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斑节对虾

斑节对虾

斑节对虾(学名:Penaeus monodon),别名九节虾、鬼虾、草虾、日本囊对虾,是对虾科对虾属节肢动物门。斑节对虾体长22.5~32厘米,最大可达33厘米。体重137~211克,最大可达500~600克。其身体呈长筒形,左右侧扁,分为头胸部与腹部,由20节组成:头部5节、胸部8节、腹部7节(其中包括1节尾节);除尾节外,各节均有附肢1对。

斑节对虾的自然产地分布较广,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典型的自然栖息地包括日本南部、朝鲜、中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西部到北部,并沿着印度洋的沿海区域延伸到非洲东岸、红海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新几内亚岛斐济。斑节对虾成年个体喜栖息于泥质或者泥沙质的海底,活动深度范围为0-110米(最常见的是20-50米)仔虾于沿岸浅水区生活,喜大量集群于水生禾本科杂草中间或者附着在杂草上。

斑节对虾个体较大,肉味鲜美,生命力强,可以作为鲜活虾类出售,经济价值较高。其食性广,是较为良好的养殖品种。

命名与分类

1798年,约翰·克里斯蒂安·法布里修斯(Johan Christian Fabricius)首次描述了斑节对虾并为其命名。这个名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忽视,直到1949年(Lipke Holthuis)澄清了它所指的物种。Holthuis还表明斑节对虾是对虾属(Penaeus)的模式种。

形态特征

外部形态

斑节对虾体长22.5~32厘米,最大可达33厘米。体重137~211克,最大可达500~600克。其身体呈长筒形,左右侧扁,分为头胸部与腹部,由20节组成:头部5节、胸部8节、腹部7节(其中包括1节尾节);除尾节外,各节均有附肢1对。

头胸部

斑节对虾的头部与胸部结合为一体,称为头胸部;其背部及两侧包被着一片甲壳亚门,称为头胸甲。头胸部的体节已结合而难以分解,但头部5对附肢和胸部8对附肢仍然存在。头胸甲的前端中央突起,形成尖利的额角(俗称虾枪或额剑),额角长度超过第一触角柄的末端。额角上缘有7-8齿,额角下缘有2-3齿,整个额角稍呈S形弯曲。

腹部

斑节对虾腹部较长,约为头胸部长的2.5倍,分节明显,由7节组成(包括尾节)。各节的背侧包着一片较坚硬的甲壳,节与节之间以关节膜相连接,便于体节的活动和自由屈伸。最后一节为尾节,肛门位于尾节基部腹面。

附肢

斑节对虾除尾节外,各体节均有1对附肢,共19对,其中头5对,胸部8对,腹部6对。由于着生的部位与功能不同,其形态差异较大,但基本上由基部、内肢和外肢组成。

体色

活虾的头胸甲及腹甲上均有红白条纹,步足、泳足上的刚毛呈红色。体表呈灰绿或暗绿色,体背有土黄及黑褐色横带;游泳足之基腹外侧前半侧蓝色,后半侧黄色。第1触角鞭白色,带深绿褐色斑纹;第2触角鞭呈宽窄相间的灰绿、透明色;尾肢后半呈乳蓝或黑褐色。

其体色会随水色、盐度、成长阶段、饵料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也会随栖息底质的不同而变化,例如在底质为砂砾或者岩石环境中生长的个体呈深棕红色,在沙泥底质环境中呈浅褐色,在泥质或者泥沙底质环境中呈褐绿色。一般天然捕获的虾体较为鲜艳,呈暗褐色,背部通常有9条极明显的白色横带,其中3条位于头胸甲上,第2至第6腹节各1条,尾部1条,有时背部呈一赤褐色纵带。鱼塘养成个体则呈草绿色,背部白色横带不明显。

生理结构

斑节对虾的内脏大部分集中于头胸部,腹部肌肉为横纹肌,较发达。肌肉束分为伸肌和屈肌,虾体在迅速弯曲和进行弹跳运动时伸肌和屈肌相互协调。鳃是主要呼吸器官,共25对鳃。其循环系统是由心脏、血管、血窦和血液组成,血液无色,内含有血青素(一种含铜的蛋白),当血液暴露于空气中时会呈现蓝色。雌雄生殖器官差别较大,雌虾外部生殖器为第4和第5步足基部的纳精囊雄虾第1泳足内肢演化为交接器,内部性腺则分别为卵巢和精巢。

