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卓歇图

卓歇图

《卓歇图》传为五代十国契丹画家胡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纵33厘米,横256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著录于《宣和画谱》《石渠随笔》《江村书画目》《石渠宝籍续编》。《卓歇图》描绘了契丹狩猎生活的片段,“卓”是立的意思,“卓歇”就是支起帐篷休息。该画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描绘了女真人狩猎归来的热闹场景,另一部分则描绘了女真官僚的宴饮场景,画中人物安排错落有致,构图布局合理,画家采用了铁线描的方式勾精准勒出马匹、人物形象,设色沉稳,描绘出荒凉寂静的辽阔草原之景。引首有清代张照书“番部卓歇圖”,爱新觉罗·弘历作《卓歇歌》,尾纸有元代王时、清代高士奇、张照的跋文。该画奠定了金朝人马画的发展走向,体现了北方草原画派的特点,为研究女真族的服装、风俗、发型等提供了视觉资料。

创作背景

民族特色

辽朝的绘画汲取了北方游牧民族优秀的艺术传统和唐朝的艺术风格,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绘画艺术。作品往往带有浓厚的北方草原气息,选题以游牧题材为主。胡瓖是契丹画家,《五代名画补遗》中记载其为山后契丹族,或者是乌索固部落人,《图画见闻志》中则记录其为范阳人(今北京市一带)。胡瓖生活在唐代中央实行开放民族政策及其影响后的地方藩镇割据的大背景下,他既能长期接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也能亲身体验草原生活,所以其作品呈显的画面更加着重于描绘游牧生活。他善于描绘游牧民族的生活风格,表现水草放牧,驰逐射猎的生活以及边塞的自然景色,同时精准地刻画出游牧民族的帐篷、马鞍、弓箭等草原生活必备生活用品。《宣和画谱》著录胡瓖作品六十五件,其中大多是游猎、牧马、射箭等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题材,描绘了丰富的草原狩猎生活。本画极具民族特色,与胡瓖契丹族人的身份密不可分。

画风承袭

胡瓌的作品主要表现少数民族的生活,其画作题材内容为“番族门”,主要围绕鞍马和骑士创作,历来被列入“人马画”类别。魏晋南北朝时代,北部少数民族涌入中原地区,审美胡风化,为中国人马画艺术的发展奠定基础。唐朝皇室原本就具有复杂的民族血缘,李唐王朝推动民族融合与交流,盛行胡衣、胡马、胡乐、胡妆等,这种社会审美准则促进了当时鞍马绘画的发展,也对胡瓌的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胡瓌生活在辽代早期,他擅长描绘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他的作品很多,但是大多已经散失,《五代名画补遗》列胡瓌作品为“神品”,《画史》说他画“穹庐什物,各尽其妙”,说明胡瓌在当时画坛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画面内容

画面部分

《卓歇图》中“卓歇”一词的汉语含义并不是十分明晰。《辽史》中偶有“卓枪”“卓帐”等与“卓”有关的词语,其“卓”带有“立”或“暂立”的意思。关于“卓歇”,可以理解为“搭起帐篷临时休息”的意思。本画可以分为两段,右段主要表现了歇息的场景,左段主要表现了舞蹈的场景。

右段画面描绘了女真人狩猎归来,人马嘈杂的场面,面中共有16个女真人和27匹坐骑。疲惫不堪的猎手纷纷下马,人物形态各异,有低语者、交谈者、四下回顾者、休息者。有的席地而坐,有的驯马,马背上绑着猎物,群马鼻孔扩张,似乎是在喘着粗气,暗示是在行猎途中暂时的歇息画。右段人马的左侧画有一位走向乐舞场的女仆,她手捧枯枝以备点燃篝火。

左段主要表现了女真官僚和一白衣人物观赏乐舞的情形,一女真族人随着竖式空篌的乐声起舞,他跳的是一种被称之为“马克沁姆”的草原舞蹈,伴奏的人群中,有三位击掌者,可见舞蹈节奏之欢快,草原氛围之浓厚。女真贵族盘坐在地毯上,双手持碗,似一饮而尽,尽显豪放个性。与他并坐的白衣人则袖手静观,形态拘谨。该画的背景是北方沙坡地,寥寥数笔展现出冬季北方草原荒寂的自然特征,反衬出女真民族吃苦耐劳,强悍勇猛的民族性格。

题跋印章部分

画作引首有清代张照书“番部卓歇圖”,爱新觉罗·弘历作《卓歇歌》并在画作上方题字:“袖完景肖”,尾纸有元代王时、清代高士奇、张照的跋文。最先留下鉴定跋文的是元代人王时,他将此画确认为辽初契丹人胡瓌之作。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高士奇从苏州市得此画,重裱后在王时的跋文后连书两跋,跋文中对胡瓌画风的进行了评析。康熙五十三年(1713年),书画家张照从高士奇长孙之手借得此画,在高氏跋文后写了一段跋文,并在卷首题“番部卓歇图”。本幅及前后隔水有“忠孝之家”“吴龙之印”“石闾”“简静斋”“高士奇图书记”“江村秘藏”“竹窗堂章”(半印)等多枚鉴藏印记。

艺术鉴赏

造型

《卓歇图》画面中的仆役和骑士均为秃顶,两侧留有小辫子,与沈括在《熙宁使虏图抄》上说的“其人剪发,妥其两髦”的形象高度相似,有些人物则是头裹巾子,这是拥有一定官职身份的象征。画中侍女五人,头戴锥形巾,锦带扎结,尾后斜作燕泥尾饰,左长袍,腰窄而不宽,袍长至脚趾,身前用各色丝带系成双垂。图中男女的服饰色彩较为丰富,以灰色为主,还有灰绿、灰蓝、墨绿色等色,袍内衫袄领的色泽有白、黄、粉、绿等。作品中存在对细节之处的细致描绘,为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历史提供了实录,具有很大的史料价值。

