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长淦
曾长淦(ZENG Chang-Gan),1975年出生于江西泰和,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2年,曾长淦前往美国田纳西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2007年8月,曾长淦从美国回到中国,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和物理系任教;2008年,曾长淦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2011年,曾长淦曾先后在《物理学报》上发表《Optimal doping control of magnetic semiconductors via subsurfactant epitaxy》《Atomic structure, energetics, and 动力学 of topological solitons in 铟 chains on Si(111) surfaces》等学术论文。2020年5月,曾长淦研究组在新型拓扑材料外尔半导体的实验发现中取得原创性进展。2023年3月31日,曾长淦在南京师范大学开讲,作了题为“新型层间量子拖拽效应”的学术报告。2024年7月14日,曾长淦开展题为《固体物理的宇宙观》的学术报告演讲。
曾长淦主要从事低维凝聚态体系的构筑和新型电磁行为研究。截至2017年,曾长淦共发表SCI论文35篇, 包括1篇Nature Mater.,6篇Phys. Rev. Lett.,1篇Nature,1篇J. Am. Chem. Soc.,总他引数938次,H因子为19。此外,曾长淦曾先后获香港求是奖学金、青年教师事业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研究生导师奖(CAS)等荣誉。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75年,曾长淦出生在江西泰和。1993年,曾长淦考上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由于当时江西省到安徽的交通不便,曾长淦每次往返学校都是半夜。1997年,曾长淦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学士。随后,曾长淦选着继续留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并于2002年获得博士学位,在此期间,曾长淦还在德国明斯特大学物理系获得注册会计师;2002年,曾长淦前往美国田纳西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
工作经历
2007年8月,曾长淦从美国回到中国,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和物理系任教。
2008年,曾长淦在《物理学报》上发表学术论文《Optimal doping control of magnetic semiconductors via subsurfactant epitaxy》;同年,曾长淦在《自然科学》上发表学术论文《Charge order fluctuations in one-dimensional silicides》。同年,曾长淦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9年,曾长淦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颁发的青年教师事业奖;同年4月,曾长淦入选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1年,曾长淦在《物理学报》上发表学术论文《Atomic structure, energetics, and dynamics of topological solitons in Indium chains on Si(111) surfaces》;同年,曾长淦获聘美国唐仲英基金会讲座教授。2014年,曾长淦在《光子学报》发表学术论文《Controlled ambipolar tunning and electronic superlattice fabrication of graphene via optical gating》;2016年,曾长淦在《物理学报》上发表学术论文《Carbon tetragons as denitive spin switches in narrow zigzag graphene nanoribbons》;同年7月,曾长淦获得中国科技大学第五届“862”校友奖物理学园丁奖。
2018年,曾长淦在《物理学报》上发表学术论文《Flatbands and Emergent Ferromagnetic Ordering in Fe3Sn2 Kagome Lattices》。2019年,曾长淦与王冬利发表学术论文《量子等离激元管中窥豹》;2020年,曾长淦与闫跃东、郭林海等在《物理学报》上发表学术论文《Tuning the Kondo effect via gating-controlled orbital selection in the LaAlO3/SrTiO3 interfacial d-electron system》;同年5月,曾长淦研究组首次在单元素半导体碲中发现了由外尔费米子主导的手性反常现象以及以磁场对数为周期的量子振荡,成功将外尔物理拓展到半导体体系。该研究成果以“Magneto-transport signatures of Weyl physics and discrete scale invariance in the elemental 半导体 碲”为题,并于2020年5月12日在线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上(DOI: 10.1073/pnas.2002913117)。
2023年3月31日,曾长淦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行健楼437开讲,作了题为“新型层间量子拖拽效应”的学术报告;该次报告由物科院院长张力发教授主持,物科院教师、研究生共计50余人参加了本次报告会。2024年7月14日,曾长淦开展题为《固体物理的宇宙观》的学术报告演讲。
研究领域
曾长淦研究领域为低维量子结构和量子效应。
主要成就
曾长淦通过结合扫描隧道显微术和其它测量手段,对若干低维体系做了系统研究,发现了一些新型量子效应并揭示了其微观机制;实现对一维体系电磁有序态的尺寸和压力调控;验证了理论预言的磁性离子在半导体薄膜中的“亚活性剂外延”奇异动力学途径,并以此实现高Tc稀磁半导体。截至2017年,曾长淦共发表SCI论文35篇,包括1篇Nature Mater.,6篇Phys. Rev. Lett.,1篇Nature,1篇J. Am. Chem. Soc.,总他引数938次,H因子为19。曾获邀2013年美国材料学会(MRS)秋季会议邀请报告、国际会议和国外大学作邀请报告40余次。
论文专著
以上数据截至2024年8月,参考资料:
获得荣誉
以上数据截至2024年8月25日,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曾长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2024-08-26
曾长淦:中国空间,令人动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新创基金会.2024-08-26
物理系博士生导师名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2024-08-26
我院曾长淦教授研究组在新型拓扑材料外尔半导体的实验发现中取得原创性进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2024-08-26
【南高师·格物讲堂】曾长淦教授--“新型层间量子拖拽效应”.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24-08-26
Day3:实验室里探科研之趣,交流会上筑师生之谊.微信公众平台.2024-08-26
人物风云| 低维凝聚态物理的奇妙世界—记曾长淦教授专访.微信公众平台.2024-08-26
曾长淦、李震宇入选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2024-08-26
我院教授曾长淦获聘唐仲英讲席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2024-08-26
“862校友奖”项目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创公益基金会.2024-08-26
PUBLICATIONS.PUBLICATIONS.2024-08-26
中关村论坛 345.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2024-08-26
Journal Papers.LAB.2024-08-26
关于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求是研究生奖学金”获得者进行联系的通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在线.202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