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灰椋鸟

灰椋鸟

灰鸟(黑枕黄鹂普通亚种:Spodiopsar cineraceus),别名为高粱头、竹雀、假画眉、哈拉燕,是椋鸟科椋鸟属鸣禽。其成年个体的体长一般为18~24厘米,体重一般为65~105克。雄鸟前额、颊及耳羽白色,夹黑纹。喙部橙红色,先端暗,下部略绿。喉、上胸深褐色,布灰白细纹。跗及趾橙红色,爪黑褐色。雌鸟的羽色与雄鸟相似,但体色较浅。幼鸟较雌鸟体色更浅。

灰椋鸟在东亚(蒙古国朝鲜日本韩国、中国)、东南亚(缅甸、菲律宾越南老挝泰国)、北亚俄罗斯)以及美国北马里亚那群岛均有分布。多栖息在开阔林缘、丘陵荒地等,偶见于居民点、农田边的树林里。

灰椋鸟可以捕食大量害虫,对农林业生产、生态平衡起到积极作用,于2000年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1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无危(LC)。

形态特征

灰椋鸟成年个体的体长为186~240毫米,体重为65~105克。

雄鸟:头顶、颈侧及后颈黑色或夹杂着白色纵纹,各羽延长呈矛状。前额、颊及耳羽主要为白色,其中夹杂着黑纹。虹膜褐色而具白圈。颏白色。喙部为橙红色,先端较暗,下嘴基部稍带绿色。喉、上胸深褐色,布以灰白色细纹。肩、背、腰灰褐色。尾上覆羽,羽端白色,形成一横斑,中央一对尾羽灰褐色,其余尾羽黑褐色,其内先端具大型白斑,各尾羽均具灰白色羽缘。两翅飞羽黑褐色,初级飞羽外翈具灰白色狭缘,次级飞羽灰白缘变宽。腹及两胁灰褐色,下腹中部为污白色。尾下覆羽白色。跗蹠及趾橙红色,爪黑褐色。

雌鸟:羽色与雄鸟相似,但体色较浅,头顶至后颈黑褐色。颏、喉和上胸灰褐色。下胸为暗灰褐色。

幼鸟:较雌鸟体色更浅,头部不呈黑色,胸为浅褐色。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灰椋鸟在东亚(蒙古国朝鲜日本韩国、中国)、东南亚(缅甸、菲律宾越南老挝泰国)、北亚俄罗斯)以及美国北马里亚那群岛均有分布。

中原地区分布

灰椋鸟在中国北部和东北地区繁殖,北达黑龙江省,西至甘肃省青海省东部;冬季迁徙经华北一带至江苏省四川省等省以南的地区越冬,南至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以及海南岛

栖息环境

灰椋鸟多栖息在开阔的林缘、低山、丘陵荒地以及山脚平原地带的河谷阔叶林、次生阔叶林、树林草地以及灌丛中,在居民点、农田附近的树林里以及城镇绿地里也有栖息,休息时会落在电线、树顶上。在中国青藏高原的栖息平均海拔可达3200米。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灰椋鸟是杂食性鸟类,夏季大多捕食昆虫,也会在有食物的树上成群取食,采食浆果等;冬季采食植物性食物,大多为人类未采摘的遗留在树上的干枯果实及种子。在繁殖期时,灰椋鸟在树上或者泥土中寻找昆虫。

社群行为

灰椋鸟的群栖性较强,常结成10~20只的小群活动与觅食。非繁殖期还会与其他种类的椋鸟科集成大群,黄昏时分在夜宿地也往往集成大群。其飞行速度较快,像波浪状,当雄雌鸟配对成功后,虽活动范围逐渐缩小,仍聚群觅食,繁殖期常成对活动,有聚群营巢现象。

节律行为

灰椋鸟为昼行性鸟类,每天早上飞离夜栖地,白天成小群觅食。其清晨的鸣叫、飞出夜宿地、飞出觅食地的时间会随天气变暖不断提前;返回和进林时间却不断的向后延。天气对鸣叫时间、飞出夜宿地时间影响很小,但对觅食开始时间影响较大明显,大雾天觅食时间会推迟。觅食后分批返回夜栖地,最先回来的小群会停在树的高处,期间先回来的灰椋鸟会不断起飞、盘旋,直至全部个体归于夜栖树上。

灰椋鸟在大部分地区为候鸟,世界范围内于西伯利亚地区、蒙古、朝鲜日本以及中国等地繁殖,于缅甸、菲律宾及中国南部越冬。在中国于北部和东北地区繁殖,冬季迁徙至南方地区越冬,但在越冬地有定居型以及游荡型,主要决定于食物的丰富度和夜栖地的隐蔽条件。

