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赛珍珠

赛珍珠

赛珍珠(1892年6月26日-1973年3月6日),美国作家、人权和女权活动家。初嫁前的英文姓名是波尔·康芙特·赛登斯特里克(Pearl Comfort Sydenstricker),赛珍珠这一中文名正是来源于此。两任婚后,改夫姓为波尔·布克(Pearl Buck)、波尔·沃尔什(Pearl Walsh),曾用笔名约翰·塞格斯(John Sedges)。先后毕业于伦道夫・梅康女子学院和美国康奈尔大学。

赛珍珠在中国生活41年,她童年生活在江苏省镇江,同时接受中西方文化教育。成年后,赛珍珠先后在华北和南京市等地生活工作,曾任教于金陵大学国立东南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华北的生活为赛珍珠撰写中国农民题材长篇小说《大地》提供了素材。中年后赛珍珠定居美国,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曾返回中国。此外,赛珍珠致力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呼吁美国废除美国排华法案,并热心公益事业,于1973年3月6日在美国去世。

赛珍珠著有《大地》《东风·西风》《龙子》《群芳亭》《巨浪》等作品,并将《水浒传》翻译为英文版在美国出版。她曾凭借《大地》获得普利策文学奖,也曾凭借《东风·西风》和《大地》三部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全球第四位、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同时,她也是唯一同时获得普利策奖诺贝尔奖的女作家。

人物关系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92年6月26日,赛珍珠出生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她的父亲是一名传教士,中文名叫赛兆祥,母亲名为卡罗琳。婴儿时期,赛珍珠随父母来到中国清江府(今江苏淮阴)。在她两岁时,全家迁居江苏镇江,赛珍珠的童年就是在此度过。她夭折的胞弟克莱德被葬在镇江西郊云台山麓牛皮坡西方公墓。其作品《大地》中“物产丰富的城市”的原型就是镇江。

1900年,中国发生义和团运动,赛兆祥一家受到影响,先到上海市避难,后返回美国。1902年,赛兆祥一家重返镇江,赛珍珠也开始同时接受中西方文化教育。在私塾中,赛珍珠接触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等中国古典小说。多年后在她坦言,“我最早的小说知识,关于怎样叙述故事和写故事,都是在中国学到的。”

1910年,赛珍珠跟随父母绕道欧洲回国,途经北京市哈尔滨市莫斯科华沙等地,并在瑞士提高了法语水平。同年,回到美国的赛珍珠进入弗吉尼亚州林奇堡的伦道夫・梅康女子学院学习心理学。在校期间,赛珍珠开始展露写作才华。1914年,赛珍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任教。

但1914年下半年,由于母亲病重,赛珍珠决定回到中国。1916年,赛珍珠在庐山避暑时遇到了农学家约翰·布克,两人于次年完婚。赛珍珠也随丈夫去到安徽省宿县。1919年,赛珍珠和丈夫移居南京,在国立东南大学等校任教,并协助丈夫完成农业调查研究同年,赛珍珠产下一个女婴,而后赛珍珠患上产后并发症,回美医治,失去了生育能力。而女儿在出生时便患有严重湿疹,在成长过程中被发现患有苯丙酮尿症。赛珍珠为了给女儿治病写书受到丈夫的反对,两人的关系破裂,婚姻名存实亡。

专注创作时期

1921年,在母亲病故后,赛珍珠开始创作传记《异邦客》。四年后,赛珍珠返回美国,在康奈尔大学就读。当年赛珍珠完成了其毕业论文《论西方对中国生活与文明的影响》,获得文学硕士学位。次年,返回中国的赛珍珠创作其第一部长篇小说《一位中国女子说》,后修改为《东风·西风》在美国出版,深受读者欢迎。1925年,赛珍珠同布克收养了一名女婴。