近种鉴别

与斑节对虾在形态上较为相似的是短沟对虾(Penaeus semisulcatus),区别在于斑节对虾的第1触角鞭较长且成虾的第2触角鞭没有相间斑纹,体背横带更明显,肝脊粗钝且平直,第5对步足没有外肢;而斑节对虾的第1触角鞭较斑节对虾短,成虾的第2触角鞭有红白相间的斑纹,体背横带不甚明显,肝脊较细锐且向下向前斜伸,第5对步足有外肢。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斑节对虾的自然产地分布较广,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其天然栖息地主要分布在东经30°到155°,北纬35°到南纬35°之间的印度洋至太平洋的广大沿岸海城。典型的自然栖息地包括日本南部、朝鲜、中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及澳大利亚西部到北部,并沿着印度洋的沿海区域延伸到非洲东岸、红海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新几内亚岛斐济

中国分布

斑节对虾在中国的台湾、海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浙江省南部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澳门地区沿海水域均有分布。

栖息环境

斑节对虾常见于河口、潟湖红树林。成年个体喜栖息于泥质或者泥沙质的海底,活动深度范围为0-110米(最常见的是20-50米)仔虾于沿岸浅水区生活,喜大量集群于水生禾本科杂草中间或者附着在杂草上。可以在15-35摄氏度的水温中生存,最适水温为25-33摄氏度;可以在0.2‰-45‰的盐度中生存,最适生长盐度为10‰-20‰。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野生斑节对虾的食性属于杂食性,但较偏于植物性。在幼虾阶段以卵黄提供的营养生存。后期阶段以浮游生物硅藻和水中的其他小型生物为食。成年后成为底栖动物,其食物包括多毛虫和碎屑等生物。

在野外,成年斑节对虾主要以软体动物门(鱿鱼类、牡蛎科类),以及小型甲壳亚门为食。在水产养殖中,主要以鱼粉组成的人工饲料为食,贝类、杂鱼、虾、花生麸麦麸等均可摄食。

节律行为

自然条件下的斑节对虾会表现出明显的夜行性,白天静伏海底或钻入泥沙不动,晚上出来觅食和活动。

成熟期的个体会生活在比较深的海区,到繁殖时会回到浅水海区,产卵后又回到深水海区,但雄虾通常不跟随产卵雌虾到沿岸海区。

防御行为

斑节对虾有多种防御措施来保护自己免受天敌的捕食。其身体两端都有刺,与泥泞环境相似的独特条纹和体色有助于伪装,以及将自己埋在泥沙基质中,不仅隐藏身体,还能掩盖其排泄物,避免被鱼类天敌感应到。

感知行为

斑节对虾的感觉器官较为敏锐。其有1对生长在较长且可以转动的眼柄上的复眼,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帮助其发现捕食者或搜寻猎物。眼柄具有根据明暗适应改变其光学特性的能力。在暗光下,眼柄接收来自广角的光并产生叠加图像,这种叠加图像利于检测物体运动。在亮光下,眼柄几乎可以看360度并形成并置图像,这比叠加图像更有效。

斑节对虾第1触角基部丛毛中的平衡囊使其身体保持平衡;第1触角外肢上有刚毛,起到嗅觉作用。

第1和第2触角的触鞭以及刚毛都有触角的作用,尤其是附肢边缘的刚毛十分发达。鞭毛可以通过振动检测捕食者和猎物。这些鞭毛也有化学传感器,可以检测氨基酸、pH值、盐度等。

生长繁殖

斑节对虾繁殖期较长,不同分布地的个体,繁殖期存在时间差异,例如分布在中国台湾沿岸的亲虾的繁殖旺季为7-11月,海南岛沿岸则为8-12月,而分布在菲律宾沿岸的则为11月至翌年1月。自然种群的斑节对虾月龄结构复杂,致使产卵期不集中。斑节对虾属于混交制,野生状态下,雄虾性成熟具有精荚的最小个体头胸甲长37毫米,体重35克,雌虾性成熟的最小个体头胸甲长47毫米,体重约68克。斑节对虾的繁殖力较强,雌虾怀卵量会根据体型大小而变化,但通常野生个体的产卵量为24.8万-81.1万粒。

求偶交配

斑节对虾的求偶交配分为三个阶段,大多在晚上交配,通常在雌性蜕皮后进行。

第一阶段:平行游泳,雌虾在上雄虾在下。雌虾休息时会有1-3只雄虾接近,雌虾游泳时雄虾则跟在后面。雄虾求偶成功后会把自己的身体放置在雌虾的正下方。在继续游泳时,雌虾的足部会抓住雄虾的甲壳。

第二阶段:雄虾侧腹向上,附着在雌虾身上与雌性一起游泳时,突然转向腹部向上的姿势,试图将胸腹交界处与雌虾后胸对齐。雌雄腹部相对后,大概率能交配成功,如果失败,雄虾会立即回到原来的直立姿势,仍试图与雌虾平行游动并随着雌虾的游动变化方向。

