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蚶
魁(学名:Anadara broughtonii),又称赤贝、大毛蛤、血贝,是蚶科毛蚶属动物。魁蚶壳高约65毫米,壳长80~100毫米,大个体体重可达250克。壳近卵圆形,左壳稍大于右壳,壳顶膨胀突出;壳表具放射肋42条左右,肋间隙中有棕黑色绒毛;壳内边缘有明显的锯齿状突起;合部平直,约有70枚小齿。足位于身体前方,呈斧刃状,无水管。唇瓣位于足的背上方,口位于其内;鳃位于身体两侧。
魁蚶分布于朝鲜半岛、日本、俄国远东海、菲律宾、中国沿海等地区。魁蚶是冷水性贝类,多栖息在3~60米水深的潮下带的软泥或泥砂质海底,埋栖较浅。1979年,魁蚶被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规定为重点保护对象,可捕标准以达到性成熟为原则;2010年,中原地区《渤海生物资源养护规定》规定,魁蚶最低可捕标准为壳长6厘米。
魁蚶是一种大型、深水经济贝类,它的软体部加工品就是“赤贝肉”,深受国际市场的欢迎。魁蚶多含血红素、维生素B、蛋白质以及铁、锌、铜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营养丰富。
形态特征
魁蚶壳高约65毫米,壳长80~100毫米,大者可达130毫米以上;大个体体重可达250克,个别达500克。壳近卵圆形,前端短圆,后端延伸,末缘呈斜截状;两壳略不等,极膨大,左壳稍大于右壳,壳顶膨胀突出,壳顶偏前方,北部前后缘略显钝角,腹缘圆,其末缘稍伸长;壳质厚;壳表具放射肋42条左右,平滑无明显结节,放射肋沟的宽度与肋相等,肋间隙中有棕黑色绒毛,其在贝壳的中央稀疏边缘密集,绒毛极易脱落,因此壳面大部呈白色;壳内边缘有明显的锯齿状突起,壳内为白色,靠近顶部略带灰色;铰合部平直,约有70枚小齿,前、后端的齿排列较稀而大,中间者排列密而极小;肌痕明显,前闭壳肌痕小,近于回形,后闭壳肌痕大,近于方形。
足位于身体前方,呈斧刃状,无发达的足丝,两片外套膜在前后端及腹缘均游离,无水管。唇瓣位于足的背上方,口位于其内;鳃位于身体两侧,在内脏团与外套膜之间。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魁蚶分布于朝鲜半岛、日本、俄国远东海、菲律宾、中国沿海等地区。
栖息环境
魁蚶是冷水性贝类,多栖息在3~60米水深的潮下带的软泥或泥砂质海底,潮间带岩石缝间,以足丝附于泥沙中的石砾或死贝壳上,埋栖较浅;适温范围是5℃~25℃,当水温低于8℃会停止生长,超过25℃时易大量死亡;适盐范围是26~32。适宜海水密度为1.020~1.024克/立方厘米。
魁蚶夏季可栖息在底层水温7℃~20℃的深水区,也可生长在20℃~25℃的浅水区,冬季可潜居在底温4℃~9℃的深水区,也可以生存于1℃~5℃的浅水区。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魁蚶是滤食性贝类,主要以底栖硅藻类为食物,如舟形藻(舟形藻属)、圆筛藻(Coscinodiscus)、直链藻(Melosira)、双菱藻(Surirella)等,兼食浮游生物。魁蚶的主要食物组成成分较稳定,其摄食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其生活环境中饵料生物的变化。魁蚶埋栖在海底表面,由壳后缘及外套膜的排水作用在泥表形成小孔,靠鳃纤毛的活动,过滤海水,摄取食物。
魁蚶的摄食量则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变化:当水温低于5℃时,食量明显减少;当水温低于3℃时,几乎停止摄食;当水温超过16℃时,其摄食量也逐渐降低;当水温超过24℃时,几乎停止摄食。魁蚶除在冬季的1~2月份不摄食外,在其他的季节均摄食。
埋栖行为
魁蚶属埋栖型贝类,通过潜沙实现埋栖生活。其潜沙过程分为3个过程,即准备期、潜沙期、结束期:在潜沙准备期,魁蚶从自然落在沙层表面到开始伸出斧足,时间一般为10分钟以内,基本保持静止不动;在潜沙期,魁蚶会伸出斧足、竖壳、潜沙;在潜沙结束期,魁蚶完全潜入沙层后停止潜沙,以壳的后缘在沙面上形成水孔,竖立埋栖在底质沙粒中。
魁蚶潜沙的深度较浅,通常潜埋的深度近似于自身的壳长,潜居后仅有后端部分露出海底;埋栖深度还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冬季偏深,夏季偏浅。
生长繁殖
产卵繁殖
魁蚶的繁殖季节在7~8月(水温13℃~25℃),繁殖盛期为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水温20℃~24℃)。魁蚶的生殖活动与海水温度的变化密切相关:春天水温回升至4℃以上时(3月下旬至4月中旬),3龄以上魁蚶的性腺开始活动,不易区分雌雄;水温达20℃~25℃以上时(6月下旬至8月),性腺发育进入成熟排放期,生殖活动最强,只要条件适宜便可产卵、排精。在繁殖季节里,魁蚶的雌、雄两性分别排放精、卵于海水中。魁蚶是雌雄异体贝类,充分成熟时,其生殖腺厚度可达4~6毫米;雌性魁蚶生殖腺呈桃红色,雄性魁蚶生殖腺呈乳白色或淡黄色;性腺分布在消化盲囊和足的周围。
