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白腹鹞

白腹鹞

白腹鹞(黑枕黄鹂普通亚种:Circus spilonotus),别名泽鹞、东方沼泽鹞、鹞子、鹞鹰,是鹰科鹞属鸟类。成年体长50~60厘米;体重490~780克。雄鸟头顶、头侧、后颈至上背白色,具黑褐色宽阔的纵纹。喙呈钩状,黑褐色。虹膜橙黄色。眼先和耳区黑褐色。眉纹和两颊淡棕白色。肩、下背、腰黑褐色,具污灰白色斑纹。下体白色,喉和胸具黑褐色纵纹。脚淡黄绿色。跗较长,且裸露不被羽。雌鸟体型稍大,整体偏向于褐色。幼鸟则和雌鸟相似,但体色更加深暗。

白腹鹞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于亚洲东部和新几内亚岛澳大利亚等地,在中国繁殖于东北和内蒙古自治区,迁徙时经过东部地区,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台湾岛越冬。主要栖息于沼泽、苇塘、河流、湖泊等开阔的湿地,尤其是面积较大的芦苇床。主要以小型鸟类、小型蛇类、鼠类、蜥蜴、蛙类和大型昆虫等为食。

白腹鹞于2021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无危(LC);于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分类讨论

有的学者(郑作新,1976))将白腹鹞(Circus spilonotus)作为白头鹞(Circus aeruginosux)的一个亚种,即东方亚种(C.a.spilonotus)。多数学者(赵正阶,1995;郑光美,,2002;高玮,2002)支持将该亚种提升为一个独立种,中文名改为白腹鹞。

形态特征

白腹鹞为中型猛禽,雌鸟稍大于雄鸟。体长50~60厘米;体重490~780克。具体衡量大小如下表所示:

雄鸟头顶、头侧、后颈至上背白色,具黑褐色宽阔的纵纹。喙呈钩状,黑褐色,基部淡黄色,蜡膜暗黄色。虹膜橙黄色,眼先和耳区黑褐色,眼先具刚毛,耳羽具皮黄色羽缘。眉纹和两颊淡棕白色。肩、下背、腰黑褐色,具污灰白色斑纹。尾上覆羽白色,有淡棕褐色不规则斑,尾羽银灰色,外侧尾羽内基部和端部呈污白色,有淡棕褐色斑。初级覆羽及翅上小翼羽的外翈银灰色,内翈褐色略带灰色,内侧的翅上覆羽黑褐色,羽缘淡色,外侧1~5枚初级飞羽为黑褐色,内翈基部为白色,夹杂有黑褐色斑,其余飞羽以及翅上大覆羽和外侧中覆羽为灰色,羽端羽色较为浅淡且有黑色的亚端斑。下体白色,喉和胸具黑褐色纵纹,覆腿羽和尾下覆羽白色,具淡棕褐色斑或斑点,翼下覆羽和腋羽白色,腋羽具淡棕褐色横斑。脚淡黄绿色。跗蹠较长,且裸露不被羽。

雌鸟虹膜浅褐色。头至后颈黄白色,密布暗褐色纵纹。上体褐色,羽缘棕红色,腰部羽色较浅,尾上覆羽白色,有棕褐色斑纹,尾羽为银灰色,略带有棕色,且具黑褐色的横斑,飞羽为黑褐色,具有淡色的横斑,内翈基部杂有白色或皮黄色的斑纹,翅上覆羽暗褐色,羽缘棕色。颏喉皮黄白色或白色,具褐色的宽阔羽干纹。下体及翼下覆羽黄白色,密布褐色纵纹,尾下覆羽及覆腿羽白色,具淡棕褐色斑。

幼鸟和雌鸟相似,但体色更加深暗。上体较棕褐,下体颏喉部皮黄白色或白色,其余下体棕褐色,胸部羽羽缘常呈棕白色。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白腹鹞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于亚洲东部和新几内亚岛澳大利亚等地。共有4个亚种,其具体分布如下表所示:

