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鸨
小鸨(学名:Tetrax tetrax),是鸨科小鸨属唯一物种。体长40-45厘米,雄鸟体重794-975克,雌鸟为680-945克。雄鸟在夏季,面部、喉部蓝灰色;上体棕褐色,有黑色的细斑,翅覆羽白色。颈、胸部黑色,前颈白色V形纹路,胸部有白色条纹,其余下体白色。雌鸟面部、颈部浅黄色,前颈有黑色与皮黄色条纹。上体浅黄色,有黑色斑点或横斑;翅上也有较多黑色斑点。下体白色,腹部两侧有黑色斑纹。雄鸟冬羽与雌鸟相似,但胸部有星月形黑色斑。
小鸨主要分布于欧洲南部、非洲西北部至亚洲中部与西部。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偶见于四川省。主要栖息于平原草地,肥沃的牧场、耕地以及半荒漠地区。为杂食性鸟类,主要以无脊椎动物为食,也吃嫩叶、幼芽、种子和果实等植物性食物,
2023年,小鸨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CITES Appendix II)。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评定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01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近危(NT)。
命名与分类历史
1758年,瑞典生物学家卡尔?冯?林奈(Carl Linnaeus)描述了小鸨。小鸨属于鸨形目鸨科小鸨属,为独立物种,是小鸨属的唯一成员。
小鸨学名Tetrax tetrax,属名Tetrax来自古希腊语,指的是古雅典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以及其他人提到的一种猎鸟。
形态特征
小鸨体长40-45厘米,翼展83-91厘米,雄鸟体重794-975克,雌鸟为680-945克。嘴峰3.8-4.0厘米,翅长23.6-27.5厘米,尾长10.2-12.5厘米,跗5.5-6.6厘米。虹膜亮黄色,嘴灰黑色,脚和趾为灰黄色。
雄性成鸟在夏季,头冠棕色并有黑色斑纹,眼周皮黄色,面部、喉部蓝灰色。颈部和胸部变为黑色,前颈有宽阔的白色V形纹路,胸部有宽阔的白色条纹,其余下体白色;上体棕褐色,略微带有黑色的细斑。翅覆羽白色;初级飞羽基部白色,尖端黑色;次级飞羽白色,具窄的黑色羽端;最内侧飞羽棕褐色。中央尾羽棕褐色有3道黑色横斑,外侧尾羽淡棕褐色;尾端白色。在冬季,与雌鸟相似,但胸部有星月形黑色斑。
雌鸟面部、颈部浅黄色,前颈有黑色与皮黄色条纹。上体浅黄色,有黑色斑点或横斑;翅上也有较多黑色斑点。下体白色,腹部两侧有黑色斑纹。幼鸟与雌鸟相似,但虹膜橙褐色,翅覆羽有更多浅黄色以及深色条纹。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小鸨主要分布于欧洲南部(俄罗斯、西班牙等)、非洲西北部(摩洛哥、突尼斯等)至亚洲中部与西部(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中国西北部等)。
在中国,小鸨主要分布于新疆,繁殖于天山和帕米尔高原一带,迁徙期间见于阿尔泰共和国、准噶尔汗国盆地与准噶尔西部山地,偶见于四川省。
栖息环境
小鸨主要栖息于平原草地,肥沃的牧场、耕地以及半荒漠地区。通常选择植物种类多样性高、节肢动物门丰富的地区,植被最好超过20厘米高,例如在欧洲,它选择牧场、茬田、长期轮作的耕地以及覆盖豆科和谷类作物的地区。小鸨更喜欢植物丰富的牧场,因为这类牧场通常节肢动物较丰富,对于雄鸟炫耀行为和雌鸟繁殖有重要意义。栖息在阿塞拜疆的越冬种群,喜欢放牧且避开农业集约化的半沙漠与草原地区。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小鸨为杂食性鸟类,主要以螺、环节动物门以及各种昆虫等无脊椎动物为食,也吃嫩叶、幼芽、种子和果实等植物性食物,早成雏主要吃蚱蜢。夏季可能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冬季以植物为主。
节律行为
小鸨通常在9月至10月向南迁徙至越冬地,3月至4月返回繁殖地。例如栖息在法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亚洲其他地区(伊朗、阿塞拜疆等)的种群。但伊比利亚半岛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迁移行为存在复杂的种内变异,大部分种群在5月至7月离开繁殖地飞往越冬地,14%种群在9月至11月迁徙至越冬地,其余11%长期定居。小鸨是夜间迁徙者,经常在非灌溉和灌溉的农田中途停留,但不超过24小时。
