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定陵
清定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平安峪,是中国爱新觉罗·奕詝咸丰爱新觉罗·奕詝与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的合葬陵寝。陵寝始建于咸丰九年(1859年)四月十三日,历时7年半(从咸丰九年(1859年)四月十三日至同治五年(1866年)十二月)完工,总净耗白银达三百一十三万五千四百四十七两。陵寝的主要建筑包括方城、琉璃陵门、神道碑亭等。
建设背景
规格
定陵是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的陵寝,位于清东陵界内最西端的平安峪。它的神道在七孔桥南与孝陵神道相接,一直西行,直至西大河东岸北折,第一个建筑是一座五孔平桥,每侧栏板7块,然后是涵洞一座、五孔拱桥一座、望柱一对、石像生(狮、象、马、武将、文臣)共五对、冲天牌楼门、神道碑亭、西侧有神厨库院一座、北为三路三孔石桥,桥北东西相对朝房各一座,东西相对布瓦卷棚顶值班房各一座,正中为隆恩门,隆恩殿仅月台南东西三面有石栏杆,大殿本身取消了环绕的石栏杆,殿后为三座门,定陵裁撤了二柱门,其余与祖陵同。1966年,拆除了西朝房和西配殿。
选址建造
定陵陵址是由江西巡抚应*及吏部尚书柏*等人相度的,咸丰也曾亲临阅视,认为平安峪“左龙蜿蜒,右虎训俯,贴身蝉翼、牛角两砂隐约缠护;虾须、金鱼二水界划分明,灵光凝聚,穴法甚真,……属上上吉地”。
虽然定陵始建于咸丰九年,但大规模营建还是在咸丰崩逝之后,兴工不久,在定陵的规制上曾引发了一场争论,工部侍郎宋晋认为慕陵裁撤了大碑楼、石像生、二柱门、方城、明楼,将隆恩殿、东西配殿规模缩小,朴实无华,节省了民力。而且,文宗帝后停棺待葬,山陵工程宜抓紧进行,应仿效清慕陵规制营建。宋晋的建议遭到了爱新觉罗·世铎等人的有力驳斥,最后,两宫皇太后采纳了世铎的建议,以祖陵的传统规制为主,同进,又效仿慕陵裁撤职了大碑楼、二柱门,地宫内不再雕有经文、佛像等。定陵的规制面为后世清惠陵、清崇陵效仿的蓝本,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定陵的用料分为两类,一类为筹办的物料,有咸丰生前陆续采买的,也有咸丰帝死后,从各地调运的;一类则为原宝华峪陵寝的旧料。宝华峪陵寝原为道光帝陵寝,因地宫出水被废弃。使用那里的旧料,主要是为了节省开支,同时也有缩短工期的因素在内。据档案记载,所用的旧料,大部分为石料,如石门、石像生、石望柱等大件白石计65件,各种旧砖605464块,旧隔扇62扇,坎窗24扇,节省白银20多万两。
定陵地宫内层层升高,建筑布局紧凑、高低错落有致,具有明显的层次感。
定陵地宫内葬咸丰皇帝和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为咸丰作皇子时的嫡福晋,道光29年病逝,咸丰继位后,追封皇后)。
位于定陵以东的顺水峪,是咸丰帝妃嫔的墓地。该园寝与定陵同时兴工,于同治四年八月完工。
定陵妃园寝在光建过程中使用了部分宝华峪妃园寝的旧料,计有:石床5件、石门5件、枋子带门簪瓦片4件、中槛5件、门框10件、马蹄柱子10件,以及各式旧砖37752块。
从设计到施工,定陵妃园寝完全按标准妃园寝规制兴建。其建筑从南到北依次建有:一孔拱卷桥及平桥各一座、东西班房各一座、大门一座、左侧燎炉一座、享殿五间一座、园寝门三座、(其中琉璃花门一座,随墙门二座)。后院建有宝顶三排,共计划内5座,环以朱垣。
定陵妃园寝共葬有咸丰帝的15位妃嫔,其中皇贵妃2位、贵妃2位、妃4位、嫔4位、常在3位。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