魁蚶在排放精、卵之前,并无发情阶段,先是双壳张开到最大限度,外套膜充分舒张,膜上触手极度外伸进行蠕动,几乎整个外套膜翻露于壳外;然后两壳急剧紧闭,使外套腔中的海水骤然喷出,大量精、卵随之而出。8月中旬至9月,随着水温逐渐达到最高值(26℃),性腺在完成排放之后进入退化期,个别魁蚶仍然能够产卵。
魁蚶在自然条件下产卵的开始时间也不尽相同,夏季水温升高较快的海区,魁蚶的产卵时间便会较早。魁蚶的产卵量与个体大小成正比,壳长7~8厘米的魁蚶产卵量为1000万粒左右,约10~15天可排放1次,持续3~4次;卵径56~62微米,产卵水温18℃~24℃。
生长发育
魁蚶排放精、卵后,其游动的精子具有自动游向卵子并与其结合受精卵的本能;卵子受精后,卵腔膨胀,卵径变大。
魁蚶卵受精后15小时进入单轮美国白灯蛾期;22小时进入面盘幼虫期,壳长为80~85微米;10~23天后幼虫壳长达190微米,足很发达,进入匍匐幼虫期。即将变态的幼虫壳长250微米左右,此时贝壳前后细长,前端尖,铰合部呈一直线,前后各有个栉状齿,壳面黄色,表面生刚毛,以壳顶为中心的同心生长线为14~15条,平衡器及眼点均可看见。壳长280~300微米时,面盘完全退化,转入附着生活,并分泌钙质的后生壳。壳长达400微米时,开始形成放射肋。魁蚶稚贝形态初期近似长方形,以后逐渐长成成体形状。3个月后,魁蚶壳长30~50毫米时转入埋栖生活。
魁蚶自受精卵孵化到眼点美国白灯蛾为浮游生活阶段,需20~25天;自稚贝到幼贝是用足丝附着在石砾或海底贝壳上,营附着生活,约需3个月;自幼贝至成贝,埋栖在海底软泥或泥砂底质中生活。
魁蚶的生长主要受水温影响,4~10月份高水温季节生长快,10月份至次年6月份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每年魁蚶有2个生长时期,分别为5~7月和9~11月。自然生长的1龄魁蚶长4~5厘米,2龄魁蚶长7厘米左右,3龄魁蚶长达8~9厘米。前3年每年壳长增长均超过1厘米,4龄以后,年增长值降低。在不同水层,由于生物量不同及各种因素作用,不同海区的魁蚶个体生长速度不一。
雄性魁蚶在2龄时即可加入生殖群体,而雌性魁蚶则需3龄。魁蚶的寿命可达10~15年。
人工养殖
魁蚶在人工养殖时,在高温季节进行人工育苗;采捕亲贝后,采用自然排放法获卵,需进行洗卵。魁蚶稚贝壳长达500微米左右可出池下海进行中间育成;稚贝下海后生长速度较快,10月下旬后,因水温较低,魁蚶苗的生长速度缓慢。
魁蚶养殖区在夏季水温低于25℃,水深10~20米,泥质底;牡蛎科(Ostreidae)、海星纲(Asteroidea)、蟹类等是魁蚶养殖中的敌害生物。魁蚶的人工养殖方法有筏式养殖、筏养结合底播养殖、海底笼养。
物种现状
在自然捕捞魁蚶的情况下,随着捕获量的大量增加,造成滥采酷捕,使魁蚶资源受到了严重破坏。
1979年,魁蚶被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规定为重点保护对象,可捕标准以达到性成熟为原则;2010年,中原地区《渤海生物资源养护规定》规定,魁蚶最低可捕标准为壳长6厘米。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魁蚶是一种大型、深水经济贝类,它的软体部加工品就是“赤贝肉”,深受国际市场的欢迎;活魁蚶也可以出口国际市场。魁蚶在中国是对外出口的一种重要水产品;在日本被视为佳肴,价格昂贵;其养殖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食用价值
魁蚶多含血红素、维生素B、蛋白质以及铁、锌、铜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营养丰富,备受沿海居民喜爱,尤其受到日本人的推崇。魁蚶的鲜品、熟品、冷冻品、干制品或罐头食品均有独特海鲜风味,适宜煎、闷炒、炖,制作各种花样菜。
参考资料
Scapharca broughtoni.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2023-04-05
Anadara broughtonii.Catalogue of Life.2023-04-05
Anadara broughtonii.GBIF.2023-04-05
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中国政府网.2023-04-05
渤海生物资源养护规定.中国政府网.2023-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