第三阶段:一旦雄虾成功附在雌虾腹侧,便会呈现出与雌虾垂直的形态,在雌虾胸后端旋转。紧接着雄虾会把身体弯曲成“U”形,并同时弹动头部和尾部,做出挤压身体的姿势,最多连续三次。

产卵生长

斑节对虾通常在晚上产卵。每次产卵时间约为2分钟。卵呈半透明,黄绿色球形卵,平均卵径0.29毫米,受精卵在水中悬浮几分钟后逐渐下沉。

野生和圈养的雄性斑节对虾寿命约为1年半,雌性约为2年,但有人认为引入墨西哥湾的个体的寿命接近3年。

人工养殖

养殖历史

斑节对虾是世界三大养殖虾类品种之一。最初是与传统诱捕养殖池塘中的其他虾类一起捕捞的,或者作为大型遮目鱼池塘的重要副产品。1970-1975年,在中国台湾东港海洋实验室和南太平洋塔希提岛进行了育种研究,并逐步开发小池塘单一养殖技术。在泰国育种首次成功后,分别于1972年和1974年建立了商业化的粗养和半精养养殖场。在1980-1987年间,由于配合饲料开发取得商业成功,中国台湾小规模集约化养殖场繁荣起来,主要生产出口到日本的斑节对虾。然而,1987-1988年病毒爆发导致中国台湾斑节对虾养殖业崩溃,也使得泰国逐渐取代中国台湾成为世界领先的斑节对虾生产国。1988年后,因其个头大,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和需求而被多国养殖。

养殖技术

选择苗种时应挑大小均匀、活力强、个体健壮、体表清洁、无寄生物、病原检测合格的健康苗种。待天气情况稳定时放苗,通常在上午或傍晚,勿在低温、阴雨情况下放苗。斑节对虾对动物性蛋白的需求高于其他虾类,可适当补充投喂丰年虾桡足类

疾病防治

已知的斑节对虾常见病毒种类包括: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BV)、虾桃拉病毒(TSV)、传染性肌坏死病毒(IMNV)、虾血细胞虹彩病毒(SHIV)等。常见的细菌性病害主要病症有:白便、黄黑鳃、烂鳃、肝胰腺坏死、甲壳亚门溃疡(褐斑)、尾节损伤、红变以及偷死等。常见的生理性病害主要有软身偷死、蓝体、蜕壳异常、肌肉坏死及虾体肌肉痉挛等。

对于病毒性病害,其治疗还没有突破性成果,只能以预防为主。对于细菌性病害需每天采取防治措施,对水源进行预处理,定期给水体消毒,科学投喂饵料等。对于生理性病害,则需定期跟踪水体的指标,确保其处于稳定值,同时科学投喂,及时补充水体矿物质等。

物种现状

斑节对虾的水产养殖总产量从1981年的2.1万吨逐渐增加到1988年的20万吨;在1993年急剧增加到近50万吨;在1997年下降到48万吨;在2001年又涨到67.6万吨。自2002年以来,据非官方报道,斑节对虾的产量有所下降,尤其是在泰国印度尼西亚,因为许多养殖场被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替代。

物种危害

北美洲地区(例如东海岸、墨西哥、夏威夷等),斑节对虾属于入侵物种。斑节对虾携带的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可以感染本地虾种群,损害当地渔业

2001-2012年,亚洲多达38%的原生红树林已被改造成养殖斑节对虾的池塘,会破坏鸟类的栖息地。养殖户为了最大限度提高产量还会喷洒许多化学品和抗生素,这些物质会进入自然水道,对动物和人类造成危害。

主要价值

斑节对虾个体较大,肉味鲜美,生命力强,可以作为鲜活虾类出售,经济价值较高,例如1995年生产的斑节对虾价值达32亿美元。其食性广,是较为良好的养殖品种。

种间关系

天敌

斑节对虾的天敌有黑色小鸬鹚(鸬鹚属 sulcirostris)、绿鹭(Butoroides striatus)、苍鹭(Ardea cinerea)、草鹭(Ardea purpurea)、十腕总目(Sepia officinalis)、鱿鱼(Teuthida)、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 )、紫红笛鲷(Lurjanus argenrimaculatus)、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y)、远海梭子蟹(Portunus pelagicus)、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等。

寄生

常寄生在斑节对虾表面的寄生虫主要有钟形虫、累枝虫、聚缩虫及单缩虫等。

参考资料

..2023-02-25

斑节对虾.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02-25

..2023-02-25

..2023-02-25

..2023-02-25

短沟对虾.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02-25

..2023-02-25

..2023-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