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
电影《城南旧事》(英文名:My Memories of Old Beijing)是一部剧情,由吴贻弓执导,沈洁、张丰毅、张闽、郑振瑶和严翔等担任主演,于1983年上映在中国大陆上映。
本片根据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女孩英子20世纪20年代在北京市生活的点滴故事,包括帮助卖艺的小女孩与邻居的疯女人认亲,在草丛里认识了因为贫穷不得不偷盗的年轻人,家里帮佣宋妈出来打工却失去一双儿女以及英子的父亲病逝等多个小故事。影片以情感为线索,充分利用电影的视听特质,重现了当时北京城内的风土人情以及生活细节,还原了老北京市井生活的真实样貌。
本片曾获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包括“最佳故事片”在内的7项提名。
剧情介绍
影片情节少女林英子(沈洁饰),幼年随父母从台湾迁往北平市(今北京)城南地区居住,在这里度过了一段快乐的童年时光。
一天,乔英子在杂货店认识了同龄的女孩妞儿(袁佳奕饰),但妞儿总是闷闷不平,让英子感到疑惑。英子家附近住着一个叫秀贞(张闽饰)的疯女人,她曾与一个大学生相爱,警察却抓走了大学生,她独自生下女儿小桂子,不料女儿却被家人扔到了齐化门(朝阳门)外,从此秀贞意志消沉,被人当做疯子。妞儿的父母经常虐待她,逼她在街头卖艺,妞儿忍受不住决定逃跑,临走前她找到英子,告诉她自己其实不是这个爹妈亲生的,而是他们从齐化门捡来的。英子回想起秀贞所说的话,发现妞儿身上有跟小桂子一样的胎记,便带着妞儿去和秀贞认亲。当晚秀贞就带着妞儿离开,却最终被火车轧死。
英子家附近的邻居接连被盗,英子在家门口的荒草地里遇见了一个行踪诡异的年轻男人(张丰毅饰),但英子并未察觉到异样,只把对方当做来拉屎的人,并与对方建立起了友谊。男人告诉英子,他很穷,但他要供养自己的弟弟,只好偷东西。过了一段时间,英子在荒草地里捡到了一个无人认领的佛像。英子的学校办活动,英子在现场看到了男人和他的弟弟在一起。又过了一段时间,男人告诉乔英子自己准备离开。英子虽有些不舍,但也无可奈何,没过几天,男人就因为偷东西被抓了。宋妈(郑振瑶饰)是英子弟弟的奶妈,负责照顾英子和弟弟的生活。宋妈为了当帮佣赚钱,把儿子留给丈夫照顾,女儿花钱送到别人家养,赚来的钱又全都给了丈夫。宋妈经常从侄子那里打听两个孩子的近况,在侄子的建议下,宋妈让英子代写了一封信回家,让家人把两个孩子带来看看。英子满心欢喜地等待宋妈的两个孩子,却从回信中得知宋妈的儿子早就病死了,女儿也被丈夫送了人,宋妈伤心欲绝,从此郁郁寡欢。
英子的父亲(严翔饰)病得越来越重,英子不顾母亲(洪融饰)的反对,到医院来探望住院的父亲。英子给父亲看了自己的成绩单,并表示自己学习挺努力,父亲欣慰地摸了摸英子的头。过了一段时间,英子的父亲去世了,葬在北平市的西山,宋妈被丈夫接回去了,英子和母亲也坐上了搬家的马车,离开了曾经居住过的城南。
角色介绍
影片制作
前期筹备
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开始介绍台湾作家的文学作品,其中就包括林海音在1960年出版的自传体小说集《城南旧事》。
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伊明率先将其改编为剧本,但北影厂后来因故未能将其完成,剧本由时任文化部副部长陈荒煤推荐给上海电影制片厂,上影厂看过剧本后同意投拍。
吴贻弓曾于50年代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学习,作为上海人,他对北京的文化氛围与生活氛围十分敏感,同时他的处女作《巴山夜雨》中所蕴含的散文风格,使得他成为导演的有力人选。
本片出现的大量老北京城的场景均由上影厂的美工在上海江湾机场的废旧场地搭建而成。本片成本为57万元,远超上影厂平均29万的预算,是由上影厂厂长徐桑楚最终决定为本片追加预算。
选角与表演
宋成导演在拍摄儿童片《闪光的彩球》过程中,曾经招募过一百多个10岁左右的儿童来试镜,吴贻弓为了寻找林英子的扮演者,和同事一起前往现场,物色合适的人选。
在上百个儿童当中,吴贻弓发现沈洁很机灵,很聪明。她会用一种探知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人,这种目光很像英子在看待她周围世界那样的目光。
因为指导儿童演戏具有一定的难度,吴贻弓在指导沈洁的表演时没有过分地描述抽象的内容和复杂的人物心理,而是以简单的指令直接告诉沈洁她需要做什么。
音乐
吴贻弓从小就熟练背诵很多李叔同的诗词,而本片的插曲《送别》正是李叔同的作品。
影片亮点
叙事特色
本片采取缀合式团块结构,几个故事之间的关系依靠时间线索发展,没有明显的因果逻辑关系。本片通过女主角林英子的限知视角,将几个故事勾连起来,又将成人的世界放置于儿童单纯的视角,奠定了全片纯洁、轻松的氛围,使得片中的故事和人物皆真实自然地流动着。
本片还呈现出散文化的特点,突破了以往中国故事片对情节与矛盾冲突的追求,弱化戏剧性,顺应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文学的“非情节化”潮流,给人以纯真、质朴与含蓄的观影感受。
抒情化与诗意美学
