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Guernica)是西班牙立体主义画家巴勃罗·毕加索创作的一幅巨型油画,长7.76米,宽3.49米。该画于1937年创作完成,现藏于马德里的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
《格尔尼卡》的灵感来源于纳粹德国对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发动的惨无人道的空袭。该画通过对牛、马、灯泡、母亲与孩子等众多内容抽象的描绘,映射了残暴的法西斯主义和痛苦的人民,表达了毕加索对战争和纳粹德国暴行的痛恨、愤怒,同时布面油画体现了他对处于苦难中的西班牙人民的深深的同情和对光明和平未来的憧憬。
《格尔尼卡》全幅采用黑白灰配色,凸显了画作压抑沉闷的主题;构图杂乱但不失章法,三角形构图既具备稳定性也不乏尖锐感,在巧妙分割画面的同时,也营造出一种悲哀、疼痛的氛围。毕加索使用立体主义的独特表现形式创作了《格尔尼卡》。他开创了动点透视,以多角度观察物体,彻底摒弃了传统的自然物体的形体和明暗统一的形象。联合国大厦会议中心竖立着《格尔尼卡》的复制件,昭示着全世界人民要珍惜和平,防止反人类的战争再次上演。
创作背景
创作原因
1937年1月起,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委托巴勃罗·毕加索为1937年巴黎世界博览会的西班牙展馆创作一幅壁画,该壁画的主要内容是反映西班牙内战之残酷。法西斯主义主义者佛朗哥发动政变试图推翻共和国政府,尽管毕加索对新的共和国政府表示了同情,但他并不太关心政治,而且公然鄙视所谓的政治艺术,所以理所当然拒绝了创作反映内战的壁画。后来,毕加索的朋友伯加明要求毕加索创作一幅作品,作为反对佛朗哥领导的西班牙法西斯主义者的武器。但毕加索非常反感这种命题式的创作,故声称自己的作品是非政治性的。但一件事情的发生,彻底改变了巴勃罗·毕加索的想法。
1937年4月26日,纳粹德国空军的“神鹰军团”对西班牙的北部巴斯克市的一个名叫格尔尼卡的小镇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轰炸机扔下1000磅的炸弹以及3000多枚两磅重的燃烧弹,战斗机超低空飞行,用机关枪向四处逃跑的平民扫射,把西班牙北部的这个古老的、毫无战略意义的乡镇夷为平地。正巧当天赶上集市,大火烧了3天3夜,最终炸死了1654人,另有889人受伤,死伤最多的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这件事情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关注和谴责,消息传到巴黎,100多万人涌上街头表示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之情,这是巴黎有史以来经历的最大的游行示威活动。巴勃罗·毕加索在得知此事后,极度愤怒,决定用作品记录并控诉法西斯主义的残暴行径。
创作经历
《格尔尼卡》的创作时间较为漫长,毕加索从1944年秋天开始作画,1945年的7月还在继续。《格尔尼卡》的大量预备性素描表明,毕加索对于画面中的意象所代表的事物是犹豫不定的。例如,画面中的公牛集团形象经历了数次变更。在1937年最早素描示意图中,一只并不起眼的、背停飞鸟的OX安静地站在画面左侧;而在下一张草稿中,牤牛的姿态更加突出,它装着笼头,驯服温顺;后面三幅草稿中,并没有出现公牛,直到第6张,才出现一只表情天真烂漫,头戴花环的牛;随着巴勃罗·毕加索构图思路的发展,牛的含义也渐渐发生变化,从天真无辜转化成冷漠、可怕、好斗的形象。毕加索对《格尔尼卡》中关键形象的描绘被认为是幼年时经历故乡马拉加地震时的映射,也暗示了他与家人之间的关系。
画作内容
《格尔尼卡》一共描绘了六个人物形象,两个动物形象。六个人物形象分别是正在抱着死亡孩子哭泣的母亲、阵亡的士兵、高举双手似乎在呼叫的女人、匆忙逃跑的人和举着象征光明蜡烛、从门后探出脑袋的人。两个动物分别是牛头和嘶吼的马匹。画作的正上方描绘了一个闪着光亮的灯泡。
