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呼麦
蒙古族呼麦是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尔泰山的一种特殊歌唱方式,即一个人运用特殊的发声技巧通过发音器官,创造可以同时唱出两个声部的听觉,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的“喉音”艺术表演形式。又名浩林潮尔、双声唱法、喉音唱法。
公元12世纪的匈奴时期,蒙古族人发出与大自然相似的声音,即最原始的呼麦。公元十二世纪,呼麦文化在内蒙古自治区失传。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古老的呼麦文化传回内蒙古。近年来,在黑龙江流域发现一支居住在中国最北端的蒙古族后裔—图瓦人。蒙古族呼麦无歌词,多以哼鸣泛音为展示方式。无固定节拍,多为散拍子。以五声调式为主,旋律以宫调式和羽调式为主。代表作品有《阿尔泰山颂》《布谷鸟》《四岁的海马》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呼麦艺术得以流传的土壤逐渐缩小,面临无人可传的困境。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呼麦艺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蒙古族呼麦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名称来源
呼麦是鄂温克族语,意思为“喉咙”,又名"浩林.潮尔",是蒙古族复音唱法"潮尔"的一种演唱形式。呼麦是通过人的发声器官,在闭气后,演唱者能够同时发出两个及以上声部的表现形式。
历史渊源
关于蒙古族呼麦的产生,大多认为是古代先人在山林中狩猎时受瀑布飞流发出的声音在山谷的影响下产生回音的影响,从中受到启发,并加以模仿而来的。也有人认为是早先猎人在狩猎时用呼麦的方式吸引猎物。
公元12世纪的匈奴时期,蒙古族人在外出打猎时会模仿大自然的声音,并发掘出自身发声器官的一些潜质,即人不仅可以模仿大自然的声音,也可以发出与之相似的声音,即最原始的呼麦。公元十二世纪,成吉思汗统一图瓦等民族。因长期受到蒙古族文化影响,拥有最原始的呼麦艺术的图瓦人的文化遭到同化,以及随着当地生活生存方式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呼麦文化在内蒙古自治区失传。并且根据达·布贺朝鲁的《神奇的喉音艺术蒙古“呼麦”—访问蒙古人民共和国喉音艺术大师松迪》,蒙古呼麦在十三世纪已经产生。 直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增多,古老的呼麦文化传回内蒙古。近年来,在黑龙江省流域发现一支居住在中国最北端的蒙古族后裔—图瓦人。
基本特征
演唱形式
蒙古族呼麦是一种一个人运用独特的二重奏发音演奏技巧,演唱者在表演时通过口腔内的气流振动带动声带产生共鸣,同时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状的气泡音,形成低音部。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强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声的高音声部,发出独特的声音效果。
演唱技巧
呼麦演唱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声带发出的是低沉的基音,口腔发出的是高亮的泛音,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其演唱声音高亢嘹亮,同时又低沉浑厚。用这种方法演唱,可以清晰地听到一个人同时发出两种声音,即高音区的曲调和低音区的持续音。 高音部的高音与口型有直接关系,口型扁,音就高;口型圆,音就低。低音部与高音部之间的距离有时可以达到六个八度音程,高音部的旋律有时类似口哨声或金属声。
结构特点
“呼麦”艺术的典型特点为无歌词,展示方式多为哼鸣泛音。无歌词的原因在于演唱者在控制低声层的同时还要调节高音层,而高音层是由舌头控制。“呼麦”无固定节拍,多为散拍子,演唱者也可根据情绪的表达与变换自由变换。一般的“呼麦”歌手通常能达到在两个组别的音域间自如发挥,旋律绵长起伏。
旋律特征
蒙古族呼麦多以五声调式为主,由不带半音的五声音阶构成。旋律以宫调式和羽调式为主,低声层为羽音的持续保持,加强了其调性的稳定感。而旋律音走向多以二度与三度的极进为主,偶有四度与五度音程跳进。
分类
呼麦声部关系的基本结构为一个持续低音和它上面流动的旋律相结合,又可以分为“泛音呼麦”“震音呼麦”“复合呼麦”等。呼麦在发展中形成了抒情和非抒情类两种形式,在表现形态方面分为独立演唱类和非独立演唱类。
代表作品
按照题材进行分类,蒙古族呼麦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歌颂自然风光的作品,如《阿尔泰颂》《额步河流水》等;第二类是模仿和表现自然野生动物的作品,如《布谷鸟》《黑狗熊》等;第三类是赞颂骏马和草原的作品,如《四岁的海骝马》;第四类则是赞颂英雄人物的作品,如《圣主成吉思汗》。
文化价值
蒙古族呼麦是一种高超的"喉音"声乐技巧,也是一种罕见的多声部审美意象的声乐艺术,丰富民族音乐声乐。同时呼麦作为蒙古族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保留原始歌唱的某些因素,反映了蒙古族的历史、文化等方面,其蕴含乡土风味,对于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研究有重要价值。之外呼麦传达着蒙古族人民对自然宇宙和世界万物深层的哲学思考,表达了蒙古民族追求和谐生存发展的理念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传承与保护
发展现状
在现代音乐的冲击下,许多文化遗产已经逐渐走向消失的边缘,呼麦艺术得以流传的土壤逐渐缩小。随着生活方式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蒙古语的使用率下降,年轻人对民歌的兴趣减弱。现存的呼麦传承人年事颇高,没有合适的传承者,呼麦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险。
保护措施
2005 年10 月,苏伊拉赛罕在肯尼迪艺术中心表演的呼麦,受到美国观众的喜爱。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呼麦艺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原生态组别的歌唱类被增加到中国中央电视台的青歌赛中,其中安达歌唱组合凭借呼麦演唱取得了全国第三名。2009年10月1日,中原地区蒙古族的呼麦文化被选进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1月18日内蒙呼麦协会成立, 为蒙古族呼麦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蒙古族呼麦艺术人才培养”成功入选为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全额资助项目,该项目整合了国内外优秀师资向全国招募“呼麦”歌手。
代表人物
胡格吉勒图,生于1961年07月,著名的蒙古族呼麦演唱家、内蒙古自治区呼麦协会会长。1999年拜蒙古国呼麦大师巴特尔·敖都苏荣为师学唱呼麦。2001年年初,在参加亚太地区中国艺术周活动中,胡格吉勒图担任呼麦领唱,开始崭露头角,同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亚洲艺术节闭幕式《生命的呼唤》音乐会中,担任呼麦领唱。2002年参加内蒙古春节晚会,演唱《天驹》。并致力把现代元素融入古老的呼麦中,从而创造三张呼麦专辑。
斯琴毕力格,蒙古族,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内蒙古长调艺术交流研究会秘书长。1992年11月在第二届“全国民族民间音乐舞蹈”大赛荣获金奖,2000年8月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金马杯全区草原金秋”声乐大赛荣获长调组一等奖。2006年7月参加首届“诺日布班斯德杯”国际长调比赛获第三名及荣获当地政府颁发“著名长调歌手”称号与奖牌。2012年9月参加第六届全国“原生民歌”大赛荣获教师组金奖。其在省级以上声乐比赛获奖近二十项,发表关于长调研究方面论文有七篇。曾赴美国、德国、荷兰、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演出,受到各界好评。其曾被聘请于中央音乐讲学,并做示范表演。
参考资料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10-23
蒙古族呼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10-23
蒙古族呼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10-23
蒙古族呼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14
蒙古族呼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13
胡格吉勒图:神奇的“呼麦”.中国作家网.2023-07-14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12
斯琴毕力格.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23-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