆羽灰色,其余翅上覆羽灰褐色至暗褐色。飞羽黑褐色,羽缘白色。尾上和尾下覆羽白色;尾羽褐色,具白色端斑和羽缘,最外侧尾羽全白色。跗蹠肉色。

幼鸟上体暗灰褐色,胸和腹前部灰褐色,无黑斑,两胁亦缺少白色横斑。同时喙和跗蹠的颜色会更苍白一些。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灰雁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于欧洲亚洲北非指名亚种(A.a.anser)繁殖于欧洲北部波罗的海沿岸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冰岛,越冬于欧洲南部和非洲北部;东方亚种(A.a.rubrirostris)繁殖于亚洲北部,从乌拉尔山脉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越冬于南亚,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和中国。

中国分布

灰雁在中国分布范围广,见于各省。繁殖于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和新疆等地,越冬于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省区等。

栖息环境

灰雁的栖息地常为不同生境的淡水水域,例如富有芦苇和水草的湖泊、水库、沼泽、河口、沙洲、湿草原等。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灰雁为迁徙性鸟类,除繁殖期外,成群活动,通常在9月底集群南迁,迁徙期间常形成上千只的群体。飞行时排成一字或人字形阵列,飞行高度很高。通常晚上迁徙。有时边飞边叫,鸣声宏亮、清脆而高。

繁殖于苏格兰的灰雁个体大多在9月中旬迁徙,并于10月中下旬抵达越冬地,并于次年的4月上旬开始春季迁徙。繁殖于冰岛的个体会先到达丹麦西部,再到达荷兰;越来越多的个体经法国西北部或瑞典前往荷兰;也有迁徙到不列颠群岛的个体,其通常在10月完成它们的秋季迁徙。繁殖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个体常经丹麦或德国东部向荷兰迁徙。

繁殖于中国北部的个体大多在9月左右至11月中旬向南迁徙,并在次年3月中旬开始向黑龙江、内蒙古等北部地区迁徙,期间会跨越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

觅食行为

灰雁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如各种植物的根、茎、叶、嫩芽、果实和种子等;有时也吃一些动物性食物,如螺、虾、昆虫等。常在植物丛生的水域岸边、草原、农田、荒地和浅水处觅食。

灰雁的觅食时间集中在日间,通常在清晨太阳未升起时便成群结队地飞往矮草地、农耕地等地觅食,采食结束后常飞到附近其他水域中较为隐蔽安全的地方进行休息,直到黄昏时刻才飞回夜晚的休息地。但换羽期个体会有喜好利用夜间觅食来减少被捕食风险的觅食对策。冬季在无干扰的情况下,通常觅食和休息都在同一地方。

防御行为

灰雁在陆地和水上均行动敏捷谨慎,休息时常用一只脚站立。游泳、潜水均好,但不能持久,非不得已时,很少潜水。当它们聚集在一起休息或者觅食的时候,常由一只或几只在旁边警戒,警惕性极高,一旦发现有危险因素靠近,它们就会迅速起飞,其他灰雁也会跟着一起飞走。

生长繁殖

灰雁繁殖期为4~6月,通常飞抵繁殖地后便开始营巢,多成对或成小群,雌雄亲鸟共同营巢。巢多于偏僻的水边草丛或芦苇丛中,也有在岛屿、草原和沼泽地上营巢的,有时在一些营巢环境好的地方巢特别集中,巢间距仅10米左右。巢一般在水域附近,周围水深30~50厘米,营巢时就地取材,一般由芦苇、蒲草和其他干草构成,四周和内部垫绒羽。灰雁交配地点常选于陆地,通常在早上进行。

4月初至4月末产卵,窝卵数4~8枚,一般为4~5枚,卵白色、缀有橙黄色斑点,卵重156~184克,由雌鸟孵化,雄鸟在附近警戒。孵化期27~29天。5月初至5月末雏鸟陆续孵出。雏鸟早成,孵出后不久便能随亲鸟活动,初出雏鸟重100~102克,体长200~210毫米,一般2~3年达性成熟,也有不到2龄便开始结对的。

成鸟于6月中旬集中换羽,晚者可至8月份。它们会在摄食方便且安全的区域集聚在一起,经历持续约1个月的集中换羽期,期间无法飞行。

灰雁平均寿命12年,平均世代长度11.6年。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灰雁分布范围广,种群数量基数大,据国际鸟类生命组织2015年调查,灰雁在全球范围约有1000000~11000000只个体;在欧洲约有519000~853000只个体。灰雁种群数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

致危因素

灰雁在各地均受到较大的狩猎威胁;也常因对作物造成破坏而遭受到农民的捕杀。除了人类外,还受到其它天敌的威胁,如金雕、乌鸦、鹰、隼和狐属等。

其栖息环境的破坏也是致危因素之一:工业污水的排放、石油污染等导致其生境破坏;过度砍伐、燃烧芦苇使得其适宜繁殖地数量锐减。

灰雁为禽流感易感动物,因此可能受到病毒性疾病的威胁。除易感病毒外,其容易摄入铅并导致金属中毒。

保护级别

于201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无危(LC)。

于2023年被列入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保护措施

2020年10月,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对灰雁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养殖活动,除适量保留种源等特殊情形外,引导养殖户停止养殖。

欧洲部分国家已采用重新引入或引进灰雁的方式扩大种群数量。例如奥地利比利时德国部分地区、爱尔兰荷兰等。

物种对比

相关知识

灰雁为家鹅祖先之一

根据家鹅在形态、生理和杂交试验比较以及地理分布等,多数学者认为欧洲鹅的祖先是灰雁。中国家鹅可根据其来源分为中国鹅和伊犁鹅。伊犁鹅主要分布于新疆伊犁地区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形态与灰鹅相似,故认为伊犁鹅与欧洲鹅一样,起源于灰雁,这也是中国唯一起源于灰雁的家鹅品种。其它中国家鹅体型相似,因而统称为中国鹅,中国鹅则起源于鸿雁。来源于灰雁的家鹅头部无额疱,颈较短而直,前驱几乎与地面呈水平状态;而来源于鸿雁的的家鹅鹅头部有额疱,细长呈弓形,前躯抬起与地面保持明显的角度。

关于灰雁的趣事

据报道,在公元前390年之后,灰雁一度被罗马人认为是神圣的标志。原因是当高卢人试图爬进罗马古城时,灰雁通过大声鸣叫来告诉罗马人外敌即将入侵,从而拯救了罗马城。此后,凯撒认为灰雁是神圣的,并下令不得再食用灰雁。

参考资料

灰雁.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10-10

..2022-12-06

《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草局.2024-10-21

..2022-12-06

..2022-12-06

《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国家林草局.2022-12-06

..2022-12-06

..2022-12-06

..2022-12-06

鸿雁.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2-12-06

豆雁.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2-12-06

白额雁.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2-12-06

..2022-12-06

..2023-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