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绞股蓝

绞股蓝

绞股蓝(学名:Gynostemma pentaphyllum),又名七叶胆、小苦药和五叶参等,在日本被称为长寿草、福音茶,是葫芦科(Cucurbitaceae)绞股蓝属(Gynostemma)多年生草质攀援藤本,广泛分布于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及日本等地,在中国产于秦岭长江以南各省区。一般生长在海拔300~3200米的山谷密林、山坡疏林、灌木丛中或路旁草丛中。

绞股蓝的茎细弱,具纵棱及槽,无毛或疏被短柔毛。复叶鸟足状,具小叶3~9片;小叶膜质或纸质,卵状长圆形或披针形;花雌雄异株;圆锥状花序,雌株花序远小于雄株,花冠淡绿或白色;果球形,径5~6毫米,成熟后黑色。种子2粒,卵状心形,两面具乳突状凸起,深褐色。花期3~11月,果期4~12月。

绞股蓝是药食同源植物,在医药、保健行业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据《中华本草》和《中药大辞典》记载,绞股蓝具有清热、补虚、解毒的功效,主治体虚乏力、虚劳失精等病症。其亦可加工为绞股蓝茶。

历史记载

据中国明代朱棣所著《救荒本草》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绞股蓝的叶片被作为饥荒时期的野菜食用:“叶味甜。采叶炸熟,水浸去邪味涎沫,淘洗净,油盐调食”。书中对其形态的记载为:“生田野中,延蔓而生。叶似小蓝叶,短小软薄,边有锯齿,又似痢见草叶,亦软,淡绿,五叶攒生一处。开小花,黄色,又有开白花者。结子如豌豆大,生则青色,熟则紫黑色”。而后明代徐光启又在《农政全书》收录。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绞股蓝误以乌蔹莓的名称进行描述和记载,有治“小便尿血,喉痹肿痛,项下热肿,一切肿毒,跌扑损伤”的功效。清代吴其濬所著《植物名实图考》对绞股蓝的药用功效亦有记载。

形态特征

茎、叶

茎细弱,有分枝,具纵棱及槽,无毛或疏被短柔毛。复叶呈鸟足状,具3~9小叶;小叶膜质或纸质,被短柔毛或无毛,小叶片卵状长圆形或披针形,中小叶长3~12厘米,宽1.5~4厘米,侧小叶较小,先端急尖或短渐尖,侧脉6~8对,基部渐狭,边缘具波状齿或圆齿状牙齿,上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两面均疏被短硬毛;小叶柄长1~5毫米。卷须纤细,2歧,稀单一,无毛或基部被短柔毛。

花雌雄异株。雌雄株花序都为复总状花序

雄花:花序轴纤细,长10~30厘米,多分枝;分枝广展,长3~15厘米,有时基部具小叶,被短柔毛;花梗丝状,长1~4毫米,基部具钻状小苞片;花萼5裂,萼筒极短,裂片三角形,长约0.7毫米,先端锐尖;花冠深5裂,淡绿色或白色,裂片卵状披针形,长2.5~3毫米,宽约1毫米,具1脉,先端长渐尖,边缘具缘毛状小齿;雄蕊5,花丝短,联合成柱,花药着生于柱之顶端。

雌花:圆锥花序短于雄花,花萼和花冠与雄花一样;子房球形,2或3室,花柱3枚,柱头2裂;具短小的退化雄蕊5枚。

果实和种子

果实不裂开,成熟后黑色,球形,直径5~6毫米,内含倒垂种子2粒,光滑无毛。种子灰褐色或深褐色,卵状心形,直径约4毫米,压扁,两面具乳突状凸起,基部心形,先端钝。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绞股蓝在亚洲亚热带地区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新几内亚岛斯里兰卡泰国越南等国。

中国分布

绞股蓝产于中国秦岭长江以南各省。在广东花县、清远市、陕西安康,淄博市及北京等地均有栽培。

生长习性

生境状况

绞股蓝分布于海拔300~3200米的山谷密林中、山坡疏林下、水沟旁、灌木丛中或路旁草丛中的阴湿地带。其怕烈日直射,在荫蔽度为50%~80%之间的环境中生长较好。温度在10~30℃均能迅速生长,不耐霜冻,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5~28℃,要求空气相对温度80%以上,不耐旱涝。对土壤要求不严格,pH值在3.0~7.5、含水量30%~40%均可以正常生长,在湿润、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和腐殖质土上长势旺盛。

物候期

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绞股蓝的生长期会有所差异。其生物量与大于10℃积温密切相关。多年生绞股蓝在日平均温度达到8~10℃开始萌发,日平均温度低于15℃时生长缓慢,在日均温度达到20℃以上生长迅速。其在热带无霜地区可以常年生长,在亚热带温带有霜地区的无霜期可以正常生长,冬季以地下茎或人工埋茎方式越冬,通常在春季2月底或3月开始萌芽,3~11月开花,4~12月结果。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绞股蓝自然状态下以种子繁殖,但是野生绞股蓝雌雄株比例为1:21,结实率低。

人工繁殖

绞股蓝的人工繁殖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采用种子繁殖。由于种子较难采集,生产上常采用无性繁殖,有根状茎繁殖、压蔓、插三种方式。

播种繁殖

3月中旬,选择颜色紫黑的饱满种子,搓掉种子表面果皮,用清水浸泡后即可播种。因地制宜地选用播种方式进行播种,播后覆薄土,给苗床浇透水,覆上薄膜或一层稻草,保持苗床湿润。

