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巨蛙
非洲巨蛙(学名:Conraua goliath),是已知最大的一种巨谐蛙属蛙类。体长可达32厘米,体重可达3.3千克,眼睛直径可达2.5厘米。非洲巨蛙仅分布于非洲赤道几内亚的蒙特艾伦南部和喀麦隆西南部的恩康桑巴地区,是当地原住民的食物来源之一,由于非洲巨蛙体型庞大,在国际性的宠物及动物园贸易中具有一定的价值。由于人类的捕猎,以及栖息地的丧失,其种群数量在不断减少,于201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濒危(EN)。非洲巨蛙的一些自然栖息地已被设置为保护区,如赤道几内亚的蒙特艾伦国家公园。
非洲巨蛙身体扁平宽大,头部凹陷,呈三角形;鼓膜小而隐秘,且有突出褶皱的边缘;背部皮肤一般呈绿棕色,有较深的斑点;腹部皮肤呈浅黄绿色;后肢后部皮肤较黑,有白色斑点。常栖息于雨林中水流湍急的河流和溪流中或附近,但更喜欢温暖、缓慢的河流;
非洲巨蛙主要在夜间活动,饮食偏好与体重有关,体重较小的个体偏好环节动物、蛛形纲等,体重较大的个体偏好多足纲、甲壳纲等;没有声囊,求偶时通过张嘴发出高频的呼啸声。
形态特征
非洲巨蛙是地球上已知最大的蛙类,体长17-32厘米,雄性吻肛长22-32厘米,体重1.5-2.7千克;雌性吻肛长15-32厘米,体重0.6-3.3千克。非洲巨蛙身体扁平宽大,头部凹陷。头宽度大于长度,吻部突出,使头部呈三角形。眼睛直径可达2.5厘米,眼间距小于上眼睑长度。相比于大的头部,非洲巨蛙的鼓膜较小而隐秘,且有突出褶皱的边缘。
非洲巨蛙手指短、钝,边缘有明显的真皮褶皱。每个手指均有一个大而扁平,椭圆形的关节下瘤,第一指和第二指长度相当,第三指比第四指长。后肢有力且相对于体长较长,约为吻肛长度的150%,前腿较后腿而言更短。非洲巨蛙的足与小腿一样长,足间均具蹼,相对较厚,沿脚趾延伸,从基部直至圆盘状的趾尖。内突平坦,椭圆形,无外结节。中等大的脚趾与手指一样,有大而扁平、椭圆形的关节下瘤。
非洲巨蛙背部和四肢上部的皮肤呈颗粒状,有许多细的突起,腹部和咽喉也有小颗粒,侧腹部有小疣。从眼部到肩部有明显的弯曲褶皱。非洲巨蛙背部皮肤一般呈绿棕色,腹部皮肤呈浅黄绿色。背部有较深的斑点,四肢有不规则横线,后肢后部皮肤较黑,有白色斑点。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非洲巨蛙的地理分布范围仅限于非洲赤道几内亚的蒙特艾伦南部和喀麦隆西南部的恩康桑巴地区。非洲巨蛙在加蓬是否有分布仍不确定。
栖息环境
非洲巨蛙一般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中低海拔地区生活。成年非洲巨蛙栖息在热带雨林湍急的瀑布、河流中或其附近,河流底部沙质,河水洁净,弱酸性,温度约在16-22℃,富含氧气。通常情况下,这些河流足够宽大,不会被森林冠层遮蔽。幼体食物的分布也影响着非洲巨蛙的栖息位置。此外,非洲巨蛙可以在靠近河流的二级栖息地生存,也可以在森林中生存,但不能在严重退化的地区生存,如农场周围。正因为非洲巨蛙需要大而洁净的河流,故只能在远离村庄,未受干扰的森林深处找到这一物种。
生活习性
觅食习性
成年非洲巨蛙以昆虫、甲壳亚门动物、鱼类、软体动物门、小型哺乳动物和两栖动物为食,包括蝾螈和其他更小的蛙类。非洲巨蛙的蝌蚪却只以仅生长在瀑布或溪流附近的川苔草科植物Dicraea warmingii为食。不同重量的非洲巨蛙也有不同的饮食偏好,体重小于400克的年幼的个体偏好环节动物门、蛛形纲、多足亚门、昆虫、甲壳纲、腹足纲动物和爬行纲,而体重大于1000克的个体偏好蛛形纲、多足纲、昆虫纲、甲壳纲和腹足纲动物,其中多足纲的出现率明显提高。在圈养环境中,非洲巨蛙既可以将身体浸没在水中,捕食水面猎物,当投喂幼鼠时,也可以脱离水环境觅食。
节律行为
成年非洲巨蛙在夜间沿着河流觅食,最为活跃,但在白天也可能会出现在溪流或河流中的岩石上,背部暴露在阳光下晒太阳,期间通过泼水保持皮肤的湿润。时长半小时左右,之后再回到水中。它们会周期性地改变自己的位置,可能是为了调整热量和水分的平衡。也有资料显示,较年轻的个体大部分时间均在水下,较年长个体才会出现在岩石上。
