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
电影《火星救援》是2015年由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执导,马特·达蒙(Matt Damon)、杰西卡·查斯坦(Jessica Chastain)等人担任主演的美国科幻。影片于2015年10月2日在美国院线上映,2015年11月25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影片根据安迪·威尔(Andy Weir)的同名小说改编,故事背景设定在公元2035年,讲述了由于火星风暴而意外被滞留在火星上的航天员马克·沃特尼依靠自己的知识与才智,在美国航空航天局(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帮助下,最终顺利返回地球的故事。截至2023年12月9日,影片在北美本土获得了2.28亿美元的票房成绩,同时全球累计票房共6.31亿美元。影片在中国内地上映首日就获得了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的票房,短短三天就超过了一亿元人民币。
影片上映后在奥斯卡金像奖、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美国电影电视金卫星奖、美国电影学会奖中获得了二十项提名。影片获得了2016年度美国电影学会年度最佳电影奖,第73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喜剧类最佳影片、喜剧类最佳男主角奖。
影片剧情
公元2035年,美国航空航天局派遣战神三号前往火星探测。在火星的阿西达利亚平原上,宇航员们正在进行着第十八个太阳日的工作。在突如其来的风暴天气中,航天员马克·沃特尼(马特·达蒙 饰)意外被天线击中而下落不明。为了保证其他人的安全,误以为马克已经牺牲的队员们驾驶赫尔墨斯号返回地球。但马克其实还活着,他回到研究站处理伤口并清点了物资。马克需要独自在火星上坚持四年,等待下一组研究员的到来。好在马克还是一名植物学家,他将航空基地布置成可供植物生长的大棚,利用火星土壤培育土豆,并通过剩余的联氨来制造水,成功解决了食物紧缺的问题。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研究员意外发现了火星上马克生活过的痕迹,得知了马克仍然在世的消息,准备实施救援计划。马克也试图与NASA取得联系,他决定前去寻找因故障而失联的探路者号火星探测器。马克在探路者号的摄像头前放置文字板,地球上的研究员们很快明白了马克的意图,并与他取得联系。马克采用16进制的ASCII码与NASA交流,用摄像头的旋转角度对应英文中的26个字母。在艰难的字母对话后,NASA将入侵探测车系统的方法告知马克。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马克终于能使用文字与美国航空航天局取得联系。
在第134个火星日,由于漏气导致压力舱发生爆炸,马克种植的阳芋全部死亡,且由于缺乏培育环境而无法再次种植。NASA的物资补给火箭也因为缺乏检测和实验,不幸在太空中爆炸。眼看一切希望都要破灭之际,中国国家航天局伸出了援助之手,愿意使用中国太阳神火箭的助推器协助物资运送。天体动力学家里奇(唐纳德·格洛沃 饰)想到了利用正在返回地球的赫尔墨斯号帮助马克快速获救。由于这个计划有一定的危险性,美国航空航天局最终选择了保守救援的方案。飞行总监偷偷地将里奇的计划告诉给了战神三号的组员,组员们一致决定返回火星营救马克。
得知消息的马克在NASA的指引下前去寻找战神四号的升空器。由于升空器的质量过重,速度受限,升空器没有抵达预定高度。指挥官梅丽莎·刘易斯(杰西卡·查斯坦 饰)下令使用推进器让赫尔墨斯号变轨,同马克保持在同一高度上。但变轨导致赫尔墨斯号速度过快,仍然无法与马克对接。梅丽莎再次下令炸掉赫尔墨斯号的气密舱,帮助航天器减速。马克打开升空器,刺穿航天服帮助自己靠近赫尔墨斯号,最终被梅丽莎抓住,成功将他救回了赫尔墨斯号。赫尔墨斯号搭载着马克和他的队友们顺利返回了地球。
主要角色
影片制作
前期筹备
影片改编自安迪·威尔的同名小说。2009年安迪·威尔开始在网上连载小说,这部作品的故事设定和科技手段都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火星计划而创作的。小说吸引了大量专业人士,许多有过NASA工作经历、宇航员身份的读者为威尔贡献了专业知识。2013年3月,兰登书屋以六位数的价格买下了小说的纸质版权。此后,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找到安迪·威尔,和他商讨起电影改编权的问题。