应激行为

灰椋鸟对噪声非常敏感,栖息时树下有车经过或有其他噪音,就会飞到相对安静的地方。其对光的强度也较敏感,夜栖树旁边如果路灯亮起,通常会转移到光线较暗的树上栖息。

鸣叫行为

灰椋鸟是鸣禽,鸣声为嘈杂的“chirchir”声,起飞降落时会发出“j~je”的短粗叫声。

生长繁殖

营巢

灰椋鸟是次级洞巢鸟类,有利用旧巢洞的习性,营巢时间多为5月上旬。雌雄鸟共同营巢,交替衔运巢材,但雌鸟衔运巢材的比例更大,雄鸟则多负责警戒,防止同种个体侵占巢位。巢形碗状,主要以干枯竹叶、细树枝、少量绿叶和较多的鸡毛和鸟羽组成,巢结构简单。通常4~8天即可完成营巢。巢多选择树龄30年以上的,位置通常在大树干一侧洞穴内,也有灰椋鸟将巢建在水泥电线杆顶端洞口、苗圃地的茅屋檐内,也有的个体会使用啄木鸟废弃的巢。

繁殖

灰椋鸟是“一夫一妻”的单配制,繁殖期为5~7月。其多选择上午的时间进行求偶。求偶时雄鸟的头顶冠毛竖起、翅膀扇开、抖动羽毛,并发出短促的叫声,雌鸟很少鸣叫。雌鸟最初会回避雄鸟的求偶行为,3~5天后,渐趋随合。

灰椋鸟的繁殖期为4月中旬~6月中旬,每年通常繁殖1窝。产卵期间每天产1枚卵,连续产卵,窝卵数5~7枚,每次产卵时间约20~25分钟。同窝卵大小不一,但都呈椭圆形,玉兰色,没有斑点。

灰椋鸟在产卵期不进行孵卵,通常是产完卵的当天或第二天开始孵卵。灰椋鸟的恋巢性较强,尤其在孵化后期,亲鸟几乎不弃巢。通常在树洞里营巢产卵的孵化时间比在电线杆上营巢产卵的短。当雌鸟孵卵时,雄鸟在旁边守卫,亲鸟会将卵壳衔出巢外。

哺育、生长

雏鸟晚成性,雏鸟出壳的当天,眼睛未睁开,除头、肩、尾基部簇生灰白色绒毛外,其余地方均裸露,且自我调节温度的能力差雌鸟终日坐巢抱雏。从第三天开始,雌鸟才逐渐开始给雏鸟喂食。亲鸟在喂雏时还会清理巢中的粪便。亲鸟的取食地通常在距离巢300~800米的地方,方向不固定。之后由雌雄鸟共同喂育雏鸟,巢内育雏15~16天后雏鸟离巢。雏鸟出巢后3~5天,仅在近巢处活动,仍需要依靠亲鸟喂食。雏鸟生长初期的速度较快,后期渐缓,5~10日龄增长最快。待幼鸟向亲鸟学会飞翔、降落及捕食本领后,会逐渐远离亲鸟,组成新家族。

人工饲养

从幼时开始饲养可以学人语以及各种动物的叫声。人工饲养灰椋鸟可以用笼子或选用半露天的笼舍,室内挂巢箱,室外围铁网并防止树枝或者栖杠。巢箱上盖或者侧盖要做成可以活动的。可喂食鸡蛋、大米、小米以及少量肉末、水果等。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在世界范围内,灰椋鸟的种群规模尚未量化,但在日本和中国较常见,由于栖息地改变对种群数量的影响不确定,种群趋势很难确定。

致危因素

灰椋鸟的栖息地逐渐受到破坏,噪音以及光污染愈加严重,使灰椋鸟很难在城区栖息。

保护级别

2000年,灰椋鸟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016年,灰椋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无危(LC)。

主要价值

灰椋鸟能够捕食大量害虫,如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舞毒蛾等(Lymantria dispar),对保护农林业生产以及维持生态平衡起到积极作用。虽然冬季会采食植物性食物,但多采食老叶以及残果,对农业的危害小于其带来的价值。

参考资料

灰椋鸟.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08-17

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国政府网.2023-07-21

..2023-01-01

..2023-01-01

..2023-01-01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01-01

..2023-01-01

..2023-01-01

..2023-01-01

..2023-01-01

..2023-01-01

..2023-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