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
秦桧(1091年1月17日-1155年11月18日),字会之,江宁人,南宋初期重要官员,宰相,主和派代表人。
秦桧于政和五年(1115年)考中进士,入朝为官,先后任太学学正,殿中侍御史、左司谏等职。北宋末期,面对金朝的割地要求,秦桧多次上疏反对。金人攻破开封市(今河南开封)后,秦桧随徽、钦二宗被押解到北方。由于替宋徽宗与金人和议,秦桧得以被放归南宋为官。秦桧回到南宋后,力主与金人和议,并于绍兴八年(1138年)代替赵构向金人行屈膝礼,完成和议。此后,秦桧长期居相位长达十九年,把持朝政,排除异己。先后构陷杀害岳飞等反对自己和议的官员。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十月二十二日,秦桧去世,终年六十六岁,追赠为申王,谥号“忠献”。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四月,追夺秦桧王爵,改谥号为“谬丑”。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年)又得以恢复原封号、赠爵。
秦桧执掌相位多年,打压朝中主战派、构陷忠良、暗增民税,被史学家认定为奸臣。《宋史》将秦桧列入《奸臣传》,评价秦桧:自其独相,至死之日,易执政二十八人,皆世无一誉。南宋、明清时期的小说戏曲中秦桧也多以奸臣的形象出现。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秦桧,字会之,出生于赵煦元祐五年腊月二十五日(1091年1月17日)。其先祖为常州人,后迁居江宁区,遂为江宁人。秦桧祖父秦仲淹,父亲秦敏学进士出身,曾任玉山县令等职,秦桧为其第三子。秦桧父亲去世后,他和弟弟在母亲的带领下去往歙州祁门县投靠做官的舅舅王本。
力主抗金
秦桧少年时期曾跟随做过宰相的汪伯彦读书,后于政和五年(1115年)考中进士,补授密州教授。同年,娶王珪孙女为妻。秦桧任职密州期间,深得知州翟汝文器重。宣和五年(1123年),秦桧在知州翟汝文、安抚使张叔夜的推荐下应试考中词学兼茂科,又经翰林学士吴开推荐任太学学正。
赵桓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打开封市并索取三镇。秦桧上《上钦宗论边机三事》,言明金朝贪婪狡诈,劝谏宋钦宗不可割与金兵三镇。但秦桧的意见未能得到宋钦宗的答复。此后,秦桧任职方员外郎。不久,秦桧转任河北省割地使张邦昌属官。秦桧不愿在河北割地任职,因而再三上奏请辞,并得到允许。
张邦昌被罢官后,朝廷命秦桧假借礼部侍郎之名和王陪同肃王赵枢前往金营商谈割让三镇之事,但中途因金人退兵而中途返回。不久,秦桧在御史中丞李回等人的推荐下出任殿中侍御史,后再次升任左司谏。
同年八月,金人以未能得到三镇的名义再次兴兵,先后攻破太原市、正定县(今河北正定),并威胁若不割让三镇则进攻开封市。赵桓急召百官商议,谏议大夫范宗尹等人同意和议割让三镇,但遭到了秦桧一方三十余人的反对。廷议后不久,秦桧晋升为御史中丞。
闰十一月,金朝攻入汴梁,宋徽宗与宋钦宗被索为人质扣在金营。次年二月,金人废徽宗与钦宗为庶人,欲立异姓为帝,留守王时雍等召百官军民共议立张邦昌,监察御史马伸联合官员上议状,秦桧附议马伸认为张邦昌附会权臣、危害社稷,立他为帝会让天下百姓难以信服,同样上议状奏请金人“请存赵姓”,即立赵氏为儿子,秦桧也因此被扣押在金营。
被俘北上
靖康之变二年三月底,秦桧与家人和其他被俘者跟随宋徽宗、赵桓一起被金人押解到北方。当听到赵构在南方即位的消息后,宋徽宗认为自己有望南归。于是派人与秦桧商谈和议,并让秦桧润色文辞。秦桧通过贿赂的方式得以将和书送达金朝重臣完颜宗翰(粘罕)手中。完颜宗翰对秦桧颇为赏识,并把他推荐给金太宗完颜晟(吴乞买),而金太宗则把秦桧赏赐给了完颜宗翰的弟弟完颜昌(挞懒),秦桧自此为金人所用。
