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的朝圣路
《各自的朝圣路》作者在不惑之年,生活中却发生了一连串想不到的变故,这些变故促使作者将更多的精力用来思考令人困惑的人生难题。他将自己定位于“守望者”,并与时代潮流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以守护人生那些永恒的价值,瞭望和关心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书中倡导在淡漠中追求,于绚烂中归于平淡,让经过省察的人生充满价值。
内容梗概
《各自的朝圣路》是周国平前几年发表散文的结集。关于书名,作者解释说,一是因为其中自己比较满意的文章几乎都是读了那些精神朝圣者的书而发的感想;二是因为自己写作时心中常怀想着那些隐藏在人群里的今日的朝圣者。
周国平说,他此生最大的嗜好就是读书和写作。读写对于任何一位作家乃至业余习作者来说,都是无须赘言的基本活计,但不少人对其重要性的排序及其神圣感却缺乏全面的认识,在周国平看来,读书和写作两者中,读书始终是第一位的。写作固然使他获得了许多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并不能代替读书的快乐。他说,“有时候我还觉得,写作侵占了我的读书的时间,使我蒙受了损失。写作毕竟是一种劳动和支出,而读书纯粹是享受和收入。我向自己发愿,今后要少写多读,人生几何,我不该亏待了自己”。
相对于教科书和专业书这些传统意义上的“有用的书”,周国平更爱读所谓闲书,也即“无用的书”。他觉得,读“有用的书”固然可以获得立足于社会的职业技能,但“无用的书”也并非真的无用,那恰恰是一个人精神生长的领域。对此,他的惊骇之言———“一个人的成长基本上得益于自己读书,相比之下,课堂上的收获显得微不足道。”
作品目录
自序
朝圣的心路
苦难的精神价值
与世界建立精神关系
在黑暗中并肩行走
精神生活的哲学
孤独的价值
勇气证明信仰
守望者语
守望的角度
被废黜的国王
在沉默中面对
有所敬畏
哲学与孩子与通俗化
哲学的命运
名人和明星
读书的癖好
哲学与精神生活
都市里的外乡人
记住回家的路
愉快是基本标准
文学的安静
私人写作
小说的智慧
读《务虚笔记》的笔记
不时髦的读书
人不只属于历史
给成人读的童话
也生读安徒生
临终的苏格拉底
《李白与杜甫》内外
回到世界名著
简洁的力量
世上本无奇迹
爱者的反思
爱:从痴迷到依恋
婚姻反思录
……
科学与人文
闲文或时文
序评无类
准学术谈
并非争鸣
自叙和访谈
精神的故乡
哲学:对世界的认识
点评鉴赏
真正的好书,都无一例外地真实记录了优秀灵魂的内在生活。一本好书的诞生,就是一次心灵的朝圣,这种朝圣是作者的,也是阅读者的。《在黑暗中并肩行走》是我先于文集出版即已欣赏到的文章之一,也是文集中我最为喜欢的篇什。这篇文章就是周国平对阅读史怀泽《我的青少年时代》的感想记录,篇名即援引史怀泽的话。周在文中写到,“相爱的人们也只是‘在黑暗中并肩行走’,所能做到的仅是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并互相感受到这种努力,互相鼓励,而‘不需要注视别人的脸和探视别人的心灵’。”正是阅读,引发了周国平与史怀泽思想的共鸣,以及精神上的“惺惺相惜”,并在此基础上有了新升华和展开;“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但正因为由己及人地领悟到了别人的孤独,我们内心才会对别人充满最真挚的爱”。
作为一位散文作家,周国平是非职业的,却是出色的。对于写作,他主张“对自己说话”。他崇尚一种真正自由的写作心态,相信,不为发表而写作,是具备这种自由心态的必要条件。对时下极其流行的小散文,周国平不客气地归纳出了其模式:小故事+小情调+小哲理。模式化的小散文是最容易写的,也易于在大众报刊发表,这些泛滥的小散文们都有着惊人的相似,读了很多,却无法给人留下确切的印象。周国平无意于此,并且“确信这种东西是有害的,它们会使读者的感觉和理解力趋于肤浅,丧失了领悟生活实质和社会真相的能力。”因此,他“拒绝加入今日的小散文合唱”。
周国平曾说在他还狂热钟情弗里德里希·尼采等大哲学家的年轻时候,他有机会,甚至几近走上了一个学者型哲学家的道路。许是当时他正研究的尼采给他立了坏的榜样,又或者他认为哲学的研究或者体系的建造本身就是一种回避。于是他转身向生活。真诚是他研究一生和追求一生的课题目标。而这一转身中究竟包含多少真诚,是不是基于天性的一种退让和回避,只有他自己才能知道。
成绩与影响
周国平的哲理散文在当代散文界占有重要一席,其精神价值和文学水准是那些急功近利、好为人师、胡乱解读和“感悟”生活的作坊匠们无法企及的。作为一位特立独行的思想者,他“不时髦的读书”观和无功利的写作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他孤独却执著的跋涉,值得我们崇敬。
作者简介
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市。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著作有《苏联当代哲学》(合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生》《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译著有《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偶像的黄昏》《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等。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