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1918年5月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5号,后收入《呐喊》集,编入《鲁迅全集》第一卷。
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主要阵地,鲁迅应钱玄同之邀答应为《新青年》撰写文章而写了《狂人日记》这部短篇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围绕狂人的13则日记而展开,内容几乎都为狂人的内心独白。狂人患有精神疾病,他认为周围的人都在吃人,怀疑同村的赵富贵和男男女女都对他不怀好意,眼神中充满凶光,想要吃掉自己。最后,狂人甚至认为自己的大哥也要吃自己,认为自己的妹妹就是被大哥吃了。狂人拒绝家里人的饭菜,拒绝看医生,劝说周围的人不要再吃人。他看到了社会和历史的吃人本质,然而所有人都把狂人当作疯子。最后,狂人在绝望中发问,“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并且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
《狂人日记》采用双重叙事的叙述方式,包含大量隐喻、反讽和象征,实现了叙述角度、文体风格、语言效果等多方面的创新。文本内涵丰富,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指出民众的愚昧麻木和由此导致的思想先觉者的悲剧性命运,其根本意图在于启发民众,改造国民性,使民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实现立人立国的理想。同时作者对五四时期知识分子所张扬的人道主义、人性至上的现代文明表示了深刻的怀疑。从新文学的发生史来看,《狂人日记》是五四新文化革命反封建、进行历史批判的“第一声振聋发聩的春雷”,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启发了一批作家进行现代主义文学创作;小说的白话文写作形式促使白话文小说推广,使白话文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文学形式,进入大众的视野。
成书背景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又名《新青年》,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呼吁人们反对君权、提倡民主、强调科学。《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封建统治和传统礼教对人的迫害,纷纷以人道主义的、现代文明的力量批判传统礼教。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一定要反对君权和封建统治,提倡大多数人的民主;一定要反对传统的精神文明,强调科学、强调物质。
鲁迅早期在东京创办《新生》刊物却遭遇失败,这一失败的经验使其认为《新青年》会和《新生》一样,必然面临同样的命运。钱玄同先生见他百无聊赖地抄写古碑消遣寂寞,就劝他为《新青年》杂志写文章。鲁迅虽然答应钱玄同为《新青年》撰写文章,但由于这种经验的沿袭,鲁迅在潜意识里把新青年》看作是当初他办《新生》的理想的一种继续。鲁迅在参与新文化运动时带有自己的怀疑精神,他认为真正能救中国的在于“立人”,即人的精神力量,他对西方的民主体制价值、对其能否救中国持有怀疑,正是这种怀疑态度使鲁迅表现出有别于他人的思想深度,也是《狂人日记》所体现出的精神境界。
内容情节
小说通过日记十三则展示了狂人心理受抑制,由轻狂到病情逐渐加重,以至出现幻觉、呼叫等病狂的完整过程,构成了《狂人日记》整体情节的框架。他因思想和行为与周围人格格不入而受到排挤,对生存环境、周围的人物充满了恐惧。小说开篇始于狂人的害怕,他的害怕来自“孩子”的“眼色”、“女人”的“眼睛”、“老头”的“鬼眼”、“佃户”的“怪眼”、“青年”的“怒眼”,而他却唯独不害怕文中最具“吃人”形象的人物“赵富贵”和“大哥”。虽然“赵富贵”和“大哥”眼色凶狠,但他们却害怕狂人。狂人通过思考得出,“赵富贵”和“大哥”害怕自己是因为自己的叛逆挑战了社会传统,因而得出“怕得有理”的结论。但他对自己为什么会害怕“狼子村”的孩子、女人、老人们却百思不得其解。
狂人在思考中意识到,愚昧的民众不但不会改换他们的传统思想,拒绝思想启蒙,反而会给自己贴上疯子的标签。他从历史中人们所标榜的仁义道德中看到了吃人的本质,他对愚昧的民众感到失望而去启蒙“大哥”,却仍旧无果。他与“大哥”的血缘关系让他意识到自己是吃人的人的兄弟,这使得狂人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产生了怀疑,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与“狼子村”是何关系,反抗的又是什么。在最终意识到自己的反抗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盲目后,狂人不得不接受了自己也是吃人的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但在小说的结尾,他仍然希望能够结束民族吃人的历史,并发出疑问和“救救孩子”的呼喊。
人物角色
狂人