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完颜昌攻楚州时秦桧任参谋军事,因楚州久攻不下,秦桧为金人作檄招降。楚州攻破后,秦桧携家眷走水路行至杭州市(今浙江杭州),随后秦桧得赵构召见。秦桧乞求宋高宗向完颜昌求和,提出“南自南,北自北”之议,还代宋高宗草拟好和议的国书。
归宋任相
由于秦桧主持和议之事,金朝将其放回南宋。宋高宗认为秦桧聪慧忠君,于是任其为礼部尚书。秦桧就任礼部尚书两个多月后,升任参知政事。期间他排挤当朝宰相范宗尹,致使范宗尹罢相。秦桧以朝中不可无宰相为由,请封自己为宰相。绍兴元年(1131年)八月,秦桧被任命为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九月,赵构下诏命吕颐浩为宰相。秦桧谋划夺取吕颐浩的权利,双方开始各自结党争权。
秦桧先是命人以姬静“修内政、攘外敌”得以中兴的典故,使得宋高宗下令以秦桧执掌政务、吕颐浩专管军旅。随后,吕颐浩前往镇江市建造都督府。待到吕颐浩自镇江回朝后,任用黄龟年等人弹劾秦桧,将其比喻成王莽、董卓等人,指责秦桧“专主和议,破坏恢复,结党专权”。秦桧则将胡安国、程瑀等人安排在朝中和吕颐浩争权。
吕颐浩则在席益的建议下,逐步剪除秦桧的党羽,将他们排挤出朝中。翰林学士礼朝见赵构时期,宋高宗给他看了秦桧的策论,并对秦桧“南自南,北自北”的建议感到愤慨,且秦桧之前所说的“为相数月,可耸动天下”,至今未能实现。时候,綦崈礼将宋高宗所说写入训词,并告知朝廷内外,秦桧则被罢免相位,任为观文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
绍兴五年(1135年),完颜昌主政金廷,和议最终达成。秦桧得以复任资政殿学士,先后改知温州、绍兴府,不久又充任行宫留守时赵鼎为左仆射,张浚为右仆射兼知枢密院事,后又升为枢密使。赵、张二人早年关系亲密,但后来在处理事务上多有意见不同之时。张浚、赵鼎先后请辞,未得到赵构准许。
绍兴七年(1137年),秦桧任职枢密使。时淮西军变,秦桧利用张浚志大才疏的弱点,拉拢他共同反对岳飞节制淮宁军。岳飞一怒之下上奏朝廷请求解除兵权。张浚则在秦桧的支持下将准西军一分为六,令兵部尚书吕祉以都督府参谋军事的身份前往淮南西路节制这支军队。然而吕祉后来反叛,张浚再次引咎辞相。张浚罢相时,宋高宗问其继任人选,张浚没有向宋高宗推荐秦桧,而是推荐了赵鼎,秦桧由此对张浚心怀怨恨。
力主和议
绍兴八年(1138年)三月,任命秦桧为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金派乌陵思谋等来和议,宋高宗因年事已高极力希望促成和议,秦桧见宋高宗心意已决,便与宋高宗密约由自己主持和议之事,不再由其他朝臣过问。同年,赵鼎因立嗣之事再次请辞相位,得高宗准允。赵鼎罢相后,秦桧得以独揽朝中大权,力主与金朝和议。朝中凡是不主张和议,与秦桧意见不合之人皆被排挤,包括吕本中、胡铨等多位大臣。
金廷遣使者张通古、明威将军以萧哲“诏谕江南”为名至杭州市,秦桧怕世人谴责自己,与萧哲改“江南”为宋,称“诏谕”为国信。因高宗不愿向金人行屈膝礼,借口为宋徽宗居丧,命秦桧以宰相的身份行行屈己之礼,接受金廷国书。
和议之后,金人于绍兴九年(1139年)归还河南省、陕西省旧地,但朝中大臣诸如永州的张浚、上饶市的徐俯、淮南西路的岳飞等人都向高宗上疏要对金人有所防备,求和不是长久之计。秦桧得知后罢免了一批人。
稳固相位
次年,金朝背起盟约,再次南侵,河南各郡相继沦陷。朝中大臣纷纷指责秦桧,御史中丞王次翁多次为秦桧说话,声明其力排众议、主张和议能够稳定朝局。由此,秦桧的相位得以稳固。时岳飞等人在郾城区、长安各地接连取胜,但秦桧却力主撤兵,并诏回岳飞。南宋撤军后,金兵接连占领各地。而秦桧则被封为莘国公。
绍兴十一年(1141年),秦桧欲意尽收诸将兵权,在给事中范同的建议下,秦桧密奏赵构对韩世忠、张俊、岳飞三人论功行赏,封韩世忠、张俊为枢密使,岳飞为副使,从而解除了三人的兵权。六月,秦桧自己也被封为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进为庆国公。后又因修成《徽宗实录》,迁少保并加封冀国公。
