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微甘菊

微甘菊

微甘菊(学名:Mikania micrantha)为菊科(Asteraceae)假泽兰属(Mikania)多年生草质或木质藤本,别名薇甘菊。先在中美洲地区分布,后广泛传播至亚洲大洋洲热带地区。微甘菊多垂直分布在海拔0-600米的地区,常见于被破坏的林地边缘、荒弃农田、疏于管理的果园、山谷、河溪两侧的湿润地带。微甘菊是一种喜光好湿的热带植物,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在多数土壤中都能旺盛生长。

微甘菊茎细长,匍匐或攀缘,多分枝,被短柔毛或近无毛。茎中部叶三角状卵形至卵形,边缘有锯齿,两面无毛,上部的叶渐小。头状花序在枝端常排成复伞房花序状,含小花4朵,全为结实的两性花;花有香气,花冠白色,脊状。瘦果,黑色,被毛,具5棱,冠毛白色。薇甘菊的花期为10月-11月,果期为11月-翌年2月。花期短,授粉快,种子量巨大,可借风或外力散播。同时,其茎节和节间都能生根,形成新的植株。

微甘菊色素提取液中的植物胆甾类激素成分相对含量较高,可作为生物农药、饲料、除草剂和杀虫剂的原料。但是微甘菊自身会散发出一种化感物质,让周围的其他植物逐步枯萎,其常攀爬在其他植物的树干及树冠上,并迅速形成整株覆盖之势,破坏周围植物的光合作用,最终绞杀它们,因此微甘菊也是太平洋地区分布最广、问题最严重的禾本科杂草之一,2003年,其被列为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2013 年,其又被《中国入侵植物名录》定为1级恶性入侵类物种。当微甘菊入侵时,会对生境内几乎所有树种产生严重威胁,进而导致生态失衡及本地物种的减少和灭绝。消除微甘菊可通过人工拔除、喷施除草剂生物防治等方法。

命名由来

微甘菊拉丁名为Mikania micrantha,其中“Mikania”表示捷克植物学家Johann Christian Mikan,“micrantha”源于希腊语“micro-”和“anthos”,“micro-”意为小,“anthos”意为花,“micrantha”便是小花的意思。微甘菊是有害入侵野草,被称为“植物杀手”,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危害最严重的禾本科杂草之一。其英文名为Mile-a-minute Weed,意思是一分钟爬行一英里速度的杂草,可见其繁殖速度之快。

形态特征

微甘菊为多年生草质或木质藤本

茎细长,匍匐或攀缘,多分枝,被短柔毛或近无毛,幼时绿色,近圆柱形,老茎淡褐色,具多条肋纹。

茎中部叶三角状卵形至卵形,长4-13厘米,宽2-9厘米,基部心形,偶近戟形,先端渐尖,边缘具数个粗齿或浅波状圆锯齿,两面无毛,基出3-7脉;叶柄长2-8厘米;上部的叶渐小,叶柄亦短。

头状花序多数,在枝端常排成复伞房花序状,花序渐纤细,顶部的头状花序花先开放,依次向下逐渐开放,头状花序长4.5-6毫米,含小花4朵,全为结实的两性花,总苞片4枚,狭长椭圆形,先端渐尖,部分急尖,绿色,长2-4.5毫米,总苞基部有1枚线状椭圆形的小苞叶,长1-2毫米,花有香气,花冠白色,脊状,长3-3.5毫米,檐部钟状,5齿裂。

果实

瘦果,长1.5-2毫米,黑色,被毛,具5棱,被腺体,冠毛由32-38条刺毛组成,白色,长2-3.5毫米。

物种分布

分布范围

微甘菊先在中美洲地区分布,后广泛传播至亚洲大洋洲热带地区,如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尼泊尔斐济澳大利亚等地区。微甘菊在中国南方地区均有发现,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广东省贵州省、台湾、云南省等地。

栖息环境

微甘菊多垂直分布在海拔0一600米的地区,尤其是50-200m的低海拔地方,常见于被破坏的林地边缘、荒弃农田、疏于管理的果园、山谷、河溪两侧的湿润地带。

生长习性

微甘菊自身会散发出一种化感物质,让周围的其他植物逐步枯萎,而达到侵占地盘的目的。微甘菊常攀爬在其他植物的树干及树冠上,能迅速形成整株覆盖之势,破坏周围植物的光合作用,最终绞杀它们。微甘菊生长迅速,其单个节在一年中所分枝出来的所有节的生长长度的总和可以超过1000米,但在幼苗初期其生长缓慢,随着苗龄的增长,生长随之加快,茎节极易出根。微甘菊的匍匐茎可进行旺盛的营养生殖,一个节1天就可生长近20厘米。

微甘菊生长旺盛期为6-10月,花期为10月-11月,果期为11月-翌年2月;其种子发芽需光,25℃-30℃环境下植株萌发率达较高。微甘菊是一种喜光好湿的热带植物,光照强、湿度大、30℃左右的温度适合其生长。同时,其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对土壤的要求极低,无论土壤肥沃还是贫瘠、酸性或是碱性,均能旺盛生长。

