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蓟
菜(拉丁名:Cynara scolymus L.),别名食托菜蓟、朝鲜蓟、洋蓟、菊蓟、法国百合等,菊科(拉丁名:Compositae)菜蓟属(拉丁名:Cynara)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的中部与西部地区,在法国、中国、意大利、西班牙、南非、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有大面积的栽培。自然状态通过种子繁殖,喜湿润的环境,属长日照作物,适合在肥力好、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中生长。株高可达2米,茎直立,粗壮,具有条棱;叶大形,叶片质地薄,草质,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白色,被稠密或稀疏的绒毛。具有极大的头状花序,生分枝顶端;总苞片具多层;小花紫红色。瘦果为长椭圆形,具4棱,顶端为截形。花果期7月。
菜蓟叶可以入药,疏肝利胆;头状花序可以作为蔬菜食用,味道鲜美,植株其余部分也可以制作成商品转化为经济价值。菜蓟花开放时炫彩夺目,也可作为一种观赏植物进行栽培
栽培历史
菜蓟具有肉质可食用的大型头状花序,并且当幼叶柄变白时可作为软菜梗食用。起初由罗马人和希腊人对菜蓟进行栽培并食用,也被用于外敷以去除腋下或其他身体部位的恶臭。后被法国和西班牙殖民者引种到美洲大陆,在欧美地区菜蓟被誉为“蔬菜之皇”,也有上百年的食用历史。
在19世纪80年代,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等地开始对菜蓟的引种,最终由于气候因素的限制没有形成规模产业。但是在云南省,由于其气候冬暖夏凉的优越特性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合菜蓟的栽培,在2006年时栽培面积就达到了2000公顷。
形态特征
茎
株高可达2米,茎直立,粗壮,有条棱,上部分枝,全部茎枝皆被有蛛丝状毛或毛变稀疏。
叶
叶大形,基生叶莲座状;下部茎生叶均为长椭圆形或宽披针形,长约1米,宽约0.5米,二回羽状全裂,下部渐窄,具有长叶柄;中部及上部茎叶逐渐缩小,无叶柄或沿茎梢下延,最上部及接头状花序下部的叶为长椭圆形或线形,长约5厘米;全部叶片质地薄,草质,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白色,被有稠密或稀疏的绒毛,二回裂片先端或叶先端无长硬针刺。
花
头状花序极大,生分枝顶端,植株含多数头状花序;总苞片具有多层,覆瓦状排列,为硬革质,几近无毛,中外层总苞片先端渐尖,但不成长为硬针刺,内层总苞片先端长有硬膜质的附片。小花为紫红色,花冠长4.5厘米,细管部长2.8厘米,檐部长约1.7厘米,裂片长约9毫米;雄蕊5个,聚药;花柱2裂,柱头长于花冠。
果
瘦果为长椭圆形,具4棱,顶端为截形;冠毛白色,多层,长约3.6厘米,呈刚毛羽毛状,向先端渐细,基部联合成环,整体脱落。
种
内含一枚种子,为倒卵形,表面污白色或淡黄色,含油分。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菜蓟的原产地为地中海沿岸的中部地区及西部地区。在法国、中原地区、意大利、西班牙、南非、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有大面积的栽培。
中国分布
生长习性
菜蓟喜湿润,属长日照作物,需要充足的日照,不耐阴;生长适宜温度10~20℃,营养生长期不耐高温;适合在肥力好、土层深厚且排水性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中生长,土壤pH值6.5~7最为适宜。
花果期7月,每年有两次营养生长期高峰,分别为4月中旬~6月上旬和9月中旬~12月上旬。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菜蓟雌雄同花,异花授粉结实率高于同花授粉,种子表现高度杂合;当年种子萌发率80%左右,隔年种子萌发率显著下降。
人工繁殖
人工栽种菜蓟时常用播种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方式。
播种繁殖
