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秀君
丁秀君(1904年-2005年)是一位出生于四川南川的女性。她于193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成绩居全校之首。回到四川省后,她先后在万县女中、江津女中、北碚区兼善中学、重庆市立二小学、合川瑞山小学、威远县女师、资中女中、省立成都女师、省立重庆女师、省立成都女中担任教务或校长。她还曾任四川省教育厅编审、教育科学院研究员、重庆市选区妇女选出的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1981年,她受聘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丁秀君于2005年5月17日逝世于成都省文史馆寓所,享年101岁,20日火化于宝光寺遵嘱仪简。
个人资料
丁秀君(1904~2005)女,四川南川人。1904年2月5日生于南川北街皂井,2005年5月17日逝世于成都省文史馆寓所,享年101岁,20日火化于新都县宝光寺遵嘱仪简。193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以成绩居全校之首,留校作助教。1932年回川,先后在万县女中、江津女中及北碚区兼善中学作教务;在重庆市立二小学、合川瑞山小学、威远县女师、资中女中、省立成都女师、省立重庆女师、省立成都女中作校长。曾任四川省教育厅编审、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国大代表。1981年受聘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工作经历
1912年,她启蒙于南川县立第一女子小学,秉性聪明而勤奋好学,名列 前茅。
1920年,考入重庆四川省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时肖楚女等革命前辈在校任教。值“五四”新文化运动勃起,西方科学民主思潮输入,反帝反封建思想在知识分子中产生极大影响,学校爱国思想活跃之际,她深受启迪,立志为复兴中华民族发奋读书。她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她组织活动能力强,同学们都很敬重她,被推举为学生自治会会长。
1925年春,孙中山先生为维护国家统一大业,带病去北京,召开临时国民代表大会,她被重庆市学界遴选为代表赴京开会。不幸孙中山先生逝世,她为先生执拂守灵。8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时结识周宝韩、杨仲夷等校友一起纵谈天下事,常以教育为话题。宝韩校友秉承兄长周佩难先生(道南学校创建人)意愿:要改变贫穷落后状况,必须从教育入手——创办道南之意就在于此。她和吉米·道南建立了特殊感情,1927年受聘为道南董事。
1931年在北师大教育系毕业,以全校第一名的优异成绩留校任第一女助教。九一八事变发生,日寇入侵,时局动荡即离京返川,先后执教万州区、重庆市等地。1937年春,任重庆第一小学校长。“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她率先在重庆市组织全校师生上街宣传抗日,和广大民众一道积极捐款购买武器支持抗战。
1938年夏,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遭日本狂轰滥炸,各机关学校疏散下乡。这年秋,丁被调省教厅任编审职。时我县各界人士,为家乡学子入学方便,建议道南扩办初中,拟申报南川县政府转四川省教厅批准立案。经驻蓉校董丁秀君、刘荣乡等多方奔走方得核准。1939年春南川私立道南初中正式宣告成立,为此丁老尽心尽力。
1939年春,她无意于青云直上的机关工作,要求重返杏坛。先后任涪陵女中、资中女中、省立成都女师校长。她教育学生关爱国家,勤奋学习,立志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认识社会锻炼自己。1943年爱国名将冯玉祥视察成都市女师时,表扬她是“教育实干家”,“爱国不空谈”。
1946年春,执教江津女中。6月,经当时重庆市市长张笃伦提名,当选为重庆教育界“国大代表”。8月任省立重庆女师校长。她把当年献身教育的理想,寄托在青年一代的身上,办好重庆女师,聘任一批德才兼备、思想进步的人士来校执教。周宝韩、邓虎章、张德敷、孙礼娴、冉琴舫、郑化石等,学生入校进行“艰苦的抗战教育”,“读书是为了强国而求知”,“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学校校风良好;学生学习勤奋,崇尚科学民主;培养出一批关心国家命运的热血青年;每次学生运动,女师都积极参加。12月,北京发生美国军队强奸北京女大学生事件,师生们率先组织游行示威运动。直至1949年掀起的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学校搞得轰轰烈烈,反动当局对学生采取镇压时,一批师生能安全撤退,未受损伤,丁校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9年成都解放时,丁任成都女中校长。1月她和前国民政府立法委员会龙文治结婚,当年5月龙文治前往广州市出席立法会议,被有关当局秘密杀害。此后,她忠贞不渝的走完她人生的路程。
解放后,作为前政权的“国大代表”、“立法委员”,被集中学习,改造思想。有的人认为她富甲一方,其实她却家无恒产,身无余财,过去的工薪除个人简朴的生活用度外,悉捐赠给那些家境贫困而勤奋的学生。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高级知识分子,被改造成一个自食其力的城市劳动者,她的经历是多么曲折、艰辛。
拨乱反正后,落实政策,她被安排为四川省文史馆馆员。她过去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有高度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不顾年事已高,坚持撰写文史资料,作品有《夏之时传略》《四川最早的一所女校——成都女师》《富于革命精神的重庆女子师范学校》《卢作孚先生事略》《世纪回眸》等数十篇,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
丁老一生热爱祖国,钟情教育,特别关爱道南学校的发展。1927年聘任为学校董事。1938年为扩办中学,她积极奔走备案,功不可没。1988年学校复名,校友会恢复活动,聘丁老任校友会顾问。她积极参加在蓉校友聚会,多次向校友会奖(助)学基金捐款,以鼓励资助优秀及贫困学生。
主要成就
丁老上世纪二十年代献身教育,三十年代初北京师范大学学成返川,执教成、渝等地,数度掌教杏坛;治学有方,深受师生爱戴,在四川省教育界中颇负盛誉。备受艰辛波折,1981年落实政策,任省文史馆官员,始得颐养。
个人作品:《夏之时传略》《四川最早的一所女校——成都女师》《富于革命精神的重庆女子师范学校》《卢作孚先生事略》《世纪回眸》等数十篇
人物评价:丁秀君校友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各个历史时期都参与活动,都有难能可贵的表现。她是一个教育家,以教育工作为己任,培养出一大批合格的教师。她为人正直、善良,光明磊落,在政治上比较开明。她品德端庄,各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堪称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妇女表率。她享尽天年,平静安详的走了。她得到人们无限的敬仰,她的精神让人们永远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