中原地区分布

白腹鹞在中国繁殖于东北和内蒙古自治区,迁徙时经过东部地区,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台湾岛越冬。可见于华东(福建省上海市、安徽、江西省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台湾)、华南(广东省、澳门、香港特别行政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华中地区(湖北、湖南省河南省)、华北(北京、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西南(贵州省四川省、云南、西藏、重庆)、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及西北(山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栖息环境

白腹鹞主要栖息于沼泽、苇塘、河流、湖泊等开阔的湿地,尤其是面积较大的芦苇床。其也栖息于许多类型的环境,如稻田或草原,特别是在繁殖期之外时。生活在新几内亚岛的个体甚至可见于山区。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白腹鹞常在白天活动。性机警而孤独,常成单或成对活动。其为迁徙性鸟类,9月~10月,在西伯利亚地区、蒙古和中国东北部繁殖的种群会向南进行秋季迁徙,抵达缅甸、中国南部、马来群岛印度大巽他群岛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和菲律宾。在日本北海道繁殖的种群会迁至本州岛中部或者南部以及九州。春季迁徙在4月至5月初进行。

觅食行为

白腹鹞主要以小型鸟类、小型蛇类、鼠类、蜥蜴、蛙类和大型昆虫等为食,有时会在水面上捕食水禽及其幼鸟,在地面上捕捉雉类、鹑类及野兔等动物,甚至吃腐肉。其常在白昼觅食。通常整天都在近地面的低空飞翔并寻找食物,发现猎物之后便迅速俯冲下降,捕捉到猎物后常就地撕裂并吞食。在休息时,其常在地上或低的土堆上,并不像其他福特猛禽一样喜欢在高处休憩。

鸣叫行为

白腹鹞有时会发出喵喵声,在其休息或者在栖息地停留时会发出“Keeau——”的叫声。

飞行行为

白腹鹞和大多数鹞属鸟类一样,常在芦苇床低处进行缓慢的飞行,其翅膀通常一动不动,偶尔扇动几下,除非必须加速,其则会扇动翅膀,并发出一些罕见而有力的拍打翅膀的声音。在飞行时,其两翅常向上举成浅“V”字形。

生长繁殖

白腹鹞繁殖期4~6月。在繁殖前期常成对在空中翱翔来进行求偶表演。4月中旬至4月末开始营巢。其通常营巢于沼泽地等水域旁地上的芦苇丛中,偶尔也在灌丛中营巢。巢呈盘状,主要由芦苇和枯枝构成。每窝产卵4~5枚,偶尔有多至7枚和少至3枚的,卵青白色,大小为48.5~53.0毫米×37~39.5毫米,平均50.8毫米×38.2毫米。主要由雌鸟孵卵,孵化期33~38天。早成雏孵出后全身被有白色绒羽,晚成性,直到孵化后35~40天后才离巢出飞。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白腹鹞分布的范围非常大,种群数量趋于稳定。在2001年在全球的种群数量估计为2万~3万对,相当于4万~6万只成熟个体。1994~2009年期间,在对日本中部栖息地点越冬鸟类的监测调查中发现,其种群数量每年都在波动,但总体趋势相当稳定。

致危因素

白腹鹞可能会受到湿地退化而导致的栖息地减少和丧失的影响。在其东南亚越冬地,湿地因农业产业变更、资源过度开采(如泥炭)以及水资源污染的威胁。在俄罗斯和中国,其繁殖地湿地亦受到工业排水、农业转化、城市扩张、过度开采矿石、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以及农业污染排放的威胁。在日本,其主要受到人为捕猎的威胁。

保护级别

白腹鹞于2021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无危(LC)。

白腹鹞于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措施

白腹鹞被列入2019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二中。

白腹鹞于2020年被列入联合国《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CMS)附录二中。

物种对比

白腹鹞和白头鹞中文名较为相近,且两者为相似种,将其可对比如下:

参考资料

Circus spilonotus Kaup, 1847.sp2000.2024-09-05

Circus spilonotus Kaup, 1847.COL.2024-09-05

The IUCN Red List.iucnredlist.2023-04-14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3-04-15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3-04-15

Busard d'Orient.Oiseaux.2023-04-14

Eastern Marsh-harrier Circus spilonotus.Birdlife.2023-04-14

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cms.2023-04-14

白头鹞.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