1931年,《大地》在美国出版后迅速登上畅销书榜单。评论界称赛珍珠为“第一流小说家”,同年赛珍珠的父亲去世。次年,赛珍珠获得普利策文学奖。1933年,赛珍珠出版短篇小说集《发妻和其他的故事》《自传随笔》,获评论界好评。同年,赛珍珠把《水浒传》译为英文。因其把小说名译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受到鲁迅批评,引起广泛争议。

1934年,赛珍珠出版长篇小说《母亲》,并定居美国。次年夏天,赛珍珠与早已情感破裂的第一任丈夫布克离婚,并同第二任丈夫理查德·沃尔什结婚,且由于无法生育,赛珍珠此后又领养了四个孩子。婚后,赛珍珠接连获得美国艺术文学院豪厄尔斯奖章,成为全美艺术文学协会会员,并于193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此,美国评论界和文学家褒贬不ー。威廉·福克纳直言:我宁愿不得诺贝尔文学奖,也不屑与赛珍珠为伍。而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致答词中,赛珍珠郑重地向西方介绍中国小说的成就,并给予中国小说极高评价。

晚年时期

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赛珍珠便同沃尔什、作家欧文·拉铁摩尔等人一起为废除美国排华法案而努力。这使得美国政界开始调整思考对华政策。

1941年,赛珍珠出任《亚洲》杂志助理编辑、编辑。创办“东西方协会”,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次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激烈时,赛珍珠应英国BBC电台邀请,用汉语向中国介绍美国的抗日运动。同时她也坚持在美国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战。

1943年,为声援中国抗日战争,赛珍珠邀请中美作家、学者聚会讨论中美政治关系。会后,赛珍珠主持了中国抗战歌曲和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在美国的演出。次年赛珍珠将美国名人支持中国抗战的信函送往重庆,并写作、出版关于抗战的剧本《孙逸仙》《中国到美国》等作品。在大量的社会活动和工作中,赛珍珠感到琐事缠身,难以专心创作,故而她于1946年,辞去《亚洲》杂志编辑,专心创作长篇小说《群芳亭》。

1949年,赛珍珠创办孤儿院“欢迎之家”,这一机构后来成为联合国备案的慈善机构。而后,赛珍珠因其文学创作和社会慈善事业,接连获得“宾夕法尼亚州的杰出女儿”称号、犹太人慈善联盟授予“重要妇女”称号,并入选美国文艺学会,担任美国作家协会主席。1954年,赛珍珠出版自传《我的几个世界》,广受好评。三年后,她出版长篇小说《北京来信》,这也被认为是她最具自传色彩的代表作之一。1964年,为帮助美国军人与亚洲妇女非婚生的孩子,赛珍珠创办“赛珍珠基金会”,而后又捐出自己约700万美元的部分资产。

1972年,中美关系发生改变,赛珍珠主持美国国家广播公司专题节目“重新看中国”,并积极准备重返中国。但因其对中国的批评使得她被认为是“美国反动文人”和“美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急先锋”,签证申请被驳回,最终未能成行。次年的3月6日,赛珍珠去世,她被安葬在宾夕法尼亚州费城郊区的绿丘农庄。

主要作品

代表作《大地》

《大地》(The Good Earth)是赛珍珠《大地》三部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地》三部曲包括《大地》《儿子们》《分家》。整体是一部家族小说,讲述了王龙儿孙三代的家族兴衰史。书中赛珍珠详细描绘了中国的乡土、中国农民恋土情结和中国农妇命运等内容。此书于1931年3月在纽约出版,当年销售量达180万册,次年获得普利策奖。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赛珍珠,表彰她“对中国农民生活丰富而真实的史诗般描述以及她的传记杰作”。获奖时,她是全球第四位、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

《大地》的影响力巨大,包括美国人在内的许多英语国家人民通过这部著作开始了解20世纪中国的普通农民。纳撒尼尔·佩弗(Nathaniel Peffer)在为《大地》撰写书评时表示:“这是一个以前的小说中从未描写过的中国,一个中国人生活于其中并作为中国人而生活着的中国(a China that Chinese live in and as Chinese live)。”

