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塞尔玛·拉格洛夫

塞尔玛·拉格洛夫

塞尔玛·拉格洛夫(1858-1940),于1858年11月20日出生于瑞典的韦姆兰省孙讷市,瑞典作家、教师。

她自小接受良好教育,毕业于斯德哥尔摩罗威尔女子师范学院,曾任教于伦茨克罗纳斯女子中学。1891年,塞尔玛·拉格洛夫在教学期间,创作了她的第一部文学作品《戈斯泰·贝林的故事》,该作品的发表也使她一跃成为瑞典著名的小说家。1902年,瑞典国家教师联盟委托塞尔玛·拉格洛夫为儿童编写一本教科书,基于此,1904年夏天,她开始爬山涉水到瑞典各地进行考察,为了写书做准备。在1906年至1907年,《尼尔斯骑鹅历险记》问世,此书为她赢得声誉,并成为世界经典儿童文学名著。

塞尔玛·拉格洛夫是瑞典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这一文学奖的女性,在1914年被选为瑞典学院的第一位女院士。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塞尔玛·拉格洛夫将自己的诺贝尔奖章送给芬兰政府,以支持芬兰政府筹集资金参与冬季战争。芬兰政府对拉格洛夫的行为表示不尽感激和高度赞扬,但最终还是将奖章退还给了她。

在去世前不久,塞尔玛·拉格洛夫利用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将犹太女作家奈莉·萨克斯及其母亲成功从纳粹集中营中救出。1940年3月16日,塞尔玛·拉格洛夫因患脑出血,在马卡巴庄园去世。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塞尔玛·奥蒂莉亚·洛维萨·拉格洛夫(Selma Ottilia Lovisa Lagerlöf),是瑞典的女作家和教师。她于1858年11月20日出生于瑞典的韦姆兰省孙讷市,在这个世袭贵族地主的家庭中,她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塞尔玛·拉格洛夫出生时关节发育不良,幼时双腿萎缩,成了残疾,在家中自修学习。她的童年时代是在家庭教师的陪伴以及亲人的文学启迪下度过的。她在热爱文学的家庭中长大,祖母常跟她讲述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父亲是中尉,常给她朗读诗歌、小说。她自小性格比较文静,比一般的孩子更喜欢阅读。

1883-1885年,塞尔玛·拉格洛夫就读于斯德哥尔摩罗威尔女子师范学院。读书期间,她阅读了哲学、神学、文学等各个领域的书籍,这为她后期的文学创作积累了各种素材。1885年她毕业并任教于伦茨克罗纳斯女子中学,开始了她十年的教书生涯。由于从小到大对文学的喜爱,加上她有广泛的阅读储备,她在教学之余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中年经历

1891年,塞尔玛·拉格洛夫在教学期间,创作了她的第一部文学作品《戈斯泰·贝林的故事》,这本小说以19世纪20年代一位年轻的牧师的遭遇为主要情节,在幼年时期,塞尔玛·拉格洛夫就听父亲讲述过这个故事。这本书描写了已逝去的贵族地主的庄园生活,带有一种挽歌式的意味。此书出版后,最初在瑞典国内并没有受到重视,一些评论家甚至认为它是一部失败的文学作品。这让作家备受打击,导致她在写作中常感疲惫和缺乏勇气。直到1893年1月,著名的丹麦文学评论家格奥尔格·勃朗兑斯在哥本哈根的《政治报》上发表了赞扬《戈斯泰·贝林的故事》的评论文章,这改变了瑞典国内评论界对《戈斯泰·贝林的故事》这本书和对作家本身的态度,塞尔玛·拉格洛夫重拾信心,一跃成为瑞典著名的小说家。

1894年,塞尔玛·拉格洛夫又出版了一部短篇小说集《有形的锁环》。这部小说集以乡村中的农民、渔夫、儿童和动植物为描写对象,作者形象地将它们比喻为人类各个连接起来的锁环,深度反映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这使得她名声更胜,她就此辞去教师的工作,成为专职作家。同年,她遇到了瑞典犹太女作家苏菲·埃尔肯,此后她们成为了好友。在她们的通信内容中,塞尔玛·拉格洛夫表达了对埃尔肯的深厚感情和钦佩之情,并表示埃尔肯对她的创作有着极大影响。这时期,在小说创作所得收益以及获得的奖学金资助下,她进行了两次旅行,在旅行中她收集资料来为文学写作做准备。她与埃尔肯一同前往意大利巴勒斯坦东部的其他地区。