根茎繁殖

在芽眼萌动前,将地下肉质根分切开,地下根茎的营养物质比较丰富,因此应用此种方式繁殖的产量较大,但是根系浅,容易受冻。

压蔓繁殖

由于绞股蓝茎节萌发能力较强,栽培中在缺苗待补时可以直接在床上按株距走向,每2~3个节间隔将茎蔓埋入土中,待其发根后,剪断藤蔓,使其成为独立植株。

扦插繁殖

选用保、通风条件好、便于遮荫的地块作苗床,深翻圃地,耙平整碎。以嫩头下的地上茎蔓作为插穗为佳,按茎蔓原来生长方向,留两个茎节,剪口要平滑,保留一片完整复叶,下部的叶片和卷须全部剪除。按一定株行距扦插,插苗时将下面去叶茎节插入苗床覆土即可,并及时浇透水。因其成活率高,方法简便,生长迅速,是绞股蓝主要的人工繁殖手段。。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根据绞股蓝的生长习性,栽培和育苗需要选择通风好、遮荫和灌溉便利的环境,可选在郁闭度0.5~0.8的林冠下或竹林间,或有雾气、阴湿、日照时间少的山谷。如果种植环境空旷或在田间进行种植,应该搭建遮荫棚。土壤最好为疏松、透气、排水条件好的砂土或砂壤土。选好地后,清除灌丛、草丛和过密乔木,然后施入基肥,深翻耙平、开灌溉和排水沟渠、作畦。

栽植

绞股蓝种子、茎段育成苗后,带土移栽至大田。移栽前要施足基肥,并作畦。移栽时间同播种育苗时间。移栽密度根据土壤条件而定,条件好可以密植。

田间管理

绞股蓝移栽后应及时追肥。其抗旱能力较差,要适时浇水,尤其是苗期和大田移栽后需保持土壤湿润;不耐浸渍,多雨季节应及时清沟、排水。绞股蓝喜散射光线及通风良好的环境,通过选地和搭棚遮荫等手段调节透光度在20%左右即可。绞股蓝前期生长缓慢,在封垄前进行2~3次中耕锄草,封垄后草层郁闭度大,可以控制杂草滋生,只需及时拔除高草即可。

病虫害防治

绞股蓝抗病性强,一般较少发生病虫害。常见的病害为花叶病、白粉病、白娟病。害虫主要有三星黄萤叶甲、地老虎、蛴螬、蜗牛等。由于绞股蓝的利用部分是其茎、叶,为了避免农药的吸收或富集而影响产品的质量,绞股蓝的病虫害防治需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最好不施用农药,在移栽定植前做好土壤的消毒防虫处理工作。可以利用灭虫灯诱杀三星黄萤叶甲和;用糖醋液诱杀小地老虎;人工摘除害虫卵块和捕杀害虫。对于白粉病可以利用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生物防治

采收加工

绞股蓝全草均可入药,选择在其含药成分最高的时期及时采集,每年可收割多次。一般在9-10月份收割,此后每隔一个月可收割一次,留茬15cm收割后除去杂质,置阴凉通风处阴干保存。

功用价值

药用价值

绞股蓝是除了五加科(Araliaceae)人参属(Panax)植物外唯一含有人参皂苷的植物,因此有“南方人参”和“第二人参”的美誉。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在1986年批准实施的“星火计划”中,把绞股蓝列为待开发的首要“名贵中药材”。据《中华本草》和《中药大辞典》记载,绞股蓝全草可入药,味苦、微甘、性凉,归肺、脾、肾经。具有清热、补虚、解毒的功效,主治体虚乏力、虚劳遗精、慢性气管炎慢性肠胃炎等病症。

经济价值

由于绞股蓝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独特的保健功效,中国国家卫生部于2002年将其列入保健品名单,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绞股蓝药物制剂、茶饮品系列、食品甚至美容化妆品等。市场上绞股蓝产品种类繁多,其中食品类产品有绞股蓝饮料、袋装茶等;化妆品产品有防晒霜、护肤霜、护发素等;在畜牧业方面被制成口服液,用以提高禽畜抵抗力。

物种对比

其与葡萄科(Vitaceae)乌蔹莓属(Causonis)植物乌莓(Causonis japonica)在生态环境以及植物形态上比较相似,容易混淆。二者都是草质藤本,茎有纵棱,复叶鸟足状。二者在花的形态上有明显区别,绞股蓝雌雄异株,圆锥花序,花萼和花冠5裂;而乌蔹莓为雌雄同株植物,花序为复二岐聚伞花序,花萼4片,花盘发达。

相关研究

绞股蓝中含有皂苷多糖黄酮、氨基酸、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多种成分,各成分含量随产地、气候等差异有所不同,并且各成分含量在不同季节也有差异。绞股蓝总皂(GPs)是绞股蓝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GPs属四环三类达玛型皂苷,其皂苷类化合物与多种人参皂苷存在类似结构骨架,在降血脂、降血糖、保护神经系统、免疫调节、抗氧化以及保肝、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

..2023-03-09

..2023-03-09

绞股蓝.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03-31

绞股蓝 Gynostemma pentaphyllum.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Flora of China.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

乌蔹莓.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2023-03-09

..2023-03-09

乌蔹莓.BHL:中国植物志——河北植物志第119页.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