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儋州调声

儋州调声

儋州调声是流传于儋州市一地并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传统民歌,有“南国艺苑奇葩”之称。

儋州调声产生于西汉,发源于儋州市北部的峨蔓、木棠、三都等沿海一带。儋州调声由儋州山歌演变而来,突破了山歌固有的演唱形式,曲调层出不穷。按照传统,男女青年利用逢年过节或农闲时候,特别是每年农历中秋节,欢聚在乡镇集市或附近山坡野地,互相以歌抒情,自发性地开展调声对歌活动。对歌时,男女青年勾小指站列成两排,身体随节奏摆动。表演队伍随时可以变化,时而呈半圆形或圆形,时而一字排开。一人领唱,众人同声附和,编唱内容临时发挥创作,可以唱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时局形势,唱时尚风气、生产生活,无事不歌。

为了抢救儋州调声,儋州市委、市政府先后成立儋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儋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市调声山歌协会、洋浦山歌剧调声协会。

历史渊源

儋州调声产生于西汉时期,发源于儋州市北部沿海洋浦特区、三都、峨蔓、木棠、兰训、松林、光村一带。是一种以儋州方言演唱,体裁近似民间小调的传统民间歌曲。调声的内容以表达爱情、幸福生活为主,以曲调优美和群体娱乐的特点流传于儋州、三亚、昌江、白沙、东方等地。由此,儋州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唱调声没有固定的场合和时间,在农闲时节、逢年过节,在山坡野地、乡镇集市都可进行,主要是青年男女互相以歌抒情,农历八月十五唱调声尤为盛行。

"儋州市自古称歌海,山歌催得百花开;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地处海南岛西北部的儋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刘彻元封元年建置以来,已有2000多年历史。特别是北宋一代文宗苏轼曾居此地,弘扬文教,使儋州自古就有"诗乡歌海"之称。

儋州调声是从儋州民歌活动中演变过来的。它最初产生在西汉,发源于儋州北部洋浦特区、三都、峨蔓、木棠、兰训、松林、光村一带。

调声节上所唱的歌起初大都为情歌,青年男女于月明之夜或春光明媚之时,集体对歌、娱乐传情。到清末民初,调声又吸收了"学堂民俗音乐"成分;到上世纪"五四时期",调声又出现了许多革命题材内容;中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则成为揭露敌人、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新中国成立后,六十年代的水利建设工地上的赛歌会曾掀起儋州调声发展的第三次高潮。

儋州市调声队曾赴武汉、广州市、北京等地演出,在各地掀起了一阵"儋州风"。电影《椰林曲》、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等都引用了儋州调声旋律。调声还参加了中南六省春节联欢晚会,荣获国家级金奖、银奖。2001年,调声在南宁国际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更是大展风采,中国中央电视台及浙江卫视等还专门到儋州采风,将调声制作成专题节目在多家省级卫视播放。2001年,海南省首次举办儋州调声节,儋州市城乡一下子涌现出278支调声队伍,近万名群众分别参加了调声表演和体育竞赛等活动。

相传儋州调声产生于西汉,发源于儋州市北部的三都、峨蔓、木棠、光村等沿海一带地区。

秦汉开始,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等地的移民陆续迁入儋州,他们的语言受到了当地土著方言和其他语言的影响,逐渐融合变成一种独特的方言,这就是“与高人、梧人言通”、“声调颇异”的儋州话。用儋州话按其固有的韵律和声调演唱的儋州民歌就是儋州调声。儋州调声是独具一格的儋州民间艺术,它最初叫“欸(e)声”,儋州方言“edang”,又叫“耳声”、“倚声”、“抽调”。

北宋大文豪苏轼被贬居儋州市时常为“夷声彻夜不息”而感动,曾用“蛮唱与黎歌,余音犹杳杳”等诗句生动地记述了儋州这种民俗音乐艺术的魅力。到了清朝末期以后,儋州调声艺术逐渐地发展和完善。可是,由于社会的变革,调声这种民间艺术的发展时起时落,后来逐渐走向衰落的趋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儋州调声得到了抢救、传承和发展。1954年,儋县调声队曾到北京、广东省等地参加全国、全省民俗音乐汇演。

20世纪60年代,音乐界的关慧棠到儋州采风,改称“调声”,后来就一直沿用下来。到了“文革”期间,人们把儋州调声当作封建文化,加以批判和限制。改革开放后,儋州调声得到解放。

1980年,儋县县委在古镇中和举行全县赛歌会,调声艺术又重新搬上了舞台。

基本特征

表演形式

儋州调声(3张)

