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商
逆商(Adversity Quotient,AQ),全称逆境商数,又译为挫折商,指面对逆境和挫折,承受压力和失败时,摆脱和解决困难的能力。
逆商是一个心理学概念,起源于对心理抗逆力的研究与应用,企业通过培养员工的心理抗逆力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1997年,加拿大培训咨询专家保罗·史托兹(Paul Stoltz)出版《挫折商:将障碍变成机会》一书,提出“逆商”概念,并编制《逆境反应量表》(Adversity Response Profile,ARP)量化评价个体逆商。
在快节奏、高变化的时代中,人们面临着来自社会、家庭、工作、自身的种种压力,培养逆商对个人发展和企业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
产生背景
现实原因
在快节奏、高变化的时代中,人们面临着来自社会、家庭、工作、自身的种种压力,由此产生的现代精神疾病越来越多。同样面对逆境,有的人会精疲力竭,而有的人却能高效工作,其中的区别就是逆商。
学科背景
在二十世纪的心理卫生运动(mental healthy movement)中,学者通过研究儿童在压力和逆境下表现出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消极经历可能造成积极的后果,意识到逆境对于人的积极影响。
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有关逆境下心理状况的研究从社会学领域扩展到心理学领域,并形成一门独立的研究领域———心理抗逆力,研究者对心理抗逆力的内因、外因、危害心理抗逆力的因素及危害程度进行了研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研究者发现个体或环境的保护性因素对于抗逆力是必要但不充分的,研究者的焦点转向因素之间、 因素和环境之间如何相互作用的问题。
二十世纪末,在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下,有学者认为心理抗逆力的研究对象应为健康、能力等保护性因素,而非病理、缺陷等危害性因素,同时对心理抗逆力的研究进入临床干预阶段。
二十世纪末,随着心理抗逆力研究的深入,许多企业意识到员工心理抗逆力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组织的竞争力,开发出一系列的抗逆力培养方案。1997年,加拿大的培训咨询专家Stoltz首次提出“逆境商数”概念。
理论基础
Stoltz逆商理论的理论基础可分为认知心理学、心理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生理学三个方面。从认知心理学领域看,个体对逆境的认知影响了个体面对逆境的能力;从心理神经免疫学领域看,个体可以改变自己对逆境的认知,并且对逆境的反应与个体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有直接关系;从神经生理学领域看,对逆境的感知与反应实际上是大脑中神经细胞的生命活动,因此个体可以决定如何体验和解释人生事件,但对逆境的反应会影响我们的身心状况。
具体内容
概念
逆商(Adversity Quotient,AQ),全称逆境商数,又译为挫折商,指面对逆境和挫折,承受压力和失败时,摆脱和解决困难的能力。
构成
逆商的提出者Stoltz认为逆商由4个因素组成:控制(C)、责任承担(O)、逆境影响范围(R)和逆境影响时间(E),简称 CORE。
控制(C)
控制指个体对逆境的控制能力。因无法真正测量出个体控制逆境的程度,所以在大多数研究中采用“感受”这一指标,即个体认为自身对于逆境有多大的控制能力。
责任承担(O)
责任承担指个体承担起改善逆境这一责任的程度。通过感知到自身需要承担的责任,个体将会对他能改善逆境程度进行评估,并且不会担心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结果。
逆境影响范围(R)
逆境影响范围代表挫折对个体生活层面的影响有多大。夸大挫折会击垮个体的斗志,若把挫折视为特定事件,限制逆境范围,将使得个体觉得有能力处理困难,不至于失意丧志或惊慌失措。
逆境影响时间(E)
逆境影响时间指个体认为逆境会持续多久、逆境的起因会持续多久、逆境对个体影响的事件会持续多久。个体将逆境视为暂时因素(如认为自身努力不够)比将逆境视为永久因素(如认为自身先天能力不好)显得有更高的挫折复原能力;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个体将挫折视为短暂事实(如认为挫折很快就会过去)更容易被逆境击倒。
评价方式
Stoltz编制的《逆境反应量表》(Adversity Response Profile,ARP)共30道题,由控制、责任承担、逆境影响范围、逆境影响时间四个维度组成。Stoltz 认为逆境商数可明确地测量出个体面对逆境时的处理能力,个体逆境商数越高,越能以弹性面对逆境,积极乐观地接受困难和挑战,发挥创意找出解决方案,因此能不屈不饶,越挫越勇,最终表现卓越。
价值及影响
教育与个人发展
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使大学生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面临更多的竞争、挑战、问题和困惑,人际关系、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情感等许多情况使学生产生严重的挫败感和心理困惑。在高校开展逆商教育,对大学生人生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也有利于他们在逆境面前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作好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
员工培养与企业管理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环境,现代职业人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重视员工的逆商水平,给员工提供相关逆商培训,提高员工的逆商水平,对于员工个人与组织都具有很大意义。同时研究逆商的前因变量和后果变量,了解逆商的形成机制和培训机制,有助于管理者战胜危机和职业压力,成功进行职业自我管理,提高和发挥其领导效能。
培养逆商的方式
学校中的学生培养逆商的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逆商: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逆境的应对方法;加强日常锻炼,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加强思想认识,理解挫折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生活插曲。学校可开设介绍逆商培养的相关课程,组织逆境相关的课外活动,积极开展挫折教育,增加隐性挫折教育,利用日常碰到的逆境对学生进行教育,鼓励学生反思自身面对逆境时的心理变化过程;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活动课,完善学校心理咨询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社会适应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利用文艺作品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等。
组织中的员工培养逆商的方式
员工可通过以下方式培养逆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在遇到问题和挫折时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帮助;客观认知自我,扬长避短,接受不完美,意识、控制自我的情绪;建立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在客观理智地分析自己的能力的基础上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勇于创新,有冒险意识,时刻准备承担必要的风险;处事灵活,从多个角度看问题;用理性的认知方式,控制消极情绪的产生等。
参考资料
逆商.豆瓣读书.2023-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