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鲳
刺鲳(学名:Psenopsis anomala),别名肉鲫仔、肉鱼、瓜仔鲳等,是长鲳科刺鲳属。平均体长9.3-16.4厘米,最长记录约30厘米,平均体重约88.7克。体呈长卵圆形,头小,眼中等大,侧位靠近吻端。眼间隔宽,凸起。口小。体被薄圆鳞,极易脱落。刺鲳体背部青灰色,腹部浅色,体表有银白色光泽。各鳍浅灰色,腮盖后上角有一黑斑。幼鱼呈淡褐或黑褐色。刺鲳的寿命可达4-5龄。
刺鲳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包括日本以南至南海、东海,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台湾周围海域也有分布。刺鲳是近海暖温性中下层鱼类,栖息海域底质主要为泥质和泥沙质,可栖于水深0-370米的范围内。
刺鲳是经济鱼类之一,是常见的食用鱼,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为盛产期,鱼肉最为鲜美,可鲜食也可制作为咸干品。刺鲳捕获方式多样,垂钓、流刺网以及拖网渔法均可捕获。刺鲳种群数量较为庞大。日本刺鲳的渔获量较为稳定,表明其种群数量很丰富。在中国东海,刺鲳资源丰富且数量呈上升趋势,但在1987年其上市量达顶峰后出现较大波动,可能是过度捕捞造成的。刺鲳于2009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无危(LC)。
形态特征
刺鲳成年体长平均为9.3-16.4厘米,最大记录为30厘米;成年体重平均为88.7克。刺鲳体长通常是体宽的2-2.2倍,体呈长卵圆形,侧扁,背腹缘钝圆。头小,头长为吻长的4.2-4.6倍,头背部凸起,两侧平坦。
眼中等大,侧位靠近吻端,眼间隔宽。口小,前位,微斜,上下颌约等长。上下颌各具一排细牙,排列紧密,犁骨、腭骨及舌上均不具齿。鳃孔大,鳃盖膜分离,具假鳃,鳃耙细短,排列稀疏。刺鲳体被薄圆鳞,极易脱落,头部无鳞,体表面分泌有粘液。侧线完全,略呈弧形,完全与背缘平行。刺鲳体背部青灰色,腹部浅色,体表有银白色光泽。各鳍浅灰色,腮盖后上角有一黑斑。幼鱼呈淡褐或黑褐色。
刺鲳背鳍有6-11根硬棘,较短小,26-31根软鳍条,基底较长,第五条最长;臀鳍有1根硬棘,25-30根软鳍条;胸鳍中大,有19根软鳍条;腹鳍较小,有1根硬棘,5根软鳍条,可以折叠于腹部凹陷内;尾鳍分叉,有17根软鳍条。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刺鲳主要分布在西大西洋,日本以南至南海、东海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周围海域,以及中国台湾的西部、南部、北部、东北及澎湖海域。
栖息环境
刺鲳是近海暖温性中下层鱼类,幼鱼会成群漂流在表层。成鱼可以生活在0-370米深的海域中,其在东海栖息水深范围约是26-139米,平均水深70.9米。刺鲳栖息的适宜水温为19-22.9℃,适宜盐度为33.6-34.55‰,栖息海域底质主要为泥质和泥沙质。
生活习性
觅食习性
刺鲳为杂食性鱼类,基于其栖息环境,刺鲳常以底栖甲壳亚门和小型鱼类为食,也食硅藻、水母和一些浮游生物。刺鲳有时会在水母触手下活动,该行为可让刺鲳在获得保护的情况下觅食。成年刺鲳一般白天生活在底层,晚上才会上升至表层觅食。
节律行为
刺鲳属于洄游鱼类,在生殖季节会从深海向浅海洄游,在40米以内的浅海产卵后,向北作索饵洄游,再返回深海。对于中国东海分布的刺鲳的调查显示,在春季4月份时已经有部分刺鲳到达了温台产卵场,开始洄游,但还有少部分刺鲳停留在济州岛附近较深的外海,此时段应为刺鲳从外海返回产卵场的阶段。夏季6月份时已开始有刺鲳个体从产卵场向外海方向移动,但大部分群体仍留在近海产卵场。秋季9月份时大部分刺鲳北上向济州岛方向移动,逐步靠近越冬场。冬季12月份时刺鲳在东海的分布变得分散,基本已到达外海海域的越冬场。
东海刺鲳还有极为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行为,会从傍晚18点钟开始由50-60米深的海洋底层上升,至晚上21点钟时逐渐到达20米以上的表层。
生长繁殖
刺鲳在一到两年内达到性成熟,亲鱼性腺在每年的10月开始发育,次年1月性腺成熟游离而成颗粒状,开始陆续进行产卵。2月前后为产卵盛期,一直延续至8月,覆盖冬春夏三季。但每年主要有两个产卵期,即每年的1-2月和7-8月。产卵期鱼群集中,位于40-120米深的水域,以60米深最为密集。产卵底层水温为19-22.9℃,盐度为33.6-34.55‰。
刺鲳绝对怀卵量为29237-56792粒,个体较大的雌鱼怀卵量可达15.4万粒,卵浮性,卵径0.92-1.05毫米。油球一个,油球径0.22-0.25毫米。卵黄均匀,呈淡黄色,受精卵五小时三十分钟后,受精卵发育到囊胚期。受精十九小时后,尾芽形成,油球内出现少量星状黑色素,晶体出现,听囊形成。胚体头部黑色素分散,颈部较集中,尾部背面成较规则的两行。
仔鱼体长约3.25毫米,下颌前缘、颅顶及腹囊上下缘均有小星状黑色素分布。随着不断生长,黑色素分布会发生变化且数量减少。幼鱼体重在10克以下,会加入到索饵洄游的群体中。幼鱼也会成群漂流在表层,有时会躲在水母的触须里,靠水母保护。生长为成鱼后栖息在海域中下部。刺鲳生命周期较短,一般最高年龄为4龄。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刺鲳群体数量较为庞大。日本刺鲳的渔获量较为稳定,表明其种群数量很丰富。在中国东海,刺鲳资源丰富,并且生长迅速。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东海1987年的刺鲳上市量达顶峰,但此后出现较大波动,由于过度捕捞,刺鲳在南海以及南沙群岛海域的种群数目波动也较大。除了有较大的渔获量以外,刺鲳还是一些渔场中其他经济鱼类的兼补对象。正是因为以上这些特点,刺鲳所在的海域的渔业基本都被密集开发,成为威胁其种群数量的原因。
保护级别
刺鲳于2009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无危(LC)。
主要价值
刺鲳是经济鱼类之一,是常见的食用鱼,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为盛产期,鱼肉最为鲜美,可鲜食也可制作为咸干品。刺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和铁等营养物质,肉质带有甜度。
捕获方式
刺鲳捕获方式多样,垂钓、流刺网以及拖网渔法均可捕获。在中国东海,刺鲳是捕鱼过程中的兼补对象,并未形成对其进行专门捕捞的产业。
参考资料
刺鲳.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02-14
刺鲳 Psenopsis anomala Temminck et Schlegel .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3-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