在温室等保护地内育苗,用温水浸泡种子后,用湿棉布包裹进行催芽;3天左右挑选露白的种子进行播种,约4~5天出苗。苗龄40~45天,有6~8片真叶时定植。
分株繁殖
在10月挑选健壮的成年植株,将合适的大分蘖[niè]苗切下,直接定植于大田,气温低地区需要先挖沟后假植,保持贮藏温度2~3℃,次年春季再定植。
常见品种
菜蓟常见栽种品种为绿球(Green Globe Artichoke)和帝王之星(Imperial Artichoke)。
绿球是美国栽培最为广泛的品种,其花苞呈圆球状,花苞片为青绿色。该品种具有花苞紧实、鲜嫩的特点,其可食用率为49.5%。绿球温度适应范围相对广泛,处于生长期时在5~28℃时均可生长,并且能够耐0℃左右的低温与霜冻。绿球生长期大约为156天,采收期在118天左右。
帝王之星在西班牙被广泛栽培,花苞呈卵球状,花苞片为紫色或者青绿色,可食用率为46.8%。该品种对于温度的适应范围为6~27℃,能耐2~3℃的的低温。营养生长期169天左右,采收期110天左右。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选择排水好、高肥力、土层厚、排灌条件良好的砂质壤土地块作为种植地。在种植前应当将田深翻、深耕,将前茬残株和禾本科杂草清理干净集中处理。按照一定规格作然后覆盖地膜,充分晒垡[fá]以提高低温,有助于减少田间病虫害;将合适的化肥与农家肥施用在底再用土覆盖。
定植
定植时间一般视天气与苗的生长情况来定,在气温温度15℃,10厘米地温稳定10℃以上时即可进行定植,大小苗须分开栽种,以利于田间生长整齐。开沟或挖穴定植,定植后及时浇水。
肥水管理
及时追肥,一般在菜蓟定植后、莲座期、现蕾期各施一次肥。以后在每采收3~5次花蕾后进行追肥。
菜蓟的现蕾至开花期之间均需要大量的水分,需要及时灌溉补充水分,以保持土壤湿度。当遇到降雨过多,导致田间积水时,需要及时开沟排水,避免根部腐烂。
中耕除草
菜蓟的生育期中,需要2至3次的中耕除草,以此来提高田中土壤的通透性。
病害防治
常见病害为根腐病,多发于雨季和潮湿不透气的地块,病株的根茎部以及根部呈淡褐色至褐色腐烂,严重时导致整株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在收获后应该彻底清除残株并处理,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高畦栽培。生长期间应加强田间管理,避免田间积水;加强中耕松土,及时防治地下害虫。
虫害防治
常见虫害为蚜虫和地老虎等。
防治方法:蚜虫易发于定植后,可通过覆盖银灰色地膜、喷洒印楝素[yìn liàn sù]水剂稀释液防治。地老虎可用杀虫灯诱杀成虫或使用敌百虫与处理过的麦麸[mài fū]混合诱杀幼虫。
功用价值
药用价值
菜蓟作为一味中药材被《中华本草》收录,药用部为菜蓟叶。菜蓟味甘、性平,有舒肝利胆、清泻湿热的效果,主治黄疸[dǎn]、胸胁胀痛以及湿热泄痢。
经济价值
菜蓟是一种低热量高档蔬菜,可食用部位是其鲜嫩的花序,并且内含丰富的维他命和矿物质。菜蓟可以作为蔬菜供人食用,可以鲜食、盐渍、速冻或加工成罐头;茎叶可以制作成动物饲料或者深加工后制成酒液、化妆品;花苞的外苞片可以制作保健茶。同时,菜蓟的头状花序绽放时,其花朵炫彩夺目,也可作为一种观赏植物进行栽培。
产业状况
世界市场
菜蓟在欧美地区有着数百年的食用历史,有稳定的市场。随着科技的发展,菜蓟药用价值不断被开发,人们对于菜蓟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菜蓟货源也愈发紧俏。2020年世界市场贸易,各个国家共出口菜蓟约4.6万吨,贸易总额6735.7万美元;共进口3.4万吨,贸易总额5341.9万美元。
中国市场
菜蓟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初就曾被科研机构作为珍稀蔬菜研究报道过,也有小规模的引种栽培但未能发展。直到2001年昆明市政府农业部门与某公司合作引种后才得到迅速发展。2016~2020年中国菜蓟出口总量为6吨,贸易总额3.9万美元;进口总量为55吨,贸易总额37.7万美元。
参考资料
.菜蓟.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2022-12-02
菜蓟.中国植物志..2022-12-02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