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冠鹃隼
黑冠鹃(黑枕黄鹂普通亚种:Aviceda leuphotes),俗名凤头鹃隼、凤头老鹰、鹞子、虫鹰,是鹰科鹃隼属鸟类。其属于小型猛禽,体长为30~33厘米,体重为178~217克。鸟体整体羽毛呈黑色,头部有一直立黑色长冠羽,形如辫子,眼部虹膜呈红色,嘴呈角质色,蜡膜呈灰色,胸部具白色宽纹,两翼短圆具白斑,腹部具深栗色横纹,脚部呈灰黑色。飞行时,两翼平直展开底部呈灰色,翼端部黑。
黑冠鹃隼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印度、孟加拉国及东南亚地区。全球共有4个亚种,中国范围内,记录有3个亚种。其栖息生境的平均海拔范围为160~620米,喜欢栖息在热带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林中,多单个活动,捕食昆虫和小动物。其是一种对农林牧业均有益处的鸟类。
2021年,黑冠鹃隼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无危(LC),在2021年的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其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形态特征
黑冠鹃隼属于小型猛禽,体长为30~33厘米,体重为178~217克。其雌雄性成鸟在形态上差异不大,整体呈黑色,前额、头顶、后颈、背部及尾上覆羽及尾羽表面为亮黑色,闪耀铜绿色黑色金属光泽;头部有一直立黑色长形冠羽,位于后枕部,由2~4枚亮黑色长羽组成;头部侧面、颏部、喉部、颊部均为黑褐色,眼部虹膜呈红褐色,嘴为角质色黑色,蜡膜呈灰蓝色,上嘴具双齿突;下喉与上胸之间具有宽阔的白色领斑;上胸黑色,下胸及两胁具棕栗色与淡棕白色相间的横斑;肩羽基部白色,端部黑色;翅上覆羽与背部同色;两翼短圆,初级飞羽黑色,内侧几枚的外呈栗红色,次级飞羽也为黑色,外翈渲染栗红色并具有白色斑块,第三枚飞羽最长;下腹、覆腿羽、翅下覆羽、腋羽和尾下覆羽为黑色,中央两对尾羽有宽阔的栗棕色横斑;飞羽和尾羽底面为灰色;跗为蓝黑色,爪为灰黑色。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范围内,黑冠鹃隼共有4个亚种,分别为安达曼亚种(Aviceda leuphotes andamanica)、指名亚种(Aviceda leuphotes leuphotes)、四川省亚种(Aviceda leuphotes wolfei)、南方亚种(Aviceda leuphotes syama)。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孟加拉国及东南亚地区。在东南亚地区,其在不丹、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越南均有分布。
中国范围内,记录有3个亚种,主要分布在南方,分别为指名亚种、四川亚种、南方亚种。其中,指名亚种多见于海南省等省份,四川亚种多见于四川省万源市、峨眉山市一带,南方亚种则多见于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等省份。其在贵州省分布较广,遵义市、江口县、贵阳、三都水族自治县、都匀市、平塘县、罗甸县等市县均有分布。
2022年7月,中国黄冈市黄冈师范学院团队开展林业调查时,在该市浠水县发现黑冠鹃隼。这是其首次在湖北省被发现。
栖息环境
黑冠鹃隼是典型的森林鸟类,栖息生境的平均海拔范围为160~620米,多见于在热带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林中。其尤其喜欢栖息在有宽阔河流穿过或有宽广林间空地的森林,也见于高山及丘陵地带的树林中,也出现于疏林草坡、村庄和林缘田间地带。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黑冠鹃隼全部取食动物性食物,主要捕食昆虫和小动物,昆虫以蚱蜢、蝉、白蚁(Termitidae)、蛾的美国白灯蛾等为主,动物以蝙蝠、野鼠、鼩鼱(Soricidea)、四脚蛇和树蛙(树蛙科)等为主。
捕食时,黑冠鹃隼在草坡、疏林或稍高于树冠的顶部上空转着小圈飞行,发现食物即俯冲捕食。其滑翔时两翼平直,飞翔时动翅膀的姿势有时候很像乌鸦(鸦属)。
鸣叫行为
黑冠鹃隼的叫声似普通海鸥(Larus canus)的“咪咪”叫,尖利颤抖,作一至三轻音节的假声尖叫。不同情况下,其鸣叫声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鸣叫间隔约5秒钟,后再次鸣叫。如果处于受惊吓状态,则是先大声连续鸣叫几声,然后迅速飞走,飞行过程中持续发出鸣叫,抵达新的停靠点后很长时间内不再鸣叫。