社群行为
小鸨白天活动,通常成群活动,特别是非繁殖季节,常聚集成大群,有时可达几千只。在越冬群内,雄鸟有集体炫耀行为以及与其他雄鸟打斗的行为。在伊比利亚地区与法国,小鸨常与白腹沙鸡(Pterocles alchata)混群。
其它行为
小鸨起飞较容易,无需助跑直接起飞,飞行快而直,离地面较高,两翅扇动较快,常发出振翅声响。其生性胆小而机警,发觉有危险时立刻跑开或隐藏,常远离人群。
生长繁殖
繁殖筑巢
雌鸟1-2岁开始繁殖,雄鸟2岁才能繁殖,繁殖期2-6月。雄性在沼泽地求偶,雌性可能在沼泽地附近繁殖。
小鸨筑巢于偏僻而开阔的草原地区,多置于茂密的短草上,也利用地上的天然凹坑,或由亲鸟自己刨一个凹坑,垫以枯草。窝卵数2-6枚,卵为椭圆形,橄榄绿色,有细小的褐色斑纹,大小为46-58毫米×35-42毫米。
育雏生长
孵化工作由雌鸟承担,孵化期20-22天。早成雏早成性,身体的栗色条纹和斑点逐渐变淡。通常25-30天长出飞羽,或许时间更长;幼鸟呆在雌鸟身边,一起度过第一个秋天。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1999年,小鸨全球种群数量(不包括哈萨克斯坦)预估至少为24万只;2015年,欧洲种群数量预计有12.2万-24万只成年个体,因此,全球种群数量预估为10万至50万只。
在亚洲地区,哈萨克斯坦2008-2009年与2015年期间小鸨密度没有明显下降,阿塞拜疆的越冬种群数量也未减少,小鸨分布广泛且数量众多。但该物种自19世纪以来,在欧洲地区地区急剧减少,已从意大利大陆区域消失,西班牙种群数量1998年至2012年间下降46%,葡萄牙种群数量2003-2006年至2016年间下降47%;欧洲拥有全球约40%的繁殖种群,可能占全球种群数量的80-90%。在2015年,欧洲种群数量估计将在三代内(30.9年)减少30-49%,种群数量趋于下降。
致危因素
小鸨面临的威胁主要包括栖息地被破坏、农业机械、农药使用、非法狩猎与买卖、气候变化等。
农业集约化、植树造林、基础设施开发等导致小鸨传统栖息地的破碎化,另一方面,雄性偏好在曾经居住过的休耕地展现炫耀行为,因而栖息地被破坏是威胁小鸨生存的主要因素。
除此之外,现代农业机械收割通常在夜间进行,可能会毁坏巢穴、威胁雌鸟生存。农药使用会减少小鸨的食物;由农场饲养并释放的猎鸟可能将病原体引入小鸨野生种群;非法狩猎及买卖、与高压线、飞机碰撞等也威胁小鸨生存。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南欧雨季缩短、冬季降水减少,对小鸨的生存产生负面影响。
保护级别
1987-2023年,小鸨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CITES Appendix II)。
2018年,小鸨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等级为近危(NT)。
2021年,小鸨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评定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近种鉴别
小鸨与大鸨(食虫类:Otis tarda)同属鸨科,形态相似。
参考资料
Tetrax tetrax.itis.2023-04-19
Little Bustard.iucnredlist.2023-04-19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国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2023-04-19
Checklist of CITES Species.checklist.2023-04-19
Tetrax tetrax.Animal Diversity Web.2024-11-11
Species.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4-19
Tetrax.itis.2023-04-19
Otis tarda.itis.2023-04-19
Great Bustard.iucnredlist.2023-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