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氏雅罗鱼
瓦氏雅罗鱼(拉丁学名:Leuciscus waleckii),,“瓦氏”取自拉丁学名中“waleckii“的音译,亦名华子鱼、白鱼、雅罗鱼属,是一种耐寒耐盐碱性的经济鱼类。瓦氏雅罗鱼平均体长为5~26厘米,平均体重150~400克,最大可达2300克。鱼体长而侧扁,背部灰褐色,体侧银白色,各鳍为灰白色,生殖时胸鳍、腹鳍及臀鳍呈浅黄色。鱼体均被覆半椭圆形中等大小鳞片,侧线以上鳞片后缘密布灰黑色小点。雄性成鱼吻部、两颌、眼周及胸鳍内侧有白色追星。
瓦氏雅罗鱼广泛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及中原地区等地水域。习性偏好低温,耐寒喜氧,通常栖息于水流较缓、水质清澈、沙砾铺底的江河口、湖泊及山涧支流,具高强耐盐碱性。
瓦氏雅罗鱼种群数量稳定,于202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评估等级为无危级(LC)。
瓦氏雅罗鱼具有一定食用价值、经济价值、种质资源保护价值及生态价值。瓦氏雅罗鱼肉备受消费者欢迎,且生性喜好结群便于捕捞,亦可推广养殖,具有一定食用及经济价值;作为特殊的高强耐盐碱性鱼类,瓦氏雅罗鱼成为多个种质资源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同时其作为候鸟迁徙途中的捕食对象,展现出重要的生态意义。
分类研究
1869年波兰博物学家迪博夫斯基(Dybowski)首次描述并命名了瓦氏雅罗鱼,此后该种的分类学史上存在分歧。1876年俄罗斯动物学凯斯勒(Kessler)将采自中国达里诺尔和黄河的两尾雅罗鱼标本分别命名为Squalius mongolicus(即瓦氏雅罗鱼的同物异名体)及Squalius chuanchicus(即黄河雅罗鱼的同物异名体),1914年有研究者将凯斯勒所命名的这两个种重新归并至雅罗鱼属(Leuciscus),并提出黄河雅罗鱼(Leuciscus chuanchicus)应当是达里诺尔雅罗鱼标本(Leuciscus mongolicus)的同物异名体,之后在1970年,罗马尼亚鱼类学家班纳雷斯库(Bănărescu)核对标本后同意前者的意见,并对达里诺尔标本进行了补充描述。1987年,中国研究者通过比对标本及对前述文献分析研究后指出,黄河雅罗鱼与达里诺尔标本应为不同种,而通过将达里诺尔标本与采自辽河及黑龙江省水系的标本进一步比较后,发现前者与后者形态特征类似,应为同种异名体,即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
之后进行的分子生物学及生物信息学研究显示,依据栖息环境不同,瓦氏雅罗鱼可分为淡水群体和碱水群体。这两类群体间存在遗传进化层面上的差异,且淡水群体进化较快,分化时间范围广,碱水群体进化较慢,分化时间范围也相对更狭窄。生理生化研究同样显示,两种群体的瓦氏雅罗鱼在部分生理指标上存在差异。而在之后一项基于瓦氏雅罗鱼遗传分化的研究指出,长期的地理隔离使瓦氏雅罗鱼形成碱水环境为主的达里诺尔流域和淡水环境为主的黑龙江流域两大独立类群,虽然二者存在遗传进化及生理指标上的差异,但并未分化为不同的种或亚种。
形态特征
瓦氏雅罗鱼平均体长为5~26厘米,平均体重150~400克,最大可达2300克。鱼体体型随体长而变化,腹鳍始点前方体高达到最高,通常为体宽的1.5~1.7倍,体长为体高的3.7~4.4倍,为头长的3.4~4.1倍,为尾长的2.9~3.4倍。
瓦氏雅罗鱼体长而侧扁,背缘斜且微凸。体背部灰褐色,体侧银白色,鱼体被覆半椭圆形中等大小鳞片,基部可见明显放射线纹,后缘呈灰色。瓦氏雅罗鱼头部较短,且长度小于体高。眼较大,无须,吻不突出,口端位,口裂倾斜,且长宽大致相等,上下颌等长,唇薄、无角质边缘,下咽齿两行,鳃孔大,鳃膜连腮峡,鳃耙呈小突起状。鱼身侧线完全,前端高,自腹部稍向下弯成弧形,延伸到尾柄中轴偏下。腹部圆,无腹棱。除生殖时胸鳍、腹鳍及臀鳍呈浅黄色。其余时期各鳍为灰白色,背鳍起点至吻端距离与至尾鳍基距离相等或稍大,共具3根硬棘和7根软条,胸鳍侧下位,呈尖刀状,共具1根硬棘及17~19根软条,臀鳍宽而短,形态类似背鳍,起点距腹鳍起点较距尾鳍基部更近,共具3根硬棘及9~10根软条,腹鳍始于背鳍前方,后端圆凸,共具1根硬棘及8~10根软条,尾鳍深叉状,上下等长,分枝为6~8根硬棘及17根软条。侧线鳞共49~51片,侧线以上鳞片后缘密布灰黑色小点。雄性成鱼吻部、两颌、眼周及胸鳍内侧有白色追星。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瓦氏雅罗鱼为普生鱼类,广泛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及中国等地水域。
中国分布
瓦氏雅罗鱼多分布于黑龙江水系,其余水系如鸭绿江、图门江、辽河及黄河均有分布。其中在黄河流域,该鱼以河套平原及甘肃省最为常见,河南省、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及青海省等省区亦可见;在内蒙古自治区除额济纳河水系外的水域常见。
栖息环境