其他作品

赛珍珠一生笔耕不辍,出版了一百多部作品,包括小说、传记、儿童文学、政论、译作、散文、舞台剧和文学评论等。以下是她的部分代表作品:

以上未标明来源的参考资料源于

创作特点

赛珍珠以中国为题材创作了许多生动感人的作品。她的作品不同于以往西方语境中对中原地区丑化,而是用深刻的人性洞察去介绍中国的国民性、政治制度和教育制度。在《大地》中,赛珍珠对乡土中国的细节描写,使得此书被称为“中国农民生活史诗”。同时,赛珍珠坚持在作品里保存汉语的原汁原味。她的英文作品多由汉语初稿翻译而来。她曾不顾出版商的强烈反对,坚持将“我的妈啊!”生硬地直译为“Oh,My Mother!”。另外,赛珍珠习惯按中国姓先名后的顺序使用中国人名,并不采用名前姓后的西方习惯。如她《大地》主人公的名字就是Wang Lung(王龙)。

赛珍珠的作品常用中国传统小说章回体,而非西方文坛称道的复式结构,且她惯用句式简单的白描手法叙述故事,并不使用西方现代文学重视的“意识流”心理刻画。在得奖后,赛珍珠依旧遵循中国小说的创作方式,强调讲故事,也无意使用神话或象征手法,这让她此后的作品被西方文学评论家们忽视或批评。但也有声音认为,赛珍珠后期的作品依旧保有对重大问题和人道主题的关心,提供发人深思的见解。伊丽莎白·詹韦曾论述赛珍珠“她是有话要说,而且说得透彻流畅。如果她缺少幽默的温暖,她就用同情的温暖来弥补。”

荣誉奖项

以上未标明来源的内容参考资料源于

人物评价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赛珍珠去世时的悼词:(赛珍珠是)一座沟通中西方文明的桥梁,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翻译家林语堂:白克夫人(赛珍珠)在美国已为中国最有力的宣传者,但在吾国,知之者尚少。其在宣传上大功,为使美国人打破一向对于华人的谬见,而开始明白华人亦系可以了解同情的同类,在人生途上,共尝悲欢离合之滋味。此文学之力感人特深,与政治宣传之所以不同,其功当不在Lafcadio Hearn(小泉八云)之代日人宣传之下。

近代中西文学交流史学者顾钧:不夸张地说,是赛珍珠的《大地》使大多数西方人看到了真正的中国人生活,对于消除种族偏见和改变中国形象起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大地》的出现,中国人在美国的形象不再是苦力,不再是威胁西方文明的“黄祸”,而是像美国的农夫一样热爱土地、勤劳节俭、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好客友善。《大地》不仅改变了美国人的中国观,也改变了中国人在其他国家和人民中的形象。

美国学者杰姆斯·汤姆森:在她40年异乎寻常的多产的作家生涯里,赛珍珠赢得了千百万忠实的美国及外国读者。她向美国提供的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生动形象,一直延续至今。尽管政治气候在不停地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有了赛珍珠,一代代美国人才带着同情、热爱和尊敬的目光看待中国人。赛珍珠对美中两国最大的功绩还是她在美国人民的心目中创造了一个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良好信念。

斯德哥尔摩天文台台长伯蒂尔·林布莱德在赛珍珠的诺贝尔奖授奖仪式上的评论:赛珍珠女士,你在你的具有高超艺术质量的文学作品中,促进了西方世界对于人类的一个伟大而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了解和重视。你通过你的作品使我们看到了人民大众中的个人。你给我们展示了家族的兴衰以及作为这些家族基础的土地,在这方面你教会我们认识那些思想感情的品性,正是它们把我们芸芸众生在这个地球上联系到一起,你给了我们西方人某种中国心。

后世纪念

镇江的赛珍珠故居

镇江的赛珍珠故居建于1914年。赛父被改派到镇江传教后,长老会为其建造一座约300平方米的东印度式二层建筑,至今保存完好。故居一楼为客厅、餐厅、厨房;二楼为书房、会客室、赛珍珠及其父母的卧室。