同年十月起,秦桧先是命朝中官员万俟卨接连上疏弹劾岳飞,又指示张俊诬告岳飞手下张宪谋反,致使岳飞父子被逮捕入大理寺,接受审问。因岳飞常在和议之事上反对自己,秦桧命人诬告岳飞“谩侮皇上”,又指责岳飞之前受诏不救淮南西路,于十二月将岳飞赐死狱中,岳飞的儿子岳云则被斩杀。次年,秦桧加封太师,又进封魏国公。
权倾朝野
绍兴十四年(1144年),秦桧先贬黜或流放了从前议论他讽刺过他的李龟年、李光、解潜等人。后又借高宗立嗣之事,罢免了一批朝臣。秦桧还奏请高宗禁止传扬野史,命儿子秦熺主持修国史。秦借机大肆歌颂秦桧,并将涉及秦桧的诏书等或更改、或焚毁。时人不敢再非议。次年,秦桧一家皆加恩得以封赏,秦桧还得到了高宗亲笔题写“一德格天”的匾额。绍兴十七年(1147年),秦桧改封益国公,时人多歌颂谄媚他。绍兴十九年,皇上命绘秦桧像,并亲自做赞。
绍兴二十年(1150年)正月,秦桧上朝遇刺,但未被击中。此后,秦桧每次出门,都有数十位侍卫持棍相伴。这一年,秦桧病重,赵构允许他乘轿子上朝,并由他的两个孙子搀扶,且免行拜礼。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三月,秦桧以“撰造语言,谤毁朝廷”之罪废王庶二子。还将王俊升为浙东马步军副都总管以酬谢他诬告岳飞之事。一时间,秦桧在朝中擅权专政,蒙蔽高宗视听,进言之人大多都是歌颂秦桧功德的。家中子孙也皆任重职。
赵室子弟赵令衿看秦桧的《家庙记》,因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而被汪召锡告发,并牵连到前宰相赵鼎之子赵汾。秦桧一时起杀心,命人诬陷赵汾等人,该案件受牵连的贤士五十余人。此案件后,秦桧病情加重,甚至难以写字。
晚年病逝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赵构前往秦桧家中探望,秦桧感动流涕。高宗当场命人草拟秦桧父子的退休制书,又于次日加封秦桧为建康郡王,秦熺进为少师,秦熺的两个儿子秦埙、秦堪也受到了提拔。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十月二十二日,秦桧去世,终年六十六岁,追赠为申王,谥号“忠献”。秦桧去世后,朝臣纷纷揭发他挟制皇上,倡和误国,诛杀良将,任用奸臣等罪。但秦桧的余党势力仍然把控朝中势力多年,同秦桧一样主张和议。直至赵昚时期才逐渐平静。赵扩开禧二年(1206)四月,追夺秦桧王爵,改谥号为“谬丑”。至嘉定元年(1208年),主张与金朝和议的史弥远上奏请求恢复秦桧谥号,由此秦桧谥号、爵位得以恢复。赵昀宝祐二年(1254年)二月,太常寺定谥“谬狠”。
施政影响
秦桧任职期间,得赵构信任,多次升迁。为政上,秦桧面对金廷力主和议,代表宋高宗向金廷称臣、纳贡;面对主战派,秦桧压制抗金言论,极力贬出抗金官员、将领,解除岳飞、韩世忠等将领,并诬构岳飞冤狱,致使岳飞自尽;在南宋内政上,秦桧任用户部侍郎李椿年推行经界法,丈量土地,重定两税等税额,还自私暗增民税,横征暴敛使得百姓负担加重。
秦桧死后,朝中的主战派有所起势,宋高宗也欲意整饬朝纲,但秦桧专政十几年所形成的党派仍然影响着南宋朝局,主战派的主张一直为主和派所压制,南宋也在两派长久的争论中失去了备战的机会。而秦桧的影响远不及赵构一朝,赵昚即位后本有心励精图治、收复中原,但秦桧所培养起来的官僚们没有给予宋孝宗大展宏图的机会,以至于南宋错过了利用金廷内乱而北图中原的机会。
个人爱好
秦桧擅长书法和书画收藏,是南宋初期书法较为出众者之一,但他的书法作品被后世裁剪、磨灭、损毁较多,仅存《凤墅帖》中所录的《都骑已临帖》和《别纸勤恳帖》。此外,秦桧爱好书画的收藏,宋代范仲淹所书《伯夷颂》曾为秦桧收藏,并在后面有题诗。
人物评价
秦桧去世后,当时的南宋大臣宋朴认为秦桧再造南宋如同郭子仪再造唐朝,但却讽喻秦桧不能功成身退,迷恋荣华富贵。
《宋史》将秦桧列入《奸臣传》,认为其是奸臣,评价他“自其独相,至死之日,易执政二十八人,皆世无一誉。”清代思想家王夫之在《宋论》中提出:秦桧杀人宗族,尽解诸帅之兵,大坏军政,粉饰治平,延及赵昚而终莫能振。
人物争议
