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怡濂
金怡濂(1929年9月5日-),出生于天津市,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天河一号事业的开拓者之一,“神威”超级计算机的总设计师。
金怡濂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曾在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与计算技术研究所进修,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3年至1998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4年至2000年,担任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和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主任,现任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
金怡濂主要从事电子计算机体系结构、高速信号传输技术、计算机组装技术等方面研究,提出了基于通用CPU芯片的大规模并行处理计算机设计思想和技术方案,实现了中国超级计算机向大规模并行处理方向的发展,还参与了104机、大型晶体管计算机的研制,领导设计了“神威Ⅰ”“神威Ⅱ”巨型计算机,为中国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和赶超世界计算机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2002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3年,金怡濂成为第三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唯一获奖者。2010年5月,国际永久编号“100434”这颗小行星以金怡濂的名字命名。2012年,获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
人物经历
早年与学业经历
1929年9月5日,出生在天津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留学美国的工程师,母亲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1935年,进入天津天津市耀华中学小学就读,开始接受启蒙教育,而耀华是当时天津的一流学校,1941年,小学毕业。
1941年,升入天津市耀华中学,1947年,于该校毕业报考大学,成绩出来后,同时被清华大学、北洋大学等四所大学录取,最终选择重视基础课的教学的清华大学电机系,与朱基为同班同学,1951年,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
工作经历
大学毕业后,服从国家分配,被派到上海市的中国电话公司工作,不久后以出色的工作表现,获得了去莫斯科学习计算机研制的机会,自此,与计算机结下了不解之缘。1951年年底,抵达莫斯科,被分配到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与计算技术研究所进修学习。
1958年,进修完的金怡濂回到国内想有所施展,但当时处于“大跃进”的浪潮,金怡濂只回原单位和领导报了到,随即参加中国第一台大型计算机104机的研制,作为技术骨干冲在了研制第一线,不久这台计算机研制成功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1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1959年初,被原单位召回,开始参加总参某研究院代号为“5号”的大型计算机研制工作,并担任逻辑设计组的副组长、运算控制分组的分组长,1963年,随着全国性的“三线”建设热潮,金怡濂跟随研究所转移到西南山区,在大西南待了20年。1969年,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和总体组组长,主持了运算速度为350万次/秒的九〇五乙机系统的研制,1976年,该机调试成功,开创了我国并行机研制的先河,1986年,金怡濂组织开展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的研制,1991年,第一台大规模并行处理计算机亿次机宣告研制成功。
1992年,成立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金怡濂任该中心的主任,随后“神威”机研制方案出现在论证会上,经过了几轮论证,机器被命名为“神威Ⅰ”,这个千亿级机的方案,由金怡濂则担任总设计师。1994年,凭借在计算机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和作出的贡献,金怡濂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996年,终于把“神威Ⅰ”研制出来。2001年底,参与研究的“神威Ⅱ”各项关键技术均告突破,使中国计算机研制水平继续位居世界前列,截至2021年,还在担任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
在社会任职方面,金怡濂曾任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和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1969年,金怡濂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和总体组组长,主持了运算速度为350万次/秒的九五〇乙机系统的研制。他在国内首次提出双机并行处理方案,全机采用完整的校验、校正、复算系统,并在大型机中使用射极耦合逻辑电路,成为国内最先采用这种电路者之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微处理机芯片迅速发展,金怡濂提出基于通用CPU芯片的大规模并行计算机设计思想、实现方案和多种技术相结合的混合网络结构,解决了200余个处理机互连的难题,并研制出运算速度达到当时国内领先水平的并行计算机系统,实现中国超级计算机向大规模并行处理方向的发展,推动中国巨型计算机研制进入与国际同步发展的时代。
20世纪90年代初期,金怡濂被任命为“神威Ⅰ”总设计师,经过与科研人员合作,1996年国庆50周年前夕,“神威Ⅰ”通过测试,大大超过了“摩尔定律”的速度,实现了我国巨型机的跨越式发展。在“神威Ⅰ”成功后,金怡濂又2001年底,“神威Ⅱ”问世,运行速度和系统效率超过了当时世界上排名第一的计算机的效率指标,机器体积和能耗等指标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中国计算机事业开启了以“世界速度”奔跑的崭新纪元。2003年,作为技术顾问,开始积极参与国产CPU芯片的研制和开发,并指导了使用“中国芯”的“神威蓝光”超级计算机的研制。
人才培养
金怡濂以科学家的睿智和眼光,培养和扶植了一批计算机工程技术的青年专家,他们中多人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求是”实用工程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的获奖者,有的成为工程院院士。
学术论文
社会职务
荣誉与奖励
荣誉
科研奖励
评价
“他是一颗“火种”,他和他的团队提出多项重大技术创新思想,让中国计算机事业之火得以熊熊燃烧。”(中国工程院评)
“他不仅是一个事业心强、责任感重的科学家,还是一个惟才是举,知人善任的领导。他打破用人论资排辈的观念,大胆培养使用年轻人。”(中共常州市委党史工委评)
“他始终站在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的前沿,矢志不移地为提高我国计算机技术水平而不懈奋斗。”(中国计算机学会评)
“金怡濂作为技术开发的主要负责人,先后提出多种类型、各个时期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超级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方案,并组织科技人员共同刻苦攻关,予以实现,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突破性的成果,为我国高性能计算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评)
参考资料
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金怡濂.澎湃新闻.2022-12-08
金怡濂.中国工程院院士院.2022-12-08
金怡濂.中国工程院.2022-12-08
金怡濂.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2-12-08
金怡濂:为共和国巨型计算机事业不懈奋斗.中国工程院.2022-12-08
金怡濂.国际科技创新中心.2022-12-08
金怡濂.南平市人民政府.2022-12-08
访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怡濂.常州市人民政府.2024-04-17
学党史 守初心 | 第二十五期.微信公众平台.2024-04-17
金怡濂:神威太湖之光问鼎世界冠军,他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速度.清华校友总会.2022-12-08
“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金怡濂:不辞夕阳铸“神威”.院士新闻.2022-12-08
院士资讯.中国工程院院士馆.2022-12-12
金怡濂-终身成就奖.中国计算机学会.2022-12-12
访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怡濂.清华校友总会.2024-04-17
金怡濂:“中国速度”缔造者.中国工程院.2022-12-12
金怡濂——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常州史志.20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