剧本是在安迪·威尔的小说与编剧德鲁·戈达德的“科学事实”的结合上被创作出来的。德鲁·戈达德曾有改编、执导《火星救援》的意向,并与工作室讨论过这个问题。在德鲁·戈达德的计划流产后,这本书又引起了雷德利·斯科特的注意。2014年5月,雷德利·斯科特与制片厂沟通执导《火星救援》的问题,并让马特·达蒙担任主角。雷德利·斯科特开始筹备电影时,安迪·威尔联系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看中了影片促进太空探索的主题,决定协助解决影片在制作时遇到的技术和科学问题。
拍摄
NASA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都对影片的拍摄提供了相当大的帮助。其中,NASA负责宇航员和航天器部分的道具和技术指导,JPL则为影片提供了火星上的漫游器。影片的总拍摄时长为70天,其中有21天花费在拍摄NASA丰富的细节内容上。
在影片中,马特·达蒙所饰演的马克由于食物紧缺而日渐消瘦。为了节省拍摄时间,剧组决定采用替身演员代替满身肌肉的马特·达蒙,最终的成片里只有两个镜头展现出了马克的消瘦状态。
数字特效
影片中火星表面的场景都是在约旦著名的“玫瑰沙漠”瓦迪拉姆里完成取景的。随后通过实景拍摄与后期CG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最终效果。此外影片中火星土壤的红色色调也是通过后期特效技术完成的。导演雷德利·斯科特称,最难的其实是天空的色彩。由于火星表面缺乏空气,是不会有天空和蓝天的,但会有风和尘,于是摄制组就“擅自做出了一个尘、云,这可能是我们自己添加的不是特别科学的东西”。
幕后故事
在影片的映后采访中,马特·达蒙开玩笑地说自己近几个月都不想再看到阳芋,并表示不希望《火星救援》再有续集,他直言“我不要被扔回火星”。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也表示本片将不会拍摄续集。
雷德利·斯科特曾经亲自绘制了一张与剧情息息相关的封面草图,画面内容是马克在火星上坚定的说:“我一定要离开这个星球”。随后,这张草图被美国的猎户座飞船携带着升上太空,并顺利完成了围绕地球飞行两圈的任务。
《火星救援》是哈里·格雷格森-威廉姆斯和雷德利·斯科特在影片配乐上的第四次合作。
主题与风格
主题亮点
与其他以探索太空为主题的影片相比,《火星救援》与众不同。影片没有刻意营造外层空间的神秘氛围,没有过分强调科学主义在太空探索中的绝对统治作用,也没有凭空设想人类与外星生命间的冲突对抗,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对人类个体的塑造和刻画上。对“人”的强调使影片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通过质朴的影像风格,影片完成了一个关于“拯救”的通俗故事。“将银幕上的宇宙奇观与‘崇高’的主题感受相结合,在叙事中深化了人类学主体性,凸显了主体的自我觉醒和自我肯定”。马克在火星上并没有展现出传统星际探索题材中主人公解决人类生死关问题的英雄壮举,在这里马克的壮举就是在火星表面种出阳芋。这样的叙事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太空探索的神秘性,将其日常化、生活化处理。
影片叙事
影片围绕着“救援”的叙事核心展开铺陈,将马克的自救与地球的援助当成两条同时发展的线索交叉展现。影片以轻松诙谐的方式呈现出紧张焦虑的火星救援过程。马克通过在火星上的幽默趣味降低自己的孤独和恐惧,同时也让观众看到主人公被营救的希望和火星探索的重要意义。
《火星救援》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所有的科学探索和人物行动都是围绕着“生存”这个主题展开的。影片将荒岛求生的故事放置在太空背景中,其内核仍然是人类在面对无法掌控的环境时本能的求生意志。因此有了这个核心前提,无论影片采用的科学方法和运算实验对于观众来说有多陌生,都不会让人感到枯燥,反而让观众感到新鲜和酷炫。
镜头语言
影片为了展现火星的独特景观,在色调选择上采用了大片的红色、橘黄色等饱和度较高的暖色色调。在影片的拍摄中,大量使用全景镜头展现火星的风景空间。全景镜头的使用能将视觉效果扩大化,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到这个瑰丽广袤的红色星球上神秘的地貌与布局特征,为观影带来一种新奇的体验。另一方面,空间的广袤、荒芜与人物的渺小、孤独形成了对应,广阔无垠的火星给人一种无法逃脱的无力感,让人不禁猜测马克究竟能否逃出这里?