在此时期,塞尔玛·拉格洛夫的文学作品涉及多种主题和形式。其中,代表性的作品诸如小说《假基督的故事》(1897),这本小说赞扬了宗教慈善事业,表达了对人性的关注。此外,她还在1899年出版了故事集《古代斯堪的纳维亚神话集》;并在1900年时访问了美国在耶路撒冷的殖民地,从而获得灵感,在1901-1902出版了史诗长篇小说《耶路撒冷》,这部作品以巴勒斯坦的瑞典移民的生活为题材,被评论界认为是她艺术才华的完美表现。

1902年,瑞典国家教师联盟委托塞尔玛·拉格洛夫为儿童编写一本教科书,并以故事为形式,夹杂地理学、生物学和民俗学等知识。1904年夏天,她开始爬山涉水到瑞典各地进行考察,为了写书做准备。在1906年至1907年,《尼尔斯骑鹅历险记》问世,此书为她赢得声誉,并成为世界经典儿童文学名著。

1909年她获得第九届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评委说是“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崇高的理想主义、生动的想像能力和心灵上的敏感”,因而将桂冠戴在她的头上。不过,由于自小受父亲酷爱文学的影响,加之韦姆兰家乡风俗习惯的传统濡染,塞尔玛·拉格洛夫对获诺贝尔文学奖认为是“一件难以应付的事”。

在获奖之后,塞尔玛·拉格洛夫赎回曾被父亲卖掉的马卡巴庄园,回到了童年故居,深居简出,专心写作。此后,她创作了多部小说,有反映命运起伏的《利尔耶克鲁纳之家》、描述农村经济衰败和精神危机的《葡萄牙国王》、描写战争罪恶性的《被逐》(1918)、《御者》(1921)、描绘了韦姆兰乡村生活的悠长回忆和英雄创业时代幻想的《罗文舍尔德三部曲》(又译作《勒温斯瑟尔特三部曲》(1925-1928)),她的最后一部小说《圣诞节故事》(1938)表达了对穷苦人士的同情悲悯。此外,她还出版出版了回忆录《马卡巴》,以及一些日记等。

晚年经历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塞尔玛·拉格洛夫隐居不出,对战争的前景和人类的未来感到非常担忧。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塞尔玛·拉格洛夫将自己的诺贝尔奖章送给芬兰政府,以支持芬兰政府筹集资金参与冬季战争。芬兰政府对拉格洛夫的行为表示不尽感激和高度赞扬,但最终还是将奖章退还给了她。在此期间,她还写了一些诗歌,表达对时代的动荡和骚乱的忧虑。

在去世前不久,塞尔玛·拉格洛夫利用自己的国际影响力,通过瑞典皇室与德国纳粹党政权进行交涉,将犹太女作家奈莉·萨克斯(196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及其母亲成功从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救出。

1940年3月16日,塞尔玛·拉格洛夫因患脑出血,在马卡巴庄园去世,享年82岁。

主要作品

创作特点

主题思想

塞尔玛·拉格洛夫于33岁开始文学创作,她的作品大多以瑞典农村为背景,宣扬民族传统,倡导道德、善行以及纯真的爱情。比如其代表作《尼尔斯骑鹅历险记》以瑞典地图为线索,融合了历史、传说、神话以及瑞典现实生活的景象,精细地描绘了瑞典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文化,形象生动而又语言优美,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她深深认为自然和爱主题的伟大,并在作品中常常表达“爱”才是人生中最宝贵、最美好、最神圣的东西,只有真诚地付出爱,才能得到幸福的道理。在两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她都对人类的战争恶行和社会前景表示深深的担忧。

