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伞花木

伞花木

伞花木(学名:Eurycorymbus cavaleriei ),为无患子科(Sapindaceae)伞花木属(Eurycorymbus)的落叶乔木或小灌木。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蒙自、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等县,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江西省广东省福建省、台湾。此外,据记载湖北神农架林区亦有。伞花木主要生长在中亚热带阔叶林区海拔300~1400米处的阔叶林中,湿润、风小的沟谷山坡中下部。

伞花木高可达20米,树皮灰色;小枝圆柱状,被灰黄色短绒毛。偶数羽状复叶,小叶4-10对,近对生,薄纸质,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顶端渐尖。花序半球状,稠密而极多花,主轴和呈伞房状排列的分枝均被短绒毛;花芳香;萼片卵形,外面被短绒毛;花瓣长约2毫米,外面被长柔毛;花丝长约4毫米,无毛;子房被绒毛。蒴果的发育果爿被绒毛;种子黑色,种脐朱红色。

伞花木被列为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Ⅱ级保护野生植物,也是第三纪残遗于中国的特有单种属植物,对研究植物区系和无患子科的系统发育有科学价值。它兼具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是良好的经济用材,可用来制作家具。种仁粗脂肪、蛋白含量高,氨基酸种类也十分齐全,同时富含钾、磷、镁等有益元素。

分类变动

伞花木属(Eurycorymbus)曾与平舟木属(Handeliodendron)、文冠果属(Xanthoceras)等同属车桑子亚科(Dodonaeoideae)假山萝族(Harpullieae),但在后来的研究中,掌叶木属从假山萝族移出置于七叶树亚科(Hippocastanoideae)之下,文冠果属也置于文冠果亚科(Xanthoceroideae)下。2003年,植物学家Buijsen等人将伞花木归入朱山属(Conchopetalum);2009年,植物学家Buerki等人将车桑子亚科分为两个大类,并对假山萝族进行重新划分,将伞花木等并入到主要以车桑子属(Dodonaea)组成的类群。

形态特征

伞花木为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树皮灰色。

小枝圆柱状,被灰黄色柔毛。

偶数羽状复叶,叶连柄长15~45厘米,叶轴被皱曲柔毛;小叶4~10对,近对生,薄纸质,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顶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腹面仅中脉上被毛,背面近无毛或沿中脉两侧被微柔毛;侧脉纤细而密,末端网结;小叶柄长约1厘米。

花序半球状,稠密而极多花,主轴和呈伞房状排列的分枝均被短绒毛;花芳香,梗长2-5毫米;萼片卵形,外面被短绒毛;花瓣长约2毫米,外面被长柔毛;花丝长约4毫米,无毛;子房被绒毛。

果实和种子

蒴果的发育果爿长约8毫米,宽约7毫米,被绒毛;种子黑色,种脐朱红色。

分布

分布

伞花木仅分布在中国。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江西省广东省福建省等地。

生境

伞花木主要生长在中亚热带阔叶林区海拔300~1400米处的阔叶林中,多分布在湿润、风小的沟谷山坡中下部。生长环境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温16~21℃,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土壤主要为红壤或黄壤。常见伴生植物有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滇青冈(Quercus schottkyana)、厚皮香(Ternstroemia gymnanthera)、马桑(Coriaria nepalensis)、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等。

习性

伞花木花期5~6月,果期10月。为偏阳性树种,萌蘖力分枝强。

适应性

伞花木较耐旱,有着很强的涵养水源的作用,且在干旱条件下可利用环境中钙离子进行调节;种子种皮坚硬、致密,并具有休眠习性等特点,这有利种子萌发在时间上分散,可降低各种逆境对后代繁衍造成的危害,增加树种对环境的适合度,是一种积极的避逆行为。而伞花木的上述特点正是喀斯特森林植物长期适应喀斯特环境中钙质土壤和临时性干早的结果。

遗传特性

伞花木雌雄异株,在自然种群中雌雄比均匀。虽然濒危但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这主要由于花木雌雄异株的极端异交机制有利于保持居群中的杂合度。雌雄异株能保持居群间的基因流并防止居群分化,同时也有利于避免居群中的近交衰退,因此,雌雄异株物种的自然居群通常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居群间的分化较小。同时伞花木较强的根蘖能力也有利于保持由变异、固定杂合以及有性生殖而产生的杂合子,从而维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繁殖

伞花木既可依靠风媒传粉,也可通过虫媒传粉,主要的传粉昆虫有蜜蜂属、蝴蝶和飞蛾类。种子依靠重力传播,但偶尔会通过洪水二次传播,多为有限的短距离运动,并偶尔会出现长距离移动。