在镇江,赛珍珠度过了她人生中重要的青少年时期。故居东侧是赛珍珠童年时与中国伙伴玩打仗、扮慈溪的山坡,西侧建有赛珍珠纪念馆和博爱亭。

赛珍珠纪念馆

赛珍珠纪念馆位于南京大学鼓楼校区西南角,前身是赛珍珠在南京的故居。2012年,为纪念赛珍珠诞辰120周年,南京大学将这座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小楼重新修复并开馆。

1921年下半年,赛珍珠随丈夫长住南京,共同受聘于金陵大学,居住于这幢单门独院的小楼。这座两层小洋楼是砖混结构,坡屋顶,屋顶有老虎窗,建有阁楼和地下室。大门入口处由四根西方古典风格的圆柱支撑出一道门廊。赛珍珠曾在此处写作其代表作品《大地》。

人物争议

赛珍珠对国民党的态度

赛珍珠对于国民党的评价里,崇敬孙中山而贬低蒋介石。她曾在领取诺贝尔文学奖的途中表示,“现在中国最急需的是一个强有力的关心人民疾苦的政府,但蒋介石政府无视农民,做不到这些”。因此国民党政府代表拒绝了参加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的邀请。赛珍珠也曾向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夫人写了长达十二页的中国形势分析,其中论述了蒋介石对宋氏家族的失控,并花费极长篇幅论述宋美龄的奢华生活和对民主的冷淡,还着重强调了蒋介石的血腥清洗运动。此外,赛珍珠还于1943年在美国著名杂志《生活画刊》发表《对中国前景的警告》批评蒋介石,指责蒋介石领导无方。后来费正清对此回忆,正是这篇文章在内的三篇文章引发了美国对自由中国的幻灭。

晚年爱人哈瑞斯的相关争议

赛珍珠在丈夫去世后,与女儿的舞蹈老师哈瑞斯相爱。这一舞蹈老师的年龄比赛珍珠小40岁,对她关怀备至。两人在一起后,赛珍珠提议聘请哈瑞斯担任慈善机构“欢迎之家”的理事但随即被其他理事否决。于是赛珍珠另外创办了“赛珍珠基金会”,任命哈瑞斯为会长。随后赛珍珠在哈瑞斯的陪伴下在美国四处旅行,一边募集善款,一边进行奢侈消费,这一行为让赛珍珠受到争议。当时的美国媒体对赛珍珠和哈瑞斯的奢侈生活进行集中报道,揭露哈瑞斯的豪宅名车和赌徒生活。在联邦调查局介入后,哈瑞斯无奈辞去基金会会长一职。但此后赛珍珠仍旧为哈瑞斯辩护,甚至修改遗嘱,将自己的资产和版权划归哈瑞斯。此后赛珍珠远离自己原先的家人,带着哈瑞斯移居到其新购入的别墅中。去世前,哈瑞斯还在大量翻印赛珍珠的私人信件,并让赛珍珠每天接见游客。

赛珍珠去世后,其养子女与哈瑞斯进行了遗产诉讼。法院和审判团判决,赛珍珠的遗产被判给其养子女,由他们自由分配。

人物轶事

赛珍珠与林语堂的交往

赛珍珠和中国文化界的很多人都有交往。1933年,赛珍珠与林语堂在聚会中相识,结成好友。当时,赛珍珠鼓励林语堂撰写一本向西方介绍中国的书。林语堂写出《吾国吾民》后,赛珍珠将这本书推荐到美国出版,并为其作序,称此书是一本“伟大的书籍”。此书于1935年出版,在四个月内印行七版,登上畅销排行榜。此后,赛珍珠邀请林语堂到美国写作,并利用刊物为林语堂宣传。