社群行为
黑冠鹃隼性情胆怯,容易受到惊扰,难于接近,主要是在清晨和黄昏时单独或是3~5只结成小群活动。其在繁殖期和非繁殖期的活动情况有所不同,前者多成对活动,后者则多单独活动。
节律行为
在中国境内,分布于四川省、云南省等地的黑冠鹃隼为留鸟,而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海南省等华南地区的黑冠鹃隼则为夏候鸟。其活动受天气影响,当日间阳光强烈、气温较高时,行动变得愚钝懒散,一般站立在枝头或悬崖的凸出处,或是单独的高树桩上不动。
生长繁殖
黑冠鹃隼的繁殖期多在每年的3~7月份,期间可供其作为食物来源的物种较多,特别是4月中旬至6月底,大多数昆虫处于美国白灯蛾或若虫阶段,是其育雏的理想食物。
营巢产卵
黑冠鹃隼喜欢营巢在近水处的树木上,多是在落叶阔叶树木的侧枝间。鸟巢结构紧密呈浅碟状,外层为细枝,中层为细枝、草、草纤维、小竹枝、青竿竹、芒草(Miscanthus)茎叶、松针等,内层为纸质、革质干树叶、芒草叶、竹叶等。中层和内层有明显的圆圈状铺垫,并有编织痕迹。
筑巢完毕后的第2~3天,雌性黑冠鹃隼即开始产卵,窝卵数为2~3枚,卵灰白色,多沾黄褐色,钝端有红褐色块斑,锐端则有淡粉红色斑点,卵长约为35毫米、直径约为31毫米,单枚卵重量约为24克。在孵化期,雌雄鸟轮流孵卵,但雌鸟很少离巢,雄鸟猎获较大的食物后回巢与雌鸟共享,孵化期为30天左右。
生长发育
黑冠鹃隼雏鸟为晚成鸟,雏鸟多在同一天出壳。初生雏鸟体弱,无真羽,身上布满毛发状雏羽,基本上不活动。到第15天,雏鸟长出能覆盖全身体的羽毛,呈黄白色,嘴锋及爪呈铅灰色。此时,其已能抖动翅膀、移动身体。到第20天,身体多处长出干羽和绒羽,头顶可见幼嫩细小的冠羽。到第30天,幼鸟体型大小已基本等同于亲鸟,冠羽已突出头顶。幼鸟离巢的前几天,亲鸟喂食次数明显减少,到其出壳的40天前后,可以飞出鸟巢进行短距离活动,也可跟随亲鸟一起取食。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关于黑冠鹃隼种群规模的数据较少。截至2021年,全球预计数量不超过50000只。2008年,泰国的调查发现,其仍是该国最常见的福特猛禽。2009年,其在迁徙过程中经过中国境内的种群数量不超过1000只,数量较为稀少。
致危因素
导致黑冠鹃隼种群数量下降的因素有如下几点:第一,森林被砍伐导致栖息地面积减小;第二,人为盗猎行为影响。
保护级别
2013年,黑冠鹃隼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中。
2021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黑冠鹃隼列入其中,等级为无危(LC)。
2021年,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黑冠鹃隼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措施
在中国有黑冠鹃隼分布的省份中,针对其的保护措施主要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如湖南省岳阳市境内的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即对区属夏候鸟进行保护,又如2021年10月,贵州省雷山县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出现黑冠鹃隼,随即该保护区将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更新至61种。
主要价值
黑冠鹃隼嗜吃昆虫和鼠类,对农林牧业均有益。
参考资料
黑冠鹃隼.物种2000.2024-08-23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2-22
Appendices I, II and III valid from 23 February 2023.cites.2023-05-30
黑冠鹃隼 Aviceda leuphotes Dumont, 1820.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3-02-14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4-08-29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冠鹃隼现身浠水在湖北省尚属首次发现.云上浠水.2023-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