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鲍比
约翰·鲍比(John Bowlby,1907年1月26日—1990年9月2日),英国发展心理学家,从事精神疾病研究及精神分析的工作,最著名的理论为他在1950年所提出的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
人物简介
鲍比最著名和持久的研究,是为初生婴儿与他的照料者的依附模式寻求理论。他从观察中发现和归纳出一个科学理论(即依附理论)。在他眼中,依附行为是在进化求存的过程中,婴儿为避免被猎食者伤害的举动,并反映到依附的行为上。鲍比的学生玛丽·爱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有替他的理论作后续研究和测试。
成就
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源于约翰﹒鲍比(John Bowlby)及其同事(James Robertson)的工作(1951-1982),他们在20世纪40和50年代持续地观察分离和丧失的精神创伤对年幼儿童的影响,在现代精神分析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席位。
依恋理论的主要研究和发现从对婴幼儿的观察开始,后来也包括成人,主要概念有:
(1)“依恋”(attachment),指的是个体与一个特定的人的持续联系,这个特定的人是当孩子或者个体感到脆弱或需要保护时就会去寻找的那个人(照料者)。依恋是抚养者与被抚养者之间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鲍比认为,婴儿对母亲的依恋是一种源于生物性的、渴望接近的愿望,是进化原则的产物。Bowlby强调,依恋是“从摇篮到坟墓”的终生现象。不论父母是否会满足他们生理或者心理的需求,孩子都会对父母依恋,甚至会依恋施虐的母亲(Bowlby1956, Harlow 1962, Ainsworth1967)。
(2)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婴儿和儿童需要体验到与母亲(或长期的代养母亲)的温暖、亲密和持续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获得满意和享受”(Bowlby,1951,p.13)。
(3)婴儿在和他们的主要照料者互动中会发展出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或认知图式(cognitive schemas)。这些工作模型或认知图式贯穿整个生命周期,影响了个体在人际关系中对自我是否值得他人照顾(自我模型)以及他人能否提供照顾(他人模型)的觉察和判断。
个体的依恋类型或模式(Attachment styles)对其人生的影响重要而久远,它制约认知能力的发展,左右人格特质的形成,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以及社会功能的表达。
(4)儿童与父母亲分离导致的分离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感反应。儿童会将这种分离体验为一种对他们快乐的根本性威胁。他们的反应首先是恐惧、愤怒、不顾一切地寻找消失的父母;之后表现出绝望、悲伤和退缩。这个阶段的绝望是他们在抗议没有能换回失去的依恋对象;第三阶段表现出“超然(detachment)”,其标志是活动抑制、显著缺乏快乐和激情。外表的超然是长时间不能得到丧失人物的情况下对依恋反应的一种防御性抑制。由此可见,遭受丧失的婴儿和幼儿能够体验到悲痛和哀伤,其强度并不亚于成人。
(5)后来的研究者Mary Ainsworth(1969,1975,1985)创造了“陌生情景”技术,观察短暂分离后的母婴相互作用,发现了在陌生情景中与母亲暂短分离的婴儿表现出三种基本的依恋类型。Crittenden(1988)补充了第四个类型,分别是:
安全依恋型(secure attachment style):倾向于有敏锐和能够应答的母亲,他们对母亲暂短离去表示抗议,表现出痛苦并会去寻找。当母亲回来时他们会高兴地迎接。这些婴儿更为积极,好奇,与陌生人互动良好;
焦虑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 style):他们的母亲常常是不应答婴儿的需求,或者对孩子的反应不够敏锐。与母亲的暂短分离会使这样的婴儿非常痛苦,当母亲返回时他们会更加愤怒,经过安抚也很难平静下来;
焦虑回避型(anxious- style):常常有不应答且具有控制性的母亲,婴儿对母亲的离去和返回都反应冷淡;
回避矛盾型(avoidance-ambivalent style):常常有高度控制性的母亲,儿童表现为强迫性的顺从,即使在允许表达不满时也会抑制自己不高兴的情绪。以上后三种类型都是不安全型(insecure attachment style)的依恋模式。
鲍比及其后来研究者们发现,婴幼儿和儿童期形成的不安全依恋模式对个体成年后发生的各种形式的心理与精神障碍有密切关系。
成人依恋的主要研究:根据内部工作模型的差异,Bartholomew和Horowitz在Bowlby和其他依恋研究者的工作基础上,将成人依恋类型区分为四种类型:安全型(secure)、拒绝型(dismiss)、关注型(preoccupied)和恐惧型(fearful),并且从自我模型(依恋焦虑)和他人模型(依恋回避)两个维度对它们进行测量。