但最终两人关系破裂,据林语堂本人回忆他在落魄时向赛珍珠的丈夫求援无果,此后两人的关系也就“情断义尽”。两人另外一个较大的矛盾是林语堂称赛氏夫妇在与他多年的合作中,拿走了50%的版税和林语堂的著作权,而在美国一般的版税是10%。在林语堂委托律师要回著作权后,赛珍珠打电话问林语堂的女儿,追问其父亲是不是疯了。而版税一事,具体占比无从考证,但林语堂的女儿林太乙的回忆中,最初收到版税时,父亲是认可的。

赛珍珠对老舍的帮助

1936年到1949年间,老舍受邀到美国访学,并与赛珍珠结下了友谊。在美国,赛珍珠多次邀请老舍出席美国文艺界集会,并亲自开车去接,她称老舍为“中国的查尔斯·狄更斯马克·吐温”。此前美国人翻译出版《骆驼样子》,并不通知老舍也不付酬。对此,赛珍珠为老舍推荐出版代理人,这使得老舍在美国有了立足的经济保障。同时,赛珍珠帮老舍延长了在美签证,助力老舍完成《四世同堂》第三部和《四世同堂》的译本。这一译本因为保留中文本中都没有的最后十三章,成为《四世同堂》最有价值的权威版本。

赛珍珠与徐志摩的情史绯闻

美国传记作家诺拉·斯特林在其书《赛珍珠:一个内心充满矛盾的女人》隐晦地透露描述赛珍珠和徐志摩间有一段“情史”。书中声称赛珍珠在第一段婚姻末路时认识徐志摩,并揣测赛珍珠和徐志摩可能经常在上海幽会。对此,与两人都相识的梁实秋写文表态,“双方现已作古,更是死无对证”“宁可信其无,不可信其有”。

相关作品

《赛珍珠在中国》(Burying The Bones: Pearl Buck in China)

此书原版为英文版出版于2010年,中文版出版于2011年。

希拉里·斯波林(Hilary Spurling)是一位英国的传记作家,她所写的这本传记内容涵盖了赛珍珠整个生活。此书并不只是记录赛珍珠个人经历,作者在其中以夹叙夹议的方式进行论述,并从其家庭背景、个人经历等多方面探讨了赛珍珠本人经历和文字上的矛盾性。英文版书名直译为《埋骨:赛珍珠在中国》,其中的“埋骨”指的是赛珍珠幼时在中国看到荒地里的婴儿尸体,她会将这些尸骨用她想象的仪式将其掩埋。

The Exile's Daughter: A Biography of Pearl S.Buck

这一本书以回忆的方式记录着赛珍珠的一些往事。作者为科妮莉亚·斯宾塞(Cornelia Spencer),这是赛珍珠的妹妹格蕾丝笔名。这本书是由赛珍珠委托格蕾丝创作,并由赛珍珠大幅度编辑润色后发行于1944年。书名直译为《异邦客的女儿:赛珍珠传》。

Pearl Buck, a Woman in Conflict

此书出版于1983年。作者诺拉·斯特林(Nora Stirling)对赛珍珠的家人、朋友和同事等进行了深入采访,并重点突出了赛珍珠在中国时期的第一手资料。但是此书采用了诸多感情色彩浓厚的词语,并采用小说式的写作风格,夹杂的大量谈话内容的同时又缺乏历史语境的交代。这就导致此书在赛珍珠的研究中具有较低的可信度。书名直译为《赛珍珠:一个内心充满矛盾的女人》。

参考资料

赛珍珠名字的诞生地及来龙去脉.人民政协网.2023-01-04

重读赛珍珠,她的人生大于文学.新京报网.2023-01-04

..2023-01-04

..2023-01-04

两届诺贝尔文学奖同时揭晓!第15位诺奖女作家诞生.上游新闻.2023-01-04

赛珍珠:她最爱的就是中国的乡村和农民.央视网.2023-01-04

“大地”风貌 珍珠故园--镇江市赛珍珠研究会.镇江市赛珍珠研究会.2023-01-04

赛珍珠的南大情缘.南京大学启明网.2023-01-04

..2023-01-04

赛珍珠与中国.豆瓣读书.2023-01-04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