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朱标

朱标

朱标(1355年10月10日—1392年5月17日),明太祖朱元璋嫡长子,母马皇后,明惠宗朱允炆之父。

元至正十五年九月五日(1355年10月10日)朱标生于太平(今安徽省当涂县陈迪家,六岁跟随大儒宋濂学习经义,朱元璋自立为吴王时,立其为王世子,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登基为帝,册封其为皇太子。其为人宽厚仁和,勤勉好学,颇受朝野好评,曾被朱元璋委以监国辅政之责。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因巡抚陕西回京后病倒,于应天府(今南京市)去世,享年38岁,谥号懿文太子,葬于明东陵(位于今玄武区),建文元年(1399年)追尊其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明成祖朱棣称帝后,复称其为懿文太子,至南明弘光元年(1644年)明安宗弘光帝又恢复其孝康皇帝尊号,清代所修《明史》中也称其为孝康皇帝。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元至正十五年九月五日(1355年10月10日),马皇后生朱标于太平(今安徽当涂县),朱元璋在攻打南京时得到了长子出生的消息后,留下了“到此山者,不患无嗣”的石刻。为了让长子得到良好的教育,至正二十年(1360年),六岁的朱标就跟随大儒宋濂学习儒家经义。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在应天府自立为吴王,并立朱标为世子。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为了让朱标熟知民间疾苦,朱元璋命十三岁的朱标回凤阳县(今安徽凤阳)老家祭拜祖墓,临行前,朱元璋告诉朱标,一路上要多关注民生,了解百姓的喜好,同时希望他能通过此次长途奔波明白自己打江山的艰辛。

册为皇储

洪武元年(1368年),大明王朝建立,朱标被立为太子。朱元璋对朱标极其重视和爱护,任命了一大批功勋卓著、品行高尚的重臣兼任他的东宫佐官,并不再另设东宫府僚,当朱元璋外出征战期间由太子监国时,各位重臣可以直接和太子沟通,以免产生嫌隙。同年,挑选了一批品性优秀的青年才俊陪朱标读书学习,此外还在宫中特设大本堂,贮藏各种古今图书,征召各方名儒轮流为太子和诸王讲课。朱元璋还经常给朱标讲述为君之道,同时告诫他要知道自己身为太子要肩负的责任。洪武四年(1371年),朱标与常遇春之女常氏成婚。

辅政监国

洪武六年(1373年),朱标已十九岁年岁已长,朱元璋作出了让其参与处理政事的决定,《明太祖实录》载:“命诸司今后常事启皇太子 ,重要乃许奏闻。”,虽然只是处理“常事”,但已能体现朱元璋对他的器重。四年后,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命君臣自今大小政事 , 皆先启皇太子处分 ,然后奏闻。”,将大小政事都交给朱标来处理,但朱标性格仁善,常常建议行“宽通平易之政”,却与朱元璋意见相左而难以实行,但这并未损害朱元璋对朱标的喜爱。

患病去世

自明朝建国以来,朱元璋就有了迁都的想法,洪武二十四年 ( 1391年 )八月 ,朱元璋命朱标巡抚陕西省,考察建都事宜,朱标八月十一日(9月9日)从应天府(今南京)出发,当年十一月二十八日(12月23日)返回应天府,一路舟车劳顿,回京献上陕西地图后就病倒了。在生病期间仍不忘向朱元璋上书建都的事情,次年四月二十五日(1392年5月17日)朱标病逝,享年38岁,他死后朱元璋悲痛不已,同年八月,朱标葬于明孝陵朱元璋陵墓)东侧,即明东陵,谥号“懿文太子”。

建文元年(1399年),其子朱允炆即位后,追尊朱标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靖难之役后,朱棣即位,重新称其为懿文太子,至南明弘光元年(1644年)明安宗弘光帝又恢复其孝康皇帝尊号,清代所修《明史》中也称其为孝康皇帝。

个人成就

仁善治国

在朱标监国辅政期间,与朱元璋“重典驭下”“以猛治国”不同,他更倾向于行“宽通平易之政”,因此与朱元璋颇多分歧,特别是在朱元璋在某些事件的处理上过于严厉的时候,朱标常予以劝谏,“杀人过滥,恐伤天和”,如其师宋濂曾卷进“胡惟庸谋反案”中,朱元璋要处死宋濂,经朱标和马皇后力保,才被免除死刑。

团结兄弟

朱标性格仁厚对待其兄弟也特别友爱,朱樉朱樉朱橚朱橚等曾多次触怒朱元璋,都是朱标从中多方调节,才得以重返封国,特别是朱棡朱棡触犯国法导致朱元璋要治罪于他,朱标力救才得以幸免,在诸多弟弟们的眼中,朱标是一位受人尊敬、可以和睦家族的兄长。

个人评价

朱标死后,明代大儒方孝孺曾作诗一首:“盛德闻中夏,黎民望彼苍。少留临宇宙,未必愧成康。宗社千年恨,山陵后世光。神游思下土,经国意难忘。”,他认为朱标之死是明朝聂氏宗祠的千年之恨,清代史学家谈迁则认为,如果朱标不死就不会有“靖难之役”的发生了,所谓“懿文之早世,天所以开靖难也。”,《明太祖实录朱元璋给朱标的谥文也颇多赞誉:“皇太子标居位二十有五年,分理庶政,神赞弘多。”

