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黑头角雉

黑头角雉

黑头角雉(学名:Tragopan melanocephalus),是一种山地雉,截至2016年,全球成熟个体数量约为3300只,且呈下降趋势。 黑头角雉是西喜马拉雅山的特有种,分布于巴基斯坦印度西北部和中国西藏。,中原地区或已灭绝。

黑头角雉通体大都灰黑色,满杂以白色斑点。头黑色,冠羽黑色,尖端红色,头上具蓝色肉质角,脸部有一大的红色裸区,颊的下部蓝绿色,野外特征极明显,容易识别。

繁殖期5~7月,每窝产卵3~6枚,早成雏出壳后不久即能跟随亲鸟。植物性食物是它们的主要食物,偶尔一吃食昆虫。一般栖息在海拔3000~4000米的松林和混交林中。冬季可下到海拔2000米处越冬。

已被列人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ICBP)世界频危鸟类红皮书,在2021版的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属一级保护鸟类,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为易危。

形态特征

形态描述

是一种山地雉,形似家鸡而稍大,体长约70厘米,体重2千克左右。通体大都灰黑色,满杂以白色圆形斑点,上体斑点较小,下体稍大。下体大都灰色而具白点。虹膜褐色;嘴黑色,腿、脚粉红色或肉灰色,随季节不同而变。

雄鸟

头黑,最长冠羽其喑红色羽端。上颈和颈侧辉红色,上体黑,而密杂以棕灰色,各羽端处具有一个缘以黑色的白色限状斑。肩羽处有一栗色块班:翅上覆羽似背,但较淡,并具较大的沾橄榄色限状斑。三级飞羽亦然,并杂以心脏形的白色块斑。最长的尾上覆羽的端处白色,围以棕色并缘以黑色。尾呈棕色和黑色斑杂状,并具不规则的黑色横斑及黑色端斑,上胸被以毛状橙红色细羽。下体全部黑,而具明显的白色眼状斑,红色羽基到处显露出,腹、两胁、覆腿羽及尾下覆羽呈和褐色斑杂状。

雌鸟

上体淡褐灰,满杂以粗细不同的黑斑,大多羽毛具有不规则的黑色眼状现及白色轴纹,头和颈沾棕:尾双亦星黑色和灰色斑杂状,并除了中央一对以外,均具宽阁的黑色次端斑。下体呈灰色杂以暗褐色,喉羽具有暗黄色轴纹,胸羽和腹羽均具有缘以黑色的白点斑。

大小量度 

体长雄:684~735mm,雌600mm;嘴峰雄17~20mm,雌15mm;翅雄255~

290mm,雌225~250mm;尾雄220~250mm,雌190~200mm;跗雄79~97mm,雌465mm。

繁殖

繁殖期5~7月。

营巢

每年6月开始营巢,营巢于树上。一些苔藓植物和落叶是它们筑巢的主要材料,巢筑造的特别粗糙简陋。

求偶与交配

雄鸟占区鸣叫和求偶炫耀从3月开始。雄性角雉属求偶炫耀行为独特,炫耀时一般先躲藏在岩石后面。雄性角雉的肉质角平时藏而不露,头顶部只能看到长长的羽冠,肉裙也收缩在项下。繁殖期,每当求偶炫耀时,两只角就膨胀起来,高高耸立,肉裙也充血膨胀,突然展开,飘洒在胸前,几乎可以垂到地面,就好像系了一条漂亮的彩裙,而且一会儿缩回,一会儿展开,同时微微张开双翅,尾羽也如同扇子一样展开,交替踏着舞步缓缓移动,以此博得雌鸟的欢心。达到高潮时,肉角不断地颤动,同时发出低沉的“咕,咕”声,随后直起身体,扇动两翅,品首冲向雌鸟。雌鸟则呈半蹲状,一动不动地接受交配。交尾后雄鸟离开雌鸟并抖动双翅,肉角和肉裙也缓慢地收回。