栽培

选种

每年的 10 月初到 11 月中旬时,果实颜色由青绿色过渡到黑色后,此时便可以采摘。将果序剪下后揉搓,获得种子。将种子用高锰酸钾浸泡一段时间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用温水浸泡后直接播种或是用混沙湿藏法播种。

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有排灌条件、土层深厚、日照条件好的肥沃壤土或轻壤土作苗圃地。将地块深翻耙细,作成高床。

播种

伞花木3月中旬至4月初进行播种。播种前几天在床面上喷洒高猛酸钾溶液进行土壤消毒。处理好的种子采用条播法播种后覆土,然后用草或松针等覆盖,以保持土壤水分。

移栽

大约5月中旬,当芽苗长至5厘米高时就可移栽。移栽时间最好在阴天进行,晴天可在早晚进行。在移栽前一天,将苗床和营养土浇透,利于起苗。移栽时先用竹筷在营养袋内插一小孔,移入芽苗,每袋 一株,再压紧土壤,及时浇足定根水。然后搭建遮荫拱棚,避免阳光灼伤幼苗和保湿。

水肥管理

芽苗移栽到容器后用遮阳网进行遮阳,成活后逐渐撤除遮阳网,并保持土壤湿润,适当浇水,若遇天气干旱应在早晨或傍晚每天浇一次水。4月中旬至9月下旬,每隔一段时间追施尿素等肥料。9月下旬至11月中旬为生长后期,停止施氮肥,以利苗木过冬。

病虫害防治

在伞花木的幼苗阶段少见病虫害,因此以预防措施为主,待幼苗发芽以后,一定时间内进行一次病虫害的防治处理,喷施百菌清敌克松或者多菌灵等药剂,以提高苗木的抵抗力。

保护

保护等级

伞花木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处于近危(NT)的等级。

伞花木2021年被列为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Ⅱ级保护野生植物。

保护价值

伞花木为第三纪残遗于中国的特有单种属植物,伞花木属仅此1种,研究伞花木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对研究植物区系和无患子科(Sapindaceae)的系统发育有科学价值。

致危因素

一方面,伞花木为小乔木但具有喜湿,向阳的习性,在幼苗阶段需要充足的光照,要求乔木层郁闭度小,在森林中生存环境要求较严苛,而自生竞争能力不强可能是导致其濒危的主要原因。另外,其自然居群受人为干扰较为严重,放牧、砍柴、修路等人类活动导致其生境片断化,而生境片断化后小居群内遗传漂变和近交衰退等都会增加该物种的生存压力。

保护措施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对伞花木进行了迁地保护,在中国湖南南岳树木园也已引种栽培。

用途

工业原料

伞花木是速生的阔叶树种,长势良好、花纹细腻、硬度高、重量轻、易加工、变形小、韧性强,为良好的经济用材,可用来制作家具。此外,伞花木还是一种木本油料树种,其种仁中粗脂肪量比一般的油料作物高,且种仁油具有较好的低温流动性,可从中提炼工业用油,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生物柴油的理想原料。

食用营养

伞花木种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蛋白含量约为25%;氨基酸种类也十分齐全,包括人体必需氨基酸 7 种;同时富含钾、磷、镁、钙、铁、锌、锰和钠等有益元素。在盛花时节伞花木的花朵散发出阵阵清香,是中国南方的一种优良蜜源植物

相关研究

干旱胁迫研究

周敏以伞花木作参试树种模拟干旱胁迫进行发芽试验,研究外源钙离子对喜钙和嫌钙树种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伞花木在干旱胁迫下对外源钙离子浓度的适应范围更大,表现出对轻度干旱胁迫更好的忍耐性以及利用环境中钙离子进行调节的能力。吴显芝通过使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处理,测定伞花木的抗干旱能力,结果表明伞花木的细胞膜对干旱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性,说明调节酶保护系统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是伞花木适应岩溶干旱环境的重要机制。

种间关系研究

罗敏贤等为探明中国福建龟山伞花木所在群落主要树种的种间关系,通过对乔木层和灌木层优势种的种间联结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福建龟山伞花木所在群落优势种的种间联结性较低,因此,该群落亟待就地保护,积极实施人工辅助措施。

参考资料

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 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4-20

Eurycorymbus cavaleriei.植物智.2023-03-14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国政府网.2023-03-14

Eurycorymbus cavaleriei 伞花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23-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