构图

《卓歇图》构图繁复细巧,笔调清净爽利,运用了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右段图中共有16个女真人和27匹坐骑,画家把众多的人物组织并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并无紊乱繁杂之感,画面上的马匹拥挤在一起,但通过马匹和人物之间的空间位置设计,交错穿插组成画面的深度,场面组织地紧凑自然,富有故事性。左段图中两位中心人物正面画卷,侍从们围绕着二人,呈众星捧月状,体现画面的人物身份的高下的同时,突出了左段画面的重点。左右两段画面中有一抱着枯枝的侍女,将两段热闹场景链接,起到了分割画面,合理留白的作用。

技巧

《卓歇图》采用了用笔清劲、挺直舒展的铁线描,线条绵密细劲而流畅多变,作者通过不同长短粗细的线条勾勒出人物、马匹的造型,简洁准确,下笔沉稳有力,物象刻画得极为生动,无论是勾勒鞍马的长线,还是表现发须的短线,皆沉稳扎实,体现了当时北方画派的特色和契丹画师的独特画风;设色沉稳丰富,但由于年久褪色而难以辨认;背景部分画家则采用了简练而浑厚的法,描绘出淡淡的远山、起伏的丘陵,描绘出荒凉寂静的辽阔草原之景。

价值和影响

《卓歇图》是一幅风俗画,体现了北方草原画派的特点。它奠定了金朝人马画的发展走向,此后的人马画多表现女真族勇猛凶悍的民族性格以及自由旷达的草原生活,线条凝练,造型丰富,这种画风一直影响了元初的人马画的艺术特色。同时,本画继承了中原地区汉唐以来的现实主义的传统,细致描绘了女真族的狩猎宴饮场面,具有概括性地描绘了北方游牧民族的日常生活,画面中的人物造型生动,服饰等细节刻画完备,为研究女真族的服装、风俗、发型等提供了视觉资料。

服饰发型

在本图中,契丹人衣襟左衽,这可能与契丹人崇拜太阳有关,并且, 保证了契丹人在马上的灵敏度,北方民族的衣袖都做得窄小, 称之为箭袖或小袖。契丹人的下装与中原人下装宽大的特征不同,契丹人的下装都穿着套裤, 在腰际系结固定, 裤脚塞在靴筒内。余辉认为,《卓歇图卷》中的人物与辽墓契丹人的发式不同,却与史籍记载及宋、金卷轴画里的样式相近,据此可知,该画描绘的是的是金朝女真人,而严格的女真服饰制度则说明该图所描绘的时代是金初或南宋高宗朝。

宴会乐舞

《卓歇图》宴饮部分还生动的展示了契丹人“宴乐一体”的聚会情景,画面中的生活场景及乐舞场面均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画中人物弹奏的乐器为胡箜篌, 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弹拨弦鸣乐器,画面前方男子所跳的是莽势舞,属于契丹的传统乐舞,一男舞者,在二人弹篌,三人击掌的伴奏下起舞,他抬足举臂,拧肩回头,其舞姿韵律与中原舞蹈风格迥异,具有北方兄弟民族舞蹈的特点。

重要展览

《卓歇图》因其珍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列为中国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在国内,也较少公开展出,近年曾在“众生百态——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三期)”上展出(2022年8月29日至10月30日)。

著录流传

《卓歇图》经清阮元石渠随笔》、高士奇《江村书画目》、清内府《石渠宝·续编》著录。《宣和画谱》曾载有《卓歇图》九幅,但现存的这幅中没有宣和的印章或题跋;南宋杨王休的《中兴馆阁储藏》和元代周密的《云烟过眼录》中都提到过《卓歇图》,但并不能确定与现存的《卓歇图》为同一作品;现存《卓歇图》上最早的题跋是元代的王时;明朝时,鉴藏家张谦德在《清河书画舫》里记录:“绢本胡瓖番部卓歇图,尘垢破裂,神彩如生,明昌秘物也,今在韩氏。”清代,该画落入高士奇之手并经过一次重装,藏于清宫,乾隆在画上题了四字“袖完景肖”,做了一首《卓歇歌》写在引首。

作品争议

白衣人身份之争

《卓歇图》左侧宴饮场面中,与契丹官员对坐的白衣人身份有多种意见。周林生认为,《三朝北盟会编·甲》叙述宋代儒臣使金,常常随朝射猎宴十多天后,方可商议政事,据此可知《卓歇图》中的白衣人是汉儒,描绘的是女真贵族在行猎的间歇中邀儒士宴饮场景,汉儒矜持拘束,折射出国力衰弱的南宋官僚的心态;沈从文认为,此图描绘的是文姬归汉的故事;还有人认为,《卓歇图》中的白衣人是女真官员之妻,描绘的是女真贵族夫妇的生活。

作者之争

有学者认为,《卓歇图》虽传为辽朝胡瓖的作品,但根据衣着发型等推断,画中描绘的少数民族是金朝女真人,而非契丹人,故其不可能是胡瓖的真迹,而是金初(12世纪上半叶)汉族画家的作品。

参考资料

【胡瓌卓歇图卷】.故宫博物院.2023-03-14

..2023-04-05

..2023-04-04

..2023-04-05

..2023-04-05

..2023-04-05

..2023-05-16

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书画类).北京市文物局.2022-12-28

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三期开展,来故宫看古代众生百态.百家号.2023-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