儋州调声是一种独特而有感染力的民歌形式,是从儋州山歌演变脱胎出来的,但它又突破了山歌固有的演唱形式,音乐和舞蹈相结合,亦歌亦舞,集体对歌,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活动形式。对歌前男女双方各自手勾着手(尾指勾尾指),站3米左右的距离,面对面地进行对歌。每个队都有一个领头歌手,负责选择对歌词和起调、领唱。对歌时为发挥表演的最佳效果,表演队伍随时可以变化,时而成半圆或圆形,时而一字排开,歌手们手勾着手一左一右有节拍地挥动,两脚有节奏地前后左右摆动,手舞足蹈,生动活泼。男唱女答,此起彼落,互不相让,男的热情奔放、刚强有力;女的温柔细腻、温情诱人,使人沉醉在欢乐之中,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曲调构成

调声曲调从表现的手法上看,主要是通过对乐句的重复和对音乐主题进行各种方式的模仿,取得曲调的发展和变化,从曲调构成的形态和各首曲调相互的关系上看,可分为几种类型:(1)派生型:即以原有的某一个曲调或者某一种类型的曲调为基础,然后适当加以增删变化,而发展成为新曲。(2)支生型:即吸收原来的曲调中某一个次要部分,重新加以组织,而构成新的主题,然后通过各种手法,进行模仿,发展成为新曲。(3)外来型:即把外来音乐(含创作歌曲和其他民俗音乐)的某些音调吸收过来,融在调声的传统音调之中,按调声的音的习惯,发展成为新的曲调。(4)综合型:即吸收几首调声的音调和乐句,重新加以综合,构成新曲。

曲体结构

上下句对应关系是调声曲体结构的基础,有几种不同体式。

儋州调声

(1)一句对应体:即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并有规整性的二句体和扩充性的二句体两种形态:其一句幅比较整齐,上下句完全重复,形成规整的并列对置结构,其二第一乐句重复使句幅增加一倍,第二乐句通过乐节的连续模仿伸延三小节。因此,二句对应体主要存在于调声之中,其他曲体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而形成。

(2)三句对应体:即上下句加一个补充乐句构成,有两种形态:一是上句加补句加下句,其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系并列关系,两者共同陈述主体题;二是上句加下句加补句,其第三乐句系第二乐句的补充和延续,它起着稳定乐段,加强收束的作用。

(3)四句对应体:即分别由上句加补句加补句加下句或者上句加下句加补句加补句构成。前者其第二、第三乐句与第一乐句并列,同属上句;后者其第三、第四乐句与第二乐句并列,同属下句。

儋州调声

(4)复对应体:一般分为四种基本形态:一是两个并列上句加两个并列下句,其第一句与第二句并列,第三句与第四句并列,而构成复对应关系;二是上下句加上下句,其第一、第二句为前对应分段,第三、第四句为后对应分段;三是前二句加后三句,其开头两个乐句为前对应分段,第三至第五句为后对应分段;四是前三句加后二句,其开头三个乐句为前对应分段,第四、第五乐句为后对应分段。

(5)长结构。可分为三种不同形态:一是分节歌结构,其曲调可完全反复,只是个别乐段稍有变化:二是基本乐段再现结构,其曲调与语言结合比较紧,不能严格反复,只能是大体再现;三是乐段联缀结构。即由两个或者多个特性相似,又自成段落的乐段连结而成。

代表作品

历年搜集到的调声曲调已有六百多首,有一定代表性的曲目有《天崩地塌情不负》、《祖国江山花百样》、《一时不见三时闷》、《单槌打鼓声不响》、《月光十五谁不爱》等100多首代表作品。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儋州调声虽然是汉族民歌,但其伴随的一系列民俗却迥异于其他地区的汉族传统,而自身的特点也未见于其他民族的歌种。它是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的产物。对调声的考察,有助于了解海南音乐的发展过程,同时也可以更具体的了解儋州地区各民族文化融合的方式和过程。

传承现状

虽然相对海南省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儋州调声的生存现状相对较好,但在现代化、全球化浪潮下,仍然受到了冲击。自20世纪80年代后学唱调声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更多人涌向了流行音乐。原来只属于年轻人的调声,现在变成了中老年人的表演。随着老艺人的离去,这个曾普及整个儋州的调声也将面临断层和失传。

传承人物

唐宝山,男,汉族,1949年生,儋州市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儋州调声代表性传承人,海南省儋州市申报。

保护措施

1980—1984年儋县文化馆组织有关人员开展调声采集工作,共收集整理调声600多首,并从中挑选出200多首,编印成《儋县调声及其他》册子。

为了抢救儋州调声,儋州市历届领导和文化部门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如决定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也就是传统的中秋节儋州调声节,儋州文化馆就组织了有关人员整理调声1000余首,编辑成歌集。

2005年儋州调声被列为首批海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儋州市文化馆获得“儋州调声”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荣誉表彰

2004-2005年,儋州调声队先后二次代表海南省参加国家文化部在山西省左权县、北京宋庄举办的第二、第三届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调声演唱《一时不见三时闷》、《天崩地塌情不负》、《爽快在青年》等节目分别获得最佳表演奖、优秀传承奖、优秀歌手奖。