秦桧被历史认为是一代奸相,其身后的隶书、私人笔记对他多持以否定态度。但历史学家也存有一些异说,主要有三点:一是在秦桧力主和议上,认为他是“保全东南”之举;二是南宋向金朝屈膝投降,秦桧不应当负主要责任;三是秦桧能够得政专国是他迎合了赵构的需要。此外,关于秦桧归宋问题上,史学家也时有争论。
争议一
就秦桧力主与金人和议这一争议上,清朝人赵翼认为南宋之所以还能成为一个国家,是因为他向金人议和,若不然南宋则会亡国。近代人陈登元补充了赵翼的观点,认为秦桧偷安半壁,其之所以和议,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南宋经济困难不足以支撑庞大的军事支出;南宋军事力量不足、军备废弛不足以与金朝相抗;南宋朝廷文臣与武臣之间长期不和,南宋不具备图谋大业的政治环境。
争议二
关于南宋向金人投降,明代苏州市名士文徵明作《满江红·题宋思陵与岳武穆手敕墨本》一词,其在诗中表示杀害岳飞的并非秦桧,而是宋高宗赵构。文征明指出,南宋所以之所以乞和,是高宗不愿宋徽宗等南归,如若不然他便无法继续称帝。秦桧杀害岳飞,不过是迎合宋高宗,做了宋高宗想做的事,否则以秦桧一届臣子是无法做到的。诗人陆游晚年慨叹:“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说,南宋走向屈膝投降不是秦桧一个人的责任。
争议三
而秦桧能够霸占相位十九年,得政专国的原因,主流观点认为正是秦桧提出的“南自南,北自北”的和议主张,迎合了赵构的政治需要,也因此得到了宋高宗的信任。宋史研究专家韩酉山认为其背后的原因更为复杂,秦桧能得宋高宗信任还有他在宋徽宗、赵桓被俘后,进言“请存赵姓”的好感。宋高宗在秦桧初任官职时,对其态度也有所保留。秦桧之所以能够在朝中结党专政也是南宋朝中主战派、主和派长期论战,互不相融,因为给了秦桧和他的主和派结为朋党的机会。
争议四
金朝如何放秦桧归宋,未能留下详实的历史记录,以至于后人都认定是作为奸细由金人纵归,如宋史研究专家邓广铭先生,就在其《岳飞传》(增订本)中使用了“女真贵族阴遣汉奸秦桧归南宋”的标题。学者何忠礼则对秦桧是奸细提出异议,其依据主要是陆游所作《老学庵笔记》,陆游作为对秦桧及无好感之人,却在其《老学庵笔记》中写道秦桧是逃归南宋的。何忠礼先生认为陆游“无必要”为秦桧“讳护”,因而该说法是相对可靠的。
家族成员
参考资料来源:
后世留存
秦桧家族墓
2006年,在江宁区境内江宁镇外牧龙村丘地发现疑似秦桧家族墓穴,当地乡民俗称为"徐大墓"。南京博物馆组织人力进行挖掘,前后历时月余。从墓中出土了南宋绍兴年间墓砖和墓志铭,可以判定为秦桧家族墓葬群中的秦桧之子秦熔的夫妇合葬墓。墓室规格较高,屡遭盗掘。但并未确定秦桧墓是否在该处。
秦桧跪像
杭州栖霞岭下岳飞墓,浇铸有秦桧及其王氏、张俊、万俟卨四个陷害岳飞的奸臣铸像,铸像在铁栅栏内反剪双手,赤身长跪于岳坟前。在历史上,该铸像先后被浇灌了12次。除此之外,在岳飞的故乡汤阴县岳王庙和江西九江市岳飞母亲的墓前也铸有秦桧跪像。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长期以来人们对秦桧的印象停留在阴险狡诈,委曲求全,陷害忠良等方面。南宋文人叶绍翁所著的笔记《四朝闻见录》,在展现了秦桧奸诈狠毒的臣一面的同时,也展现了秦桧谨小慎微的一面,丰富了《宋史》中对于秦桧的描述。
明代戏曲小说则演变出了“秦桧冥报”的故事,大胆的构想出了“秦桧构陷岳飞、地狱受刑”的情节。清朝时期的小说《说岳全传》也刻画了秦桧等人的奸臣形象,谴责秦桧卖国害贤。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
八千里路云和月.豆瓣电影.2023-02-21
决战皇城 .豆瓣电影.2023-02-21
满江红 (1992).豆瓣电影.2023-02-21
岳飞传.豆瓣电影.2023-02-21
精忠岳飞.豆瓣电影.2023-02-21
满江红.豆瓣电影.2023-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