瓦氏雅罗鱼为中上层淡水鱼类,通常栖息于水流较缓、水质清澈、沙砾铺底的江河口、湖泊及山涧支流,完全静水中少见。生性偏好低温,且耐寒喜氧,具高强耐盐碱性,最适宜水质透明度约为30厘米,每升水中溶氧量大于5毫克,水体弱碱性。瓦氏雅罗鱼部分群体在每升湖水碱度为53.8毫克的达里湖中依然正常生长,但繁殖时仍需洄游至淡水河流产卵。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瓦氏雅罗鱼属杂食性鱼类,食性广泛,可摄食包括底栖动物、水生昆虫、小鱼和水生维管植物等在内的动物性及植物性食物。食性随体长而发生变动,幼鱼体长7~8毫米时开口摄食,体长7.5~15毫米时主要以小桡足类为食,15~20毫米时以枝角目等为食,20毫米后开始摄食空中飞虫和水生昆虫幼虫,成鱼主要摄食底栖水生昆虫或底栖无脊椎动物。
社群行为
瓦氏雅罗鱼喜好集大群活动,每到夏季傍晚,可见该鱼结群浮于水体上层。
节律行为
瓦氏雅罗鱼具明显洄游规律,江河刚解冻,水面尚有流冰时便成群向上游洄游产卵,产卵完成后进入湖岸河边摄食肥育,到了冬季再进入深水区越冬。
生长繁殖
瓦氏雅罗鱼寿命较长,繁殖力强,属多次重复性产卵鱼类,产卵期一般在4~5月,但随各地水温不同产卵期也相应变化,如在中国山西、陕西及河南区域为3月中旬~4月中旬,在中国的内蒙古到青海区域为4月中旬。瓦氏雅罗鱼通常在水温为4-8℃时开始产卵,平均怀卵量约为1万粒,产卵时亲鱼结群于河流沙质或石砾底质处。鱼卵暗黄色,黏性,附着于沙砾或植物体等其余水底物体上,卵径2.2毫米左右。
水温在10~14℃时,受精卵经过12天孵出仔鱼,新生仔鱼隐藏于石下,经过6天左右即可开口摄食,孵化后55天到达稚鱼期,背部蓝色,体侧银色,开始长出鳞片,67天后即将到达幼鱼阶段,外观近似成鱼。
不同地域及年龄阶段的瓦氏雅罗鱼生长具差异性,生活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岱海的1龄鱼平均体长9.52厘米、2龄鱼为15.69厘米;而在流经中国内蒙古及河北省的闪电河中,1龄瓦氏雅罗鱼平均体长为7.99厘米、2龄鱼为13.42厘米。瓦氏雅罗鱼一般在3~4龄达到性成熟,此时体长约为14~17厘米。
人工养殖
因自然捕捞量下降,瓦氏雅罗鱼市场逐渐过渡至人工养殖方向。瓦氏雅罗鱼通常采用池塘主养方式,养殖用水需符合《渔业水体标准》,水源充足且水质清新。鱼种应选择无病无伤、规格均匀且经过消毒的苗种,可搭配鲫鱼等鱼种一同饲养,主要饲喂新鲜及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当年养成的个体即可达到体重平均256克的规格。
养殖期间需注重日常管理,每日及时巡塘,检查鱼类摄食、生长及健康状况;适时开启增氧机;定期对养殖池换水并做好消毒工作。在病害防治方面以预防为主、药物为辅助,可每月定期投喂适量药饵,防止病害发生。养殖过程中若感染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hydrophila)等细菌性疾病,一般采用抗生素辅以中草药治疗,并及时对周围环境进行消毒。
物种保护
瓦氏雅罗鱼属常见鱼类,虽然在部分区域内种群数量有下降趋势,但在全球范围内该物种种群数量依然保持稳定,因此于202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评估等级为无危级(LC)。
在中国,瓦氏雅罗鱼水产资源较为丰富,1995年曾有研究估算,仅中国内蒙古达里湖内瓦氏雅罗鱼的可捕量就已达45万千克,此后由于受到过度捕捞、栖息地变化及人为因素等影响,瓦氏雅罗鱼的野外野生种群数量正逐年下降,且个体呈现小型化趋势。2015年瓦氏雅罗鱼被列为中国辉南辉发河瓦氏雅罗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对象,以及中国黄河平川区段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中国大雁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其它保护对象。
主要价值
瓦氏雅罗鱼具有一定食用价值、经济价值、种质资源保护价值及生态价值。瓦氏雅罗鱼肉中肌肉含水量低、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含量丰富,营养价值高,鱼肉口感鲜美且易于消化吸收,广受消费者青睐;瓦氏雅罗鱼具集群习性,便于被小拉网或旋网成群捕捞,亦可推广养殖,是中国北方主要经济鱼类之一;作为特殊的高强耐盐碱性鱼类,瓦氏雅罗鱼成为多个中国种质资源保护区的保护对象,亦成为湖泊、水库的适宜放养对象;同时瓦氏雅罗鱼栖息的多处水域位于候鸟迂徙的线路,作为候鸟迁徙途中的捕食对象,展现出重要的生态意义。
参考资料
东北雅罗鱼.物种2000.2024-08-30
Leuciscus waleckii.COL.2024-09-10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八批国家级水产种质源保护区面积范围和功能分区的通知..yyj.20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