吴贻弓导演通过不断吸收各种文学形式中抒情的创作手法,将构建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境美作为其艺术追求,并将之融入自己的电影作品当中,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诗意美学风格,而《城南旧事》就是他追求电影诗化的代表作品之一。
本片以互不相关的三个故事,表现英子从“初次感知”到“懂得人性”再到“理解生死”的三次成长,暗含了导演对底层劳苦大众的人文关怀以及对人性生死等重大人生命题的感悟。
本片通过大量的长镜头进行“留白”抒情,形成层次丰富、内涵厚重的意象空间,如片尾英子父亲埋葬的西山景物镜头,以漫天红叶和广阔无边的天地,抒发离愁与乡愁。
本片在讲述故事之余,也不忘通过吃草的骆驼、胡同的场景和人力车等多处细节,来展现老北京城的生活面貌,以地方特色的生活细节营造具有烟火气的生活意境。
改编策略
影片结构
本片在改编过程中,既保留了原小说叙事结构,以散点透视的方法表现对生活的直接展现,呈现出散文化的叙事效果,又保留了小说的叙事视角,以孩童的视角观察世界,而文学剧本中曾出现配角视角回忆的戏份,则在成片中被删除。
与此同时,影片对小说也进行了调整。在剧情结构上,小说中的五个故事互不关联,散文属性更强,而在影片当中,虽然也因团块结构弱化了因果关联,但为了是故事之间相互勾连,影片在不同故事之间,用学生运动等几个故事线索串联,相较于小说更紧凑密集。
情节变动
在剧情内容上,影片把五个故事改为了三个,其中《兰姨娘》的部分因不符合儿童电影的气质被删除,而讲述宋妈的《驴打滚》则被拆分成了几部分,在《惠安馆》的故事中,铺垫了宋妈把钱全部给了她丈夫的情节,到《我们看海去》时,宋妈经常从侄子那儿打听儿女的消息,最后和《爸爸的花儿落了》合并在一起,该部分的主体剧情围绕着宋妈和儿女关系展开,而林父生病这条线反而成了点缀其中的情节。
人物设计
在人物形象的设计上,影片中的人物都相对于小说做得更加单纯,这与电影本身的特质有关,也和吴贻弓的诗意美学追求密不可分。在小说中,主角林英子虽然善良,但也有孩童顽劣的一面,影片中将她顽劣的部分删去,放大了她的善良。对于宋妈这个人物,影片也出于价值导向的考虑,删去了她封建迷信和男尊女卑的思想,突出了她的质朴。影片对于林父的形象改变更多,小说中《兰姨娘》的部分展现了林父年少轻狂放荡不羁的一面,林父又和借住在家里的兰姨娘暗生情愫,是浪子与君子的结合,而在影片中,因考虑到儿童电影的气质与受众问题,林父放浪的一面被尽数删去,保留的只有“慈父”形象。
关于人物的走向,影片大多延续了原著的结局,但为了使影片风格更为统一,还是进行了一些调整。其中调整最大的就是秀贞、小桂子的结局。在原著中,是通过林母和宋妈的对话直接揭示了两人的结局,而电影中将其做得更加隐晦,先是通过英子在雨中产生火车鸣笛声的幻觉,又以卖报人的吆喝声来间接展现。这么做,也是保持影片儿童电影的特质,兼顾了儿童观众与成年观众两方面。
在细节方面,影片也增加了不少巧思使得影片更生动,价值导向上也更积极。譬如英子和妞儿初遇的段落,小说只写了妞儿被店伙计调戏,而影片中则增加了英子为妞儿打抱不平的部分,缓和原著中沉重的现实主义风格,增强了喜剧元素。
视听风格
本片的视听风格同样带有强烈的诗意。本片通过大量的空镜头与长镜头,在重现生活质感的同时,产生借物喻情,渲染意境的效果,将叙事与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散而神不散。
本片大量使用自然光,同时又保持场景的高调质感,使得画面的色彩十分鲜亮,与叙事中的儿童视角相呼应。在色彩方面,本片大量使用灰色和白色,既符合老北京城的实际观感,又能凸显出记忆的沉淀感。
本片使用了七十多种带有怀旧气息的声效,其中很多都带有老北京的声音记忆,通过这些声效,既能营造怀旧的氛围,亦能在地域特色上加以突出。
为了中和文本中自带的悲剧特质,使其不会过于感伤,本片通过歌曲《送别》与故事题材形成声画蒙太奇的效果。《送别》的曲调悠扬淡雅,歌词古朴,将原本感伤的离别故事转化为一唱三叹的形象,使得情感表达更加含蓄委婉。
评价与获奖
评价
学者黄依婷和曹子馨认为,本片以孩童的视角观察成人社会,以舒缓的电影节奏和内敛的情绪表达,描摹社会变革时期的时代风貌,满含对故乡、故人与故事的怀念和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带有浓厚的中国古典美学风格,也体现了吴贻弓独特的诗意美学追求。
陆弘石的《中国电影史》认为《城南旧事》以刻画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取代了以往电影作品塑造英雄人物的壮烈事迹,体现了中国电影在美学追求上的变化。
李道新的《中国电影文化史》认为《城南旧事》从内心体验与个人情绪出发,表现了中国第四代导演时空复现的叙事策略以及诗化历史的主体意识,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表现历史的诗意特征。
荣誉奖项
上映信息
本片于1983年在中国大陆上映,并在47个国家放映。
本片曾卖出105份拷贝,共产生收益100万元左右。
参考资料
Mtime时光网 —— 影片.时光网.2022-12-30
城南旧事 获奖情况.豆瓣电影.2022-12-30
(东方时空)我的电影:吴贻弓(组图)-搜狐新闻.搜狐网.202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