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野茼蒿

野茼蒿

野茼蒿(学名:野茼蒿属 crepidioides (Benth.) S. Moore),又名冬风菜、假茼蒿、革命菜、昭和草,为菊科(Asteraceae)野茼蒿属(Crassocephalum)直立草本;其原产于热带非洲,现广泛分布于泛热带地区,在中国产于江西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区等省区。;其喜温,耐寒,一般生于海拔1100米以下的林缘、路旁、山坡、荒地及山谷沟边,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适宜生长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

野茼蒿高为20~120厘米,茎具纵条棱,无毛。叶膜质,呈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或近无毛。头状花序数个在茎端排成伞房状,总苞钟状,有数枚不等长的线形小苞片;总苞片1层,线状披针形,花冠呈红褐色或橙红色;瘦果狭圆柱形,赤红色。花期为7~12月。

野茼蒿易栽培、生长速度快、病虫害发生少,全株可食,为一种可利用、食用的速生型野生蔬菜。其嫩茎、叶可炒食、凉拌、涮食、作汤或做火锅料,还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及钾、铁、锰、钙等矿物质元素,具有重要的食用价值。此外,野茼蒿是严重的入侵植物,入侵级别为2级。

形态特征

野茼蒿为直立草本,高为20~120厘米;茎有纵条棱,无毛。

叶膜质,呈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为7~12厘米,宽为4~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不规则锯齿或重锯齿,或有时基部羽状裂,两面无或近无毛;叶柄长为2~2.5厘米。

头状花序数个在茎端排成伞房状,直径约为3厘米,总苞钟状,长为1~1.2厘米,基部截形,有数枚不等长的线形小苞片;总苞片1层,呈线状披针形,等长,宽约为1.5毫米,具狭膜质边缘,顶端有簇状毛,小花全部管状,两性,花冠呈红褐色或橙红色,檐部5齿裂,花柱基部呈小球状,分枝,顶端尖,被乳头状毛。

果实

瘦果狭圆柱形,赤红色,有肋,被毛;冠毛极多数,白色,绢毛状,易脱落。

物种分布

野茼蒿原产于热带非洲,现广泛分布于泛热带地区;在中国产于江西省福建省湖南省、湖北、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区等省区。

生长习性

野茼蒿一般生于海拔为1100米以下的林缘、路旁、山坡、荒地及山谷沟边;其喜温,耐寒,生长适温为20~30℃;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可种植在pH值为4~10的土壤上,但适宜种植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花期为7~12月。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野茼蒿的自然繁殖主要依靠风力传播,其种子颗粒小,轻巧并具有开展的冠毛,利于飞行扩散。

人工繁殖

播种繁殖

野茼蒿主要是以种子繁殖为主,在播种前应翻地暴晒,在苗床上洒足底水,将种子去杂,后用温水浸种,沥干,与湿润细沙土拌匀撒播,播后用耙平压实。

栽培技术

定植

定植野茼蒿前,需选取肥沃的土壤并施入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做成一定程度的高,按照一定的株行距定植,定植后应立即淋足定根水。

田间管理

野茼蒿的生长速度快,生长量大,除了施足基肥外,还应该施追肥,一般每隔半个月需施足量的尿素,并且应保持土壤湿润;通常将施肥和淋水结合进行,雨季应注意排水。

采收

当幼苗长到一定高度后,便可开始采收,后再采收侧枝的嫩茎叶;定植30天后进入野茼蒿的采收高峰期,需每天采收符合标准的嫩茎叶。

功用价值

食用价值

野茼蒿全株可食,其质地细嫩、甜滑可口、味道鲜美,嫩茎、叶可炒食、凉拌、涮食、作汤或做火锅料,垂颈花蕾可调面粉油炸,肉质茎撕皮后,可炒食、作汤或腌渍凉拌;此外,野茼蒿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及钾、铁、锰、钙等矿物质元素,具有重要的食用价值。

经济价值

野茼蒿容易栽培、生长速度快、病虫害发生少,是一种可利用、食用的速生型野生蔬菜,在市场上发展的潜力巨大,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物种危害

物种入侵

野茼蒿已经被太平洋岛林业研究局建立的生态安全预警系统列入外来入侵植物的名单中,到2008年3月,已经有33个组织或机构将野茼蒿描述为“具有入侵性的”,同时,中国也将野茼蒿列为外来入侵种,其入侵级别为2级。

危害特点

野茼蒿在新居地疯狂生长繁殖,通常危害果园及蔬菜,大多沿道路及河岸蔓延,还经常入侵火烧地或者砍伐迹地,能够明显的抑制黄豆、绿豆和红豆植物的生长,严重威胁到农作物的生产。

相关防治

野茼蒿在夏季开花,可以在开花前将其铲除,也可以用乙羧氟草醚草甘膦百草枯来将其杀灭;旱田可以在5月进行中耕除草来防除野茼蒿

相关研究

在野茼蒿的乙醇提取物中发现有8个单体化合物,包括三萜和甾体化合物,经过波谱分析鉴定出其结构分别为β-谷甾醇羽扇豆醇蒲公英甾醇、伪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甾醇乙酸酯、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豆甾醇,为进一步开发菊科野茼蒿属植物的药用资源提供一定的科研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野茼蒿.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3-31

中国入侵植物名录.植物智.2023-03-31

野茼蒿 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 (Benth.) S. Moore.植物智.2023-03-31

..2023-03-31

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 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3-31

..2023-03-31

..2023-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