狂人是小说的主人公,小说全文皆围绕狂人的内心独白展开。据小序中“余”的介绍,书名所以叫做《狂人日记》,是病者“本人愈后所题",由此可知,小说中的狂人是一位患有迫害狂的病人。他对街上的人对他的反常态度疑问不解,随着对自己为什么害怕,害怕谁的问题的思考,他悟出了社会的吃人本质因此他开始思考现实与历史的关系,从而发现自己正处于被吃的境地。然而,面对愚昧的民众,他的启蒙思想却让自己成为了异己,“狂人”这一名称将他置于社会的对立面,在精神病的标签下,他遭到排斥并受到严格的看管和监视,受到残酷的压制和迫害。因此,他只能选择坚持启蒙思想,最终被社会所吃,或是选择妥协投降,屈服于传统文化的守旧势力。文中,他尝试反抗、唤醒民族,然而他的呐喊和抗争是孤单而无奈的,当他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无法与封建礼教抗衡时,不得不选择妥协投降。作者借狂人揭露封建礼教对人的迫害,同时暗含革命斗士的悲剧性命运。
赵富贵
赵富贵是狂人的邻居,在狂人的叙事中,赵富贵见到自己眼色便怪,对自己又害怕,又想害自己。从吃人的角度看,赵富贵是与狂人对立的人物,站在吃人的阵营中。赵富贵在小说中是权贵的象征,狂人踹了赵富贵一脚,实则是对封建权贵的挑战,这一事件导致赵贵翁对于狂人持愤怒的态度,甚至他的狗都对狂人透露出极大的恶意。
大哥
大哥是狂人的家人,在狂人的生活中充当父亲的角色。他遵奉传统社会礼教制度,否定狂人的反叛意识,在小说中是父权家长的形象。在狂人向大哥求证吃人的真实性时,大哥从开始时的冷笑到最后的眼光凶狠,脸色铁青。大哥本该与狂人是亲切的亲人关系,但在家长制下却成了封建礼教的代表,成为吃人的主谋和先进思想的阻碍者,压抑和消灭狂人心中的反叛思想,并对之持鄙夷的态度。
主题思想
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鲁迅借狂人之口对封建礼教发起攻击,在小说中真实列举了历史和现实中的吃人史诗,抹平了人与兽、现实和历史之间的界限,揭露了当时中国的社会仍处于食人生番的阶段。同时,作者还揭示了封建礼教的传承性和民众的愚昧与顽固不化,其意图是改造国民性,启发民众看清现实、反思历史、重获新生。
揭露家族制度的弊害
《狂人日记》揭露了家族制度的弊害,“家”是小说的一个隐性主题。小说中狂人的父亲形象的缺失体现出家庭的残缺,而小说中的“大哥”代替了传统家庭中的父亲角色。“大哥”对狂人的管制并不是以平等的兄长关系实现的,而是父亲行为的体现。家庭不仅指个人成长的家庭,还指更大范围的现实社会。传统文化制约着现实社会,是人们的精神根基,而狂人却发现几千年的历史竟是吃人的历史,每个人都是这历史的一部分。
改善国民性,立国立人
鲁迅在南京读书、日本留学的经历使其对国民性的思考越来越明晰,《狂人日记》也体现了鲁迅的立人思想。鲁迅通过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揭露了人性的黑暗,其真正的意图在于改善国民性、立人立国。小说结尾对救救孩子的呼吁和发问是在唤醒社会的重视,不再做吃人的人,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立人这一思想体现出鲁迅思想的独特和深刻。
艺术特色
叙述方式
《狂人日记》以十三则"语颇错杂无伦次"的日记,按照狂人心理活动、情感变化来组织小说。表面看来,小说的叙述者是患有精神疾病的狂人,而在狂人的叙述背后是作者所赋予的强大的逻辑体系和价值观念。《狂人日记》的叙述是一种不可靠叙述,是不稳定、甚至互相矛盾的。狂人叙述的不可靠性来源于他对周围事物的错误感知和过分解读;“余”对日记的不充分选取也体现了叙述的不可靠性。
隐喻
狂人的形象是一种文化隐喻,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在向现代转变过程中人们会出现的一种精神状态。狂人的生活充满猜疑和恐惧,周围人对他不怀好意,由此引发的胡言乱语、荒诞行为是封建传统吃人的表现。小说中的“吃人”作为一种文化隐喻,表现出对文化与人性的激烈批判。小说中出现的七次吃人史实隐喻中国历史中存在的野蛮性,显示出鲁迅作为文化启蒙者的深刻的自省与沉重的无奈。
象征主义
狂人对社会和历史具有较强的洞察力,象征着思想的先觉者。赵富贵是与狂人相对立的人物,是封建礼教传统的自觉维护者。“大哥”在吃人的问题上与赵富贵同属统一战线,象征着家族制度,是先进思想的阻碍人。
狂人眼中的世界是由人和动物组成的,鲁迅以动物的世界象征人所处的世界,完成了对家族制度和封建传统的抨击。狂人听到赵富贵家的狗叫而联想到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和狐狸的狡猾,这三者分别象征着吃人的凶心、被吃者所处的劣势处境和采用一定的手段和伎俩吃人的行为。
反讽
鲁迅通过反讽这一修辞刻意隐藏自身的观点,引发读者的思考。小说中的小序与日记之间的矛盾起到了反讽效果,序为文言文所写,而日记却是白话文。狂人这一形象本身也蕴含着作者的反讽,作者对狂人的过去持否定态度,他的生存处境表明他的未来也是否定性的,表达了鲁迅对启蒙无果的失望。同时,狂人思想敏锐,感知到了社会的本质,然而他的言语却被视为疯人疯话,觉醒者和麻木者之间也形成了一种反讽。
作品评价
《狂人日记》在中国的思想史、文学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学者对这部作品的解读众多,评价颇高。姜国强和乔玉琴对比了鲁迅的《狂人日记》和亨利克·易卜生的《人民公敌》,认为《狂人日记》借鉴了《人民公敌》,是鲁迅受到《人民公敌》的影响、启发后创作出的中国版的“人民公敌”。吕周聚认为,无论是思想内涵、人物形象,还是文体样式、艺术形式,鲁迅的《狂人日记》都具有现代主义特色,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典范。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称:“《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篇小说......这篇小说是向封建社会进军的第一声号角。”