画面右侧一只五官变形扭曲的牛头,神情淡然,仿佛对周围痛苦的环境置若罔闻,牛头虽然不能完全看作是法西斯主义的化身,但却代表了“残暴和黑暗”。牛头的下方是一个抱着已经死亡的孩子的母亲,她绝望地仰天哭泣,属于格尔尼卡遭遇轰炸后的悲惨场景的缩影。画面的中央是一匹正在嘶吼的马,马匹被武器刺穿伤痕累累,它象征着饱受战争之苦的西班牙人民无奈地发出痛苦的呐喊。马匹的上方是闪耀的灯泡和燃烧的烛台,象征着光明和外部的支援。画面下方是一个伤痕累累的阵亡士兵,手握断剑,断剑旁有一朵不起眼的小花,表明巴勃罗·毕加索对战争残酷的清醒认识以及对和平的向往。画面右侧高举双手的人反映了轰炸期间人们惊慌失措逃命的场景,画面右下部逃命的民众因为轰炸导致腿部被炸断;也有观点认为,画面右侧两人都是轰炸后残存的尸体。
艺术鉴赏
形象塑造
《格尔尼卡》不同于传统画作的表现方式,它是立体主义的代表作品,毕加索在该画中呈现了拼贴的艺术手法。拼贴的运用,使得本画的深度减少,透视和空间被堆积在一起的元素产生的平面感代替。彻底打破了传统二维、 三维空间的表现手法,不同空间的形象在视觉上展现出一定的连锁关系。 画面正中间,灯发出的光芒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轴将整幅长方形画面分为两个正方形,整幅画从左至右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突出显示了牤牛的形象;第二段,强调受伤挣扎的马以及上方耀眼的电灯;第三段,最明显的是举着灯火从窗子里伸出头来的人;第四段,则是绝望伸臂的男子。巴勃罗·毕加索将一个个充满动感、刺激、夸张、变形的形象,组织得统一有序并融合在多个三角形构图的细节中,既刻画出丰富多变的细节,又突出了重点,显示出深厚的艺术功力。
画面氛围
毕加索运用对比强烈的黑、白、灰三色拼贴来创作《格尔尼卡》,灰色作为画面中占比最高的颜色,使整个画面呈现死一般的寂静,压抑观众心情,给人一种强烈的情绪冲击。整个画面笼罩在黑白灰三个层次的色调之中,有效地烘托了画面的那种紧张与恐怖的气氛,表现出各种扭曲的痛苦、受难和战争的惨烈场面,传达出了消极的情绪,演绎出战争的惨痛和民众的悲伤,痛斥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无尽灾难。《格尔尼卡》画面多采用的是三角构图法,其将画作中的所有景物都采用了三角形来呈现,三角形结构给人带来一种坚固、平稳的主观感受,与此同时,三角形也由于其末端结构往往给人一种尖锐、疼痛的感受,而巴勃罗·毕加索将三角形结构巧妙运用其中, 实际上不仅给人营造一种撕心裂肺的悲痛氛围,也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作品主旨
毕加索曾称《格尔尼卡》 是一种寓言,但他并未充分解释他所使用的象征。在这幅表现战争残酷的画面里,无法看到飞机、残破的城市、爆炸,也没有任何表示地点或时间的标识。这幅画所表达的对战争的抗议,隐藏在瞪大的双眼、盛开的小花、高举的双手、嘶吼的马匹、麻木的牛头等一切意象之中。形象处理上表现出极致的扭曲、夸张、变形,但色彩上沉闷、拘束又冷静。这种强烈的矛盾刺激阅览者的感官,给人以心理上的紧张感,极强地表达了对战争犯罪的指控。
重要展览
以上资料来源于:
画作评价
正面评价
负面评价
衍生作品
参考资料
毕加索的反战巨作《格尔尼卡》.央视网.2023-02-07
毕加索晚年作品即将来沪,《格尔尼卡》以“拼图”形式展出.百家号.2023-01-28
一周观展指南|安格尔的巨匠之路与横山大观的150年历程.网易.2023-01-28
[今日-青岛]西班牙举行特展纪念《格尔尼卡》创作80年.央视网.2023-01-28
王健林藏品《两个小孩》亮相温哥华美术馆.新浪收藏.2023-01-28
毕加索《格尔尼卡》背后故事 两情人画室开战.南方艺术.2023-01-28
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 控诉法西斯野蛮暴行毕加索舍命画出反战杰作(附图片1张).新浪新闻.2023-01-28
西班牙人对瑰宝级艺术品《格尔尼卡》,一度大失所望.百家号.2023-01-28
从文学角度进入毕加索反战巨作《格尔尼卡》.百家号.2023-01-29
三十三天 33 days (2007).豆瓣电影.2023-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