2007年,儋州文艺队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参加第七届国际香港“金紫荆花”中老年音乐、舞蹈、服饰艺术风采大奖赛,表演的调声歌舞《儋州女》等节目,分别获得二个最高金奖、一个大金奖和组织金奖。

主要活动

儋州调声代表队曾经参加过中国中央电视台东南6省市春节联欢晚会、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首届海南省乡土文化节、海南欢乐节和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儋州赛段颁奖仪式等表演活动。

衍生作品

20世纪50年代,《单槌打鼓声不响》由中国唱片社制作成唱片,发行全国;《洋浦水深泊战舰》改为《五指山上英雄多》编入全国小学音乐教材。

艺术特色

儋州调声突破了山歌固有的表现形式,曲调层出不穷,演唱过场活跃,不论是唱词、曲调、节奏、旋律以及调式,都符合青年人的性格特征,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形式。

儋州调声主要是男女青年在逢年过节或农闲时,在乡镇集市或山坡野地,互相以歌抒情,谈情说爱,自发性地开展对歌比赛活动。特别是每年的"中秋节歌会"尤其热闹,参加者往往成千上万。儋州调声歌声优美,热情奔放,舞姿百态,生动活泼,男唱女答,歌声此起彼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儋州调声体裁近似民间小调。曲调有宫、商、羽等多种调式,旋律进行中还经常出现调式交换和移调变化。而且,儋州调声在发展中善于吸收古曲、现代歌曲及外国歌曲旋律,这也是调声艺术常唱不衰、与时俱进、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之一。古老的儋州山歌歌词大多是韵脚宽松的"二句半"。后来人们在劳动中又学到"车水歌"的旋律,再加入节拍鲜明的舞蹈节奏和情绪昂扬的音调进行集体对唱,演唱时手臂和身体随歌声节奏前后摆动。

调声有若干常用曲调,以此为基础加以发展变化,可以创造出更多新曲,从而常唱常新。

对歌比赛

儋州市青年男女的对歌主要以调声为主。对歌时男队和女队对面站成2横列队,列距3米左右。对歌前每列队员互相勾住尾指,由歌头起调,领唱、指挥和选择歌词。男队先唱,女队答唱,对歌当唱完第一段唱词后,唱一二句曲调代替乐器过门,接着唱第二段。队形随时变化,时而半圆,时而一字摆开,歌手手勾手,两脚有节奏地前后左右摆动。对歌不受时间限制,以"唱倒"(对方答不上)为止。对歌比赛时,各队都有统一的服饰,连草帽、眼镜、鞋子、手表都相同。节日期间,对歌场上十几队、几十队男女歌手互比高低,观看群众人山人海,十分热闹。

调声的韵律

儋州调声它分为“长调”和“短调”二种,流行于儋州方言区。

儋州调声,俗称“A声”、“倚声”(又称“夷声”),由儋州山歌的演变而来。它多为“一词复唱”,声调柔和、优美、口语化,措辞简明易懂,欢快活泼。

传承意义

儋州调声历史悠久,它集中地反映了古代海南省音乐的发展过程,对研究海南古代音乐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和历史价值,曾获得美国、加拿大等国际音乐专家和国内音乐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儋州调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发挥着特有的作用,是海南文化的重要品牌之一。调声歌会是群众自娱自乐、自我教育的一种良好形式,儋州市政府已决定将每年的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调声节",用以全面保护调声。

危机与拯救

随着电视、歌舞厅、网吧等的普及和社会经济化,儋州调声受到了巨大的冲击。80年代后,学唱调声的青年男女越来越少,加上老艺人不断离去,这种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地消失,调声面临着断层和失传的危险。

为了抢救儋州调声,儋州市历届领导和文化部门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如儋州文化馆就组织了有关人员整理调声1000余首,编辑成歌集。此外,儋州市还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成立儋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心、市调正山歌协会,积极开展民间调声活动及抢救保护;鼓励支持业余调声队,开展调声活动;鼓励和支持个体户或者爱好者录制出版调声CD、VCD光碟,传播调声;举办调声培训班,提高调声艺术人才素质。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儋州调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参考资料

儋州调声决赛落幕 那大镇青年调声队夺冠.m.toutiao.com.2022-06-07

儋州调声:千年古韵歌唱新生活.民生周刊.2023-12-26

儋州调声发展史 传统文化欢乐传承.m.toutiao.com.2022-06-07

海南周刊|儋州光村镇:悠悠调声传千古.m.toutiao.com.2022-06-02

海南周刊|儋州光村镇:悠悠调声传千古.m.toutiao.com.2022-06-02

诗乡歌海 魅力儋州.m.toutiao.com.2022-06-07

70年70张照片70个故事|儋州调声传承人唐宝山:盼调声唱入课堂唱上春晚.m.toutiao.com.2022-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