自然繁殖

微甘菊花期短,授粉快,种子量巨大,从花蕾到盛花约5天,开花后5天完成授粉,过5-7天种子成熟后在植株上存留7-10天,待冠毛完全舒展,借风或外力作用散播出去。同时,微甘菊还能进行无性繁殖,它的茎节和节间都能生根,每个节的叶腋都可长出一对新枝,形成新的植株。

栽培技术

将已经杀菌消毒过的微甘菊嫩枝茎段和芽尖剪成切段,再接种至添加了附加激素的MS培养基中,黑暗诱导并保持环境温度在25℃左右。待愈伤组织形成后进行继代培养,若愈伤组织发生褐变,可适当添加抗氧化剂,最后将愈伤组织转接在三角瓶中,并置于培养箱中进行后续培养。

用途

微甘菊色素提取液中的植物胆甾类激素成分相对含量较高,可作为生物农药、饲料、除草剂和杀虫剂的原料,还能作为柔软剂应用于纺织工业

物种危害

入侵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微甘菊曾被引入印度,用来做机场的伪装,以便躲避敌机的轰炸。1949年,印度尼西亚巴拉圭将微甘菊作为橡胶园土壤覆盖植物引入,1956年又被用作垃圾填埋场土壤覆盖物,此后微甘菊传播到整个印尼,后来又扩散到整个东南亚和南亚。中国香港岛曾将微甘菊作为花卉引种栽培,后来又在深圳市被发现,逐渐蔓延到中国大陆的华南沿海地区,成为中国南方果园、林地和作物田的恶性杂草,尤以珠江三角洲地区受害最为严重。

入侵名录

微甘菊是太平洋地区分布最广、问题最严重的禾本科杂草之一。2003年,其被列为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又被《全球入侵物种数据库(GISD)》收录。2013 年,微甘菊被《中国入侵植物名录》收录,并被定为1级恶性入侵类物种。

入侵途径

微甘菊的种子量大,小而轻,可通过风力、动物或昆虫进行传播,其由美洲传播至东南亚地区是人们在进行交通运输和物资流通时无意间造成的结果。此外,有的绿化苗苗圃周边有微甘菊,结果导致苗木运输过程中携带了微甘菊的繁殖体,从而加快了其远距离扩散的速度。

入侵危害

微甘菊对6-8米高的天然次生林、人工速生林、经济林、风景林等几乎所有树种都有严重威胁,可造成大片树林枯萎死亡。微甘菊入侵中国后,因无天敌制约而迅速繁殖,并抢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进而导致生态失衡及本地物种的减少和灭绝,严重危及中国的生态安全。

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

可通过人工拔除微甘菊或挖出根部火烧的方法进行物理防治,但人工清除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及人力,且需连续清除,清除过程中根难找难拔,茎也容易折断,不能完全去除,残留的根状茎易导致微甘菊再生。

化学防治

利用内息传导型除草剂草甘膦、灭薇净、紫薇清等除草剂进行喷施防治。可用森草净大面积喷洒灭除微甘菊,不仅有极好的杀灭效果,而且对周围大多数木本、藤本和草本植物都比较安全。然而,大量使用除草剂防治微甘菊可能会对其他植物及土壤造成不良影响,对环境也会造成一定污染,因此化学防治需慎重。

生物防治

微甘菊柄锈菌适应性强、致病力强、侵染能力强,而且专一性强,虽可使多种菊科植物产生褪绿斑,但并不会发生真正的侵染,对微甘菊效果较为显著。还可利用紫红短须螨控制微甘菊,通过接种其虫卵,3个月后就可使微甘菊的藤叶成片黄化卷曲,6个月后微甘菊茎叶黄化,边缘不整齐,横向较窄,并逐渐枯死。另外,莬丝子橘卷菜蚜对微甘菊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关研究

防治效果研究

有学者通过实验发现适量的2,4-滴微乳剂可有效抑制微甘菊茎叶生长,其效果显著优于磺隆制剂。因此,2,4-滴微乳剂具有灭微保草的效果,可用于林地、非耕地和城市绿化地,有利于保护与恢复被微甘菊破坏的生态环境

化感作用研究

有学者通过实验发现微甘菊地上部分的石油醚和乙醇提取物可对受体植物幼苗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乙酸乙酯提取物的作用最为强烈,可使种子发芽过程受阻,幼苗生长受到抑制,这说明微甘菊的化感物质主要集中在这一部分。

能源作物研究

有学者通过实验考察干燥微甘菊的沼气发酵产气潜力,发现微甘菊在经历一定时间的沼气发酵后,可产生大量沼气,且相较于新鲜微甘菊,干燥微甘菊的产气潜力都有所下降。

参考资料

Species.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4-24

中国入侵植物名录.植物智.2023-04-24

GISD.全球入侵物种数据库.2023-05-26

..2023-04-26

..2023-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