影片中另一个比较特色的镜头使用方式是镜头中的“镜头”。影片中呈现出马克对着镜头展现自己生活状态的场景。镜头中的“镜头”带给观众一种偷窥的视角,仿佛是观众们用来观察马克的第三只眼睛。影片巧妙利用居住舱和探险车中的摄像头记录主人公生活,坐在镜头对面吃饭的马克仿佛就在跟我们说话,观众们就是马克唯一的朋友,通过“镜头”了解着他所有的喜怒哀乐。这种真实性能让观众更进一步融入到影片的剧情中去。
荣誉奖项
影视荣誉
制作与发行
上映信息
反响与评价
截至2023年12月9日,《火星救援》在烂番茄收集的387篇专业影评中“新鲜度”为91%,观众“爆米花指数”为91%。IMDb评分为8.0分,豆瓣网评分为8.5分。Metacritic网站收录的46篇专业影评中,《火星救援》平均得分为80分。
影片收获了很多正面评价。《洛杉矶时报》影评人Kenneth Turan认为:“《火星救援》是一部尊重我们当中最极客者的电影,并且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回报。”美国媒体Salon的影评人Andrew O’Hehir认为:“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爆米花奇观,也是一幅极具说服力的外星球生存的肖像。”《芝加哥论坛报》的影评人Michael Phillips认为:“这是多年来最令人欣慰的科幻电影之一。”《纽约邮报》的影评人Lou Lumenick认为:“《火星救援》是一部直截了当、惊险刺激的有关生存和救援的冒险,没有像《星际穿越》那样的形而上学和情感陷阱,纯粹是乐趣。”
一些评论对影片提出了质疑。《乡村之声报》影评人Stephanie Zacharek称:“它是自信的、大摇大摆的科幻小说,而不是呈现绝望。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像《火星救援》这样精致且昂贵的影片却缺乏诗意的原因。”美国媒体Slant的影评人Jaime N. Christley认为:“《火星救援》追求的是质感、系统和人物行动的概念,但它缺乏说服力,也没有为这种古怪提供真正的动力。只剩下一串巴甫洛夫式的提示,以确保情感线索的如期到达。”美国媒体SFGATE的影评人Mick LaSalle认为:“雷德利·斯科特的这部新电影引人入胜,却又拥挤冗长,这是一个奇特的案例。它把所有看似困难的事情都处理得很好,但在本应容易的地方却陷入了困境。”
参考资料
火星救援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电影.2022-12-13
火星救援 (2015).时光网.2022-12-13
《火星救援》曝光新剧照 马特·达蒙迷失险境.1905电影网.2022-12-13
《火星救援》首日5700万 超《地心》《星际》.搜狐娱乐.2022-12-13
《火星救援》全国票房破5亿.海南日报.2022-12-13
《火星救援》冤案:奥斯卡为啥无视老雷?.新浪娱乐.2022-12-13
美国金卫星奖揭晓 《聚焦》横扫四项大奖.搜狐娱乐.2022-12-13
火星救援 The Martian 获奖情况.豆瓣电影.2022-12-13
马特-达蒙凭《火星救援》获金球奖喜剧类最佳男主角.中国青年网.2022-12-13
刷金球奖获奖片单前,不妨先读读这些电影原著.澎湃新闻.2022-12-13
水,这个火星上也有!一个太空宅男的火星生存指南.澎湃新闻.2022-12-13
火星生存指南:最会种土豆的宇航员来了.澎湃新闻.2022-12-13
马特·达蒙:花上千亿美元救“我”很值得.澎湃新闻.2022-12-13
《火星救援》马特达蒙与4位中国博士聊了什么?.人民网.2022-12-13
《火星救援》不拍续集 马特·达蒙:不要被扔回去 .中国新闻网.2022-12-13
火星救援 (2015).1905电影网.2022-12-13
火星救援 (2015).时光网.2022-12-13
火星救援 The Martian (2015) .豆瓣电影.20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