田仲济、孙昌熙主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称:“狂人便成为五四时代精神的号筒,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林志浩主编的《中国现代学史》称:“《狂人日记》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黄修己在《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也表示,《狂人日记》揭示了几千年封建社会吃人’本质,具有巨大的批判力量,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钱理群等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称:《狂人日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粤语短篇小说,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内容与形式上的现代特征,成为我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我国文学发展(包括小说发展在内)的一个新时代。”
作品影响
中国影响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凭借内容与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开辟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新时代。无论是小说的人物塑造、思想内涵,还是艺术效果都突破了现实主义文学的范畴,因此,《狂人日记》是一部特色鲜明的现代主义作品。
从小说的艺术表现形式来看,《狂人日记》白话文的创新写作形式促使白话文小说成为一种主流的文学形式,开始跃入大众的视野。小说日记体的写作形式、独特的叙述角度和多种心理分析方法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进如《莎菲女士的日记》等一批现代主义作品的出现。
从小说的内容上看,作者鲁迅将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统一,一举突破了文学革命运动在理论上的局限性,作者思考的不仅仅是反封建的问题,更是中国人的国民性问题和人类的生存困境,表现出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从小说的思想启蒙作用来看,《狂人日记》自诞生起,就展现出强大的批判力量,将反传统的内容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揭示了“几千年封建社会‘吃人’本质”,在青年一代中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狂人日记》是五四运动的宣言书,狂人这一角色成为了五四精神的象征,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历史意义来看,狂人的形象象征着改革者、创新者,他们敢于改变现状,向现有的常规发起挑战,革命者都能从该小说中产生共鸣。从这一层面上来看,《狂人日记》具有历史超越性,中国现代化的过程必然会产生一个个狂人,社会的进步也正需要这样的狂人,因此,狂人现象是超越历史的。
世界影响
鲁迅的《狂人日记》先后被多位学者翻译为英文版,一共有六个英译版本。1932年乔治·A·肯尼迪 (George A. Kennedy) 在《中国论坛》(China Forum)第1卷第14期上发表 The Diary of a Madman,后收入伊罗生的《草鞋脚》(Straw Sandals: Chinese Short Stories,1918-1933);1935年林玉霖在《大陆报周刊》(The China Press Weekly) 第1卷第3期上发表英译文The Diary of a Lunatic,后收入林兰所编的《呐喊》;1941年王际真翻译的The Diary of a Madman收入在译著《〈阿Q正传〉——鲁迅小说选》( Ah Q and Others—Selected Stories of Lusin) 中;杨宪益夫妇翻译的A Madman's Diary最早收入在1954年版《鲁迅小说选》( Selected Stories of Lu Hsun)中。莱尔的译著《狂人日记和其他》(Diary of a Madman and Other Stories)于1990 年出版,其中包含The Diary of a Madman在内的25篇小说;2009年蓝诗玲的译著《〈阿Q正传〉和其他中国故事:鲁迅小说全集》( The Real Story of Ah Q and Other Tales of China: The Complete Short Stories of Lu Xun) 由企鹅出版社出版,其中收入了 Diary of a Madman。其中,杨宪益夫妇的译本学术性较高,得到学界的认可,并经常在相关研究中被引用。美国著名翻译家威廉·莱尔的译本忠实、通畅,体现了译者对读者的关注,对鲁迅作品的成功译介给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借鉴。
衍生创作
距离《狂人日记》发表一百周年后,著名导演克里斯蒂安·陆帕受邀将这一小说改编为话剧,利用影像叙事将小说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导演陆帕打破了传统观念中人们对鲁迅作品的理解,淡化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元素,将《狂人日记》展现为一个精神理念层面上的自我认识、自我反思的寓言,给观众带来特别的审美体验。1980年,徐克将《狂人日记》拍成电影,片名为《地狱无门》,该影片同样以“吃人”为主题,影片充满暴力和血腥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