艺术特色

塞尔玛·拉格洛夫一生周游四方,其创作充满想象力,却有深厚、踏实的现实依据,认为飞禽走兽、花草树木,无一不把自己的奥秘告诉了她,让她书写下来。她在作品中表达思想观点的同时,作品格调优美,思路开阔,富有诗意,讲究修辞,用词纯粹自然,简洁清新,风格优雅婉约,想象力极为丰富,并将伦理的力量和虔诚的宗教情感合为一体。评论家们认为“纵观她所有的作品,其特点无一不是:用词造句精确纯正,表达明确清晰,并且声调铿锵,给人以音乐般的美感”。

塞尔玛·拉格洛夫的作品常常采用网状结构,在一个主线情节下穿插着多个复杂的辅线故事。而且这些辅线故事大多带有强烈的神话色彩,或是一些民间传说,这种高超的叙事方法展现了作家灵活的叙述技巧,而且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线索叙事模式,丰富了作品的叙事层次。

主要成就

塞尔玛·拉格洛夫是瑞典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这一文学奖的女性,同时她又在1914年被选为瑞典学院的第一位女院士。她的代表作《尼尔斯骑鹅历险记》也是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是整个20世纪最有影响,最有价值,读者人数最多的一部儿童小说。

人物影响

本土影响

塞尔玛·拉格洛夫的作品在瑞典十分受欢迎,其本人也十分具有影响力。塞尔玛·拉格洛夫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瑞典文学院的评论家们认为在她的作品中,仿佛看到瑞典这位伟大的母亲的最纯真、最优秀的特征,“因为她在瑞典国内外广受热爱的作品中所显示出来的丰富想像力、理想主义精神和叙述天才”瑞典学院认为塞尔玛•拉格洛夫的文学成就举足轻重,以至于她的作品可以被列入全人类的精神财产之中,并且认为她的作品充满了理想主义精神,这样的评价也获得瑞典全国上下一致的认可。

世界影响

1914年,塞尔玛·拉格洛夫当选为瑞典学院院士,挪威芬兰比利时法国等国还授予她本国最高勋章

塞尔玛·拉格洛夫的作品不仅仅是瑞典文学界的财富,更成为人类文学史中的辉煌一笔。199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他的获奖答谢辞中提到了《骑鹅历险记》这本书,认为塞尔玛·拉格洛夫的作品中展现了人类生存的三个维度,对他的创作启发极大。

后世纪念

1959年,苏联邮票上印有塞尔玛·拉格洛夫的肖像。

从1991年开始,塞尔玛·拉格洛夫的肖像便出现在瑞典货币20克朗钞票上。

荷兰的电子地图公司Tele Atlas将尼尔斯骑鹅的图案作为企业标志。

塞尔玛·拉格洛夫的故居位于瑞典中部韦姆兰省的马卡巴庄园,目前仍然保存良好,每年都有许多游客前往参观。

衍生作品

影视动画

苏联导演索尤斯特姆于1955年将小说《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改编为传统动画故事片《小神童》(俄语:Заколдованный мальчик),时长45分36秒。

日本人将《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改编为同名动画片(日语:ニルスのふしぎな旅),共52集,单集片长24分钟,由Studio Pierrot及学研制作,于1980年1月7日至1981年3月17日在NHK上映。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电视台和中国香港将其引进。在中国台湾,此动画片被更名为《小神童》。

人物评价

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瑞典文学院评)

塞尔玛·拉格洛夫作品既富浪漫的想像,又持严峻的现实批判态度,是有史以来绝无仅有的,令人不能不为之扼腕赞叹,彰显了一位天才作家的绝佳天赋。(瑞典作家阿尔姆克维斯特评)

塞尔玛·拉格洛夫的作品中展现了人类生存的三个维度,对我的创作启发极大。(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评)

在拉格洛夫温柔的手中,学校里的一切科目——地理、历史、植物学动物界——都像魔术般地变成了萨迦故事。(文学评论家克拉拉·约翰逊评)

参考资料

Selma Lagerlöf - Explore Biographical.The Nobel Prize.2023-04-08

Alan Asaid: Våldsam debatt i Akademien när Lagerlöf valdes.Svenska Dagbladet.2023-04-08

Sweden-Krona.Professor Tagi Sagafi-nejads .2023-04-08

Background to the commission to write The Wonderful Adventures of Nils.National Atlas of Sweden.2023-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