笼养下繁殖期如果没有岩石或木桩等躲避物,它们经常不能很好地表现出炫耀行为,因而不能很好地繁殖。

产卵与孵化

每窝产卵3~6枚,卵为浅黄色或红褐色,被有少许深褐色圆形斑点,大小为63毫米x42毫米。

雌鸟孵卵,孵化期28天。

育雏

早成雏早成性,出壳后不久即能跟随亲鸟活动,7月中旬即可见跟随亲鸟活动的雏鸟。

雏鸟出壳后的3天之内,雌鸟与雏鸟均不离开巢穴,雌鸟紧闭双眼,一动不动。雌鸟用自己身体体温为雏鸟提供热量,雏鸟会从雌鸟的身下钻出来扇动翅膀,或爬到雌鸟的背上。雏鸟出壳的第三天早晨,雌鸟离开巢穴飞到地上,并用“咕咕”的叫声吸引巢内的雏鸟。雏鸟听到叫声后,飞落到地面上,随着雌鸟在地面上觅食。雏鸟翅膀的羽毛比较长,大约相当于其它雉类雏鸟一个月以后的羽毛长度。一个月后,早成雏就换上了同雌鸟相似的羽毛。雌鸟会和雌鸟生活三年,三年后雏鸟长成成鸟,开始繁殖后代。平均寿命为5.2年。

生活习性

栖息环境

栖息于海拔2000~4000m的山地针叶林和混交林中,最高可达森林上缘的杜鹃灌丛和林缘一带,冬季可下到2000m处越冬。多活动在林下木比较发达的山涧密林和陡哨的山岩地带。在印度大喜马拉雅国家森林公园的研究发现,黑头角雉习惯夜栖于高大乔木的侧枝上,距离地面10m左右。

节律习性

白天活动,晚上栖息于树上。性较隐蔽,行动谨慎小心,常躲躲藏藏,难于见到。即使见到,一次只能在树上看到一个个体。不善于飞行。通常在清晨及傍晚进食。

属于留鸟,但是不同季节会有近距离移动,在繁殖季节(4月至6月),黑头角雉栖息于海拔2400~3600米的温带针叶林和落叶林。 在冬季,它会进行非常局部的垂直或横向运动,到达积雪较少的草或灌木沟壑,海拔1750米~3000米。

集群

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它们一般会选择单独行动,但是在冬季的时候会集成小群活动。

食性

一些植物性食物是它们的主要食物,以乔木、灌木、竹、草本植物和蔽类的嫩芽、嫩叶、青叶、花、果实和种子等为食,也吃昆虫。

鸣声

遇到危险时会发出响亮而高亢的“waa-waa--”声。雌鸟鸣声较短促,雄鸟求偶鸣声悠长,似汽车鸣笛。在繁殖季节,雄鸟会发出低沉的“khuwaah”声,一般每次鸣叫7~15次。

分布范围

黑头角雉属是5种角雉中分布最为靠西的种类。是西喜马拉雅山的特有种,分布于巴基斯坦印度西北部和中国西藏。在中国,20世纪50年代在西藏自治区西部的狮泉河流域有过记录,此后一直未有新的报道。

亚种

黑头角雉属于单型种,没有亚种分化。

种群保护

种群状态

2012年调查,黑头角雉数量正在减少,并变得越来越分散。 中原地区西藏中国西南地区曾有分布,但1950年代后无观察记录,中国境内野生种群或已灭绝。截至2016年,全球成熟个体数量约为3300只,且呈下降趋势。 目前仅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西部不连续的地区,涉及印度巴基斯坦两国。黑头角难的笼养记录极少。

 

致危因素

黑头角雉分布区域狭窄,不利于种群发展与壮大;飞翔与扩散能力较弱,躲避天敌能力相对较差。

人类活动,致使栖息地的缩减,甚至丧失。近来由于放牧、狩猎和拾蛋等人类活动的干扰和影响,栖息地内阔叶林被取代为人工栽植的针叶林,也导致黑头角雉栖息条件的恶化甚至丧失。1983年统计,种群数量亦急剧下降。 为了食用其肉和取得装饰羽毛,狩猎和诱捕对其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保护措施

立法保护,在印度(1972年)、巴基斯坦等国家通过立法,黑头角雉受到法律的保护。

建立保护区, 巴基斯坦和印度建立了多个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

保护育种,增加/补充当地野生种群。世界上第一个黑头角锥的笼养繁殖中心在印度喜马皆尔邦萨拉汉。

增大宣传力度,如在巴基斯坦萨尔卡拉禁猎区开展了提高认识活动。

开展物种调查,建立种群监测区,2008年至2016年期间,在巴基斯坦管理的克什米尔建立了64个种群监测区。

保护级别

已被列人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ICBP)世界频危鸟类红皮书。

在2021版《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

黑头角雉在国际自然保护同盟出版的鸟类《红皮书》中被列在最频危的第一类动物名单中。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易危(VU)。

文化

印度喜马偕尔邦的州鸟。 

参考资料

The Red List Partnership.iucnredlist.2023-03-05

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公布.中国政府网.2023-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