安全型依恋个体对早年照料者的体验是:总是能够对自己的需要做出回应,对自我和他人所持的观点都是积极的,他们对于依靠别人感到舒服,同时也乐意于让别人依靠自己。
拒绝型依恋的个体对早年照料者的体验是:从来不会对自己的需要做出回应,因此他们形成了“强迫性的自我依靠”(compulsively self-reliant)的应对策略,尽管他们对于和他人亲近或信任他人感到非常不舒服(对他人持消极的观点),他们对于自我所持的观点还是积极的,这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他们的“强迫性的自我依靠”。
关注型依恋的个体对早年照料者的体验是:不一定能够对自己的需求做出回应,因此他们在依恋关系中显得过分的小心警惕,在情感上依赖于他人的认可(对他人持积极的观点),经常让人觉得“粘人(clingy)”,他们的自尊心通常比较弱,容易感到沮丧,更多地关注负性的情感(对自我持消极的观点)。
恐惧型依恋的个体在渴望亲密的社会接触上和关注型个体有很多相似之处,然而由于害怕被拒绝,他们最终抑制了自己的这种渴望。这一类型的个体体验是:早年照料者为完全拒绝的或严厉的,因而他们形成了消极的自我观点和消极的他人观点。恐惧型依恋的个体在成年后所采取的人际互动的模式通常为:当他们和别人的关系到达一定的亲密程度时,他们就会从关系中逃离,也就是说,“回避接近(approach-avoidance)”的行为是根植于对亲密关系的恐惧。和关注型依恋的个体一样,他们没有强大的自尊,更为关注负性情感。
不同依恋类型的个体除了在“内部工作模型”表征上存在差异,在情绪调节上也有策略应用的不同:
“亲密寻求(proximity seeking)”是人类在依恋关系中调节情绪的初级依恋策略(primary attachment strategy)。在情绪压力中的个体倾向于寻求依恋对象并与之维持亲近。可获得安全依恋对象的个体将表现出“安全基地”策略。
无法获得安全依恋对象的个体退而采取“次级依恋策略(secondary attachment strategy)”:他们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判断“亲密寻求”调节情绪的可行性。如果不放弃“亲密寻求”,会导致“过度激活策略(hyperactivating strategies)”,试图通过纠缠、控制的行为重新获得对方的关注和支持,然而,这一策略对其所处的非安全依恋状态很可能产生一种自我放大作用,使其在心理结构上混乱和无法分化;
如果认为“亲密寻求”不可行,将导致“去激活策略(deactivating strategies)”,为避免再次受到伤害,个体不再尝试接近依恋对象,而是抑制依恋系统,在情感、认知和生理上远离他人。
鲍比等和其他精神分析学者们一样,在依恋理论中强调了早年关系的重要性,但他理论的核心内容更强调母(或照料者)婴关系的重要意义和依恋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著作
Bowlby, J. (1969,1982)Attachment [Vol. 1 ofAttachment and Loss]. 伦敦: Hogarth Press; New York, Basic Books; Harmondsworth, UK: Penguin (1971). ISBN 0465005438.
Bowlby, J. (1973)Separation: Anxiety \u0026 Anger [Vol. 2 ofAttachment and Loss]. London: Hogarth Press; New York: Basic Books;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75). ISBN 0465097162.
Bowlby, J. (1980)Loss: Sadness \u0026 Depression [Vol. 3 ofAttachment and Loss]. 伦敦: Hogarth Press; New York: Basic Books;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81). ISBN 0465042376.
Bowlby, J. (1988)A Secure Base: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Healthy Human Development. London: Routledge; New York: Basic Books. ISBN 0415006406.
Bretherton, I. (1992) "The origins of attachment theory".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8:759-775.
Holmes, J. (1993)John Bowlby and Attachment Theory. 伦敦: Routledge. ISBN 041507729X.
参考资料
依恋理论及其临床意义.新浪博客.2016-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