而在朱棣的永乐朝,对朱标却颇多毁誉,《明太宗实录》中记载明成祖朱棣评价朱标:“懿文太子以柔弱牵制文义,不称太祖意。”认为朱标太柔弱了,《奉天靖难记》也有类似评价,“懿文太子所为多失道,太祖意,太祖尝督过之,退辄有怨言,常于宫中行诅。”

现代学者对朱标的评价相对中性,《剑桥中国明代史》中这样说:“朱标的教养是文人型的和“右文”的君主”,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余新忠则认为朱标的一生是尊贵而郁闷的。

家族成员

参考资料:

人物争议

生母争议

在《明太宗实录》《燕王令旨》《明史》中明确记载朱标为马皇后所生,但有学者认为马皇后并非朱标生母。

吴晗在其《明成祖生母考》一文中认为朱标不是马皇后所生,《明太祖实录》所载朱标生于元至正十五年九月五日,而此时太平(《明史》记载朱标出生地)被元义军所包围,马皇后不可能在朱标出生日当天到达太平,故朱标不是马皇后所生。

《南京太常寺志》中记载太子朱标与秦王朱樉朱棡朱棡的生母为李淑妃,但此说法被傅斯年、李晋华等学者否认,李晋华在其《明懿文太子生母考》中作了详细论证。

死因争议

《明史》中记载朱标是“因风寒而毙”,但根据明末清初傅维麟做著《明书》所说,朱标早逝是因为和朱元璋发生争吵,导致精神压力过大,郁闷致死。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在其《明懿文太子朱标尊贵而郁闷的一生》中否认了这一说法,认为朱标就是正常病死。

逸闻典故

怀揣《负子图》

一次朱标劝谏朱元璋不要乱杀人恐伤和气,朱元璋听后选择了沉默。第二天便故意让人找了一根带刺的木棍丢在地上,让朱标捡起来,朱标面露难色,不知该从何处下手。然后朱元璋才告诉他,他杀人是为了帮朱标拔掉木棍上的刺,是为了帮朱标,朱标听后似乎有所感悟,但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告诉朱元璋,有怎么样的皇帝,就有怎么样的臣民,皇帝以暴治国又怎么指望百姓安分呢。朱元璋听后勃然大怒,拿起椅子要砸他,朱标躲避中不小心把怀中所揣的《负子图》掉在地上。

据《名山藏》记载,朱元璋在征战中,经常为敌兵追击,马皇后数次背着朱标在乱军中逃得性命,后来朱元璋为纪念马皇后背着儿子朱标行军而请人精心绘制成了负子图。朱元璋看到图,想起妻、子跟随自己受的苦难,心中再无火气,放过了朱标。

咏新月诗成谶语

一天晚上,朱元璋携朱标、朱允炆一起赏月,想测试下儿孙的学问如何,便让他们以月亮为题,各自赋诗一首,朱标诗云:“昨夜严陵失钓钩,何人移上碧峰头。虽然未得团圆相,也有清光遍九州。”,朱允此时尚年幼,也吟诗一首曰:“谁将玉指甲,掐破碧天痕。影落江湖里,蛟龙不敢吞。”,朱元璋听后大为不悦,认为朱标诗中“未得团圆相”和朱允炆诗中“影落江湖里”都是不祥之兆,结果最后朱标英年早逝,果真应验了其诗中“未得团圆相”之语,朱允炆也被叔叔朱棣夺走了皇位,真得“影落江湖里”了。

不过明人王世贞弇山堂别集》中载:“皇太子新月诗云云,野史附之,谓为太祖及懿文不享年之证。《草木子》乃元遗民国初所著书,谓上者,顺帝也;皇太子者,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也。”,朱标的诗应该是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的皇太子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所作,这个故事也是野史牵强附会所得。

陵寝墓地

明东陵位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东陵的得名有两种:一是其陵寝在明孝陵之左,因方位而得名;二是朱标生前为东宫太子,死后陵寝称东陵。

1999年5月下旬至2000年5月下旬,经过南京市文物部门和中山陵园管理局一年多的考察,明东陵得以揭示。东陵寝园位于孝陵陵宫以东约60米处,寝园坐北朝南,所有建筑呈中轴对称布置。第一进院落包括寝园大门、享殿前门以及环绕两侧的弧形园墙;第二进院落的中心建筑为享殿,东、西、北三面有园墙围护,寝园以北约三百米处为隆起的宝顶。东陵宝城及宝顶尚未勘探。

2000年9月,中山陵园管理局对明东陵寝园遗址做了科学保护,建成了江苏省首座帝王陵遗址博物馆并对外开放。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朱元璋与儿子朱标.光明网.2023-02-26

游侠张三丰 游侠张三丰 (1981).豆瓣电影.2023-02-28

大明群英 (1987).豆瓣电影.2023-02-28

朱元璋 (1993).豆瓣电影.2023-02-28

帝王之旅 (1998).豆瓣电影.2023-02-28

大明天子 (2005).豆瓣电影.2023-02-28

朱元璋 (2006).豆瓣电影.2023-02-28

神机妙算刘伯温 神机妙算刘伯温 (2006).豆瓣电影.2023-02-28

传奇皇帝朱元璋 (2006).豆瓣电影.2023-02-28

大槐树 (2007).豆瓣电影.2023-02-28

洪武大案.猫眼电影.2023-02-28

英雄诀 (2019).豆瓣电影.2023-02-28

山河月明 (2022).豆瓣电影.2023-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