交流行为
非洲巨蛙没有声囊,一般情况被人们认为不发声,但在求偶时会通过张嘴发出呼啸声,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高频声音。非洲巨蛙也能发出一系列不同的声音以便交流,包括简短的口哨声、“啁啾”、甚至“叹息式的深沉咆哮”。此外,这种体型极大的蛙类可能还有更高频率的叫声。
年龄隔离与领地行为
不同年龄段的非洲巨蛙会选择不同的栖息地,从而形成了以年龄划分的隔离。幼蛙多选择有岩石潭或岩缝的河床,近成蛙多选择急流处裸露的岩石周围,而成蛙主要栖息在瀑布和急流周围的岩石上。成蛙之间的距离约为3-5米,用于表明其领地意识和忠地性。在圈养环境中,非洲巨蛙的雄性也会表现出领地行为,包括扑向对方、摔跤和撕咬,同时可能伴随发出喉音或更高频的吱吱声。这类行为只在白天可以观察到,频率可能从一周一次到三四个月一次不等。
跳跃行为
非洲巨蛙背部棕绿色的皮肤可以帮助它们伪装在覆盖潮湿青苔的石头之中,人类是其唯一已知的捕食者,但也不排除存在其他捕食者。非洲巨蛙个体在河流中或河流附近时遇到危险会跳入水中,通常跳跃一次。但在一些情况下,会观察到其在水面连续短距离跳跃七次。在陆地上时,非洲巨蛙通常在五到六次跳跃后开始疲惫,这使得它们容易被人类捕获。
生长繁殖
在赤道几内亚的里奥穆尼(Río Muni),非洲巨蛙的繁殖在旱季(7月和8月)以及短暂旱季(12月和1月)进行。
人类对非洲巨蛙的交配过程仍知之甚少,一些研究表明雌性会根据雄性发出的呼啸声音找到雄性。已知非洲巨蛙的巢穴类型有三种,第一种是利用现成的石碓,第二种是现有的被冲刷的河床,非洲巨蛙可能直接使用或者对其进行扩展,第三种是主动在河边的砾石岸挖掘巢穴。不管是哪种筑巢方式,非洲巨蛙都会积极清理落叶和碎屑。这些筑巢及清理方式需要一定的体格,而非洲巨蛙恰好具备了这样的特点。这些巢穴可以保护卵和蝌蚪免受湍急河水的冲击以及潜在捕食者的威胁。雌性个体一次能产下几百个直径约3.5毫米的卵,之后粘附在河流或小溪底部的植被上孵育成蝌蚪。雌蛙产卵后会在巢穴中待上一段时间。
非洲巨蛙蝌蚪的尾巴具有结实而发达的肌肉,嘴巴有突出的、重度角化的角质颌。在侧缘和腹缘周围还有许多小乳头状突起。直而短的气门管位于身体后半部分的左侧。排气管大约是身体长度的三分之一,在腹鳍的右侧开口。蝌蚪的体色暗灰,背部表面有较暗的圆形斑点,尾部有和背部同样大但更不规则的斑点。气门管没有色素分布。蝌蚪并没有亲代进行照顾,在之后的75-90天长到约5厘米长。非洲巨蛙的蝌蚪和其他蛙类的蝌蚪相比并不大,经大约三个月才能变态发育为成蛙。暂无非洲巨蛙关于繁殖频率以及性成熟时间的信息。有资料显示约10-12个月达到成熟。
非洲巨蛙的寿命并没有明确记录,但据报道野生个体比圈养个体寿命更长。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在过去的三代中(2004-2019年),非洲巨蛙的种群数量下降了70%,更大的个体越来越难以找到。
致危因素
对该物种最严重的威胁包括被人类捕食,森林栖息地因人类定居、商业伐木和农业而被破坏从而减少,以及为动物园、宠物贸易和竞争性蛙类比赛而出口。非洲当地原住民会用新的、复杂的陷阱捕捉这一物种,既为当地的生计,也为在丛林肉类市场出售。此外,其繁殖溪流的沉积和当地人向河流支流倾倒化学物质也会影响到非洲巨蛙的生存,可能会影响蝌蚪的发育。
保护级别
非洲巨蛙于201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濒危(EN)。
保护措施
一些非洲巨蛙的自然栖息地已经被设置为保护区,包括赤道几内亚的蒙特艾伦国家公园。赤道几内亚政府已将每年出口的蛙类数量限制在300只。
主要价值
作为食肉动物,非洲巨蛙在食物网中处于中间位置,它们的数量可以作为评判生态系统是否健康的指标。同时,由于非洲巨蛙体型庞大,它们在国际性的宠物及动物园贸易中很有价值,也是非洲当地一些原住民的食物来源。
参考资料
Giant Slippery Frog. IUCN .2023-11-06
Goliath Frog.a-z-animals.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